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節
同僚笑道,“那就是另一回事了?!?/br> “咦,天上的百姓也不是很相信他們的法官嗎?”一個年輕女孩向她的手帕交說道,“他們也擔心法官被收買,判對方贏?!?/br> 手帕交笑道,“大概是因為自己沒有關系,就害怕別人找關系吧,人之常情?!?/br> 年輕女孩頷首,“也是?!?/br> 手帕交看著被問的律師溫聲解釋不會有咨詢的人所擔心的事,并說如果他堅持認為法官收了對方當事人的好處違規判決,就要拿出證據來。 “這也沒錯,如果非要說審案的法官被收買了,自是要把證據擺出來?!?/br> 總不能憑自己的想法隨便造謠,否則被冤枉的人豈不是太慘了。 但兩個年輕女孩不知道,會有一些人,只要法院判決不如ta的意,就覺得法官被對方收買了。完全不會考慮是不是自己的原因。 也有人在聊起訴期限的問題。 北宋位面。 包拯驚訝地看著一位年紀略長的律師正在給咨詢的人解釋,“民事案件的訴訟時效一般是三年,你盡量在期限里去起訴?!?/br> 對方問,“萬一錯過了訴訟時效怎么了?” 那位律師說:“沒有其他證據能中止一下嗎?”看對方的樣子,可能只是單純想這個問題的答案。于是他回答,“依然可以起訴,如果對方當事人沒有發現已經錯過了時效,他也對你的訴求表示了認可,法官判決的時候不會提到過了時效的問題?!?/br> 包拯道,“法官不主動提出時效已過的事實嗎?” 他右手捏著下巴,不過天幕上關于“訴訟時效”的規定,他也是能理解的。 “就好比甲從乙那里借了錢,就算過了訴訟時效,甲依然欠著乙的錢,如果甲愿意繼續償還,法律也好,法官也好,為什么要做小人,去對甲說,訴訟時效已經過了你不用還ta錢了?” 包拯解釋給身邊的人聽。 他周圍的人聽得半懂不懂。 華夏法律史上,訴訟時效制度在宋朝得以確立,因為宋朝是歷史上經濟文化發展最為繁榮的朝代,這個時期的經濟糾紛案件相對從前多了很多。 雖然它的出現本身是為了維護統治者的統治,但它確實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包拯聽到天幕上的律師們提到訴訟時效制度時,是抱有學習和借鑒的心態。 只可惜提到的這位律師蜻蜓點水,沒有深入講解。 他不免有些遺憾。 訴訟時效這個概念沒有出現的時空,則有些人對此展開了討論。 天幕上那個國家為什么要定下三年訴訟時效?有何用意? 過了時效我憑什么不能再向對方主張? ta要是欠我的錢、搶我的房子,過了三年我沒有起訴ta,ta就不用還我了嗎?這是什么道理? 也有人在討論、爭執、思考中恍然大悟,明白了實行訴訟時效制度的意義。 不過依然是有些人能接受有些人不能接受。 只看法律條文有沒有將其明確下來了。 第95章 大學一 2023年12月31日。 下午。 襄州。 一行人站在襄州學院圖書館廣場前的巨大雕塑前,仰頭望著這座四人四騎的水泥雕塑。 “這是諸葛亮和劉關張?”一個女青年望著右側前方那人手中的羽扇,“拿扇子的肯定是諸葛亮!” “居然雕了這么大一尊!”一個男青年拿出手機,遞給旁邊的人,“給我拍張照片!” 姜海藍沒有掏手機,她直接調整直播間攝像頭,找準最合適的角度,拍了一張全景圖。 拍完之后,她看向雕塑之下刻著的大字,輕聲念道,“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這不是《誡子書嗎》里的?” 一個本地的男青年回答道,“沒錯沒錯,學校引用《誡子書》中這一句,作為校訓?!?/br> 校訓?學校這是抱著諸葛丞相可勁兒“蹭”啊。 【我現在在楚省襄州,嗯,來參加朋友的婚禮?!拷K{對直播間的觀眾們“說”道:【她的婚禮在明天,我們這些客人就約著來隆中風景區玩一玩?!?/br> 她抬眼望向學校旁邊那座山,【這里是昔年諸葛孔明躬耕苦讀之地,對,就是歷史喵里講過的,東漢末年那位蜀漢丞相,諸葛亮?!?/br> 姜海藍簡單地講了一下《三顧茅廬》、《隆中對》、《出師表》,爾后說道,【諸葛亮這個名字就是忠臣的代名詞,千百年來崇拜他的人不計其數?!?/br> 【隆中作為發生過大事件的知名地點,一直都有人來此地祭拜,因此也一直受到維修和保護,到了現代就更不用說了?!拷K{笑了笑,【一座山都被劃進來打造成風景區,吸引游客們前來參觀?!?/br> 沒錯,我也是。她心想,不然我現在就在酒店里睡覺,才不要出來爬山。 【我們這個時候啊,為了發展旅游業,吸引游客來花錢,各地都想方設法打造特色,歷史名人就是典型的招牌,諸葛亮是塊金閃閃的招牌?!?/br> —— 除了看著雕像高興得不行的劉關張三人,東漢末年其他能人可能會想問一聲:怎么又是他蜀漢的人! 但東漢往后千百年,上到帝王將相,下到平民百姓,誰不佩服諸葛丞相盡忠盡責、鞠躬盡瘁? 西晉位面。 陳壽最近正在寫《三國志》,他點頭道,“諸葛亮實乃識治之良才,可比當年的管仲和蕭何?!?/br> 襄州當地在學校里為他塑像、保護他的故居,也在情理之中。 莫說是后世的人,便是如今他陳壽也想要不抽個時間去隆中看看。 “姜海藍距我這個時候不知道過了多少年,她看到的諸葛故居,多半也是后世重建的?!标悏蹖に贾?,“我何不自己去看看真正的諸葛故居?” 如有必要,他也可請人修繕一二。 唐朝位面。 虞世南也曾贊過諸葛亮“彼孔明者,命世之奇才,伊呂之儔匹?!?/br> 如今看著天幕上的巨大雕像,還有姜海藍手指之處的隆中風景區,他想要不給陛下上書,讓襄州當地的官員修繕修繕隆中。 人家后世的人都知道借用名人的名聲,打造景點,吸引人前來游玩,他們大唐的人也可以嘛。 其實也用不著朝廷特地下旨,各平行世界的襄州官員,不少人都想著可以參考天幕上那個風景區,打造他們自己的“隆中風景區”。 一來嘛營銷個歷史文化,二來嘛可以學后人收取門票錢。 趕緊叫人筆墨紙硯準備著,先將那個塑像畫下來! 當然也不只是隆中,其他有歷史名人的地方,當地官吏也想著我們可以搞我們本地的風景區。 畢竟你有諸葛亮,我有李太白,你那兒世代有人祭拜,我這里難道不是年年有人瞻仰? 好,看看后世是怎么打造風景區的! 也有不少學子盤算著去向夫子或者院長提議,在書院里給自己的偶像塑個像。 你看人家襄州本地的學院能給諸葛丞相塑像,我們怎么就不能給蕭丞相/長平侯/周都督/魏文貞/岳將軍……塑像? 不過自己一個人去可能不行,得多拉幾個同盟。 南宋位面。 朱熹輕聲念道,“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墩]子書》中這一句寫得極好?!?/br> 諸葛丞相教子之心,教導后世無數學子修身立志,拿來作校訓也著實貼切。 想必他本人若是知道,也會很高興。 朱熹右手摸著下巴,不知道我能不能也給后世學子留下幾句足以作校訓的名句。 元末民初。 羅貫中目不轉睛地盯著那座諸葛亮和劉關張的塑像,片刻后他右手握成拳頭,往左手掌心里一錘。 喜道,“果然!我就說諸葛亮是手持羽扇!” 上次某某某還和我爭,非說羽扇綸巾是周公瑾,諸葛孔明不是這個形象。 你瞧,人家后世子孫作證,諸葛孔明也是羽扇綸巾! —— 和姜海藍同行的都是一起來參加婚禮的她的大學同學。 其中有個本地人,帶著大家橫穿大學去旁邊的風景區,順便逛一下校園。 姜海藍便將直播攝像頭調高,讓直播間的觀眾們看看現代的大學。 這所大學位于山腳下,綠樹、草地、湖泊,一排又一排的樓房。 橫穿校園的馬路上往來的年輕男女挺多,有拖著行李箱的,有抱著書本的,有騎著自行車的…… 姜海藍回憶了一下自己有沒有給觀眾們說過他們這個時代的大學。 她回憶不起來。 于是權當沒有說過,一本正經地從頭介紹。 【……讀完高中三年后,參加高考,然后根據自己的高考分數,和各大高校劃的分數線,選擇自己心儀的大學和專業來填報。高校在報名的學子中選擇合適的錄取?!?/br> 【大學是分專業的,每所大學都有很多專業,比如我們法學,比如醫學、文學、數學、管理學、農學等等。當然了,各所大學的專業不完全一樣,也沒有哪一所大學能涵蓋所有的專業?!?/br> 她簡單介紹了一下分專業教學、修學分畢業、畢業答辯,笑道,【所以平時大家都開玩笑,講大學生為了學分能有多拼?!?/br> 【什么把ppt做出花來,什么積極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什么拉著室友參加比賽一路殺到決賽,什么明明是語言專業卻苦修市場營銷,什么明明是社恐卻在公眾場合“發癲”拍視頻……】 【為此還有個段子,說如果把幾萬大學生投到三國時期協助諸葛亮北伐,以學分作為獎勵的話,大家一定會拼死拼活、竭盡所能幫助蜀漢點亮科技樹。屆時北伐算什么?說不定能推平全國呢?!?/br> —— “大學四年,這么說,后世的學子豈不是少說也要念十六年書?” 唐朝位面。 韓愈感到很不可思議,向好友柳宗元、劉禹錫道,“他們是每個學子都要讀這么多年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