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書迷正在閱讀:[紅樓同人] 黛玉有個現代的哥哥、[紅樓同人] 紅樓之上進賈赦、[紅樓同人] 林家天驕、[紅樓] 側妃被迫努力、[清穿同人] 成為雍正meimei之后、[全職同人] 職業聯盟攻略手冊、[綜漫] 星漿體不可以稱王嗎、[綜漫] 我的路人咒高物語果然有問題、[紅樓同人] 紅樓太妃要躺平、[圣斗士同人] 冥界女王潘多拉
如此行徑已然讓趙國從強國的名頭上跌落,如今外強中干的趙國早已成為了眾人眼中鮮美多汁的rou。 趁你病要你命的說法,可不是白白提出的! 不是嬴政吹噓本國的將領,而是面對這樣的趙國,在他們眼里就如武安君白起對戰紙上談兵的趙括一樣,不堪一擊。 “關于攻趙一事你就不需要擔心了,只要相信我大秦的將領和士卒便可,有這個時間愛卿還不如去想想怎么好好運做寡人交代與你之事。那時候才是你韓非為國報仇的關鍵時刻……”嬴政意有所指的一點,直接令韓非眉目一震。 面對嬴政如此信心十足,韓非也不好說什么,但是他也沒有什么反駁的理由,而且也卻如嬴政所說的那樣,他手上的這個把柄確實可以成為他復仇的利器,將趙王遷錘死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遺臭萬年。 軍事什么他只略通一二,畢竟這不是他的專常,但是既然他的摯友嬴政都說攻趙一事不用他cao心,韓非也不會再多加口舌,因為他相信秦王嬴政并非信口雌黃之人。想到秦國攻魏時的勁頭,韓非瞬間濾清了頭緒,跟著信心十足的點頭。 “臣明白,且靜候王上佳音?!?/br> “如此甚好,既然如此那寡人就不浪費卿的時間了,請卿下去吧!” “喏?!?/br> 跟嬴政相談完,韓非便打算就這趙王遷賣臣求榮一事開始運作。 與此同時,華陽太后與倡太后商討,用趙國武安君李牧交換大秦‘窈窕’商品入駐趙國一事,也跟著提上了日程。 現在趙國武安君李牧已經被送進了秦國,這邊大秦自然也要有所表示。當即華陽太后就派人從庫房拿走一半的貨物跟送李牧來找的找人進行交接。 因為是第一筆國際性買賣,所以為了顯現出大秦的誠意,華陽太后大方的表示她只收取大秦所定的價格利潤,至于這些東西在趙國定價如何她一律不管。就是說這些東西,你們趙國愛賣多少賣多少,定價隨便你們,大秦這邊這拿固定的那筆錢。 如此開放性的cao作,令趙國那邊滿意極了,這邊給大秦被錘子的錢,那邊他們的錢想怎么賺就怎么賺。在趙國那邊來看,秦國這邊的誠意也是滿滿。 就這樣李牧被交換到秦國一事徹底落幕。 就是不知道當李牧知道,自己其實是被人用一堆女性用品交換到秦國之后,會是什么表情和態度了! * 李牧未來是什么心情,雍月還不知曉,反正當她拿到從趙國那邊送過來的利潤后,非常之震驚。為趙王遷的厚臉皮,也為華陽祖母的雄韜武略。 “趙國還真的把錢送來了,”雍月拿著算盤啪啪啪的算著,一遍跟著華陽太后吐槽,“先是他們趙國的武安君李牧,后是這么一大筆錢。如果不是知道真相如何,我都會懷疑那個趙王遷是不是咱們大秦的臥底了!本國人都沒有他們這么能干,敵國國君做到這種份上,實屬罕見??!” “呵……”華陽太后沒接口,只是抿了一口茶水表達自己對趙國那邊的不屑。 雍月其實也不是想要華陽太后的回答,想也知道華陽太后對趙國那邊的蠢貨母子是什么評論,她這次來其實是想跟華陽太后談談其他問題,也是一件事關大秦未來的重要問題! 不知不覺間,扶蘇已經三歲了,也到了啟蒙的年紀。 因為雍月的關系,嬴政最近也讀起了儒家經典,所以昌平君和昌文君那邊就想著給扶蘇找一個儒家的老師。其實雍月認為讓扶蘇學習儒家也沒什么不好的,畢竟君子如玉的名號還是挺好聽的,但是雍月對儒家沒意見,卻不代表她對昌平君和昌文君選的儒家人沒意見。 還記得歷史上的那個誰嗎??? 就是立志于讓始皇帝實行分封制的那個大儒,扶蘇的老師——淳于越。 雍月本來是不想說這個人怎么樣的,畢竟再怎么說對方也是公認的大儒,學識才干是有的,能將扶蘇教導成儒雅的公子也是他的能力。但是淳于越千不該萬不該將自己的思想強壓在扶蘇的身上,認為他是老師扶蘇就應該聽從他如何如何,為了儒家又該如何如何! 扶蘇是大秦公子,不是他儒家的弟子,始皇帝讓他教導扶蘇做人之道,卻不是讓他教導扶如何成為儒生。他這樣做根本就是毀了扶蘇這個公子,事實上歷史證明也確實如此,因為他將扶蘇教導的太成功了,使得他死心眼的認死理,覺得自己不受父王的待見,最后讓趙高和胡亥見縫插針一封假詔書送了性命。 雖然歷史上淳于越教導扶蘇的時間比現在要完,但是雍月可不敢賭這個時間差。就在昨日她在咸陽學宮聽說了,有一個姓淳于的大儒來到了大秦尋找老師,這直接就讓雍月的頭腦拉響了警報。 姓淳于的大儒啊,在這個時間段,想也知道是誰了,畢竟這個姓氏是真的很罕見! 說實話,在聽說到這件事后,雍月第一時間就炸毛了!趕緊就去打聽是怎么回事,然后就從師兄弟嘴中聽了一腦子的八卦。 其實這儒家內部也分好幾支,互有齷齪,換句話就是說互相看不上。 有支持儒家創始人孔家的,有認為祖上繼承孔子學說自立門戶的,還有自成一派的。怎么說呢,就是孔家宗族那邊鄙視其他支的人不敬祖宗不講禮,自立門戶的覺得孔家那邊和自成一派的都剛愎自用,自成一派的認為前面兩支都是畫龍成蛇的傻逼。反正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都看對方不順眼,覺得除了自己其他人學的都不是儒家經典,且腦子都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