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書迷正在閱讀:[火影同人] 開在木葉的水蘭花、[歷史同人] 我與政哥同母異父、[紅樓同人] 黛玉有個現代的哥哥、[紅樓同人] 紅樓之上進賈赦、[紅樓同人] 林家天驕、[紅樓] 側妃被迫努力、[清穿同人] 成為雍正meimei之后、[全職同人] 職業聯盟攻略手冊、[綜漫] 星漿體不可以稱王嗎、[綜漫] 我的路人咒高物語果然有問題
讓“史”或者“令史”來教導學生。 《內史雜》規定,“非史子也,毋敢學學室”,所以有很多觀點都認為在學室中學習的人,都為國家預備官員。 這也是為了彌補大量讀書人都為六國貴族,并且不愿投身秦朝做官的官員空缺。 始皇的眼界和布局在某種情況上來說,的確十分超前,這也是許多人在兩千年后還依舊如此懷念他的原因——若當時他能多活二十年,秦朝必定安穩許多,若扶蘇繼位,有仁政思想的他對內修養生息,整個世界的格局都會和現在大不相同。 所以此時嬴政便又從后世的學校中得到了啟發。 若把知識劃分為低,高,大三類。 那豈不是可以讓學了低類知識的人去做符合低類知識的活計,學了高類知識的人去做高類知識的活計。 不過此時的他又有一個疑問。 徐姑娘都學了大類知識了,怎么連他之后的皇帝順序都說不出來。 難道這和她口中的‘藝術’有關嗎。 專門教導藝術的大學......那想必一定也有專門教導律法或做官的學校吧。 幾位皇帝都在頭腦風暴,但幾個孩子卻一個比一個驕傲的報出來了自己的成績和學校。 徐雪筠一聽,好家伙,就算不是985,211的,也都是一本。 也是,畢竟從小到大哪里偏科就哪里請家教一對一輔導。 早幾年,也不用很早,就在徐雪筠高考報名的時候,她周圍的風氣還多偏向于出國留學,但這幾年隨著中國的地位在國際上水漲船高,國內外的認可度也更強。 能夠把孩子留在國內的家長都留在國內了。 當然,很多高校的師資力量相較于五六年前跟上來不少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你怎么跑那么遠,去黑龍江念大學了?!彼龘牡呐牧伺闹荇岵傻募绨?。 她家是浙江的,這溫差一下那么大,能適應得了嗎? 康熙疑惑:“黑龍江的......大學?” 龍興之地的大學嗎? 他剛才聽著這個姑娘說她考上的好像是......哈爾濱工業大學。 直白又古怪的名字。 而且,此時的黑龍江還是發配犯人的地方,電視劇中常出現的寧古塔就在那。 這個看著嬌嬌弱弱又性格活潑的孩子竟要跑到那地方去念大學嗎? 后世之人的求學之心可真堅定啊。 黑龍江省在漢代以前,被肅慎、穢貊、東胡、扶余等占據,并未納入中國版圖,所以嬴政和劉徹都是一臉疑惑,李世民則皺著眉頭,好像隱隱猜到了是什么地方。 因為黑龍江在古代并不叫黑龍江,而叫弱水,蘇軾的《金山妙高臺》中,‘蓬萊不可到,弱水三萬里?!械娜跛f的便是黑龍江,指的便是洶涌的河流,只是后來又被引申為愛情的象征,‘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中的弱水便是如此。 黑龍江這個名字便是出現在遼朝,遼朝有許多人都并不清楚它的時間,因為并未出現在朝代歌中,它之后是金,金后為元。 所以幾人中只有朱元璋一聽就明白這黑龍江在哪了。 于是便也顯得十分震驚:“去黑龍江讀書嗎?” 不是,中原沒夫子了嗎? 上個學還給自己搞流放了。 第20章 在朱元璋的一番解釋之下,其余幾人和觀看天幕的眾人也都明白了黑龍江是什么地方,無不用震驚的目光看著被徐雪筠挎著的小姑娘。 黑龍江和嶺南從古至今都是流放犯人的去處,主打的就是一個南北互調,北方罪犯流放嶺南,南方罪犯流放寧古塔。 而江浙一帶被稱為魚米之鄉,因地理原因稻谷一年兩熟,氣溫也較于適宜,人們不需要耗費太多的金錢與精力在養活自己或制作冬衣上,小有積蓄的人則更多。 在隋唐之前,南北還并未表現出更大的差異,直到漢朝結束,迎來了魏晉南北朝。 中國歷史上曾有三次衣冠南渡,每一次都是對當前政權以及所有世家的重新洗牌,是這片土地上所有人的災難,卻也變相促進了江南一帶的發展。 這三次分別是西晉末年,晉朝八王之亂導致國力空虛,五胡亂華,北方淪陷,世家子弟紛紛逃向南方。 唐末安史之亂,唐玄宗入蜀,李唐偏系子弟在江南建立南唐。 北宋末年,趙構逃到杭州,建立南宋政權。 在三次衣冠南渡的加持下,南方的經濟超越了北方,成為了全國的經濟中心。 但就算幾人不知道這三次衣冠南渡所導致的經濟中心變動,江南和弱水選哪個他們還是很清楚的。 徐雪筠不知道他們在嘀咕什么,還以為這幾人也是從小生活在南方,所以對中國幾乎最北方的地方同樣擔心。 “聽說那邊冬天外邊氣溫零下好幾十度呢?!彼欀?,真心替她擔憂,“冬天怎么出門???” 周翎采卻一點也不擔心:“我之前去旅游過,沒你們想的那么可怕?!?/br> 她在富碩的江南中的富碩之家出生,這也養成了她說話做事極有主意的性格。 她家是搞機械的,她哥沒興趣,她有興趣。 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機械工程屬于全國頂尖,她既然有這個能力,又為什么不去掌握呢? 當然,清華的機械工程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幾乎不分上下——但,是她不想上清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