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節
“今年的氣候和去年的其實差不多吧?” “看來,主要還是后面的事情做對了?!?/br> 后面的事情是什么?是跟著周錄事一起在合適的時候給水稻施肥,灌溉。 在場的人沒有人嫌棄這十多石少,大家都精神為之一震,空氣里洋溢著興奮的氣息。 趙卓忙對老掌固道:“繼續,繼續!” 接下來第二位,和齊六家的人口結構差不多,因此土地數量也差不多,只多了五畝,一共七十畝地。但是他的稻谷堆看上去就是要更大一些。 老掌固噼里啪啦的用算盤算好,然后高聲報數:“丁強,七十畝地,收水稻一百七十六石,畝產兩石五!” 丁強高興得都不會說話了,一直興奮的在那兒搓手。 而原本也很高興的趙六卻哭喪著臉,哀嘆起來:“早知道,我就不偷懶了!” 趙卓聽了后,饒有興趣的問:“你偷什么懶了?” 趙六縮了縮脖子,小聲的說道:“之前周錄事說要什么有計劃的間歇灌溉,我覺得太麻煩了,就沒搞得那么細……” 旁邊一個小士族好奇的問:“什么是有間歇的灌溉?” 趙六茫然:“……具體我也忘了?!?/br> 林十五看了一眼周自衡,見他默許便開口道:“就是在水稻齊穗后,往田里面灌一次水,讓它自然的落干,然后保持濕潤兩到三天,再重復去灌新水。要一直持續要水稻黃熟才停止?!?/br> 周自衡含笑頷首,補充一句:“水氣協調,這樣才能讓根和葉保持活力,結的谷粒自然更多也更飽滿?!?/br> 丁強喜氣洋洋:“我就是按照周錄事教的做的,不過,累是累了點兒……” 一些離河流比較遠的農田,需要每天頂著大太陽去挑水來灌溉,那段時間他和妻子兩人真的快累趴了。但是看到現在的收成,卻覺得一切都值了! 趙六之前舒爽了,但是現在卻后悔莫及。 周自衡搖頭道:“還是溝渠挖得少了,溝渠交錯的話,其實不用自己挑水那么麻煩,直接放水就行了?!?/br> 他打算在農閑時將組織屯戶們挖溝渠放上日程,水充足了,還能改善土壤質量。 魏徵在一旁默默的觀察,那些屯戶們對周自衡的敬服不似作偽,發自真心。他甚至比屯監趙卓還要更有威望。 之后,又稱了兩個屯戶家的糧,畝產量都在兩石一到兩石五之間。趙卓已經掩飾不住自己臉上的喜悅之情了,照這個趨勢來看,今年潤州屯的大豐產已經是顯而易見。 他忍不住對周自衡道:“要不,咱們先稱你那個浸種小組的?” 他已經等不及看到那個數字了。 周自衡知道其實大家都是在期待那個,從善如流,便讓記錄的老掌固與小吏先從浸種小組的開始。 這時,屯外傳來了馬蹄聲,是李崇義趕了過來。 他有些懊惱,出于看熱鬧以及對周十三的支持,自己本該早早的就到場的,結果磚窯那邊臨時出了點事情,他解決了后才一路狂奔而來。 聽到響動,一些人回過頭來。 “我來晚了!”李崇義道,然后第二眼他就看到了在周自衡旁邊不遠處站著的魏徵,忍不住眼睛瞪出來,脫口而出:“魏……” 魏徵忽然重重的咳嗽了幾聲。 李崇義將自己的話給吞了回去,硬生生的轉了個彎:“為何都在此地?” 周自衡有些狐疑的在李崇義與魏徵之間轉了轉,但眼前的事情比較緊急,來不及細想。他笑道:“快來,就等你了?!?/br> 李崇義掛上笑容,當做沒看到魏徵,來到了最前面。 他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魏主簿什么時候到了江寧縣?而且居然還出現在了甲字屯?是為了誣告一事巡視而來嗎?但看上去又不像,而且還微服私訪…… 李崇義腦子里飄過無數個問號,以至于在接下來都顯得有點心不在焉。 其他人都不覺有異,他們的心思都放在了面前的谷倉中。 浸種小組也就七戶人,小吏挑了一個谷堆看上去最小的,是齊嬸子的谷堆,她是孤寡,只有二十畝地。 二十畝地的糧食,很快就出結果了。 不單單是齊嬸子和浸種小組里其他的人,所有的人都在等著。 老掌固算好數字,自己也禁不住訝異的挑了挑眉,高聲喊道:“齊嬸子,一共二十畝地,收糧六十二石,畝產三石一斗!” 人群中開始嘩然,不管是屯戶還是前來看熱鬧的人都忍不住驚呼出聲。 “三石!真的上三石了!” “沒想到真的可以上三石!” 有其他田莊的管事忍不住高聲問道:“掌固,不知這二十畝地里有多少上等田,多少下等田?” 掌固看了一眼簿子:“上等田五畝,中等田十二畝,下等田三畝!” 他還附贈了一條消息:“對了,上一年這二十畝地總共只收了三十三石!” 多了整整二十九石,幾乎是翻倍的增長! 人群中的動靜更大了。 “只是多了一個浸種的步驟,真的這般神奇?” “什么叫只是?種子本來就是最重要的,良種和劣種的區別這可大了去了!” 齊嬸子激動得哭了出來,她含淚道:“老婆子得多謝大家幫我。要不是你們吶,這二十畝地根本種不下來……” 按照原來的方法種田,她自己一個人勉強可以負責這二十畝地,但用了周錄事的方法之后,要做的事情可就多了,她根本顧不過來,林十五和齊武等青壯在做完自家的活計后就會來幫她。 齊嬸子人力不足都可以翻倍,那其余人呢? 大家也想到了這一點,眼睛里閃著光。有人高聲催老掌固:“快點稱一下其他的!” “對對對,快點?!?/br> 接下來,谷倉中不斷的回響著老掌固的聲音,甚至還越來越亢奮: “丁老三,七十畝地,收糧兩百四十四石!畝產三石三斗!” “林十五,三十五畝,收糧一百一十五石!畝產三石兩斗!” “齊武,六十五畝,收糧兩百零九石!畝產三石兩斗!” …… 掌固一家一家的報數,如周自衡之前所定下的目標,浸種小組的畝產全部都超過了三石!在三石一斗和三石三之間徘徊,而最后的魁首被平時沉默寡言但做事細心,家中勞動力也充足的老姜頭給奪得了——他一共六十八畝地,卻收了整整兩百三十六石的糧食,四舍五入一下平均畝產達到了三石五! 老姜頭激動得整個人差點昏厥,一口氣沒上來,幾個子女驚呼起來,好在徐清麥和孫思邈在場,迅速的掐了一下他的人中和xue位,這才清醒。 他坐在地上,不停的抹著眼睛,只會說一個字:“好,好??!” 沒人笑話他在貴人面前失儀,趙卓甚至笑道:“老人家,厲害??!” 潤州屯的掌固們和小吏們心中對周自衡佩服得五體投地,想起楊思魯之前發飆時說的那一通話,心中頗為感慨。這就是做實事然后取得成功的感覺嗎?屯監趙卓,笑得眼睛都瞇成了一條縫。他就不信,這次這么大的功勞擺上去,自己還落不到一點好處! 至于周自衡,早就旁邊的一些士人與田莊管事們圍住了,希望邀請他去自家的農莊看看,請教經驗。 周自衡越發察覺到了寫農書的必要性。 至于看熱鬧的農人們,早就按捺不住心中的欣喜,飛腿跑回了家,想必這里的好消息會迅速的傳向四面八方。 屯戶們的臉上都掛著笑容,這或許是他們一年之中最喜悅的日子。接下來,家里在下一年的口糧里終于有了著落,不用擔心再忍饑挨餓。他們將屯里要收繳的一半糧食搬到牛車上去,這些將作為朝廷的軍糧以及儲備糧,剩下的一半才是他們自己的。不過,因為產量實在是超出了預期,牛車來少了,不夠用。掌固們只能快馬回城,去征調更多的牛車來。 待到一些都塵埃落定之后,已經臨近傍晚了。 趙卓早已經走了,周自衡等人也決定回城。 這時候,那些屯戶們才聚在一起,雙手合抱,彎下腰去恭敬的對他行了一個正式的天揖禮: “多謝錄事!” 幾十人的聲音匯聚在一起,在田野之間竟然有了一點回聲的效果,連樹上的鳴蟬似乎都被震住,停止了叫喚,周圍在瞬間變得安靜了下來。 像林十五,眼睛里還閃著晶瑩的光。 難言的情緒回蕩在周自衡心中,只覺得這一次給他的觸動比任何時候都要大。 正登上了馬車準備要離開的魏徵轉過頭來遠遠看了一眼,眼神含笑,流露出贊賞之色。 李崇義苦著臉:“周十三向來聰明機警,恐怕他很快就能猜到您是誰了?” 魏徵笑道:“如果沒認出來,那就一切如常,如果認出來了,我自然會去見他?!?/br> 李崇義點點頭,然后問:“您還要在江寧縣待多久?” 魏徵沉吟:“應該也就再待一兩天,就要回去了?!?/br> 李崇義目送魏徵遠去,這才返回了屯里,周自衡還正在交代屯戶們一些后續的事情,又等了片刻后他才走了過來。 周自衡:“將魏主簿送走了?” 李崇義:“嗯……嗯?” 他翻了翻眼睛,嘟囔道:“果然被你猜出來了啊?!?/br> 周自衡聳了聳肩:“不,我現在才確定?!?/br> 李崇義:“……” 周自衡哈哈大笑起來。 李崇義認識、姓魏、魏徵正在四處出巡……他剛才不過是滑過了一個模糊的想法,所以剛才才故意詐了他一下,沒想到還真是。 周自衡有點激動,忽然就明白了徐清麥之前遇到孫思邈時的那種心情。 那是魏徵??! 他居然和魏徵說過話了,還聊了那么久。 “別問我他來這里干什么,我也不知道?!崩畛缌x拍了拍他的肩,“不過他說若是你猜出來了,那他會來找你的?!?/br> 魏徵并沒有讓周自衡等太久,第二日,他就與周自衡約在東山渡見,就在周自衡還在施工的那片工坊附近。 周自衡翻身下馬時,正好看到他看向河邊的酒坊,兩個護衛在遠遠的跟著。 “魏主簿!” “周錄事無需多禮?!蔽横缥⑿Φ?,“就和前日一樣,陪我在這邊走一走,如何?” 周自衡自然應允。 往河邊走,可以看到遠處其他的田地已經都收完稻子了,土里面只剩下短短的一茬一茬的根部,秸稈被堆成高高的垛,待這段時間曬干后就會被農人們拉到自家去,充作冬日取暖的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