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節
楊旭和展羽同時露出驚訝的表情。 展羽嘴角微抽:“我這么身嬌體弱的人都沒有感冒,他一個林城市司法系統馬拉松比賽三等獎獲得者,又感冒了?”他這個冬天得了兩次流感了吧? 楊旭淡定地表示,“所以說,經常跑步對身體好這句話是假的?!毕麓挝野衷俳形叶嗯懿?,就拿這個例子反駁他! 陳初無奈,“體質這玩意兒說不準嘛?!彼龑钚裾f:“你給他打電話吧?!?/br> 楊旭拿著手機翻通訊錄。 展羽握著鼠標點了一下“保存”,然后抬眼看了一下律師辦公室方向,“藍姐他們還沒問完嗎?要不要給他們續茶水?” 陳初把自己的暖手袋放在桌上,“我去吧?!?/br> 她去茶水間拿了燒水壺,徑直去了覃致遠的辦公室,抬手敲了敲門,按下門把手走了進去。 覃致遠和姜海藍坐在電腦桌后面,兩個中年男人坐在長沙發上。 擺在玻璃茶幾上的兩個一次性杯子已經見底,只剩茶葉。 陳初輕聲說:“我來給你們加水?!?/br> 她拎著燒水壺往杯中加了水。 兩個男人向她道謝。 陳初和覃致遠、姜海藍對了個眼神,問他們要不要茶水,姜海藍搖了搖頭。 陳初便離開了辦公室,關上門時她聽到覃致遠問,“你還欠多少錢?” 這是一個當事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案件,代理律師是覃致遠。 但他在把當事人叫來辦公室做詢問筆錄時,叫了姜海藍陪同。 其實也就是充當工具人,將來萬一出了什么說不清楚的事,有個律師可以作證。 姜海藍很有工具人的自覺,全程不說一句話。 覃致遠問案情時,她甚至還給直播間的觀眾科普了“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法律規定。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或者變相吸收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1] “念”完法條后,她“說”,【比方說,稱自己要做大生意,資金周轉困難,向很多人借高利貸,后面利息和本金都還不上了?!?/br> 這個當事人也是這種情況,當年以月息三分向親朋好友借錢,又通過朋友向朋友的朋友借錢,累計下來共借了幾百萬。 欠條打了出去,卻一直沒有還上。 幾年后,有一部分債主到法院起訴他。 能調解的,他在訴前調解或庭前調解時承諾了還款,法官下調解書。 不能調解的,法官下判決書。 但無論是調解還是判決,他都沒能按時還款。 債主只能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這執行同一個被執行人的案件一多,執行局就覺得不對勁了,把材料移送給公安機關調查。 公安如果認定是詐騙,那就要走刑事案件的流程了。 這個當事人知道他被立案偵查后,立即找到了覃致遠,雙方辦理了委托手續。 “我還欠三百多萬吧?具體金額我也不怎么記得了?!?/br> “以前記賬了,后來有些賬本找不到了?!?/br> “我給他們寫了欠條?!?/br> “這些年是還過一些?!?/br> “對,他們起訴到法院的案子,金額我是認了的?!?/br> “???警方會以判決書、調解書上的金額為準嗎?可是我在法院的時候也沒有一筆一筆地算,他們說多少我就認了……” “好吧,我懂了,那就按判決書和調解書來吧?!?/br> …… 姜海藍聽著當事人的回答,臉色沒有絲毫變化。 但她也好,始終面帶微笑詢問的覃致遠也好,對當事人說的這些話并不是特別相信。 具體情況還是要等案件到檢察院后,覃致遠去閱卷,看警方調查的結果。 【很多人在講案情的時候會自覺或不自覺地隱瞞對自己不利的地方,只說對自己有利的話。比如我只是偷了一根繩子,判了我多少年,他不說繩子后面牽了一頭牛;比如搶劫搶了幾百塊被判多少多少年,他不說搶的時候持刀把人捅成重傷;再比如喜歡做化學實驗被判無期,原來那化學實驗是制冰du了?!?/br> 姜海藍克制住沒有聳肩。 【所以年輕律師入行時,會被老師或者前輩教導,不要太相信你的當事人?!?/br> 庭上尷尬是小事,萬一虛假訴訟把自己送進去…… —— 明朝位面。 宋濂回憶了一下聽姜海藍提到過的詐騙案件,他掐著指頭,“詐騙罪,電信詐騙,信用卡詐騙,掩飾隱瞞犯罪所得,幫助網絡什么來著?再加上集資詐騙和非法吸收公共存款……” 他無奈地搖了搖頭,“騙子的手段還真是多?!?/br> 種類多、更新快,簡直防不勝防。 不過也是因為天幕上那個世界有手機、電腦和網絡吧?騙人變得很方便,把錢轉出去也變得很方便。 但像今天說的集資詐騙和非法吸收公共存款……宋濂沒忍住嘆了口氣,這就是教導大家別隨便借錢給別人,否則,就算法院判對方還錢,就算對方確實犯了罪要坐牢,但如果對方真的沒有錢,能怎么辦呢? 借出去的錢要不回來了啊。 大明有一些“有心人”從天幕上學了詐騙手段,組織團伙,專門研究怎么從百姓手里騙錢。 有部分警惕性低的、心存貪欲的、懷有僥幸心理的人,被騙走了大筆。 好在一開始陛下就擔心有人學壞不學好,召令各地官吏向百姓宣傳防詐知識,同時嚴厲打擊詐騙團伙。 幾個月下來也是小有成果,追回了一些錢——他們現在可不像天幕上那么容易把錢轉不見,也把一批騙子送進了監獄。 只是陛下對此不是很滿意,按他的想法最好不要有騙子,最好不要有人蠢到被騙。 累死累活的官吏們表示:“呵呵?!?/br> 楊慎望著天幕,忽地嘆道,“人心啊?!?/br> 雖然大家都不愿意,可只要有人心存貪欲,詐騙就不會消除。 無論是騙人還是被人騙。 無論是過去、現在、未來。 你看天幕上那個國家,反詐宣傳做得那么多,還搞了一個反詐的什么哎批批……但把銀行卡拿給別人用的、幫助別人過賬的案子,還是層出不窮。 他摸了摸胡子,眉眼舒展開。 那就只好一代代地宣傳、打擊。 幫一把不是特別傻的人,把騙子送進大牢。 總之不可能因為詐騙案件消除不了就干脆放著不管,再麻煩再難,也要一個一個地打擊下去。 楊慎定定地盯著左手邊的一棵樹,上次姜海藍他們律所的所長講課的時候是怎么說的來著? 好像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 這話說得可真好。 唐寅負手而立,聽著那個疑似犯人的中年男人和姜海藍的同僚一問一答。 聽著聽著,他露出古怪的表情,似是不知道說什么好,最后輕嗤了聲,“姜海藍他們不會真信了吧?” 這人看起來就沒有講老實話,或者說,至少他是隱瞞了一些事情的。 但姜海藍臉上沒什么表情,安安靜靜地看著坐在她對面的兩個男人,從頭到尾一言不發。 她的同僚倒是面帶微笑,全程好聲好氣地按照他自己的節奏提問。 從表情看不出來他們信不信。 因此聽到姜海藍“說”,“不要太相信你的當事人?!碧埔幸环N微妙的欣慰感。 歸有光聽著姜海藍的三個“比如”,撐不住笑了起來。 所謂春秋筆法么? 當事人講的也確實是事實,只是沒把案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全部講出來。 但卻足夠騙過不知情的人。 可是你騙不了公檢法啊。 案件事實在那里,一查就清楚。然后該怎么判就怎么判,該坐幾年牢就坐幾年牢。 欺騙他人又有什么用? 讓他人和自己一起罵政府、罵律法不公? 能翻案嗎? 不能。 那就是單純想面子上好看一點? 告訴周圍知道他坐過牢的人,他其實是冤枉的,他本身沒有太大錯處。周圍人又不會去調查案件真相,他說什么信什么,可能真覺得他無辜。 ……行吧。 一個被冤枉的人和一個犯過法的人,周圍人看他的目光確實不同。 歸有光心想,人總是趨利避害的,甚至謊話說多了自己都信了。就像是小孩子,他們會在腦內想象出一個有利于自己的事實,而忘記對自己不利的事實。 馮夢龍執筆,筆下行云流水,記下了姜海藍說的三個“比如”。 有意思,他想,我可以以此作為參考,寫一個故事。 一個撒謊的人誤導他人,導致了一個不好的結果,但騙子最終自食惡果的故事。 好叫看到故事的人明白,遇到覺得奇葩的事多問一句為什么,也許會打開一扇新的大門,聽到一個完全不一樣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