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節
書迷正在閱讀:師尊妄想毀掉我[重生]、燕歸的八零年代、我爹是偏執皇帝愛而不得的病美人、江山歸美人,美人歸我、千古召喚系統,始皇帝重生、德妃傳、墮愛(西幻 復仇 NPH)、離婚后,我虐前夫千百遍、惡毒后媽不好當、花信風/解霜雨
無論哪個朝代,畫畫都是一種奢侈的愛好。無論是油畫還是水彩畫,顏料都占開銷中的大頭,也就是王府有錢能撐得起扎拉豐阿這份愛好,換個人家都未必能撐得下來。 而且不僅要有錢,還要有人。光是朱砂研磨成顏料,就要研磨水飛,這需要人手和時間,不少小太監跟著他弄這個已經成了高手。后來有了玻璃,為了讓他的那些顏料一目了然,海棠還給他定做了很多透明玻璃瓶。扎拉豐阿有滿滿一間房的玻璃瓶裝顏料。除此之外,筆,蓖麻油,棉布等這些開銷就可以忽略不提了。因此他就看不上那些別人送來的顏料。 顏料還是小事兒,弘暉就說:“這姓吳的人啊,難評,姑媽帶著meimei們去了茶樓,他居然看上了秀美meimei,想買下來送京城討好弘陽?!?/br> 扎拉豐阿和老六阿哥都露出一種一言難盡的表情來。 雍正冷哼一聲:“這人值一個凌遲之刑?!?/br> 老六阿哥說:“這人真是膽大包天,要不是因為膽大包天怎么能做出收集宗室的事兒來。沒想到我喜歡養魚居然傳遍了江南,這也幸虧是我喜歡養自家的魚,不大搭理外面,要不然被問罪的也有我一份?!?/br> 雍正說:“都說無欲則剛,你又不想著收錢,自然不會沾上這些事兒,有的人恨不得活在錢眼里。滿都護家的車你們怎么處理?” 弘暉說:“姑媽說這車既然姓吳的買了,就是人家的車,和滿都護家沒關系了,就在江南發賣,價高者得。起售價格七十萬,算是打七折?!?/br> 扎拉豐阿和老六阿哥看著弘暉,倆人的表情除了一言難盡沒別的了。 扎拉豐阿說:“七十萬?還是起售價格,誰會買!京城才賣五萬,還是全新的。那車再好也是三手車了,而且第一任主人還判死刑,這么不吉利會有人要嗎?”要不是這主意可能是海棠出的,他都想說一句想錢想瘋了!這破車值七十萬? 弘暉笑著說:“有啊。您覺得七十萬多,江南的土財主多的是,他們不覺得多。再說了,京城是五萬兩一輛,他們有門路買嗎?十一叔本來還想生產給老少爺們坐的車,因為現在太忙,這事兒也耽擱了,新車還不知道什么時候生產呢,我姑媽說這車說不定能賣到一百多萬?!?/br> 老六阿哥跟雍正說:“想不明白?!?/br> 雍正把手里的一把魚食扔到水里,說道:“有什么不明白的,面子唄,貴人們用過的車就是豪車,這里面也有物以稀為貴的意思。呦,這條就是背上有金線的,你的心頭好?” 老六阿哥說:“現在不是了,那條是,您看看那邊的小的,背上一點金鱗片,比金線的好看?!?/br> 雍正看了看,點頭說:“對,這一點金色就顯得活靈活現,這么一比,金線確實呆了?!?/br> 雍正往背上有金鱗的鯉魚旁邊扔了一把魚食,就說:“這魚啊,跟天下百姓一樣,魚食呢,就跟銀子一樣。個個張大嘴吃得貪婪,指著各處有魚食,可從不想想這魚食是哪兒來的。要說起來meimei就是做魚食的人,只有她有大把的魚食一把一把地喂給這些魚,讓大大小小都吃些,大的吃得多,小的也有一口殘羹,都吃得飽,天下也就安寧?!?/br> 話說到這里,雍正就讓弘暉把民間資產重組的事兒講一遍。 弘暉講的也就是海棠講給百歲聽的內容一樣,然而雍正和老六阿哥都知道,日后要有一個專門的衙門監督處理民間資產破產重組。 雍正就說:“這又多了個衙門,偏偏還不能說這衙門沒用。以前都怕冗官,現在官員連年增多,就這樣還不夠用。當年汗瑪法進關,衙門各處沿用的前明規矩,各處雖然有修改,也是沒走了大褶子,如今這幾年反而把前明留下的格局給打破了,不斷有新衙門出來分割治權,下面的官員還沒法說什么?!彼F在也發現了,不僅是他這個皇帝覺得一切變化日新月異目不暇接,那些官員也失了往日的驕傲,也跟不上新的變化了。 最顯著的變化是各地的官員俸祿高了,官員的俸祿和當地的養廉銀有關,養廉銀又和稅收有關,如何收稅這一件事讓這些官員都吃足了苦頭。 明眼人已經看出來了,科舉取士已經滿足不了當下。民間的商業興旺和財富積累開始倒逼著官府革故鼎新。 雍正就說:“朕想改科舉?!?/br> 這話把老六阿哥驚呆了! 自從隋朝開始科舉到如今經歷上千年,這套體系為治理國家提供了無數人才,這時候說改天下肯定鬧騰,鬧得最大的就是讀書人。 老六阿哥勸他:“孔孟之道乃是人間正道……” “朕沒說他們是邪門歪道??!術算也不是歪門邪道??!朕要改科舉,是要在科舉里面加入數學。如果有人懂洋人話還可以加考,到時候去理藩院。有才能的先補缺,沒才能只會讀書的回去候著吧,等什么時候有缺了才能輪到他們。朕又不是不知道讀書人的倔強,朕難道會和他們硬頂嗎?” 實際上雍正此時的狀態就是那種斗志昂揚的狀態,整個人精神煥發,在場的人都相信,他嘴上說著不會和讀書人硬頂,但是他心里肯定是要和讀書人頂一頂的。 老六阿哥此時呆了,他怎么覺得親哥哥這是要去捅馬蜂窩! 弘暉瞬間找到了一個讓老阿瑪振作起來的辦法:給他找個對手! 皇阿瑪斗天斗地斗人間,老阿瑪活到老斗到老,只要保持這戰斗心態,什么生病什么哭哭啼啼思念汗瑪法通通不是事兒! 一旁坐著喂魚的扎拉豐阿瑟瑟發抖! 皇上要對孔夫子的門徒下手了! 這事兒沒皇帝干過??!那么多皇帝都拉攏讀書人,就他與眾不同,想當年圣祖爺路過孔家還親自下跪祭祀過孔圣人,早些年孔廟遭雷劈皇上還急巴巴地送錢去修繕,這變化的也太快了! 扎拉豐阿能想到的老六阿哥也能想到,他就說:“四哥,入關以來,咱們都是學漢學,漢學就是儒學??!前些年您修孔廟,再早點汗阿瑪去了孔家親自祭祀。這……一定要慎重啊,弄不好要動搖國本??!” 弘暉趕緊看雍正的臉色,雍正沒急,他一邊扔魚食一邊說:“朕知道,朕早不年輕了,當皇帝也這些年了,朕難道不知道徐徐圖之的好?所以朕打算慢慢改變,用出水磨功夫,朕若是不能辦成這事兒,弘暉,你要記住,朕沒辦成的事兒你要接著辦!” 弘暉立即站起來彎腰回答:“是,兒子記住了,那孔家不過是萬世修降表的人家,人說他家是一十余朝貳臣,對朝廷不忠倒也罷了,無論是豐年災年,對種他家土地的百姓盤剝尤甚,早年兒子跟著姑媽去山東,就聽說他們家為了收租子逼著佃農典妻賣子。這哪里是圣人之后,當初孔夫子說過苛政猛于虎,他后人比苛政和虎都要可怖?!?/br> 老六阿哥眼睛都瞪直了:好家伙!你阿瑪不過是向科舉開刀,你直接刨根??! 雍正沒想到兒子的火力比自己還猛,他先是吃了一驚,隨后滿意地點頭:“嗯,你愛民如子這方面頗有朕的模樣,只是你這急躁模樣比朕尤甚?!?/br> 弘暉立即接受批評,就說:“人家是早就發家了,不算孔子先師,他孔家以前也是權貴,從來都不是普通人家,這么大一份家業傳承了兩千多年,能是咱們父子兩代人給刨根的嗎?必然要把百歲這一代人算上才能成事?!?/br> 雍正點頭,轉身和老六阿哥說:“這才是老成謀國之言??!” 老六阿哥都出了一身冷汗,他是真怕這對父子現在就出門去找儒家的麻煩。他聽了雍正的話,心里仰天長嘯表面點頭說:“您說得對??!” 雍正跟弘暉說:“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光想是沒用的,要做,哪怕是做得不好也要先做,就算是做錯了日后找補也不能不做,所以今兒回去咱們爺倆先合計合計這事兒怎么辦,先對科舉下手,今晚上咱們就拿出個章程來,你也別回你那園子了,晚上住朕寢宮,咱們爺倆也說說話?!?/br> 弘暉應了一聲。 老六阿哥把自己脖子扭回來,覺得自己的頸椎在咔嚓咔嚓響。 他這會想問問老額娘:我為什么和他是兄弟? 然而這是真親兄弟,老六阿哥也不說什么了,心想只能跟著干了。 扎拉豐阿剛才是插不上話,這會能插也不想說了,他這會覺得不在官場挺好的,這樣的皇上真的難侍奉。 找到了新目標的雍正很高興:不是朕霸占著這皇位不愿意退,是朕還有沒做完的事兒,等朕把事兒做完了,把朝廷治理好了,就退位傳給兒子。 于是他興致勃勃,覺得整個人又充滿了活力,甚至有心情讓弘暉抱著裝魚食的罐子跟著他在魚池邊溜達。 偏偏老六阿哥家的魚都是家養的,一看到喂食的人站起來走了,就一股腦兒在水邊跟著游了過去,雍正終于覺得游園也有好玩的事兒,就開始遛魚,開始沿著水池走一路撒一路。 老六阿哥已經不考慮他扔那么多魚食會不會撐死自己的魚了。 自從弘暉走后,蘇州的客棧和沒租出去的園子民宅都被海棠派人給租了下來,短租一個月。除了蘇州城內,城外的民宅也提前租下,打掃修繕,準備用來安置來討論新法的行會代表。 除了各個積極報名的行會和商會外,海棠還邀請了一些有名的大匠和一些行業里的翹楚,這些有請柬的人一律安排在她租賃的園子里居住,其他人來的早了有客棧民居,來的晚了只能住城外的民宅。 八月底,江南案件已經結案,新派來的官員也已經熟悉了各處,開始為海棠分擔各種差事。十六阿哥也回來了,內務府該管的部分已經管完,他隨時可以回去交差,但是還想留在江南參與新商法的修改。 而目前最忙的人是弘陽,他來了之后直奔金陵,甚至都來不及給海棠請安,他要做的事情就是處理這些富商的產業,在處理之前要先行墊付賠償。 因此現在他的差事進行到了拍賣這一環節。拍賣的地方就在金陵,不少沒被牽連到的商家準備把以前那些富商的產業都給吃下來,做顏料生意的想吃下印染工坊,做棉麻生意的想吃下做絲綢生意的鋪子。 此次公開拍賣的不少都是生意很好的店鋪,所以大家都覺得這次拍賣官府做的很公平,沒弄邊角料來糊弄大家。 弘晝因為是宗人府主官,也特意跑到金陵去圍觀拍賣,因為幾個月前兜底賠付的就有宗人府錢莊,所以這回拍賣的利潤有一部分是要分給這個錢莊的。換句話說,宗人府錢莊又躺著賺錢了。 連續幾天拍賣下來官府的各處差役都很疲憊,弘晝和弘陽也是一臉倦容,他們一起從衙門回織造府??椩旄緛砭陀行袑m屬性,早年康熙就在這里住過幾次,所以兩人帶著太監和侍衛也住進來了。 弘晝就說:“今年能過個好年,今年分紅的時候家里老少爺們肯定笑開花了。哎呀,有消息有關系就好掙錢!” 弘陽就說:“所以靠錢掙錢是最快的,也是最不能提倡的?!?/br> 靠錢生錢,就是左腳踩右腳升天。沒有絲綢茶葉等一系列商品撐著,這錢生錢的把戲就是空中樓閣。 弘陽一邊把自己的外套脫了遞給太監,一邊說:“這東西雖然能讓你發一回橫財,可不敢上癮。這就跟十六舅舅那樣上癮了,想戒了千難萬難,就是戒了也要獻祭點什么?!笔司瞬皇蔷桶盐附o獻祭了! 弘晝點點頭。 弘陽就說:“這幾天怎么做的你不都已經清楚了嗎?而且底價是多少你也知道,明兒你先替哥哥看著點,哥哥去蘇州一趟。先給我額娘請安,再看看我閨女,來了一個月都還沒去見過她們呢。說實在的,哥哥我也不是那種三過家門而不入的人,可偏偏事情多走不開,再不去安康恐怕不認得我了?!?/br> “放心,弟弟看著呢,不會出事,您盡管去,多住兩天。對了,要不給她們帶點東西去?這會兒讓奴才去街上買點吃的用的給她們帶去?!?/br> 弘陽說:“都準備得有?!?/br> 弘陽走了一天,結果京城的船靠岸,各處王府管家紛紛上門拜見弘晝,話里話外的意思是請弘晝照顧著點。 這里面的意思弘晝也聽出來了,就是要讓他們占便宜,用這些人的話來說肥水不流外人田。 弘晝心想弘陽哥哥不會是得到了什么消息才跑的吧!是不是留我在這里做惡人! 因為他從小就糊弄弘歷,所以糊弄手段很高明,糊弄這些人簡直是手拿把掐。 就在弘晝感慨無論在哪兒自己都要糊弄人的時候,被他糊弄過的弘歷去迎接弘暉。 弘暉是去木蘭的,在去木蘭之前先來熱河給祖母和額娘請安,同時看望幾個孩子和養胎的費莫氏。 弘歷就奉命來接大哥,兩人幾個月不見,見面后弘歷親熱地說:“大哥,弟弟還以為您跟著姑媽去西北了呢,沒想到您去了江南,更沒想到您和姑媽居然查了大案,真是令弟弟佩服。江南的事兒現在傳得沸沸揚揚,各種說法都有,弟弟不知道該聽誰的,您給弟弟講一講,為弟弟解惑?!?/br> 弘暉就輕描淡寫地說:“不過是一些土財主兜里有幾個糟錢兒就不知道自己是誰了,買賣各個府邸之間的消息,極其猖獗,如今被一鍋端了。只是這些事情還沒處理完,所以具體的細節暫時還不清楚。等回頭姑媽從江南回來了,你若是想知道,咱們不妨一起去打聽打聽?!?/br> 隨后一起進行宮拜見烏雅氏,烏雅氏看到大孫子來了,高興得連聲叫起,皇后也拉著弘暉噓寒問暖,婆媳兩個拉著他關心了半天,烏雅氏就讓宮女們退下,小聲問弘暉。 “你十一姑姑怎么了?我怎么突然聽說她病了?!?/br> 弘暉看看一邊坐著的弘昐弘時和弘歷,小聲說:“她辦下糊涂事了,一個戲子把她府里的消息傳到江南,泄露了朝廷機密,惹得皇阿瑪震怒,九叔十叔連著求情。這事兒已經過去了,您別打聽也別管了?!?/br> “這樣??!”烏雅氏婆媳兩人對視一眼,決定不再問了。 烏雅氏連忙說:“好孩子,你這一路累著了,先去讓你媳婦侍奉你洗漱,等會兒過來咱們吃頓團圓飯?!?/br> 弘暉應了一聲出去了,烏雅氏嘆口氣斜著靠在榻上,對幾個孫子說:“你們十一姑媽的事兒別打聽,別問,別多嘴多舌?!?/br> 三位皇子趕緊站起來應是。 弘歷問:“過幾日大哥去木蘭,我們兄弟還跟著去嗎?” 烏雅氏知道這小子想去,就看著弘昐弘時問:“小一小四,你們說呢?” 弘昐和弘時都彎腰回話:聽您吩咐。 烏雅氏就說:“我做一回主,讓弘歷去,你們兄弟留下照顧這里里外外的老小婦孺?!?/br> 第680章 人世間 整個九月間蘇州很熱鬧,這里的九月有八方來客,整個蘇州因為臨時進入的人口迎來一波生意興隆。 水鄉的小船來往穿梭,都是小本買賣,吆喝著當地的吃食和一些小商品。參會的人衣食住行都要靠當地百姓才能維持下去,所以百姓們多多少少發了一筆小財。 雍正又安排扎拉豐阿帶著壽禮南下給海棠慶生,結果整個蘇州的富商鄉紳們出錢請人唱戲祝壽,連排了三天的流水宴,路過的都可以去吃。 海棠很煩這種大張旗鼓給自己過生日的行為,她自己都不稀罕過生日,這些人還想來個先斬后奏,要不是海棠發現叫停,他們能連著唱一個月的大戲吃一個月的流水席! 海棠快氣死了,心想著你們就是再拍馬屁也不在立法的時候偏著你們! 扎拉豐阿很高興,他這幾個月都是一個人在家,兒媳婦把三個孫子都帶去熱河,媳婦兒子和孫女都不在家,一個人在家也挺沒意思,如今奉旨南下,能團聚還能游覽蘇州,豈不美哉! 扎拉豐阿帶著安康和百歲在蘇州玩耍,自從扎拉豐阿來了,兩個孩子讀書的進度都沒以前那么快了,白天跟著扎拉豐阿到處跑,晚上累得睜不開眼,哪里還能指望他們背書一百二十遍,所以讀書進度就推遲了下來。 不過兩個孩子玩得很高興,去蘇州必要看拙政園,此時的拙政園是有主人的,并且園子一分為三,被三家人購買,早不是拙政園當初的模樣。海棠在蘇州忙得昏天暗地,吃飯喝水的工夫都是擠出來的,扎拉豐阿有大把的時間用來游覽蘇州,所以蘇州鄉紳想請海棠是千難萬難,扎拉豐阿不請就到,他派人跟拙政園的主人們問了一聲,三家一起開園請他游覽。 玩兒一天后回來,百歲和安康表示“有很多布景用心的地方,可是觀景不如聽景,去看了沒覺得驚艷,相反就覺得是個還說得過去的園子?!?/br> 這是兩人看遍了園子之后的感慨,京城西郊園林扎堆,小有小的精致,大有大的幽深。西郊的園林大部分吸收了江南園林的精髓,甚至有些園林就是江南園林大師設計的,他們自然覺得看著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