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節
幾個月前她還窩在那個小院子里和牛嬸子斗智斗勇,根本沒想到幾個月后自己會代表太醫院來到幾百里遠的鄠縣。 就好像做夢一樣。 臨睡前,她悄悄問阿軟:“你說明天會有多少人來?” 阿軟想了想:“應該還是會有一些吧,不過我覺得可能第一天不會太多??倸w有一些人會不信,或者是想要看看再說?!?/br> 郭敏君點了點頭:“我覺得也是?!?/br> 但第二天,當她們洗漱好,搭好前面的篷子之后,待到城門開啟,便看到烏泱烏泱的人往這邊趕。 阿軟張開嘴:“這么多人吶!” 第152章 徐清麥也沒想到一大早的就能來那么多人。她原本以為要等到第二天甚至是第三天,消息傳出去了,人才會逐漸變多。 她卻是低估了鄠縣這邊的人口,也高估了這邊的醫療水平。 鄠縣再往南就是秦嶺,而挨著咸陽又不遠。所以在前些年亂世的時候,有不少人拖家帶口來到這里躲避戰亂,戰事一起便可以直接往秦嶺一躲。所以它雖然看上去很窮,但人口數卻比中原的一些城池還要多。 也因為偏,一些手藝好的,有技術的在哪兒都能賺得到錢能成為權勢者座上賓的人,比如好的大夫就不愿意留在這兒。所以昨日縣令所說并非假話——鄠縣苦醫療之事久矣! 所以,一大早,收到消息的將信將疑的人們都出城來了。 “恐怕衙役是不夠用的,要麻煩您一同來維護一下秩序了?!毙烨妍溡姞?,立刻找到了楊中郎將。 楊中郎將爽快應下:“沒問題?!?/br> 另一邊,嚴雪文也召集了每個隊的隊長和副隊長交代事情:“每一組出一個人主診,兩個人當副手記錄病例,一個人待在那兒隨機應變。其余人去王醫工那邊領任務。主診人每一個時辰輪換一次……” “自己覺得搞不定的,千萬不要逞強,立刻向帶隊的醫工匯報。 這一次義診同時也是給學生們攢經驗,她與徐清麥還有幾位醫師并不會第一時間接診,而是坐鎮后方,有學生們看不了的疑難雜癥了才會出手。 這些學生中有很多本來就是大夫出身,嚴雪文并不擔心他們看不好一些常見的普通的病。 她話音剛落,學生們便開始鬧哄哄的安排人手。 而城里的百姓們,眼看著已經來到了營帳這邊。 董蘭娘和丈夫一起帶著阿智,在人群中焦灼萬分地擠著。 她幾乎是一夜未睡,越想越覺得忐忑不安,最后實在是睡不著了,推了推身邊的丈夫:“要不,咱們現在起來吧,帶著阿智去城門那邊等開門?!?/br> 她丈夫沉默地看了一眼外面黑黢黢的天:“……是不是過于早了點兒?” “早什么呀,起來洗漱一下就差不多兩刻鐘過去了?!倍m娘已經掀開了被子準備穿衣了,“你想想,這么多人,誰知道太醫們準備看多少?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要是因為去晚了,沒讓阿智看成……” 那她會后悔一輩子。 男人想到自己可憐的兒子,嘆了口氣,也坐了起來:“行,那咱們提早去?!?/br> 夫妻倆又喊醒阿智,給他穿戴好衣裳,帶著他一起出了門。出門的時候天才蒙蒙亮,還不到開城門的時候,但在城門腳下已經圍了一圈人。 這可是以前從未有過的景象,看來都是沖著外面義診去的。有背著自己年邁父母的,有抱著自己孩子的,還有拄著拐杖不??人缘摹?/br> 城墻上的火把一明一滅,在他們沉默的面容上投下陰影。 董蘭娘特別明白這種沉默,她在過去的兩年里有過無數次這樣的時刻。帶著阿智去求醫,一開始是情緒如常的,但隨著遭受過的打擊也越來越多,心里的負擔越來越重,便習慣性的開始沉默。 只不過今日,這沉默里頭似乎又摻雜了一點不一樣的東西。 董蘭娘乜了男人一眼:“你看,我就說了吧!” 男人也不由得慶幸起來。 阿智的臉上被他們裹了紗巾,只露出一雙眼睛,平日里麻木疲倦的表情里終于多了一絲來自于好奇的鮮活感,看著眼前的一切。 待到時間一到,守城的士兵從門洞里打著呵欠爬出來,也嚇了一跳。 罵罵咧咧地開了城門,所有人都動了起來,有騎著驢的,有推著板車的,還有靠著雙腿向前跑的,反正每個人都使出了吃奶的勁兒向著城外趕去。 “你先往前跑,先占個地兒,我背著阿智再過來?!倍m娘立刻交代男人。 于是,在一家人分工合作、齊心協力之下,他們終于在到達營帳時擠到了最前面的那一波。 前面已經提前拉好了繩索,有一身煞氣的金吾衛站在那兒,董蘭娘哪兒見過這種場面,差點腿一軟跪下了。好在這些金吾衛們只是淡淡的瞥了他們一眼,然后指了指留出來的通道: “排隊!按照順序一個一個上去?!?/br> “誰要是插隊,大吵大鬧,讓太醫們不高興了,那便大家都沒得看了!” 剛聽說排隊還在動歪腦筋的一小撮人立刻就老實了。這要是因為自己搞到取消義診,那絕對是全縣的公敵,別想要在這兒混了。 縣衙的衙役們也都到了,他們早有準備,敲了一聲鑼之后便開始喊話: “一個一個來,別擁擠在這兒!” “往后退!說的就是你,聽不懂人話是嗎?往后退!否則別怪老子不客氣!” 維持秩序和干雜活兒的人手都有了,場面頓時由一開始的鬧哄哄變得井然有序起來。 昨日縣令讓人送來了一批桌椅,看上去應該是臨時找來的,各種款都有。它們被擺放在前面,每個組占一桌,等于總共開了十個就診點。 徐清麥和嚴雪文還有幾位醫師在后面坐著,醫工們則在場中巡視。 徐清麥觀察著前面這些來求醫的百姓們。她沒有去糾正金吾衛和衙役們兇神惡煞的態度,這樣的場面,只有兇一點才能鎮得住。 隨著第一個病人的入座,學生們開啟了給人看病的第一日。 劉若賢作為組長,肯定得要第一個上。 她今日特意將自己打扮得成熟了一些,甚至偽裝了婦人的發型,若不是醫學生們的衣服都是統一的,她恨不得給自己整上一套醬色的衣裳??傊?,怎么成熟怎么來。 高禹和莫驚春等在后面看得忍俊不禁,但也明白她的顧慮。 醫生這行當,是講究經驗的。一個鶴發老爺子和一個妙齡少女放在一起,任誰都會覺得前者才是位神醫。也就徐太醫,硬生生地憑著一身獨辟蹊徑的醫術闖出了一條路。 劉若賢板起臉,問坐了下來的患者:“姓名和住址報一下?!?/br> 這些都是要記錄在案的。 “有哪里不舒服?什么時候開始的?” 患者如實回答。 “手伸出來,我給你把個脈?!?/br> 一套望聞問切的流程下來,劉若賢也對眼前病患的病情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她心里松了一口氣,還好還好,這個患者就是個普通的熱傷風。 “現在雖然熱,但是也不要貪涼,尤其是早晚的時候不要洗冷水澡。身體強壯的人還好,但身體弱的很容易便傷風感冒了?!?/br> 她看了看對方的穿著,衣服很樸素,身上還打著補丁,想了想,落筆給他開了個蔥豉桔梗湯:“你也別去藥房了,去找點桔梗來,再去菜地里拔兩根大蔥,用蔥白、生姜、豆豉和桔梗熬湯,喝兩天應該就能好很多?!?/br> 義診免費,但藥材是需要自己去買的。 那人原本還有些犯愁,不知道太醫——他們以為這里坐著的都是太醫——會給自己開很昂貴的藥物,沒想到卻只讓他去扯點蔥和桔梗。 這個簡單啊,都不用花錢! 他不可思議地問:“這樣就可以了?” 劉若賢學著老師的樣子挑起眉:“你要是想去買點藥材來熬一熬,也不是不可以……” 那人立刻欣喜道:“不用,不用,這個能治好的話這個就夠了!多謝太醫!” 他抱著那張自己也看不懂的方子就走,生怕劉若賢又給他安排一張貴的方子。然后在心中感慨,太醫們果然和他見過的大夫都不一樣! 劉若賢在他身后喊:“你若是吃了兩天還沒效果,那后日再來一趟,我們還在這兒!” 送走了第一個病患,她下意識地往身后看去,然后就看到坐在不遠處的徐清麥對自己露出了一個鼓勵的笑容。劉若賢瞬間就膨脹了。 嘿嘿,看來自己做得還不錯。 不錯嘛,劉若賢。 擔任助手的高禹和阿軟也都對她豎起了大拇指。 但當劉若賢看到第二個坐下來的患者時,她的心里頓時咯噔了一聲,然后聽到旁邊的阿軟倒吸了一口涼氣的聲音。 這孩子…… 董蘭娘抱著阿智焦急的在繩索外面等候,待到她前面那人終于拿著藥方子離開的時候,她立刻就沖了過去。守在那邊的衙役差點就想要怒罵出聲,但看到她和她懷里的孩子時,硬是把話給吞了回去,只是對著后面的人沒好氣道: “搶什么搶!太醫們都在這兒,都不會忽然就走!” 董蘭娘坐在劉若賢的面前,小心翼翼地把蒙在阿智臉上的頭巾給取了下來,幾乎是帶著哀求道: “太醫,求求您,看看奴的兒子吧!” 劉若賢有點震驚地看著阿智。 這是怎樣的一張臉吶,這個大概兩三歲的孩子,在右側的頸部一直蔓延到耳垂之下長了一個巨大的紅色瘤子,那瘤子上面布滿了淺紅色的斑點,甚至起了褶皺,將那孩子的五官都擠得變了形,看上去形容十分可怖。 劉若賢暗暗咽了口唾沫,在剛看到的那一瞬間差點要叫出來,還好成功憋了回去。 這不是自己能搞定的事情。她下意識回頭朝身后的老師望去。 徐清麥剛轉過頭,顯然也發現了這邊的情況好像有些不對,立刻站起身朝這邊走了過來。劉若賢恭敬地讓她坐下。 “這孩子這種情況持續多久了?”徐清麥溫和地問。 董蘭娘看到前面的太醫換人了不免有些茫然,不過以她樸素的眼光來看,換上來的這個太醫似乎看上去更加有威嚴一些。 她恭順地回答:“回您的話,他出生的時候就是這樣了。那時候家里人也以為是胎記……” 董蘭娘將阿智的病情從頭到尾向徐清麥講了一遍,她痛心的撫摸著阿智的臉:“阿智原本是長得很清秀的,可兩年前,這個東西就瘋狂地長了起來?!?/br> 就像是中了邪一樣。 他們不僅看了不少的大夫,而且還去找了巫師,但都沒有效果。她家原本算不錯的,在縣里有宅子有鋪子,在城外也有地,但為了給阿智看病,兩間鋪子都賣掉了,地也賣了一半。親戚們過來,都隱晦地勸他們不如放棄好了。 家里生病的又不會立刻死的孩子,往秦嶺一扔,絕對是回不來的。 但董蘭娘怎么舍得? 這是她肚子里掉下來的一塊rou??! 好在阿智的父親也舍不得,兩人說好再去給阿智找一次大夫,若是還治不好,便算了。這輩子就守著這樣的兒子過吧,也不再強求什么。反正有他們在,就有阿智一口飯吃。 只是可憐阿智,原本很活潑的孩子,現在被自卑極了,每日只躲在房間里,性格也變得孤僻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