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書迷正在閱讀:[清穿同人] 清穿老六的咸魚時光、三國之補天系統一秒999級、四爺后院盛寵日常、末世女配覺醒經營系統、愛情公寓我有簽到系統、地球神話人物,在星際炸裂、女裝替嫁給傻子王爺后懷崽了、失憶后撩了少年帝王、判官直播逆天改命、黎明之前[刑偵]
一不小心,那筆丑字就“流傳千古”了呢。 不過,蘇沐瑤有練過書法,原身更是個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才女,她對自己的字倒不擔心。 她唯一擔心的問題是,自己應該抄寫哪本佛經。 清廷里面,無論是皇上,還是妃嬪,為了祈福禱告,慣常抄寫的佛經,一共有兩本。 一本是《心經》,一本是《金剛經》。 如果讓蘇沐瑤什么都不考慮,直接來選的話,她一定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心經》。 因為《心經》篇幅短小,全書總共二百六十字,抄寫一百遍,相當于寫兩萬六千個毛筆大字。 比起現代的鋼筆字,寫毛筆大字當然不容易,手腕一直懸著會很酸痛,但兩萬六千個字,并不算太難,花上兩三天的時間,就能完成。 而《金剛經》嘛,她就呵呵了。 其實,原本《金剛經》也不算長,唐玄奘西行帶回來,翻譯后的《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共八千兩百零八字,后來又經過好幾代禪師方丈翻譯,刪繁就簡,變成了五千字左右。 但當年清代順治皇帝為了表現出,自己對蒙古佛教文化的重視,下令官修蒙文佛經。 于是乎,《金剛經》作為流傳甚廣的一部經文,就成功中選了。 它成了唯一一部帶有蒙文翻譯的佛經。 所以說呢,若選擇抄寫《金剛經》,不能只抄寫漢文或者蒙文,得全都抄上,才能表現出自己的孝心,不然還會引來非議。 本來《金剛經》就長,而編修的蒙文版的《金剛經》更長,一共一百零八部,每部一函九十六頁,共一百零八函。 這得抄到什么時候去。 蘇沐瑤為難就為難在這里。 選《心經》吧,有故意躲懶的風險,而且,如果別人都是卷王,都選擇抄《金剛經》,她卻選擇抄《心經》,這一下子,就把她給顯出來了。 但讓她選擇抄《金剛經》,蘇沐瑤只想說一句:臣妾做不到??! 不過很快,蘇沐瑤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 二門處守門的來福稟報說:“歲羽軒的陳太貴人遣宮婢送來一張帖子,請主子過去一敘?!?/br> 這里解釋一下,歲羽軒是永壽宮前院的東配殿。 常言說,三宮六院,里面的“三”指的是多數,但其實,字面里還有另一重意思: 三座宮殿,有六個院子。 紫禁城中,供后妃們生活的宮殿,坐北朝南,分為前院和后院,一般來說,前院后妃們住,后院留給公主和小阿哥們住。 前院后院,都有主殿和東西兩個配殿。主殿只有主位娘娘才有資格居住,通常要在妃位以上;而東西兩個配殿是留給低位妃嬪們住的。 當然,情況總有例外。 像蘇沐瑤之類的先帝妃嬪們就是例外。 因為留在宮里的先帝妃嬪很少,把太后和愨惠皇太貴妃算進去,滿打滿算,也就八個人。 而慈寧宮一帶區域,留給先帝妃嬪們住的宮殿是超出標準的多。 所以現在的分布情況成了這樣。 以慈寧宮太后的居所為中心,向外輻射: 離的最近的是正西側的壽康宮,是愨惠皇太貴妃的居所; 壽康宮的西南邊是壽安宮,是兩位太妃,麗太妃和宜太妃的居所,之前說過,她倆是表姐妹,所以先帝駕崩后,搬到一塊兒住了; 壽安宮再往正南走,有一個蒙古制式、鋪白琉璃瓦的宮殿,叫做延華宮,是兩位太嬪,安太嬪和敬太嬪的居所,之前說過,她們兩個是康熙朝被派來和親的,一個出身準葛爾,一個出身葛爾丹,所以住在這里; 而慈寧宮的正北側是永壽宮,就是四位太貴人、太常在、太答應的居所了: 前院的東配殿(歲羽軒)住著陳太貴人;西配殿(盛玉堂)住著徐太常在;后院的東配殿(東明齋)住著瑞太常在;西配殿(碧靈臺)住著妙太答應。 可以說,所有太妃太嬪們的住法,都與尋常宮制不符。 其中,蘇沐瑤住在最遠,在慈寧宮東北一側的乾西四所,也是個特例。 她收到帖子后,也不耽擱,收拾了一下,便帶著云墨和春蘭往永壽宮方向走。 永壽宮也在慈寧宮北邊,離乾西四所并沒多遠,走了沒多久就到了。 等蘇沐瑤進了歲羽軒才發現,幾個低位妃嬪都在里頭。 歲羽軒的正房分為里外兩間,里間很寬敞,陳太貴人沒有命人隔斷,連屏風都沒有設,進到里間,就是一張大炕。 大炕上放著一張大的四腳方形梨花木案桌,案桌上擺的滿滿的,干果點心茶水,還有一大沓佛經。 陳太貴人坐在最里頭靠窗的位置,腿上半蓋著大被;妙太答應坐在她旁邊,正在翻看佛經磕瓜子;徐太常在背對著她,歪在軟枕上;瑞太常在沒脫鞋,坐在炕沿上,對著外面。 看見她,瑞太常在從炕上跳下來,將她拉過來,笑道:“你可算來了,就差你了?!?/br> 徐太常在聞言起身,往里挪了挪,陳太貴人沖她招招手,讓瑞太常在將她請上炕。 蘇沐瑤每日給太后請安,漸漸和她們也混熟了,因都是“養老圈”的低位妃嬪,所以也沒那么多規矩。 她順勢脫去云靴,上了炕,隨意道:“我一接到帖子就來了,但到底沒你們幾個住的近?!?/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