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宿主:不哄男神遭雷劈、引誘學生的老師(純百gl高H)、全民偶像之女配有毒、真探大用、折桂(1v1 先婚后愛 H)、供奉的身體,記錄的日子、對面鄰居不拉窗簾(現代 1V1)、潰癰(強劇情,rou渣)、無限流:救世主他撂挑子不干了、詭異降臨怪談倒欠我八個億
然后王氏嘴巴子被扇得響脆,她以為的妖嬈不安分的,反倒是沒跟寶玉有過什么關系,個個清清白白,不清白的是碧痕和麝月,這兩個都是得過王氏賞的,結果到頭來,竟一個個都不老實。 王氏氣得要命,惱道:“快叫了她們家里的人來,把人都領回去配小子!什么臟的臭的,一個個都敢碰我的寶玉!” 其他人也就罷了,襲人又不是家生子。 襲人這么多年管著賈寶玉的私房,難免偷渡點東西回去,因此,花家這些年日子那叫一個蒸蒸日上,在知道襲人已經開始拿二兩銀子一吊錢的月錢之后,花家那邊已經私底下拿自家當做榮國府的親家了。 王氏對襲人尤其深恨,別說讓她帶著自己這么多年攢的私房回去了,不將襲人直接發賣了,就是她大發慈悲! 不光是幾個跟寶玉發生了關系的,連著幾個生得好看的,王氏也沒放過。在她看來,這幾個人不是潔身自好,而是寶玉被襲人把持,她們沒找到機會罷了。 因此,王氏直接表示,如今寶玉身邊丫頭一個個大了,也該回去配人了,然后,直接將自己看不順眼的那些個,一股腦兒全給打發出去了。 寶釵嘴上勸,心里卻是樂開了花。 以至于寶玉從北靜王府回來的時候,一眼就發現絳蕓軒里變了天。 寶釵一推二五六,直接將一切都推到了王氏身上,寶玉又不傻,平白無故的,沒人去王氏那里嘀嘀咕咕,她怎么想得起來處理自己屋里的人。 他沒法找王氏說理,那就只能歸結于寶釵,開始對寶釵實施了冷暴力。 寶釵倒也是篤定,在她看來,既然自己已經是寶二奶奶了,那么,無論如何,寶玉總是要回到自己身邊的。因此,即便是寶玉對她各種冷待,也是處之泰然,倒是叫府里一幫長輩高看了一眼。 但高看有什么用,以前寶玉對寶釵還有一點情分,如今這點情分徹底消失不見。寶玉每日里在外浪蕩,到了家里,也從不肯跟寶釵同房。若是寶釵一直無子,賈家這邊能沒有動作?許多人對于寶釵以近乎要挾的手段做了這個寶二奶奶其實是比較反感的。像是王熙鳳,明明如今跟寶釵又是隔房的妯娌,又是表姐妹,卻對這個表妹沒有半點親近的意思,相反倒是敬而遠之,之前還肯叫巧姐兒跟著玥姐兒到榮國府來,如今就約束著小姑子和女兒待在寧國府,嘴里說起來是孩子大了,要學的東西多了,沒時間再來玩,實際上都是擔心被寶釵帶壞了,影響了她們的閨譽。 實際上,現在倒霉的就是探春,探春已經破罐破摔了,她同樣打著出海的主意。如今賈家許多族人去了南洋,她琢磨著,回頭看看能不能嫁個王府的旁支,到南洋那邊過自己的小日子去。至于賈環,她對這個弟弟也失望了,之前探春說了許多次,結果賈環還是一門心思想要留在府里頭跟寶玉爭。 跟寶玉有什么好爭的呢?寶玉再不濟還有老太太的私房托底,可是老太太一死,二房被掃地出門,等著二房給孩子分家的時候,還能剩多少東西。 探春對賈環本來也沒有太深的感情,畢竟是個二貨,只知道在外頭說什么大家都欺負他不是太太養的之類的話,從來不會深思,這等蠢貨,真要是拿他當兄弟,回頭還不知道被怎么坑呢!賈寶玉好歹秉性純良,沒有害人之心,但是賈環那邊,很多時候,就是純粹的壞心,不光有壞心,他很多時候居然還會付諸實施。探春親眼看到賈環偷偷將花園里一只貍貓虐殺,從此對這個弟弟就有了戒心。 她是個有志氣且愿意付諸努力的人,自個的父親嫡母靠不住,生母靠不上,兄弟同樣靠不著,這還能怎么辦?她如今跑佳婉那里的次數愈發頻繁了起來。原本佳婉對她不如對玫姐兒親近,但是,人家一個漂亮小姑娘,今兒給你做一雙繡鞋,明兒給你繡一個香囊,還給你的孩子做布老虎,送小玩具。 佳婉自然也對探春心軟起來,她知道探春的想法之后,覺得探春其實想得也挺有道理,只是,婚姻之事,那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府里頭王氏頭一個不想叫庶女過得舒服,所以,最好像是賈珠當年的婚事一樣,由賈政做主才行。 賈家這些事情,被作為吃瓜群眾的顧曉都看在眼里,老實說,如今的金陵十二釵,命數多半已經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而且多半是向好不向壞的,顧曉自覺心滿意足,畢竟,便不是自己直接帶來的變化,那起碼也是自己帶來的蝴蝶效應??! 也不知道是不是更大的蝴蝶效應,太上皇原本身體好得很,看起來簡直是要活成人瑞的模樣,結果這一年,竟是快速衰弱了下去,按照太醫的說法,若是能撐到開春,且還能延壽數年,若是撐不到,也就是幾個月的事情了! 這個消息一出,圣上琢磨著,海外分封的幾個國主,不是太上皇的兒子就是孫子,也該回來見太上皇最后一面,再稟報一下各自開疆拓土的功績,叫太上皇臨終也能高興一下。 可惜的是,太上皇終究沒有等到,徒嘉珩徒嘉鈺末兒三人各自帶著一票人回來的時候,太上皇已經駕崩近一個月了,他們回來正趕上送太上皇最后一程。 第226章 對于太上皇的死, 顧曉還是有些傷心的。畢竟,準確來說,自己過了這么多年舒心的寡婦日子, 還是有一部分依賴于太上皇的恩典。至于圣上嘛,這人某種程度上來說,還是略微刻薄寡恩了一些。 只是, 太上皇這個年紀,便是駕崩, 也算得上是喜喪了。尤其,從之前徒宏憬謀逆被平定之后, 朝堂上就掀起了新一輪的清洗,太上皇的擁躉雖說不至于消失得干干凈凈, 卻也不剩幾個了,還都是墻頭草的那種, 也沒什么實權。 因此, 太上皇的去世,堪稱是平靜無波, 除了朝堂上開始商討給圣上選擇新年號之外,其他就像是死了個太后,而不是太上皇。大家按部就班地治喪,哭靈,等著海外的孝子賢孫回來, 再把太上皇的靈柩送到早就修建好的皇陵之中。 也就是太上皇做皇帝的時間長,皇陵早就修好了,一些做皇帝時間比較短的, 很可能駕崩的時候,皇陵還沒有完全修好, 攤上個孝順的兒子還好,會先將靈柩停在梓宮之中,繼續完善皇陵的修建,攤上個不孝順的,往往就匆匆收尾,將老爹的棺槨隨便塞進去了。 當今圣上可不是什么喜歡花錢的人,太上皇當年給他帶來的麻煩也多,他登基也這么多年了,自己的皇陵選址還沒開始呢,怎么樂意在太上皇的皇陵修建上多花什么錢。所以,太上皇自己在位的時候,就已經將自己的陵墓修建妥當,作為太上皇的前些年,又進行了一部分完善,這對大家都是好事。 …… 時隔數年,顧曉終于見到了回來的兒孫,沒錯,徒嘉鈺和末兒將自己的妻子孩子也帶回來了。 前兩年佳姝可卿出嫁的時候,顧曉就知道,末兒在外頭先斬后奏,娶了一位流亡公主,據說這位還算得上是當年羅馬王室后裔,證據就是,她有一頭漂亮的黑發,眼眸顏色也比較深,接近黑色,這算是正統羅馬貴族的長相。 當然,西洋那邊公主的含金量很多人都知道,畢竟,一個小城市就能冊封一個大公,大公的女兒也算得上是正統的公主。這位差不多就是這樣,因為戰爭還有貴族內部的傾軋,他們本就不大的封國也被吞并了,她這一支姐妹又比較多,因此,在婚姻上頭,也撈不著什么好處,后來心一橫,就帶著幾個人跑到新大陸去了,想要看看能不能在新大陸復國。前提是,先撈一筆錢,然后再找以前的親戚游說一下,自個說不定就能撈個女大公的名頭做做,運氣好,說不定還能當個女王什么的。 結果她想得很好,運氣卻不是很好,到了新大陸沒多久,就差點落到原住民手里,帶著僅剩的一個隨從和侍女逃命的時候,才遇上了末兒。 這位公主長得很很符合末兒的審美,加上她經受過非常正統的貴族教育,會繪畫,會樂器,她的繪畫老師還是比較正統的宮廷畫師,末兒一開始的時候,就是跟著這個公主交流繪畫知識,慢慢的,居然就生出了一些情愫來。 這位公主知道末兒是個真正的國王之后,也是心中歡喜,畢竟,人家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她也差不多了。經歷過這樣的倒霉事故之后,她就意識到,自己創業,顯然不靠譜,畢竟,她手里那點錢,那點人,放在歐洲那邊算不得什么,放在新大陸,也算不得什么!說不定一個不好,就變成哪個新大陸的土鱉妝點門面的工具了。與其一番折騰之后,不得不嫁個新大陸的暴發戶,還不如嫁個正經的國王呢! 再說了,這年頭,歐洲貴族對于中原還是有一層濾鏡的,末兒又的確生得頗為俊美,性子也是溫文爾雅,出手還很大方,可以說是少有的良配,她怎么可能不心動呢? 另外,她還存了點心思,自己能做王后,以后自己的孩子對自己的故國也是有繼承權的,到時候借了丈夫的兵馬,完全可以將自家以前的封國搶回來。 她對末兒坦誠了這個意思之后,末兒愈發感興趣起來,他以前可不知道,歐洲那邊的王位,外孫也能有繼承權,自己這位妻子身上甚至有好幾個國家王室的血統,這也是難免的事情,歐洲那邊各國王室之間通婚非常頻繁,大家都是親戚,一個王室絕嗣之后,從鄰國找人繼承,那是正常cao作! 末兒琢磨著,自己將來肯定是不能搞什么推恩,將自己的封國越封越小的,如此,到歐洲那邊插一腳就不是什么壞事了!至于說什么信不信教的。 呵呵,對于漢人來說,信仰這玩意也就是那樣,大家都是泛信徒,還都很實際,只要教廷肯發雞蛋,那么,在這段時間信一信,也是可以的。只要有好處,信誰不是信呢!當然,要是教皇非得說什么,信了上帝就不能祭祀祖宗什么的,那就得看看,教皇有幾個師了! 因著這個想法,末兒這么長時間倒是很好地遵從了一夫一妻的制度,跟他的妻子伊莎貝拉在短短兩三年時間里就生下了一兒一女,這次過來,就將已經三歲的大兒子帶回來了。 徒嘉鈺當初參加末兒和伊莎貝拉的婚禮時,對這個弟妹其實是有些微詞的,他還是覺得,自家弟弟應該娶一個正統的漢家貴女才行,一個番邦公主,還是亡國公主,做個側妃也就是了,怎么能占據正妃之位呢?好在伊莎貝拉不是那種金發碧眼的長相,除了略微有些高鼻深目,看起來跟漢人區別也不是特別大,要不然的話,徒嘉鈺只怕對這門婚事只有更加反對的。 只是當初幾個人出發的時候,顧曉都說了,末兒的婚事他自己做主,如今兩人又同為一國之主,便是親兄弟,徒嘉鈺也不好對末兒過多指指點點,只得認了。 他們回來的時候,末兒原本還有些忐忑不安,雖說孩子都有了,但要是自家親媽不樂意,那自己這個王后總歸不夠名正言順。 好在顧曉真不是什么保守拘泥的人,既然末兒自己喜歡,那么她做那個惡婆婆做什么。因此,不僅沒有表示反對,反而補上了該有的見面禮,伊莎貝拉這幾年漢語也說得很利索了,她性子又不像是中原傳統的貴女一樣內斂,反而頗為健談,而且還很會拍馬屁,很是將顧曉里里外外恭維了一番,只將顧曉哄得眉開眼笑,情緒價值拉滿。 宮里頭,對于伊莎貝拉也沒什么想法,說白了,末兒雖說是宗室,但是如今算是外藩,外藩的內政,朝廷一向是不會太干涉的,朝廷需要做的就是,以后末兒要冊封王太子,上個書過來,朝廷這邊蓋個印就行。至于這個王太子是誰生的,朝廷是不管的。 圣上如今更關注的其實是徒嘉珩,徒嘉珩出去歷練這些年,性情與以往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從以前的純良敦厚變得沉穩堅毅起來,看起來就頗有王者之風。 圣上一看,果然有些懊悔,他如今剩下的幾個兒子,一個個都是溫室里頭養出來的花朵,并沒有太過出眾的,與徒嘉珩比起來,甚至顯得有些輕浮,這就有些尷尬了!原來自己的嫡長子不是爛泥糊不上墻,是之前沒給過他歷練的機會。但如今歷練出來了,人卻已經過繼出去了。雖然還可以反悔,但到時候只怕皇家內部又要起紛爭。 這么一想,圣上好幾天都睡不著覺。 倒是皇后那邊沒想那么多,徒嘉珩如今也是妻妾俱全,兒女也有了好幾個!他們過去的時候帶上了不少大夫,因為擔心移民水土不服的緣故,還鼓勵那些大夫培養學徒,比起那些大匠培養學徒給的獎勵還要豐厚一些,因此,這些年來,普通移民都能得到基本的醫療保障,更別說是徒嘉珩這樣的統治階級了,那享受到的醫療待遇,跟圣上相比,也差不到哪兒去! 徒嘉珩這次帶了長子和長女一起回來,這兩個都是嫡出,徒嘉珩這次回來,也是準備順便請求圣上冊封長子為王太子的。他從自己的事情上已經得到了教訓,許多事情,一開始就要定下來,不要給別人不該有的希望。 皇后瞧著兒子如今模樣,又是歡喜又是難過,歡喜的是,兒子果然不是真的天生不如人,難過的是,兒子的成長肯定經歷了不少磨難,而這一些,自己卻都不清楚,想到兒子吃過的苦,受過的罪,皇后就覺得很是心疼。 雖說幾個人回來其實是為了送太上皇最后一程,但是他們如今這樣的身份,回來之后,自然也有許多事情要做。 如今往殷洲移民的人也越來越少了,主要是不需要移民,大家在中原也過得挺不錯,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多數人都沒有背井離鄉的動力。而對于他們幾個人來說,以后也不可能再給移民更多的福利了,與其指望移民過去,還不如讓現有的人盡快開枝散葉呢!再有個十年,人口翻上一番不會是什么問題,到那個時候,大家就可以考慮往東海岸那邊擴張! 殷洲如今對中原其實已經沒了多少依賴,不過畢竟同根同種,他們還是愿意繼續跟中原這邊分享利益的,大家可以進行更加密切的貿易往來,最好在海上,將西洋人給擠出去。 第227章 對于海貿市場的事情, 顧曉知道得不多,這年頭,消費市場就那么大, 很多市場都得通過戰爭來打開,顧曉上輩子也不是專門學歷史的,對于許多事情, 就知道一個皮毛而已,別隨便開口, 一知半解的,反倒是擾亂了他們的思路, 所以,還是讓他們自個去想辦法吧! 佳姝和可卿, 一個有了身孕,一個孩子還小, 她們這次都沒有回來, 自然跟著出去的黛玉湘云也沒回來。這讓期盼了很久的寶玉也非常失望。 跟寶釵成婚的時間越長,他越對這門婚姻失望, 他甚至想過跟寶釵和離,可是很顯然,寶釵是不會同意的。 因為做了榮國府的親家,薛蟠的婚事終于有了曙光。雖說不是那位夏金桂,但也是某個大商人家的女兒。 尤其, 這家是做生絲生意的,跟薛家也有合作的空間,那家生絲多, 質量好,薛家路子廣, 生絲賣給那些織場,薛家就能順勢從那些織場手里拿到便宜的綢緞。 自從甄家倒了之后,賈家因為及時跟甄家進行了切割,又因為跟著徒宏軒還有西寧東平兩家王府開辟南洋的緣故,跟新的江南織造也搭上了路子,那家也正是因為薛家跟賈家的這層關系,才肯將女兒嫁給薛蟠這個遠近聞名的呆霸王。 不過在這之前,那家也沒真的想讓自家女兒進火坑,而是直接給女兒陪嫁了幾個牙尖嘴利的丫頭,幾個膀大腰圓的婆子,甭管薛家來文的,還是來武的,都別想占到便宜。 薛王氏哪里還想得到這個,她以前還想著叫薛蟠娶個有錢有勢的妻子,但是隨著薛蟠年紀越來越大,她的期望值也越來越低了,如今能借著賈家的光,能娶個豪商家的女兒,薛王氏已經是要念阿彌陀佛了。 倒是薛蟠這邊,從來都是個喜新厭舊的貨色,當初為著香菱能打死人,但后來到了手,對香菱也就沒了興趣,香菱后來名義上是薛蟠的小妾,實際上干的是薛寶釵丫頭的活計。 等著寶釵嫁了人,香菱就是跟在薛王氏身邊伺候。等著薛蟠娶了妻,香菱也不肯再回薛蟠身邊,依舊伺候薛王氏。薛王氏也是心虛,畢竟,親家那邊陪嫁比較豐厚,兒媳婦看起來也是個知書達理的模樣,自己突然給兒媳婦那邊塞一個如花似玉的小妾,哪怕年紀略大一點,那也是不給親家面子。還不如干脆就當香菱就是自個身邊的丫頭,權當沒這回事,免得回頭夫妻生隙,到時候弄得家宅不寧。 薛蟠的岳家姓何,何氏在家的時候,也是跟著管家理賬的,原本想著嫁到薛家之后,薛王氏年紀大了,小姑子也嫁出去了,自己是家主夫人,進門就能當家做主。 哪知道薛王氏裝聾作啞,還是把著賬本不放,何氏都搞不清楚薛家有哪些生意,有什么人手,不免心里就有些不樂意!薛蟠那性子,商場上頭有幾個不知道的,那是有名的冤大頭,大傻帽,干什么生意賠什么。一開始的時候,兩家結親,就有過約定,何氏嫁過來,也會慢慢接手薛家的生意,要不然的話,總不能叫何氏眼睜睜地看著薛家敗落下去,拿著自個的嫁妝養活薛家吧! 哪知道,當初說得千好萬好,人嫁過來之后,薛家就當沒這回事一樣,何氏一開始還沉得住氣,但是時間長了,何氏就開始不滿起來。因為她發現,自家婆婆吝嗇也就罷了,自己嫁妝豐厚,也沒指望婆婆給什么東西,結果婆婆還是個耳根子軟的。關鍵不是對自己這個兒媳婦耳根子軟,而是對一雙兒女耳根子軟。 薛蟠只要一開口,薛王氏就半點原則性都沒有,要多少錢給多少錢。這也罷了,薛蟠是薛家當家人,他愿意敗家,別人也無話可說。結果寶釵都出嫁了,居然還要對娘家的事情指手畫腳,簡直是豈有此理! 只是何家那邊要指著賈家在織造上的關系,何氏只得忍氣吞聲,但是仔細觀察一番之后,何氏就發現,自家這個小姑子雖說是榮國府二房的二奶奶,實際上卻不像是薛家說的那樣有地位。 沒錯,寶釵嫁過去之后,王氏就將管家的事情交給了寶釵,但是,王氏自個就是個拿了大房那邊支出的前給二房和榮慶堂開支的,賈家各處產業的收益,那是一點都沾不上手。 到了寶釵這邊,自然也是一樣,寶釵又不肯做惡人,還得給下頭人一些小恩小惠,由著下頭那些婆子喝酒賭錢,弄得榮禧堂雖說不至于烏煙瘴氣,卻也有些混亂。 這也罷了,最關鍵的地方在于,寶釵只討得了自家婆婆兼姨母的喜歡,丈夫卻不喜歡她,太婆婆也不喜歡,跟小姑子和大嫂子之間關系也不好,跟大房那邊更是沒什么往來。 這種拎不清狀況,面上精明,內里糊涂的小姑子,居然還有臉插手娘家的事情!何氏只恨不得將寶釵那副端莊的面皮給撕了去! 她既然想要破局,就想著將寶釵的倚仗一棍子打死。 寶釵管家不嚴,下人們一個個又開始如同之前一樣口無遮攔,什么話都敢往外頭說。 寶玉又經常私底下去找之前被攆出去的幾個丫頭,貼補她們一些,甚至想方設法,將幾個丫頭的身契給弄了出來,給幾個丫頭放了良,讓她們不用被府里強迫配個小廝,可以在外頭選個良民嫁掉。 襲人還想要再與寶玉重續良緣,愿意給寶玉做個外室,但是寶玉顯然對襲人已經沒了那個想法。他直接給了襲人二十兩銀子,只說這筆銀子就是自己給她的嫁妝,然后就再也沒去過花家。 襲人經歷過榮國府的富貴,哪里還看得上其他人。她的身份,花家之前還私底下炫耀一樣跟親朋鄰居說過,是榮國公子的通房丫頭,自然大家就都知道,這位早就跟過人家公子了。若是襲人是榮國府的家生子,其實沒什么好說的,做下人的,能有個媳婦就不錯了,哪里還要在乎什么貞潔。甚至有一些,娶了以前跟過少爺的通房,婚后還得給少爺和媳婦拉皮條呢! 若是尋常百姓人家,倒是不在意娶一個大家婢,還是那句話,窮人是在乎不起這些的,很多人家還情愿娶寡婦呢,因為寡婦的生育能力是得到過驗證的??蓡栴}是,襲人能看得起那些窮人家嗎?她在榮國府里頭,吃的穿的都跟主子沒什么區別,早就把自己當做是半個主子了。她說是伺候寶玉的,實際上,她自己的生活起居,也有下頭的小丫頭伺候,她只需要管著寶玉就行。 可回了花家,她就各種不習慣?;乙菜闶沁@年頭的小富人家了,但是這年頭生產力也就那樣,之前有襲人私底下貼補,花家日子過得還算是滋潤,如今襲人就穿著一身衣服被賈家攆出來了,半點東西都沒帶回來,雖說省了花家一筆身價銀子,可是,卻也意味著,花家不可能再從榮國府得到任何好處了! 如今的花家,一個月吃不上兩次rou,每日里頭粗茶淡飯,襲人過了幾天就有些受不了了!原本指望寶玉還念幾分舊情,結果寶玉過來看過一回,丟下二十兩銀子就不管了,襲人還能如何呢? 甚至,原著里頭,襲人還能嫁蔣玉菡,這位雖說是下九流的戲子,往來不是忠順王就是北靜郡王,便是身份下賤,手里是真有錢。而這輩子,蔣玉菡依舊跟過順王徒宏軒,但是徒宏軒跑到南洋去了,將琪官這樣的內寵也一塊兒帶走了,還許諾,等他們年紀大了,就讓他們出府,在南洋那邊給他們置產,那邊沒幾個人知道他們的過去,也不會再有什么賤籍,他們可以過上全新的生活。這還有什么好說的,蔣玉菡又不是天生犯賤,一定要做個戲子,既然有別的出路,他自然不會繼續留在京城。 總之,這輩子襲人想要找到如蔣玉菡這樣檔次的戲子,那可就不容易了。 不管怎么說,何氏搞明白寶玉如今的情況之后,就對寶釵嗤笑不已,你這是高攀了人家榮國府的公子,不過去做低伏小也就罷了,居然還要做人家的主,攆人家的人!也就是你婆婆是親姨媽,要不然的話,換個人家,早就給你安一個善妒的罪名,叫你吃不了兜著走了!就這,你還不知道低頭,弄得丈夫寧可在外頭流連,都不肯回去,時間長了,便是你婆婆也受不了這個! 何氏打聽到寶玉找人打聽當初出海的姐妹的消息之后,她心里就有了主意,決定叫寶玉對寶釵更加不滿一些。 何氏花了一筆錢,買通了碧痕和麝月,這兩人當初又不如襲人得臉,這次卻被襲人連累,一并被攆了出來。她們是家生子出身,回來就被家里頭各種埋怨,然后就要趕緊給她們配人。 跟過寶玉這樣肯對女孩子做低伏小的少爺,再去嫁個粗俗無禮甚至可能賭博喝酒打老婆的小廝,誰受得了這樣的落差??!她們也明白,不可能再回寶玉身邊了,但是趁著寶玉對她們還有些舊情,多撈點好處,好叫家里給自己尋個好一點的婆家,是她們唯一能做的事情。 如今不過是說幾句話,就能得一筆銀子,兩人哪有不樂意的道理。 因此,在寶玉又一次過來探望的時候,兩人便跟寶玉一起懷念起了林姑娘和云姑娘,愈發勾起了寶玉的心思。 何氏原本就是想要讓寶玉對寶釵視若無物,結果寶玉更狠,等著徒嘉珩他們一行人返回殷洲的時候,寶玉居然也跟著走了,只留下了一封信和一封和離書。 第22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