我家木門通古代 第17節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零碎物品,隨身用的鎂棒打火石,四把便攜式的電擊棒,兩把沒開刃的精鋼匕首。 這些東西都是林回星為自己以后下山后準備的防身用品。 林回星想離開上梁溝下山尋寶,沒點防身的東西可不行! 第018章 路引 這次的包數量太多,林回星從山上拉下去就費了不少的時間。 也多虧這段時間林回星來往這條路的次數多了,才能穩穩拉著這么大一車東西在山林里平穩穿梭。 林回星累極了,加上這次他也沒給蘇家帶什么東西,就直接把木板車拉回了自己的木屋。 先把防身用的小東西塞到穿上鋪的兔毛墊子下藏好后,林回星才起身收拾起了屋子。 山里沒什么灰塵,縱然林回星幾天沒在家,屋里也沒多少落灰。 唯一需要林回星忙活的,就是門口的大石缸里的水靜置了好幾天,落滿了樹葉和灰塵,現在已經不能喝了。 林回星只能拎著從蘇家勻過來的兩只大陶罐一趟一趟地去溪邊打水。 上梁村的容器只有石頭和陶制兩種,因為缺少工具,連個木桶木盆都沒有。 陶器倒是不少,據說是因為附近有一個村子里的人會燒陶,那個村子和上梁溝也有幾個姻親,平常兩個村子也會以物易物。 林回星之前沒在家里開火,碗碟這些都是蹭的蘇家的,這次他帶了兩個三腳架過來,自家的鐵鍋也能派上用場了,碗碟也得準備一些了。 林回星拎著兩罐水回家的時候,在溪邊遇到了一個臉熟的大娘。 大娘是到溪邊來挖野菜的,看到林回星后,她還愣了愣。 林回星也想起這位大娘之前幫自己繡過挎包,當即點頭打招呼:“大娘好,你這是挖野菜呢?” 大娘想到自己和女兒之前幫林回星做繡包領到的銅錢,也十分熱情的回復道:“是啊,家里沒什么事,就出來轉一轉,挖點野菜吃,林郎君你這么快就回來了?” 林回星放下手里沉甸甸的陶罐,開始和大娘閑聊了起來:“對,我這次出去把你們做好的包交給老板就回來了,老板很滿意,又派了一些活給我,您忙完了記得去我那里拿啊?!?/br> 大娘一聽這話,當即就樂開了花:“真的呀,這可太好了,我們這段時間心心念念就盼著這個呢!” 想到上次大家為了多領點活差點打起來的樣子,大娘當即也不惦記眼下這點野菜了,上前一把搶過林回星手里的陶罐就催促道: “也別等忙完了,我現在就有空,我現在就跟你去領活?!?/br> 大娘腦瓜里盤算得可明白了,她今天是運氣好,林回星剛回來就被她碰到了,她可得趁著這個機會多領一點活計回去,好好地賺上它一筆。 大娘熱情得讓林回星害怕,不過他也知道大娘為什么這么急切,當即擺手道:“我知道您很急,不過您先別急,這次的活多,足足四百個包,不用搶,足夠大家分了?!?/br> 上梁村刨開幼童和不擅長做針線活的男人,女眷攏共就四十來個,這次的包都足夠讓她們一人領十個回去了。 見大娘還一臉的猶豫,林回星當即又道:“這次的活要復雜一些,不過價格也漲了不少,做好一個就能有十五個大錢,我這忙著打水,也沒空去村里通知大家,麻煩大娘你回去的時候再順便幫我通知一下?!?/br> 饒是林回星說這次的活多,大娘心里還是有些不放心。 擔心林回星不高興,大娘期期艾艾地小聲道:“反正這里也近,不如我就先跟你回去拿來,等會兒回去的時候我再幫你喊人?” 林回星聞言也是滿心的無奈:“這可不行,這次的包和上次的包不一樣,我得等人齊了一起教你們做?!?/br> 見大娘還是不放心,林回星只得先給她吃個定心丸:“不然這樣,大娘你家里有幾個能做針線活的人,我先給你們一人留十個?” “您可別覺得十個少,這次的包難做,一般人一天忙死了就都做不完兩個,手腳慢一點的一天能做完一個都算好的了?!?/br> 大娘又不傻,這次的工錢給得如此高,那包肯定簡單不了,想到上次那么好做的包她娘兩才搶到了四個,這次一下就得了二十個,她心里也是滿意的,當即痛快道“行,我現在就去村里給你叫人?!?/br> 送走腳步輕快的大娘,林回星搖頭長嘆了一口氣后,才重新拎著自己陶罐往家里走。 缺少趁手的工具,這打水也變成一件繁瑣的事情,林回星這么一趟跑下來,石缸里的水才堪堪只鋪了一個底。 總這么跑可不行,想到自己手里的銀子,林回星開始琢磨著要請工人在屋后面挖口井了。 約莫十來分鐘后,就有腿腳快的嬸子聽到消息趕來了。 回去報信的大娘知道林回星和蘇大榮家交好,除了村尾幾家人外,她最先叫的季娥和蘇云嬌。 不過蘇家住在村子中間,等季娥和蘇云嬌放下手里的活計匆匆忙忙趕過來的時候,林回星的屋前已經等著好些個人了。 林回星從堂屋把新作的幾根長凳搬了出來,雖然不可能人人都有凳子坐,但是村里幾個年紀和輩分稍微大的女眷卻可以坐著松快一下。 事關賺錢,村里的女眷就沒有馬虎的,不止是女眷,就連一些覺得身體吃不消,暫時沒扛木頭下山的男人也跟著家里的女眷過來看熱鬧了。 見人來得差不多了,林回星也不磨蹭,當即拿起包和材料教起了大家做法。 “縫法都差不多的,這次的針法還簡單一些,大家平常做衣裳怎么縫現在就這么縫,保證針腳都只有一個指甲蓋長就行,唯一難的就是要把這些碎布一塊一塊縫上去?!?/br> “這個沒有要求,不過你們也得注意搭配,這布藏藍色,青色、褐色、柿紅色都有,要靈活得穿插著用,不能每種顏色都一縫一大塊,那樣做出來就不好看了,挎包的袋子上也是要用碎布縫的?!?/br> 原本來的路上,大家聽說這次的包做一個就給十五個大錢時還很高興,現在聽林回星這么一說,大家心里不由得生出一股這錢果然不那么好掙念頭。 就這包的做法,一般人一天確實只能做一個,也不知道得手腳快成什么樣的才能一天做兩個。 不過女眷們在心里略微算了一筆賬,別說一天做一個了,就算兩天做一個,這活也是可以做的。 隨著這段時間村里的男丁下山的次數長了,上梁溝的人對山下的情況也了解一些了。 別說她們這些手不能提肩不能抗的女眷了,就是山下那些頂頂健壯的青年漢子,農閑時在碼頭幫人扛活,一天累死累活下來,也就只能拿到十來個大錢。 她們現在只用待在家里做點輕省的針線活,一天也能掙來這十來個大錢,就這還有什么不滿意的。 林回星對針線著實不擅長,好在嬸子們悟性高,見他示范過后就能做得有模有樣的,有的人就算學得慢一些,也有季娥這種上手快的在一旁指點著。 確定大家都學得差不多了,林回星大手一揮就讓大家上前來領包了。 這次的包確實不那么好做,嬸子們也不敢貪多,手腳慢、心里沒底的就先一人拿五個,手腳快的就拿十個。 所有人分完都還剩下二十幾個,林回星做主分給了村里做針線活最利索的那幾個女眷。 大家領了活,就都想趕緊回家甩開膀子做了,季娥和蘇云嬌也不例外。 這次蘇云嬌領了十個包,季娥作為村里最能干的幾位女眷之一,更是領了十五個包回去。 見她們要走,林回星連忙出聲叫住了她們:“嬸子,蘇妹子,我幫你們帶了一個燒鍋的架子,你們一起帶回去?!?/br> “還有我今天準備給家里的鐵鍋開鍋,你們晚上就別做飯了,到時間就過來?!?/br> 季娥點了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那就麻煩你了,我們先回去,晚一點再過來幫忙?!?/br> 想到自己手里十五個大錢一個的包,季娥也沒和林回星多聊,領著蘇云嬌就回家了。 這天下午,整個上梁村的女眷都在埋頭縫制挎包,一些還不到年紀,剛剛才學針線活的小姑娘也被阿娘塞了個包在手里慢慢縫。 不過上梁溝的女眷們看著手里逐漸成型的挎包,心里不由得冒出一個疑問——就這么個玩意兒,光是請她們幫著縫制都給十五個大錢了,加上布料,針線,這包得賣多少錢才能夠??! 難道城里人的銅錢都是大風刮來的,竟然愿意花上二三十個大錢買這種東西? 要是林回星在這里,還能開口回答她們的問題 :“倒也不貴,設計師品牌的純手工植物染拼接挎包,物美價廉,包郵價只需要三九九?!?/br> 拋開村里埋頭苦干的嬸子們不談,在山下幫著林回星落戶的蘇大貴在太陽完全落下時背著半袋子銅錢回來了。 跟著蘇大貴一起回來的,還有林回星心心念念的路引! 第019章 青山郡之行 蘇大貴剛一到家, 連口水都沒來得及喝,見妻子和兒媳婦連飯都沒做,就低著頭縫包包的樣子, 就知道是林回星回來了。 見兩人絲毫沒有要起身做飯的意思, 蘇大貴只能交代兩個兒子趕緊去燒火煮粥。 沒辦法,卓宜她們也是忙著在掙錢, 蘇應平他們雖然廚藝不好, 但是煮個粥總還是沒有問題的。 安排好了兒子們,蘇大貴自己是一點都沒有耽擱,拎著裝滿銅錢的麻袋,揣著林回星的路引就出了門。 蘇大貴到的時候,林回星這邊剛把飯菜擺上桌。 雖說林回星特意請了蘇家人過來開鍋,奈何村里就這個條件, 大魚大rou肯定是做不出來了。 林回星只能把帶來的香腸和臘rou煮熟各切了一盤,又取出他這次帶來的一罐酒, 才讓今天的席面看起來勉強像個樣子。 這酒是林回星買來準備送給蘇大貴作為謝禮的, 縣里買的村糧食酒, 二十塊一斤, 買二十斤老板還送兩個素酒壇。 最普通的那種黑陶瓷酒壇,壇子上既沒有字體也沒有印花, 怎么都不算太超過永國時下的生產水平, 十斤酒, 一匹棉布,二十斤稻谷,兩斤麥芽糖, 兩斤湖鹽,這就是林回星來之前給蘇大貴準備好的謝禮。 除此之外林回星還從自家廚房順了一小袋大米和少量的調味料, 這些東西他都用塑料袋藏在枕頭下面,調料這些地等林回星買了陶罐后才能拿到明面上來用。 林回星平常很少喝酒,就算喝也喜歡更解乏的冰啤酒,這多出來的一壇酒他今天是為了招待蘇大榮而開的。 這會兒蘇大貴過來了,還是來給林回星送錢和路引的。 就沖著蘇大貴一趟一趟幫著林回星來回忙活,他就不能讓人家就這樣回去了。 林回星當即朗聲招呼道:“世叔你來得正好,我們剛準備吃飯,快過來坐?!?/br> 說完不等蘇大貴反應,林回星就直接上手把蘇大貴給拉著坐下來了。 上梁溝里誰家糧食都不多,一般情況下是沒人會在飯點時去別人家串門的。 也就是蘇大貴急著給林回星送路引,忘記了這一茬。 等他反應過來時手里已經被林回星塞了一雙筷子,面前也被倒了滿滿一碗酒了。 蘇大貴還想推辭:“我就不吃了,家里已經做上飯了,我送完東西就走?!?/br> 說著仿佛是怕林回星誤會自己是專門來蹭飯的,蘇大貴連忙從懷里掏出他揣了一路的路引。 林回星接過路引仔細打量了一下,這永國的路引,其實就只是用一根木條做的東西。 兩指寬的木條,上面寫了林回星的年齡和上梁溝的籍貫,以及他身高,方臉、膚白等特征,在木條的尾端,蓋著一個縣衙的公印。 縣丞收錢辦事,都不需要見林回星,路引上的一切特征都是按照蘇大貴的口述寫的。 有了這個路引,林回星就可以在永國境內來去自如了。 見林回星只一個勁地盯著手里的路引看,半點不看自己帶來的一袋子錢,蘇大貴當即開口道: “你給的六兩銀子總共換了三萬六千錢,三萬給了縣丞,剩下的我又按照你的話拿了五百個錢打點佐使,現在這里面還剩五千五百錢,你先清點一下吧?!?/br> 林回星不以為意地擺手道:“不用清點,我相信世叔,路引的事情多虧了世叔,我也不會說那些漂亮話,小子我敬您?!?/br> 雖說蘇家吃飯的陶碗不大,但是滿滿一碗白酒,林回星自然不會莽到一口干,低頭喝了一大口后他就把酒碗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