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宿主:不哄男神遭雷劈、引誘學生的老師(純百gl高H)、全民偶像之女配有毒、真探大用、折桂(1v1 先婚后愛 H)、供奉的身體,記錄的日子、對面鄰居不拉窗簾(現代 1V1)、潰癰(強劇情,rou渣)、無限流:救世主他撂挑子不干了、詭異降臨怪談倒欠我八個億
賈史氏聽到女兒說出這種話,差點沒一巴掌呼過去,趕緊伸手捂住賈敏的嘴:“又是胡說八道,什么折壽不折壽的,舉頭三尺有神明,這些話是能隨便說出口的!你親生的孩子,就得你自個看顧著,才能好!你瞧著如今女婿對你情深義重,但要是你沒了,他念著你幾年,就得再續娶,要不然,家里誰能主持中饋,誰能內宅交際?到那個時候,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你又能如何?所以,不管是什么時候,你都得好好活著!便是沒有孩子又如何,其他人生的,不也得叫你一聲母親?” 賈敏聽得心驚,嘴里還是說道:“必不至于此!”心里卻有些憂心,萬一自己真的不在了,林如海另娶了妻子,將自己的孩子視作是眼中釘,rou中刺,那又該如何是好呢?這般一想,心里原本有幾分自暴自棄也一下子消失不見,哪怕這孩子還沒出生,但是她已經確認自己能生,那就是遲早的事情,既是如此,更不能拿自己的身子骨開玩笑,好歹得看著孩子長大成人才行! 賈史氏輕輕撫摸著賈敏的背,嘆道:“我知道你跟女婿夫妻情分不淺,但是很多時候,不光得看情分,也得看情況!你老老實實養著,什么事情,都等到身體好了再說!我也不催你生孩子了,橫豎你才二十多歲,我生你的時候都四十了,你說不定就是隨了我,開懷晚!你看我生了你大哥之后,沒兩年就生了你二哥,后來還有了你,你還有什么好擔心的!這兒女緣分嘛,就是這樣,你越是強求,越是不來,你放寬心,說不定哪天就來了!” 賈史氏雖說有的話賈敏聽著不自在,但是多數還是有道理的!賈史氏也是個聰明人,要是賈敏已經有孩子了,她肯定要叫賈敏防著那些姬妾生下什么庶子庶女,分薄了自己親外孫外孫女的資源。但是賈敏如今沒孩子,賈史氏也怕賈敏傷了身子,以后生育不易,便又勸她選個好生養好拿捏的姬妾,不管男女,先生出一個再說!若是生不出來,那就更證明是林家的種子不好,賈敏更該心安理得了。 被賈史氏一番安撫,賈敏整個人輕松了許多,瞧著女兒精神狀態起了變化,賈史氏這才放心。 第101章 林如??刹恢? 自家岳母跟妻子說了什么,只發現賈敏回來,似乎是輕松了許多, 還以為是賈敏把丈母娘勸好了,還說道:“可賴夫人賢淑,岳母別的也就罷了, 只如今年紀大了,竟是愈發執拗起來!” 賈敏自然也不會與林如海多說自家母親跟自己的私房話, 只是說道:“母親其實也是憂慮家族前程罷了!” 林如海但笑不語,賈史氏的心思, 他一個在官場上廝混的,還能看不出來, 無非就像是一些致仕還鄉的官員,聽說朝堂上的什么事情, 還想要摻和摻和, 以顯得自己依舊有為國為民的本事,其實更多的還是想要把持權柄, 以免被人所欺。 當然,當著賈敏的面,林如??隙ú荒苷f破,只是笑道:“岳母思慮長遠,只是終究在后宅待的時間太長了, 卻是不知道前朝之事!” 實際上,別看御史臺是個看似沒有多少實權,只能噴人的部門。但是要論起消息靈通, 那真的是除了通政司,那就是御史臺了。 此次圣上帶著甄貴妃母子南巡, 一路上不知道多少人奉承甄貴妃母子,連同甄家,也是水漲船高,光是看這個,林如海就斷定,除非甄家突然完蛋,否則的話,甄貴妃母子再受寵,也只能是這樣了! 同樣意識到這一點的,還有雍王! 雍王以前不受寵,跟著義忠親王的時候,閑著沒事就琢磨圣上,等到宮變之后,為了保命,更是天天琢磨。 圣上這個人吧,要說英明,的確也是英明的,但是,就像是許多明君一樣,活得長了,那就是禍害! 圣上如今尚且不算昏聵,但是對于權柄的看重,已經到了一個非常危險的地步。 義忠親王為什么被逼到那個程度,無非就是圣上感受到了他的威脅。圣上當年對這個兒子何等寵愛看重,那真的是視作眼珠子一般,從小給安排了最好的老師教著,早早讓他在兄弟中樹立威信,又給安排高門大族的人作為伴讀侍衛,之后詹士府里,也都是朝中高官顯貴之子。但是隨著義忠親王年齡越來越大,勢力越來越大,圣上自己卻開始衰老,他頓時就感受到了這個兒子對自己的威脅,因此,先是扶持其他兒子,叫他們也入朝掌權,之后又步步緊逼,削弱義忠親王的羽翼,逼著他一步步走到了絕路,所謂的宮變,不過就是他最后的反抗罷了。 義忠親王如此,徒宏憬這個十四皇子也是這般,他還沒開府呢,已經有這么多人為他搖旗吶喊,更多的人恨不得立刻就做他的門下走狗。圣上能覺得高興,只會想著,我還沒死呢,你們就忙不迭地找新主子,是不是覺得我已經老了,拿不動刀了? 雍王只要稍微代入圣上的心境,就忍不住戰栗,對徒宏憬這個自以為是的弟弟也沒了之前的反感,反倒是多了幾分同情。跳吧跳吧,你蹦跶得越高,回頭只會跌得越慘。 但是能跟雍王一樣看得清的其實沒有多少,大家都被蒙蔽了雙眼。主要是在大家看來,圣上其實并沒有太多選擇,不選徒宏憬,難道選那些母族不顯,自個也沒有什么出挑之處的小皇子嗎? 因此,還不等圣駕回鑾,已經有人開始琢磨著上書請立國本。 外頭的紛紛擾擾,對于顧曉來說,就是八卦閑聊,她是真不當回事! 她明確知道,徒宏憬根本當不了太子,也當不上皇帝,自然不把這事放在心上。 這春天來了,顧曉也無事可做,自然是將心思都放在了吃吃喝喝上頭。 莊子上知道顧曉的喜好,早早就挖了鮮嫩的野菜、新鮮的菌菇、還沒冒頭的春筍每日里給王府送過來,廚房那邊將野菜掐了嫩尖,在滾水里過了一下,不管是用來涼拌,還是拌進rou餡做成rou丸或是餛飩,都很是鮮美。菌菇燉湯,春筍油燜,還有剛冒頭的香椿頭,用來炒雞蛋,最是鮮美不過。 這么多時鮮的春菜,顧曉每日里換著花樣吃,只吃得心滿意足??上н@些都得趁著新鮮,也就吃個幾天,再往后,那就不中吃了,至于在暖房里面種,種出來的其實就是少了外頭的那種鮮靈勁兒。 幾個孩子其實對這些沒多少興趣,野菜本來吃的就是個新鮮,口感自然是不如馴化多年的那些蔬菜,這些孩子連更加肥嫩的蔬菜都不太喜歡,自然也不會多喜歡什么野菜。他們rou丸餛飩還能吃一些,像是涼拌野菜之類的,最多也就是夾一筷子嘗個鮮也就罷了,顧曉也不強求,吃了幾天之后,餐桌上便出現了魚蝦之類的河鮮,刺少的魚清蒸,刺多的刮成魚蓉做魚丸,新鮮的河蝦便是白灼也好吃,若是干炸了,更是幾個孩子喜歡的零嘴,空口都能吃上半盤子。 顧曉還叫人挑了一些大的,烤成蝦干,給徒嘉鈺帶到弘文館當零嘴。 結果這一日,隔壁雍王府孫嬤嬤有些尷尬地過來了。 雍王妃因著過年那幾日辛苦了一些,之后就懈怠動彈,偏生月份大了之后,還容易餓。這正月里頭,王府里的飲食自然也是偏于肥膩的,以至于不到一個月,雍王妃就明顯胖了一圈。 太醫過來一看,便委婉地表示,娘娘你得控制一下飲食,哪怕你這不是頭胎,但要是肚子里孩子養得太大,到時候生下來也是不容易的。 只是,雍王妃倒是想著要節食,可那真是餓得慌,稍微少吃一些,胃里面就像是有好幾只小手抓撓一樣,恨不得伸出來對她說,自己餓了,要吃東西。 徒嘉珩從弘文館回來,覺得徒嘉鈺給他蝦干好吃,就帶了一荷包回來給雍王妃,雍王妃其實開始不敢吃,但是礙于兒子的殷切,便吃了兩個,然后就發現,這個吃下去很扛餓,便叫自家府里的廚房試著做。 但是顧曉府里頭因為常年烤rou干rou脯之類的,還專門搞了個土烤爐,廚娘們也是經過多次嘗試,才能把握好火候,如今雍王府那邊哪里知道怎么做,試著用烤rou的爐子烤了一番,但總是有些不對。孫嬤嬤心疼雍王妃,這才建議問平王府要一些食譜。 顧曉見孫嬤嬤有些赧然的模樣,忙說道:“嫂子既是這般,怎地不早告訴我!這蝦干可是好東西,不光吃了扛餓,還不容易長rou,我這邊烤的也多,先給嫂子送過去一些!至于做法,嫂子叫府里廚娘過來學一下便是,不是什么麻煩事情!” 顧曉不光是給雍王妃準備了蝦干,還有一些牛rou干,雞rou干,另外,又從暖房里面摘了許多黃瓜和番茄,這些熱量都比較低,吃了不長rou,就算是不抗餓,但是餓的時候吃一些,也能填填肚子。 雍王府原本也想著建幾間暖房,只是他們府里人口多,騰不出幾間屋子來,就弄了一間,里面也就是種了些綠葉菜,只夠府里一干主子吃的。怎么還騰得出地方來種其他。 平王府之所以還能在莊子上種洞子菜,那也是因為徒宏遠死了,莊子上的人不敢違背顧曉的意思,生怕顧曉將他們給罷黜了,換成其他人,另外也是顧曉叫莊子上改種經濟作物,叫大家跟著得了不少好處。 但是雍王府開府也早,莊子上的規矩早就定了下來,管事的也都是老人了,改種別的,他們拿的還是這么多錢,而且,說不定頭兩年沒什么經驗,還得虧本,到時候不好交代,因此,只跟雍王夫婦說不合算。雍王也不想為了這點東西大動干戈,橫豎哪怕只是種糧養一些牲畜,按照時節種一些菜蔬供應王府,每年收益也還過得去,雍王干脆便睜只眼閉只眼。 這會兒平王府這邊又送了不少蔬果過去,雍王妃吃了一個番茄,只覺口舌生津,不免說道:“七弟妹倒是持家有道,府里頭秋冬種著洞子菜,還什么品種都有,這可省了多少花銷!” 雍王府每年開支一直居高不下,自個肚子里這個生出來,又多一個主子,節流是沒多少辦法了,雍王妃自然想要開源。只是,開源哪有那么容易,她想過叫莊子上也種一些洞子菜賣,京中權貴人家多,洞子菜根本不愁賣,只是莊子上那些莊頭都怕擔責任,又是借口炭火不夠,又是說什么怕誤了農時。只是皇莊上的管事是雍王之前安排的,雍王妃也不好說什么。原本雍王妃自個也有陪嫁莊子,但是后來娘家出了事,就拿來置換了外頭的莊子安置娘家人。這京中別說是采買莊子了,便是想要買田都不容易,所以,雍王妃想要另外置產,也沒找到合適的機會。 雍王妃也就是隨口一說,她吃了一個番茄,又吃了半根黃瓜,孫嬤嬤便不肯她再吃了:“娘娘,這些畢竟性涼,可不能多吃了,回頭叫下頭蒸了再吃吧!” 雍王妃擺了擺手:“這吃的就是那股子鮮嫩,番茄熟的還更酸,我少吃一些便是了!”說著,她又低頭看了一下自己已經高高鼓起的肚子,不免又嘆了口氣。 她懷著徒嘉珩的時候,前期是吐得厲害,后來吃的也不算多,徒嘉珩生下來也就不到五斤,她生得也還算順暢,結果輪到這第二個,也就是一開始有些不思飲食,過了那段時間之后,雍王妃胃口就一直不錯,結果竟是將肚子吃得這般大,之前沒什么感覺,下頭人也不敢說,但是被太醫那么一提,雍王妃不免就開始憂心起來。 孫嬤嬤伺候雍王妃多年,瞧著她的臉色,就知道她的想法,連忙安慰道:“娘娘您又不是頭一胎,就算大一點,也不打緊!剛剛我去隔壁平王府,平太妃娘娘也說了,接下來稍微控制一下飲食,少吃葷湯,多吃素湯,米面什么的精糧盡量少吃,像是糕點之類的就不用吃了,餓了可以吃一些牛rou或者是魚蝦,這些都不容易胖的!”顧曉沒有多提讓雍王妃多走動的話,都這個月份了,萬一磕著碰著什么的,那才叫危險。 雍王妃笑道:“她兩個孩子都生得好,我比她年紀還大一些,如今倒是要多聽她的了!” 孫嬤嬤也是說道:“隆安侯府也是百年世家了,族里子嗣也素來繁茂,可見他們家確實是有安胎生育的竅門的!” 雍王妃聽了,不免又想起自己娘家,自己懷第一胎的時候,自家母親也是來照顧過一陣子的,她有什么不宜的地方,母親都會提醒,反倒是伺候的下人,一般不敢多說。如今娘家遭貶,沒了母親提醒,倒是變成現在這個樣子!想到這里,她不免又嘆了口氣。 當天晚上,雍王的餐桌上就多了一份番茄炒雞蛋,這也是平王府流出來的食譜,之前大家吃番茄都沒想過還有這個吃法,等平王府搞出來之后,食譜又往隆安侯府和雍王府都送了一份,這道菜做起來難度低,就算是調料火候上頭把握得不怎么好,也不會難吃。因此,很快就不經意流傳了出去,現在外面的餐館里,多半都有這道菜了。 雍王見了,不免有些驚訝,便問道:“外頭的洞子菜如今都有番茄了嗎?” 夏守忠連忙說道:“回王爺的話,這倒不是外頭的,是隔壁平王府送過來的!” 雍王頓時了然,之前太醫的話他也是知道的,這些日子雍王妃那邊一直在控制飲食,因著怕他過去,多上菜,她看到忍不住,如今都叫雍王自個在前頭吃飯了。 雍王點了點頭,平王府那邊,母子都是厚道人,也不枉他暗地里頭照應著。 吃過飯,雍王就去正院看望雍王妃,按照太醫的意思,雍王妃的產期就在近期,說不得哪天就要生了,他跟雍王妃夫妻多年,自覺還算恩愛,既然妻子產期將近,哪有不多關照幾分的道理。 夫妻兩個略說了幾句話,雍王就提到平王府送來的蔬菜,雍王妃笑道:“七弟妹也是熱心人,本來只是想要問她討要一點蝦干,結果她一聽說我如今這個情況,就叫人送了一堆東西過來!” “你們妯娌之間,親近一些也是好事,回頭咱們莊子上有好東西下來,也給他們府上送一些就是了!”雍王便說道。 雍王妃笑道:“咱們莊子上好東西可沒有他們多,別到時候送個一車過去,回頭還個幾車過來,搞到最后,這情分越欠越多了!” 雍王搖頭說道:“這叫什么話,哪有什么越欠越多的道理,只有往來越多,情分越厚的!不過聽你說起來,七弟妹那邊那般折騰,莊子上難道就無什么怨言?” 雍王妃聽了,便說道:“哪有什么怨言,這幾年風調雨順的,糧價一直偏低,反倒是種各種瓜果菜蔬,雖說花費的心力多一些,但是收益也高,收成多了,弟妹那邊叫給莊頭乃至莊戶分紅,大家都巴不得呢!” 雍王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就聽雍王妃又提了一嘴,說道:“之前弟妹還想著下南洋做生意,問我要不要摻一股呢!” 雍王不由一愣:“她怎么會想到這個,這京里的洋貨店背后都是有人的,他們肯叫別人分一杯羹?” 雍王妃搖了搖頭,說道:“我哪知道這些,只是聽弟妹說,先做外銷瓷的生意,至于具體怎么回事,弟妹那邊其實也還沒章程,她就是提了一嘴罷了!” 雍王聽了,不免說道:“摻一股也行,這種海貿生意,固然獲益多,風險也大,咱們家摻一股進去,萬一不成,也叫他們少賠一些!” 雍王妃嗔道:“這生意還沒做起來呢,王爺你就說什么賠不賠的!弟妹拉咱們家又不是為了分攤風險,是想著咱們家人口也多,我肚子里又有一個,回頭怕下面孩子分不到多少家產,日子不好過,所以先將分家的銀子掙出來!結果到了王爺你嘴里,就變成這樣了!” 雍王趕緊說道:“我也知道,誰做生意是沖著賠錢去的呢?但是這天底下本來也沒有包賺不賠的買賣,不是嗎?” 雍王妃說道:“不管怎么說,還是得有個好彩頭才行,要不然的話,這生意哪里還做得起來呢!” 雍王想到雍王妃之前說的什么外銷瓷,便問道:“那什么外銷瓷,是個什么樣式,要不要先去買幾個窯口?” 雍王妃笑道:“等王爺你想起來,黃花菜都涼了!弟妹那邊早就將瓷給燒出來了,今兒個便送了兩套過來,我之前就是粗粗看了一下,叫人擱外頭放著呢,不如王爺也來品鑒一下?” 雍王也是來了興趣:“我倒要看看,七弟妹那邊到底憑什么有那樣的信心!” 雍王妃一開口,立馬就有人將兩個精美的禮盒送了過來。 這是顧曉仿著后世的包裝弄出來的禮盒,里面用檀木做成一個個方格,格子里再墊上錦緞,將大大小小的瓷器放進方格之中,看起來規整,也不容易磕碰。當然,如果真要是走海運賣出去,卻是不用這么麻煩,直接按照那些海商的法子,用檀木盛裝,以茶葉填充就行。 骨瓷如果不知道配方,燒制出來還是很唬人的。別的不說,定窯素來被稱為是白如玉、薄如紙、聲如磬,但是這個成品率其實是比較低的,再好的官窯也不能保證每一窯都能有多高的成功率,甚至一個不好,折騰上幾個月,燒制出來的都是廢品。 但是比較起來,骨瓷想要做成薄胎瓷就容易太多了。 顧曉送過來的兩套瓷器,一個是比較傳統的中式瓷器,就是一套的青花茶壺杯盞,做得極為精美,雍王取出一個蓋碗,略微一看,便有些驚訝:“這是什么瓷,竟是做得這般輕薄,觸手溫潤,雖說外面有一層青花釉,卻依稀還能透光,便是官窯的那些瓷器,有的怕是都未必比得過!” “這套似乎是西洋的樣式,還要好看呢!”雍王妃笑著將另一個禮盒打開,里頭赫然是一套英式下午茶骨瓷茶具套裝,茶壺茶杯乃至托盤上都繪著白玫瑰,枝葉花朵均精美非常。 雍王看了,也是眼睛一亮:“果然,這樣的外銷瓷,哪家民窯能燒得出來,難怪七弟妹有信心!只是,之前竟是沒聽說,有這樣的瓷器,竟能這般輕巧,還能做得精美,難不成有什么新的配方?” 雍王妃忙說道:“便是有新的配方,那也是七弟妹的,這樣的瓷器,咱們能摻一股,都是弟妹的情誼!” 雍王趕緊說道:“這話說的,我難道是會占人便宜的性子?我就是想著,這瓷器這般精美,回頭父皇那邊萬壽節,要不要燒制幾樣獻上去!” 雍王妃聽了也有些心動,不過還是說道:“七弟妹不是什么小氣的人,回頭還是得問一問才行!” 雍王點了點頭,說道:“那是自然!”然后又說道:“我看著瓷器不錯,咱們家不如先問七弟妹那邊定制幾套回來,回頭家里擺宴的時候用上,豈不體面!” 雍王妃也是深以為然:“可不是,今兒個送過來,我一眼就愛上了!那定窯的瓷器別的也就罷了,但往往就黑白二色,著實素了一些,平常自家用著還行,擺宴的時候放著,就不夠鮮亮。這種瓷器,看起來比定窯的還強上一些,咱們家先用上,回頭叫別人見了,也給七弟妹介紹一些生意,總不能好東西都外銷出去,咱們自個反而不用吧!”雍王妃顯然是想要做個表率,給顧曉介紹生意了。在她看來,顧曉那邊想要嘗試出新的瓷器配方,只怕也花了不少代價,總不能指著外銷瓷來回本,那得等到什么時候,不如先在中原賣起來。 雍王妃這邊叫人給顧曉傳了消息,顧曉不免就有些躊躇起來。 上輩子骨瓷一度被炒得比陶瓷還厲害,其實也是歐洲那邊經濟文化一度強勢的結果,又有歐洲王室鼓吹,骨瓷一下子就變得有貴族風范起來。但是,如今可不是這樣,除了中原,四海之外均是蠻夷!蠻夷的東西,瞧個新鮮可以,真要是追捧,那還是免了。像是如今,從造辦處能自個做座鐘和懷表開始,西洋進口的這些就有些賣不動了,因為他們做的那些,很多不符合中原這邊的審美。 骨瓷這玩意若是配方一直不泄露還好,若是被人知道了里頭的成分,一向信奉挫骨揚灰乃是最大懲罰的漢人,到底能不能接受還是個問題。起碼顧曉琢磨著,圣上大概是接受不了的。 猶豫一番之后,顧曉還是沒有敢懷著什么僥幸之心,直接寫了一封信,叫人送到了隔壁。 第102章 果不其然, 知道配方里頭放了牛骨粉之后,雍王便有些膈應起來。好在那套茶具他還沒開始用,要不然的話, 這會兒就愈發膈應了。 “難怪七弟妹只想著做外銷瓷,不自個賣呢!”雍王這會兒瞧著那精美的瓷器就有些嘆息起來,“這說是牛骨粉, 但燒了之后,那不就是骨灰嘛, 雖說外面看不出來,但是若是叫人知道了, 心里頭難免不自在!” 雍王妃也是遺憾:“可惜了,這么好的瓷器, 只能放著!” 雍王琢磨了一下,這玩意倒是可以用來做明器, 只是說出去不好聽, 如此還是罷了,老老實實賣出去不行嗎?橫豎外頭那些人又不識貨, 也搞不清楚里面的成分,只當這是中原的高檔瓷器,肯定會花大價錢來買的。 雍王不是那等何不食rou糜的,錢財這東西,說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但你活著的時候,還真是沒有就不行!他如今府里這么多孩子,兒子大了要分家, 女兒大了要出嫁,哪個不需要錢呢? “這事還是得瞞著點, 以后也就別擺出來了,就當沒這回事吧!”雍王想了想,說道。既然這骨瓷沒法賣,那就干脆就當中原沒有就是了,免得回頭有人不知情,買了之后又覺得不舒服,跑過來找麻煩。 顧曉這邊可沒有多想,她將這骨瓷取名為玉瓷,免得別人因此推斷出配方來,雖說這玩意原本就是歐洲人搞出來的,但現在不是還沒有嘛!以中原這邊窯工的能力,再燒個幾年,就能將配方推陳出新,說不定還能燒出更好的來,到時候,西洋那邊難道能讓自個的骨瓷性價比比自個的強不成? 瓷器外銷這種事情也不是一天兩天能搞定的,顧曉就是叫瓷窯那邊不斷嘗試,看看能不能再降低一下成本,骨瓷別的也就罷了,不需要多好的瓷土,但是燒制卻需要更高的窯溫,要不是顧曉知道怎么制作焦炭,用焦炭來提升窯溫,這骨瓷還真是燒不出來。 雍王府那邊自覺以后一起做海貿是占了平王府的便宜,顧曉送了兩套骨瓷過去,沒多久,雍王府就送了幾件汝窯的瓷器過來,一個天青釉三足樽承盤,一個美人斛,一個玉壺春瓶,一個水仙盆。雖說不成套,但也是前宋的精品,而不是本朝仿汝窯的那種。這些東西放在后世,哪個不得拍賣個幾百上千萬,顧曉收的都有些手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