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節
何宗群:“你放心,給我一個月的時間,我讓這些人為你所用?!?/br> 何淑婷驚喜,忙問:“真的嗎?他們真的肯嗎?” 何宗群:“他們會肯的?!?/br> 在江南時,那些名門望族根本不把苒軍放在眼里,他們當中很多家族都蓄養私兵,可是最后,這些人家心服口服,心甘情愿掏出錢來。 京城,何苒剛剛收到何大力的來信,蕭文遠與韃虜聯手后,接連拿下七八個縣,甚至放出話來,他要把都城建在西安,還要用何大力的腦袋祭旗。 何大力氣得不成,不過現在他與蕭文遠相隔甚遠,還沒到能兩軍對陣的時候。 何苒讓小梨回信,讓何大力守住陜州,蕭文遠想在西安建都,做夢去吧。 鐘意帶來了福州的消息,永和帝的皇后誕下一子,封為太子,并封原定國公荊重光為太子太傅。 也就是說,荊重光不但是攝政王,還是太子太傅。 何苒覺得吧,永和帝就快要想辦法對付荊重光了。 荊重光把永和帝當成自己的兒子,可是永和帝卻不一定把他當成爹,再說,皇家無親情,即使是親生父子又如何,更何況他們還不是親生的。 何苒對鐘意說道:“你派出的人能力如何,要不要再從驚鴻樓派人接應?” 鐘意搖搖頭:“不用了,她很強?!?/br> 何苒說道:“我要的不是永和帝或者荊重光的人頭,他們死了,他們的追隨者會再捧出另一個永和帝,而且對于他們而言,小孩子遠比成年人更容易擺布?!?/br> 鐘意心中涌起一股悲憤,周家哪里還有像樣的子孫,從太子死去的那一刻,周家就完了。 周氏皇朝,其實只有一代。 可是這些人,卻還不肯就此善罷甘休,從犄角旮旯里弄出些連他都覺得羞愧的孩子,充當他的后代子孫。 閔熳,當了幾年皇帝,其實卻是閔家子; 齊王,周溫的后人,早就被周氏族譜剔除掉的人; 永和帝,連親爹是誰都不知道。 鐘意又看向何苒,你也好不到哪里去,硬生生在花街上給我找了個孫子回來。 然后,何苒就看到鐘意氣哼哼地走了,估計是去詔獄發泄去了。 小梨進來,帶來了周滄岳的信。 何苒來了精神,不知道周滄岳又寫了什么好玩的事。 果然,周滄岳沒讓她失望,周滄岳說他打下了一個寨子,寨子里有巫女,巫女說她知道人的前世今生,她說可以告訴周滄岳,他前世是怎么死的,被周滄岳拒絕,結果白狗很感興趣,和紅豆黃豆一起,偷偷去找巫女,巫女告訴他們,他們三個前世都是淹死的,死在渾濁的河水里。 那三人回來時郁悶了幾天,難道這輩子他們要做撈尸人,原來前世他們都是死在黃河里的。 周滄岳還告訴何苒,他養了一只熊貓,當然,是散養的。 只是他不知道那熊貓是公是母,如果是母的,等它生下小熊貓,就送一只來京城,蜀地這里有很多熊貓,這里的小孩子都是騎著熊貓出去玩的。 何苒大兄弟,你在耍我玩是嗎? 小梨站在門外,聽到里面不時傳來的笑聲,她也勾起嘴角,周滄岳太懶了,他就應該多寫幾封信,這樣大當家就能經常笑了。 看完周滄岳的信,何苒心情大好,做事的效率也更高了,用了一下午的時間,就批閱了一筐折子。 轉眼,昭王薨逝已經七七四十九天,何苒舉辦了一個小型儀式,儀式之后,昭王這一頁便徹底翻篇了。 京城的女子書院籌備結束,終于到了正式招生的時候。 有了金陵女子書院的前車之鑒,京城的女子書院早在兩個月前便開始進行招生準備。 而晚報上也早就打出了廣告,女子書院不收束修,只要是女性,無論年齡,也無論是否婚配,不管你是待嫁閨中,還是守寡婦人,也不管你是良家子,還是有賣身契的丫鬟仆婦,都能免費來書院學習技能。 但是要簽定合同,學成之后,書院負責安排工作,每個在書院畢業的學生都要簽訂三年的工作合同,合同期內,有月俸銀子,合同期滿,方可自行另尋新的工作。 可是這個時代讀書識字的人很少,晚報上的廣告,也不是每個人都能看到,主要還是要靠口口相傳。 于是到了正式報名這一天,女子書院外面排起長隊,有窮苦人家的媳婦和女兒,也有高門大戶的丫鬟,還有善堂里的孤兒,甚至還有寺院里的女尼。 何雅珉派了四個新分來的實習生,自從有一次開會時,何苒提出晨報和晚報要深入到第一線,于是今年官員考后,何雅珉便厚著臉皮,跑到吏部去搶人,一頓唇槍舌戰之后,何雅珉成功搶到四個新科進士來自己這里實習,這四人中兩男兩女,個個寫得一手錦繡文章。 其中一名男進士問一名排隊的女尼,為何要來這里報名。 女尼告訴他,寺院里收留了很多無依無靠的可憐婦人,這些婦人都是拖兒帶女的,寺院里也漸漸入不敷出,想讓那些婦人賺錢養活自己,可她們沒有一技之長,她們要帶孩子,也不能來這里上學學本事,所以女尼就自己來了,她學會以后,可以回去教給那些婦人。 新科進士聽得瞠目結舌,真沒想到,還能這樣。 而那些大戶人家的丫鬟們就更有意思了,她們是主家派來的,讓她們在這里學了手藝,回去以后能更好地侍候主子。 所以說,大家只知道這里上學可以不要束修,卻沒有幾個人注意到還要簽合同,學成以后要工作三年。 因此,雖然第一天有很多人來報名,可最終報上名的,卻只有二十多人。 這些人里,有十幾人是善堂的孤女,別說只簽三年的合同,她們恨不能簽十年二十年,最好把這輩子全都包了。 第418章 日常 次日,這二十多人的名字便刊登在晚報上,說來有趣,這二十多人里,只有四人是本名,其他人都是在得知自己要上報紙之后,懇求那位采訪的新科進士給她們改的名字。 比如王大妮,改名為王雪瑩,柳二妹改名柳靜儀,崔姐兒改名崔小眠。 從此以后,這些年輕的女孩子便有了新名字、新身份,她們踏進書院的第一天,便領到兩身新衣服和嶄新的被褥,她們被帶著去認識新宿舍,又拿著飯碗傻乎乎地去食堂打飯,直到第一口飯吃到嘴里,她們才終于緩過神來,以后她們便要在這里生活、學手藝,以后從這里走出去,便能靠雙手養活自己。 從最初的這二十多人開始,上學改名字,就成了女子學院一條不成文的規矩,這個時代只有少數人讀書識字,對于貧苦人家而言,若是生下男丁,他們可能會去請村子里的教書先生幫忙取個像樣的名字,可若是生個女娃,多半不會這樣費事,隨口有個稱呼和其他姐妹區分開來也就行了,甚至有的人家,連這種隨口的名字也懶得給她們,有一個女生報名的時候,問起她的名字,女生小聲說道:“俺沒名字,從小到大,家里人都叫俺賠錢貨?!?/br> 后來這個叫賠錢貨的女生改名沈天愛。 不過,就在這二十多人上了報紙之后,愿意簽合同的女子便漸漸多了起來,待到報名結束的時候,女子學院第一期學生共有六十八人。 李錦繡松了口氣:“好了,我功成身退,從今以后,我就安心養老了,這女子學院的事,你們不要再來找我了?!?/br> 秀姑翻個白眼:“你不管我也不管,過兩天我就回金陵?!?/br> 江南才是她的地盤,在京城她渾身不得勁,尤其是對著李錦繡,每天都有要殺人的沖動。 杜惠:“可我已經退休了啊?!?/br> 可惜沒人理她,三人當中屬她最年輕,她甚至比她們矮了一輩。 杜惠便是女子學院第一位山長,而她也在學院里開辦了女醫科,不同于軍醫署的醫科,女子學院的女醫科專為民間培養女大夫,這個年代,女醫非常稀少,多是大夫家中的女眷,哪怕是大戶人家的女子,也時常會因為沒有女醫而諱疾忌醫,因而延誤病情,更有很多人得了婦科病。 杜惠的兩個徒弟何晴空和何暖陽,從戰場上退下來后,便來了女子學院報到,她們和另一位劉軍醫,便成了女醫科的夫子。 這位劉軍醫名叫劉美蓉,她是何苒在青蒼山時招募的第一批軍醫之一,她曾經做過穩婆,后來又跟著崔大夫和祁大夫學習醫理,再后來軍醫漸多,她便專攻千金科,歷時多年,已小有所成。 轉眼便進了臘月,京城里滴水成冰,漕幫也進入了一年一度的休船期,宗祺卻沒有閑著,訂親后不到一個月,他便去了鎮江,他在鎮江盤下一家造船坊,漕幫本有五家造船坊,而這一家意義不同,因為這是漕幫和工部合辦的。 與宗祺一起去的還有工部的董近真。 即便如此,董近真到達鎮江的消息,還是被人傳了出去。 三天后,何江琪帶領她的手下駕船攔下一條小船,將船上的三個人全部抓獲,另一撥人捕獲一只鴿子,并從鴿腿上找到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董近真已到鎮江。 董近真如今已經是堪比國寶的人物,她一手打造的奔雷炮聞名天下,令多少人聞風喪膽,平時在京城,董近真出入都有暗衛跟隨,此番來鎮江,何苒直接派出鷹隊一百人保護她。 董近真一向深居簡出,真正見過她的人并不多。 重刑之下,那三個人承認,他們是福州后周朝廷派來的細作,之所以知道來人是董近真,是因為他們當中有一人,是江南董家的人,他雖然沒有見過董近真本人,但是他見過董近真的姑母,董近真與姑母有四五分相似,因此他判斷出這位來船廠的大人物,就是董近真。 董近真其實制做過很多新奇的東西,但是世人知道她,卻是因為奔雷炮。 因此,她出現在船廠,便會讓人很自然地把奔雷炮和造船聯系起來。 這位董氏族人覺得自己發現了大秘密,立刻便將這個情報送往福州,沒想到他剛有動作,便被鷹隊發現,情報也被攔截。 有了這個插曲,董近真在鎮江的行蹤便更加隱密,她吃住都在船廠里,船廠的工匠們不知她的真實姓名,她化名何春艷,荊釵布裙,每天要么擺弄船只模型,要么就和工匠們一起干活,這一住便是整整一年。 宗祺趕在年根底下回到京城,這是他和陸暢訂親后的第一個春節,他規規矩矩地去給陸家送年禮,意外見到了久未露面的陸臻。 因為表妹蔡銀蘭,陸臻上次回京城,在家里沒住幾天便去了真定,后來符燕升去了榆林,他便領了到大同剿匪的差事,那一窩土匪早就剿滅了,可他不想回來,每天和江濤打獵練兵,直到何苒把他們召回京城,這才不情不愿地回來。 只是回到府里,卻得知蔡銀蘭竟然還沒走,陸臻準備等到過完年,他就去找何苒,讓何苒把他派到江南,沒錯,遠遠離開京城。 看到陸臻那嚇死人的臉色,蔡銀蘭很傷心,侯夫人也很委屈。 不是她不想把蔡銀蘭送走,上次陸臻去真定時,她就后悔了。 可是請神容易送神難,她剛說要把蔡銀蘭送走,蔡銀蘭就病了,病好之后瘦了一圈,人家姑娘來的時候健健康康水靈靈的,總不能讓人家病體支離地走吧,侯夫人只好讓她住在府里養身體,可是這身體卻養不好了,三天一小病,五天一大病,總之,這位表姑娘硬生生把自己弄成了病西施。 李錦繡冷眼旁觀,她才不管,反正蔡銀蘭在府里的開銷全部走的侯夫人的私帳,又不用公中出銀子養著,李錦繡倒要看看,她那個大兒媳自食苦果。 侯夫人現在看到蔡銀蘭就煩,她快要煩死了,可是總不能把人轟出去吧,她能做得出,她娘家的親戚們就能用唾沫星子淹死她。 宗祺來的那天,在家宴上看到了蔡銀蘭,宗祺怔了怔,這人是誰啊,怎么長得像他妹子? 只是蔡銀蘭和其他女眷在一桌,宗祺也不方便詢問,宴畢,他才悄悄問陸暢:“那個穿水藍色褙子的姑娘是哪一位?” 陸暢似笑非笑地看著他:“宗大當家,幾個意思?” 宗祺:“我真沒有別的意思,我就是看她與何大當家有幾分相像,這才和你打聽?!?/br> 宗祺并沒有告訴陸暢,他與何苒的真正關系,畢竟這要說起來太過匪夷所思,但是宗祺是勞家的干孫子,而何苒則是勞家的外孫女,四舍五入,宗祺便是何苒的表哥。 陸暢本來就是和宗祺開玩笑,聽宗祺這么說,便笑著說道:“你也覺得她和何大當家有幾分相像是吧,我也覺得,不過也只限于五官,氣質和做派截然不同,她呀,比大當家可差得遠了?!?/br> 宗祺想說,我妹子,當然是獨一無二,天下無雙。 對于自家大伯娘的這點煩心事,陸暢是知道的,再說,這件事在武安侯府也不是秘密,她從頭到尾,給宗祺講了一遍。 宗祺 “你說武安侯伯和何大當家有過婚約?”他妹子可沒有告訴過他啊。 陸暢眨眨眼:“不作數的,那時何大當家剛剛出生,我大伯娘為了感激勞夫人的救命之恩,便許下了這樁親事,她就是隨口一說,后來連她自己也忘了,再說我祖母也不同意,這事也就沒人再提了?!?/br> 她說得無比輕松,可是聽在宗祺耳中,卻滿滿都是疑問。 不作數?你哥會去投奔苒軍? 不作數?你大伯娘會找個與我妹子有幾分相似的姑娘來你家? 宗祺心里存著事,從武安侯府出來,便去老磨房胡同找何苒。 “你和陸臻有過婚約?” 何苒沒想到,大過年的,她哥不給她壓歲錢,卻跑來問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