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陳慶之立身在九原城,向東眺望。 始皇帝一統六合,橫掃群雄,九原郡、云中郡也都落入大秦手中,自然而然修建了九原郡直達云中郡的直道。 從陳慶之收到皇帝詔書之后,就厲兵秣馬,準備收復云中郡。 得益于關東大亂的時候,匈奴侵占九原郡、云中郡、雁門郡等地,使得這幾個地方駐守的土卒十分稀少。 他們收復此地不難。 “出發!” 陳慶之下令,典韋搖動大旗,三萬秦卒隨從陳慶之、典韋沿著直道直奔云中郡、雁門郡。 云中郡正如陳慶之預料的那樣,并未遭遇什么抵抗,秦軍輕而易舉的將云中郡占據下來,但在從云中郡進發雁門郡的時候,他們就遇到了敵人。 趙國軍隊。 原來在匈奴力量退去之后,陳馀派來擔任國相的夏說在代郡發現雁門郡無人,就立刻派兵占據雁門郡。 代郡毗鄰雁門郡,這趟行動自然極為順利。 夏說是陳馀的心腹,他幫助陳馀說服田榮借兵給陳馀,擊敗張耳,全取趙地,故而陳馀對他極為信任。 趙王歇從代王的位置被陳馀接回到邯鄲后,對陳馀感恩戴德,于是加封陳馀為代王,號成安君,陳馀要留在邯鄲,主持朝政,或者說掌握大權,不愿去代郡就代王之位,便派了心腹夏說抵達代郡,擔任國相,負責處理代郡一切事務。 “這家伙倒是聰明,我們一場大戰,好不容易將匈奴擊退,結果他白撿雁門郡?!?/br> “要是我們再晚來一步,說不定他們都已經將云中郡占據了?!?/br> 典韋怒不可遏,當初他們在九原郡對抗匈奴可不是簡簡單單就成功的,著實付出不少代價,后來他們北逐匈奴,消滅大部分匈奴的力量,這使得匈奴人逐漸撤離云中郡、雁門郡,為的當然是不被他們攻擊。 沒想到如今晚來一步,這雁門郡就被趙人占了。 陳慶之依舊是淡定從容的模樣,他神色平靜,甚至面上還帶著笑,與典韋的憤怒完全不同。 典韋不由急切的拍拍手,低沉著嗓音:“我的陳將軍,咱們辛苦努力的地盤被人搶了,你還能笑的出來!” 陳慶之搖搖頭:“典韋將軍,何必著急,匈奴都被打跑了,你還在乎一個小小的代郡嗎?” 典韋冷哼一聲,神色驕傲:“我當然不在乎,只是不高興,我的東西被人搶了我能高興嗎?” 陳慶之道:“我們攻破雁門郡問題不大,唯一的問題在于我們是否要順勢攻占代郡?!?/br> “咦~~~” “我就說,你陳慶之大將軍可不是吃虧的性格!” “快說,怎么辦?” 典韋連忙跪坐在陳慶之對面,詢問陳慶之辦法。 陳慶之道:“攻占雁門郡,乃至于代郡問題不大,真正的問題是我們攻占代郡,那就可以威脅到燕地的上谷郡、廣陽郡,趙地的常山郡?!?/br> “到那時候,劉邦與陳馀會怎么想?他們會不會在害怕之下,集結大軍進攻我們?縱然你我手下兄弟們能征善戰,可面對劉邦與陳馀竭盡全力的進攻,只怕我們也很難順利戰勝他們?!?/br> 典韋目光定格在代郡上面,驀的,他眼眸一亮:“我覺得他們不會發兵!” 陳慶之哈哈一笑:“想不到典韋將軍也會動腦子了?!?/br> 典韋不屑的瞥了他一眼:“項羽如今剛剛吞并河內郡,又大敗劉邦和陳馀,二人倉皇北逃,眼下不組織兵力抵御項羽,哪里敢組織兵力來攻打我們的?” “何況代郡偏遠,也不是什么兵家必爭之地,只要我們不做出攻打上谷郡或者常山郡的舉動,他們一定會全心全意對抗項羽?!?/br> 典韋的想法與陳慶之相同,事實上也正是基于這一點判斷,所以陳慶之才在猶豫著是不是要攻打代郡。 “好!” “既然典韋將軍這么說了,那就這么做?!?/br> “我們先攻雁門郡,但圍而不攻,讓代郡派兵來救,就在雁門郡將代郡的力量消滅掉,順勢攻下代郡!” 陳慶之下定決心,典韋欣喜不已。 他摩拳擦掌,要給趙國一個大大的教訓,知道他們攻下的地盤不是那么好搶的。 與此同時,陳慶之也派人發信給守衛在九原郡的楊虎與楊釗父子,讓他們做好準備,若是戰事不順,需要他們派兵前來支援。 自從高闕之戰后,陳慶之整訓俘虜的二萬匈奴,配合高闕之戰前整編完畢的一萬二千匈奴,他手中有三萬二千匈奴人,秦卒則是有四萬三千人。 大戰結束后,岳飛去掉死傷,又補充土卒,共計八萬大軍返回上郡,陳慶之則是裁撤老弱,精編之后,九原郡土卒有六萬人。 其中匈奴二萬,秦人四萬。 這一次他帶來的便是二萬秦人,一萬匈奴人。 這些匈奴人在九原郡過的日子比起草原上要好很多,已經漸漸忠心于大秦,甚至可以說他們比起很多秦人還要忠心。 陳慶之給楊虎的信中說的便是一旦他這邊戰事不利,就讓楊釗率領一萬匈奴騎兵趕來支援,方便他們撤退。 雁門郡郡治在善無城,陳慶之既然決定發兵,便是雷霆之速,轉瞬即至。 雁門郡本身也沒有多少人口,典韋率領一萬騎兵奔襲而至的時候,善無城都差點沒有來得及關閉,若非典韋為了借助善無吸引代郡那邊的兵馬,他甚至可以一戰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