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節
那匹馬終于看到了他,興奮地向他走了過來,一股臭味從荊老三身下傳來,他徹底失禁了。 可能那匹馬也聞到了臭味兒,它嫌棄地甩甩大腦袋,竟然停下了腳步。 可是已經晚了,就在這匹馬揚起蹄子朝他走過來的那一剎那,荊老三不僅失禁,他還昏死了過去。 也不知過了多久,荊老三醒過來了,接著,又暈過去,再醒,再暈,再醒,無限循環。 終于,荊老三離開了馬廄,但是他卻不知道了,因為他發起了高燒,燒得迷迷糊糊,軍醫說若是由著他繼續燒下去,很可能會變成傻子。 周滄岳對此非常滿意,他讓人給荊老三治病,而他剛好趁著這個時候去打個仗。 周滄岳知道何苒在徐州,苒軍的戰場主要集中在鳳陽、淮安和揚州。 他離得有點遠,不能過去幫忙。 但,他可以敲山震虎啊。 這陣子苒姐太忙,已經很久沒給他寫信了。 他不敢打擾,也不敢主動寫信。 苒姐本來就不太關注他,長此以往,苒姐就要忘記有他這個人了。 就像在夢里那樣,苒姐就不記得他了,他每個周末都去大院門口偷看苒姐,可后來苒姐看向他時,還是像在看一個陌生人。 如果那是他和苒姐的前世,那么這一世,至少,不能讓苒姐忘記有他這么一號人! 趁著荊老三生病,周滄岳親自去桐城點了一把火,燒了桐城的縣衙,又與桐城守軍打了一仗。 桐城地處江淮要塞,商貿因為水運而繁榮,尊儒重教,科舉之風盛行,桐城名人,有文壇領袖,有當世大儒,城中書院學館林立,更有盤根錯節的世家大族。 可想而知,周滄岳的一把火一場仗引起了多大的轟動。 消息傳出,整個江南的讀書人全都處于憤怒和恐慌之中。 這是虎威軍,是一群窮兇極惡的叫花子! 聽說了嗎?虎威軍所過之處,連一只活雞都看不到。 現在虎威軍盯上了桐城,眼看那豐厚清正的古雅之地便要淪為戰場,文采風流毀于戰火,就問誰不痛心,誰不揪心? 好好的一座城,就要被一群叫花子給占了。 這還不如給何苒呢,苒軍會善待每一城的百姓,對讀書人更是推崇。 周滄岳點了一把火,在四面八方的罵聲中回來了,好吧,荊老三雖然退燒,但卻迷迷糊糊,軍醫說是受驚過度,還要繼續休養。 周滄岳.早知你這么不爭氣,我就多放幾把火再回來。 第358章 比何苒還要無恥的人 此時,定國公也在打仗。 丁伍比他提前到達揚州,在苒軍必經之路布下埋伏,可是苒軍卻早有防備。 這是丁伍第一次與苒軍對戰,雖然因為苒軍沒有中計而有些失望,但這種失望很快就被興奮代替。 他不但與苒軍對戰,而且第一場仗便遇到了何秀瓏。 沒想到,何秀瓏竟然沒有派先鋒,而是親自帶兵直接來跳坑。 當然,丁伍的坑白挖了,何秀瓏是有備而來,似是早就算準了,他會在這個地方伏擊。 這場仗打得很激烈,初時,丁伍占了地形的優勢,占據了上風,但是很快,隨著何秀瓏的第二輪強攻開始,地形優勢沒有了,何秀瓏卻在這個時候派出了她的尖刀營。 所謂尖刀營,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每一個人都如下山猛虎,刀不走空。 形勢瞬間掉轉,在這千鈞一發的關頭,丁伍指揮出錯,只顧著對付尖刀營,等他反應過來時,何驚鴻已經將他的軍隊斷開。 第一戰,他便損失了兩萬余人。 定國公趕到時,這場仗已經打完了,丁伍負傷,苒軍用最快速度清理了戰場,將俘虜分編到各個營隊。 聽完丁伍的匯報,定國公氣得想要罵人。 不是罵丁伍,丁伍有多大本事,定國公心里有數,他沒對丁伍抱有希望,否則他也不會親自來了。 他想罵的人是全大人。 不懂裝懂,瞎指揮。 丁伍只是土匪出身,招安以后就坐冷板凳,為數不多的幾場戰役,也是以副將的身份出現的。 之后十來年,丁伍連一場像樣的仗都沒有打過。 丁伍既沒有領兵的經驗,又已多年沒有實cao練兵,全大人憑什么認為丁伍可以對抗何秀瓏? 就憑丁伍和馮贊一樣,全都做過土匪? 馮贊能讓符燕升吃敗仗,丁伍能嗎? 馮贊能帶著一群殘兵余勇連打幾個漂亮仗,讓何苒不惜派聶忱前去三顧茅廬,丁伍能嗎? 馮贊在魯地立下汗馬功勞,打得朝廷軍落花流水,丁伍能嗎? 在丁伍心中,他與馮贊相比只差了兩個機會,可是在定國公這種懂行的人看來,丁伍與馮贊根本就沒有可比性,兩人就不在一個水平上。 此時此刻,丁伍心里也不舒服。 或許是定國公臨時決定馳援,也或許是定國公離開金陵前被荊老三的消息刺激得亂了方寸,總之,定國公親自來揚州的消息,竟然沒有派人通知丁伍。 聽說有軍隊前來,丁伍竟然腹背夾擊,來的是苒軍。 待到得知來的是自己人,丁伍也只有驚,沒有喜。 定國公是幾個意思? 信不過他? 還是在針對他? 看著定國公那黑如鍋底的臉色,丁伍只能假裝受傷暈倒。 但也不能一直暈著,所以丁伍后來還是醒過來了。 這時,副將向他匯報折損兩萬余人,丁伍一拳砸在傷口上,疼得他差一點又暈過去。 對于這場戰役,丁伍琢磨了一路,反復看了輿圖,確定在這個地方伏擊最為穩妥。 他以為自己算無遺策,可惜還是棋差一著。 副將看著他的臉色,小心翼翼:“末將看著那苒軍倒像是早有準備,否則這打前鋒的怎么會是何秀瓏本人?” 丁伍的心沉了下去。 莫非身邊有苒軍的細作? 也不怪丁伍會有這個念頭,因為他是臨危受命,他與這支東拼西湊的隊伍彼此沒有默契。 定國公很快便發現了此事,丁伍那個廢物竟然懷疑身邊有細作? 怎么?你能想到在那里伏擊,何秀瓏就想不到嗎? 想想也是,你一個十幾年沒有帶過兵的人,肯定不會想到什么是軍師。 朝廷選仕三年一次,何苒自當政以來,每年都有一次官員考,甚至還有二考。 千金買骨,求賢若渴。 她選出的那些官員,據說有一半去了軍隊。 那么多人,難道還湊不出幾個軍師? 定國公與其他勛貴的不同之處,其中之一便是他從來不會看不起讀書人。 他們一群勛貴,當初不也是被柳山河這個讀書人耍得團團轉嗎? 再說,馮擷英之于何苒,聶忱之于馮贊,甚至有傳聞說,當年周滄岳在襄陽城外久攻不下,是何苒給他派來軍師,他才能一舉破城。 何秀瓏身為何苒麾下第一大將,何苒會不給她派幾個得力的軍師嗎? 定國公覺得丁伍比他想象中還要愚蠢。 他被丁伍氣得腦袋暈暈。 其實定國公頭暈這件事還真不能全都賴在丁伍身上。 自從得知荊老三落到周滄岳手里,這些天來,定國公便再也沒能睡上一個安穩覺,他只要閉上眼睛,便看到那只血淋淋的耳朵。 定國公有幾次在夢中驚醒,夢中荊老三血流如注,奄奄一息。 定國公不年輕了,長途奔襲,晚上又睡不好,精神處于高度緊張之中,今天剛到,便要給丁伍收拾爛攤子,他已經快要支撐不住了。 正在這時,戰報傳來,周滄岳偷襲桐城。 副將詫異:“怎么可能,周滄岳怎么會在桐城,是不是有人假冒?混淆視聽?” 定國公面沉似水,他相信,在桐城的一定是周滄岳! 至于周滄岳為何以前不來江南,偏偏這個時候冒出來。 還能為什么? 當然是以前對朝廷還有忌憚,只敢在蠻夷之地為患,如今他手里有荊老三,便有恃無恐了。 所以,周滄岳自以為的敲山震虎,為他苒姐造勢,在定國公眼里就是有恃無恐,是周滄岳自己來碰瓷。 定國公咬牙切齒,很久,才從嘴里擠出幾個字:“不要理會!” 誰知道周滄岳下一次給他送來的,會不會是老三的尸體啊。 可憐的周滄岳,真沒想到居然會讓定國公誤會了,他真的只是想讓苒姐注意到他的存在,有恃無恐什么的,真沒有的。 周滄岳在桐城點了把火,被讀書人問候了十八代祖宗,可卻沒有等來朝廷軍的追擊。 周滄岳怪委屈的,他不值得朝廷剿滅嗎? 為啥? 一定是因為他太弱小。 他要像苒姐那么強大,朝廷就不會漠視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