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節
他看向了魏徵。 出乎他意料的,魏徵卻為徐清麥求情:“陛下,徐太醫并非故意毀尸之人,我等為什么不聽聽徐太醫為何要這么做呢?臣相信,她此舉絕非只是單純的為了報復?!?/br> 杜如晦也拱手道:“陛下,臣贊同魏左丞所言?!?/br> 他轉向徐清麥:“徐太醫可有什么想說的,不如一并說出來?” 徐清麥舒了口氣。 說她剛才一點都不緊張當然是假的,她剛才緊張得要死。但是現在讓她來說這個,她可就有得說了。而且,還必須大說特說! 她看向李世民,又看向群臣:“陛下,諸公,覺得微臣的醫術如何?” 李世民愣了一下,道:“世所未見?!?/br> 他昨天晚上才見識過。 這話一出,群臣們都有些愕然。 皇帝都這么說了,那他們還能有什么可說的,況且徐太醫的醫術的確是了得,便紛紛點頭,表示就醫術而言,她的確是沒得說。最近長安城中,風頭無兩。 “可這樣的醫術也不是憑空而來的?!毙烨妍溇従彽?,“微臣的醫術,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賴于解剖學的發展。完全可以這樣說,解剖學才是我的醫術的基石?!?/br> 這句話大家都能明白。 誰能想得到,要做手術,達到徐太醫這樣剖腹取腸的地步,肯定是要對腹部的情況了得清楚的。 “而在很久很久以前,我的師門中對人體的構造其實也并不是那么的清楚,大約與《黃帝內經》中所言一般,十分混沌。在這個過程中,正是由于有了解剖的存在,糾正了幾次錯誤,才最終回到了現在正確的道路上?!?/br> 她思索了一下,簡略的將解剖學的發展提了提,比如先賢們對于人體的錯誤認知,到后來維薩里出版了《人體的構造》一書,再到后來,哈維發現了心血運動論。 她摒棄掉了那些難懂的專業詞匯,更集中在了故事性上,不僅是朝臣們聽得很認真,就連在一旁侍立的內侍們也都豎起耳朵在聽。 “正是由于有了這些正確的人體構造知識,我師門的醫術發展才一日千里。因為幾具尸體的貢獻,最終救活了幾千人甚至上萬人!并且在可以預見的未來,更多的人會因此而受益?!?/br> “諸位認為,這樣的交換,是否劃算?!” 她的問題敲在了在場所有人的心中。 第121章 徐清麥曾經看過一個辯論節目,參賽的成員分為正反兩組,議題是“當你手上有一個按鈕,只要按下這個按鈕,就會有一個人死亡,但與其同時,也有一百個人得救。那這個按鈕到底該不該被摁下去?” 辯論雙方都慷慨陳詞,精彩紛呈,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 什么“人權”、“生命權”、“自主選擇權”、“人性的光輝”之類的詞語滿天飛。 但放在如今,這個議題根本不值得討論,除非是死亡的那個人設定為皇親國戚、權貴名士,而得救的那一百人是庶民,這個議題才會擁有被討論的資格以及價值。 哦,不,這樣同樣不值得被討論。大多數人會覺得,一百個庶民的命難道還能比得上一位士族? 不就一個按鈕嗎?按下去就好了。 而此刻,在徐清麥的反問中,死亡的這個人甚至只是個叛軍余孽,而得救的人卻各有各的身份,想都不用想,答案在大家心中呼之欲出。 叛軍余孽是沒有人權的。 而一百個人卻能變成一千個人、一萬個人,甚至是不停的往上加碼。 于是,rou眼可見的,一些朝臣開始倒向了徐清麥這一邊。 但也有固執的保守派,以及心思不純想要扳倒對手的人。 封德彝與裴寂一樣都是李淵的心腹舊臣,他和裴寂一樣的心思,想要拉攏周自衡而未果。雖然不至于惱羞成怒,但是看到這樣的場景勢必也是要踩上幾腳來出口惡氣的。 封德彝義正詞嚴:“徐太醫所說,是番邦的事。番邦茹毛飲血、甚至不顧人倫,蠻夷也。難道我們竟然要學他們嗎?我華夏之地,最重禮儀。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這乃先賢所言。徐太醫此舉,又將禮儀倫理置于何地?!” “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彼┥韺钍烂竦溃骸氨菹?!徐氏巧言如簧,實則壞我大唐禮制,且以百姓作為遮掩,更為可恨,請陛下務必嚴懲!不能壞了社會風氣?!? 裴寂也道:“封相公所言極是。徐太醫或許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但是若是此舉傳揚出去,其他人紛紛效仿,必定引起大家心中驚懼,百姓不滿,將會釀成更重要的后果!” 這兩位李淵朝的舊臣此刻同仇敵愾。 但也有同是舊臣的蕭瑀,不愿意與之為伍,辯駁道:“豈能因噎廢食?裴公所言,恰恰印證了剛才巢太醫令所提出舉措的必要性。朝廷有必要對此類行為作出規范和監督!” 魏徵也站在了徐清麥這一邊:“禮制固然珍貴,固然要尊敬,但是禮教并不是固步自封的。如今大唐的禮制與周禮相比,也有極大的不同。那難道我們就要因此而全部恢復成周禮嗎?” 周自衡也諷道:“人是不斷向前走的,社會也需要不斷的向前發展。禮制應當跟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就如同從商周到大秦,禮制就一直在變化。 “封相公想復古禮,是想回到以人牲為祭的商朝,還是想回到以酷法治國的大秦?” 總之,在徐清麥扔出這個辯論議題后,事情逐漸的開始走向不可控,朝臣們分為好幾派,開始吵了起來。并且吵架的議題還是不斷的進行著擴散與跳躍。 好家伙! 徐清麥表示自己第一次見識到朝會上的辯論,簡直如同菜市場一般。 她聽得還挺津津有味的。 “好了!都停下來!”房玄齡這個中書令站了出來。 但是沒用,大家依然還在吵,沒人聽見他的聲音。 龍椅上的李世民重重的咳了一句,然后拍了一下椅背,所有的朝臣們這才收聲,但顯然眼中還有著不服氣。 “今日時辰已晚,諸位還要回去當值,時間不能耽擱?!狈啃g道,“這樣吧,咱們明日再議!” 他看向李世民。 李世民頷首:“就按照房卿說的辦。至于徐太醫……”他沉吟了一下,“便先留在宮中罷?!?/br> 徐清麥:“臣遵旨?!?/br> 她的心放下了一半,按照諫議大夫對她的指控,她現在應該是屬于罪責還沒有完全洗清楚的嫌犯,關在宮里面可比關在大理寺要舒服。也說明李世民還是站在她這邊的。 這個安排,即使是指控她的劉成也沒有異議。 徐清麥被“關”進了宜春宮的偏殿。 這里不僅有暖暖的被窩,還有宮女們送過來的御廚房做的小點心,甚至還有小蘿莉和小正太過來陪她玩。 長樂公主李麗質在太子李承乾的帶領下在偏殿的門口探頭探腦。 “徐太醫?!崩铥愘|看到她之后,露出開心又帶一點靦腆的笑容。 “太子殿下,公主殿下?!毙烨妍滙@訝的道,“你們不用去上學嗎?” “剛剛下課呢?!崩畛星槐菊浀幕卮?,“我還有半個時辰的休息時間?!?/br> 徐清麥問了問他的課表,對他奉上了同情之心,這小家伙的日程表可比后世的那些小學生們要忙碌多了。大儒們輪番上陣,而且還要學習騎射,還要跟著自己的父皇學習朝政。從早到晚,沒得消停。 李承乾其實也覺得累的,所以每日中午一個時辰左右的休息時間就顯得尤為珍貴。 這日,他本來是在母后宮中用餐,結果聽到徐太醫被關在了宜春宮,便帶著自己的meimei一溜煙兒的跑了過來。 “徐太醫別怕,母后和父皇都是站在你這邊的?!崩畛星参克?。 徐清麥笑了起來:“多謝太子殿下告知我這件事情?!?/br> 李承乾端詳著她的反應,恍然大悟道:“你早就猜到了這個?” 徐清麥道:“與其說陛下和皇后站在我這一邊,不如說陛下和皇后看到了民間的苦難,站在了老百姓的那一邊。所以,臣很高興?!?/br> 李承乾若有所思,李麗質似懂非懂。 李麗質好奇的問:“徐太醫,民間有很多苦難嗎?” 徐清麥聽到她這般問,抬頭看向殿外,悠然道:“公主殿下想要聽嗎?” 李麗質點了點頭:“想要?!?/br> 她很久都沒有出過宮了,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憧憬。 李承乾也是。但是他覺得大唐一統天下,民眾的生活比起前隋來應該是越過越好才是,怎么還會如此苦難?他將信將疑。 “相比起亂世,百姓們的生活自然好過了許多。但是,如今一切都還沒有建立起制度,正處于一個混沌的過渡期,所以才更需要努力?!毙烨妍溄忉尩?。 她開始給他們講解外面的世界。 當然,不全是苦難,還有各地的風土人情。 “江南一帶多水域,有的時候在野外走,還能看到鱷魚……” 兩個孩子很配合的發出“哇”的驚奇的聲音。 “還有其他的野獸,所以百姓們開荒的時候偶有傷亡。最可怕的卻不是這些,而是各種寄生蟲……那邊的竹子長得特別快,所以很多人都住竹樓,這就是因地制宜。聽說嶺南一帶,竹樓更多,層層疊疊……” 她講得引人入勝,兩個小聽眾也聽得十分入迷。 “大唐的疆域如此之大,真想每一處都去走一走看一看?!崩畛星l出感慨道。 他以前和西北一帶以及邊鎮的人打交道更多,覺得草原遼闊,騎馬馳騁,讓人無比向往。但那次在周宅聽了徐太醫與周補闕講海外風物與地理,這才知道原來那么大的草原也不過只是天下一隅。 這會兒聽了徐清麥講江南,卻又覺得江南之風采不弱于草原,長江奔騰入海同樣壯美。 徐清麥贊同他的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確是該多出去走走看一看?!?/br> 身為帝王,卻從未踏足過除了都城之外的其余疆土,在她看來是很荒謬且可悲的一件事情。 不過,她說完之后也警覺的看了看周圍,然后對李承乾眨了眨眼睛:“太子殿下可別說是我說的?!?/br> 李承乾發出了愉快的笑聲,重重的點頭道:“好!” 徐太醫可比那些給他上課的老師們有意思多了。 而此刻,在麗正殿。 “承乾與長樂去看徐太醫了?”長孫皇后聽了后輕笑道,“知道了,給那邊再送點茶點過去?!?/br> 李世民揶揄道:“徐太醫這坐監可坐得真是舒適?!?/br> “陛下還說呢,”長孫皇后嗔怪道,“好端端的非得讓人留在宮內。徐太醫昨日才熬了個通宵,又立下了功勞,結果您不賞,反倒還把人家給關起來了?!?/br> 李世民叫冤:“我正是為了要保護她!而且,我看她自己,倒也是不怕的?!?/br> 不僅不怕,還伶牙俐齒得很,經常懟得人啞口無言。 他收斂起笑容,沉吟道:“現在事態已經發展至此,不把道理辯明,估計是難以善了了。如此也好,趁著這個機會,也能看清楚一些人?!?/br> 看看誰是真正的為民著想,誰是真正的在做實事,誰在渾水摸魚,誰在落井下石、趨炎附勢? 就像是裴寂,似乎就很不滿自己身上這個司空的這個職位,還想要恢復往日的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