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節
她下車,將自行車鎖好,慢悠悠地開啟直播,晃了進去。 【大家好,我現在在云省的蘭川縣?!?/br> 街道兩旁架滿了紅色的、藍色的大傘,大傘之下是蔬菜攤、水果攤,整整齊齊地擺放著新鮮的瓜果蔬菜。 攤前站著挑東西的、問價的、跟老板討價還價的。 姜海藍從中間走過,與許多陌生人擦肩而過。 【對,這邊是在趕集,我來逛一逛?!宽槺阗I點自己喜歡吃的菜。 她朝前走著,看到了賣竹簍的攤子、賣衣服的攤子、賣刀具的攤子、賣瓜子花生的攤子…… 還有疑似給人算命的攤子。 姜海藍淡定地走過。 給直播間的觀眾們介紹來來往往的人中一些人身上穿著的少數民族服裝。 【這個縣少數民族居多?!拷K{“說”,【比我老家的少民氣息要濃烈一點,他們還保留著他們的語言、服飾、傳統文化、節日?!?/br> 【不過很多當地人也跟外邊穿得一樣,并不是經常穿民族服裝?!?/br> 這就是同化的結果啊。 【而我們那邊,雖說有好幾個少數民族,但大家雜居好幾十年,已經同化得差不多了,基本上沒有保留民族特色?!?/br> —— “天上那個世界,現在是冬天吧?”有人茫然地問道。 同伴不解,“是冬天啊,你看姜海藍和她周圍那些人,穿得挺厚的?!?/br> “可如果是冬天……”那人顫抖著手指著天幕,“為什么會有黃瓜賣?” 黃瓜是冬天成熟的蔬菜嗎? 其他人一驚,立即仰頭望向街道兩旁那些攤子。 很好,不止是黃瓜,那些攤販還在賣萵筍、西藍花、生菜、四季豆、苦瓜……在賣梨、蘋果、橘子、香蕉、石榴、芒果…… “他們居然能種出反季節的蔬菜和水果?” “不是,以人力居然是可以顛倒春夏秋冬的嗎?” “怎么可能……” “那你覺得石榴是假的,還是萵筍是假的?” “看著不像是假的?!?/br> “他們都已經能夠造成冰箱和空調了,在冬天種出春夏的瓜果蔬菜,也……也算不得稀奇吧?” “……你在說什么?” 天幕之下的各個世界,許多人為此激烈討論了起來。 少數民族融合倒是算不得稀奇,歷史上從魏晉南北朝到大清,一次又一次的亂世,促進了一次又一次的民族融合。 上層人士兵戈相向、勾心斗角。 底層百姓在艱難求生中生活在一起,互相學習、互相影響、日漸融合、混血雜居。 圍坐在村頭烤火的村民們聽著姜海藍說“同化”,忍不住笑道,“就像是咱們,一代代下去,誰知道誰是哪一族的呢?” 他們村沒有多少本地人,大多都是近一百多年,從各地逃難來的。 大家混居在一起,互相通婚。 也就到這一代人還記得祖上在哪里,再往下傳承一兩代,祖籍是什么?民族是什么? 我們就是本地人。 至于風俗習慣…… 三四代之后,他們的風俗習慣就是混居在一起的大家共同建立的風俗習慣。 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丈說:“西南、西北、北邊,還是跟我們這里不一樣?!?/br> 他警告道,“你們可別看了天幕,覺得那里的人好處,就擅自跑到異族人住的地方去?!?/br> “您這話說的,就是我們想去,也去不了啊?!?/br> “是啊,山路不通,我們又沒有車,怎么去得了?” 也不知道要多少年才能變成天上那樣。 老實說,還是挺想去異族住的地方看看的。 有人望著天幕上那個縣城,在心底嘆了口氣。 —— 天幕之上,姜海藍在叭叭叭“民族融合”。 【……因為當初建國時,先輩們做了很多很多事?!?/br> 【把各地的土匪給剿了,把少數民族地區的統治者給打敗了,和各地進行談判,進行改革,解放當地民眾?!?/br> 【給當地民眾分土地;給他們看病,消滅流行??;教他們讀書識字,普及基礎教育;搞早期掃黑除惡,打擊犯罪分子;等等?!?/br> 【再后來嘛,通水、通電、架橋、鋪路……】 【工業化、城市化?!?/br> 【dang和國家的大力扶持,近些年的脫貧攻堅……】 【所以現在我們說能歌善舞的少數民族,說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br> 【但放在我們的歷史上,少數民族兄弟姐妹也許沒有這么……】姜海藍斟酌了一下措辭,【可親?】 —— 身處“歷史上”的人們聞言十分地無語。 能歌善舞?一家親? 是說漢朝的匈奴? 是說五胡亂華? 是說唐朝那些今天老老實實明天又叛變的家伙? 是說遼和元? 還是說被打得只剩地名的準噶爾? 不過…… 明朝位面。 “繳匪、分地、看病、教識字……” 朱標臉上帶著溫和的笑意,“通水通電架橋鋪路,那個政府確實做了很多很多事,也難怪能讓……少數民族和中原百姓一般無二?!?/br>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句話,不只是口頭上說說而已啊。 那個政府從各方面著手,真正地改善了百姓們的生活,就連邊遠地區的百姓都能有飯吃有衣穿有學上,百姓又怎么會不擁護他們呢? 同處一室的朱棣補充道,“做這一切的前提,是他們有足夠強大的軍事力量?!?/br> 他對那句“槍桿子里面出政權”可是記憶深刻。 沒有強勢的軍隊作為保障,沒有和平的環境,談什么改革和發展??? 朱標看向朱棣,笑意浮上眉眼,“你想說什么?” 朱棣正色道,“我覺得那張雄雞地圖挺好看的,大哥你不喜歡嗎?” 朱標挑眉。 朱棣雙手背在身后,望向天幕上熱鬧的街道。 他說:“大哥,你也好,咱爹也好,將來無論做得多好,都比不過天幕上那個國家?!?/br> 朱標明白朱棣話里的意思,“可即便如此,我們也要去做?!?/br> 天幕是天幕,我們是我們。 作為君王,便盡我所能,將國家治理好。 總不能因為夠不上天幕上那個“標準”,就擺爛吧? “沒錯,但大哥,我們沒可能勝過天幕上那個國家,”朱棣語氣認真,“至少要勝過原本的我們吧?” 朱標一愣。 姜海藍只簡簡單單幾句話,甚至沒有深入地進行解釋,但她的這幾句話,在很多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些人相信并向往著、仰慕著。 有些人則認為姜海藍在夸大其詞。 可無論信或不信。 從此往后,今人及后人,都以她所說的這些,作為他們對美好世界的參考標準。 第99章 詢問筆錄 雪花從灰蒙蒙的天空中飄落,紛紛揚揚,落在地上就化為了水。 陳初站在窗前,雙手揣在小熊外形的暖手袋里,她望著窗外的雪花,很是遺憾地嘆了口氣,“這雪怎么就不能下大一點呢?” 旁邊坐在電腦桌前敲鍵盤的展羽手下不停,“氣溫不夠低,雪下得再大也不能把路給封住?!?/br> 大雪封路、車輛不通、不能上班,這種美夢你就不要做了。 陳初面露可惜。 正在玩手機的楊旭突然抬頭問道,“輝哥今天來辦公室嗎?” 陳初搖了搖頭,“他來不了,他得了流感,去醫院打吊針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