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節
變的不僅是這世道,還有馮擷英。 再看看自家兒孫,無所事事游手好閑,上街打架還被地頭蛇收拾了,現在索性連街都不敢上了,就在家里開賭局養粉頭。 符燕升:你是故意的吧,誰不知道我是被何秀瓏收降的? 他穿著粗布裋褐,背著一柄木刀,一邊走路一邊和小伙伴說笑打鬧,曬成古銅色的臉龐在陽光下亮晶晶的,整個人也像是會發光一樣,煥發出勃勃生機。 馮擷英笑道:“你沒有遇到過何秀瓏嗎?天,你居然沒被何秀瓏打過,難怪你會如此感慨?!?/br> 他先前的確聽說苒軍里有很多姓何的,這些人都是昔年何家軍的后代,比如何秀瓏和何大力,所以他沒有在意。 馮擷英說道:“不僅是苦,還有絕望?!?/br> 羨煞一眾南下官員。 孩子們七嘴八舌,從何書銘藏身的大樹前走過,并沒有看到呆若木雞的何書銘。 馮擷英看著他,說道:“我要去平陽和汾州,你若是沒事,也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而此時,晉陽城里的符宅,就只有符燕升一個主子。 何書銘聽到有個孩子問道:“何書橋,你這個何,是大當家的何吧?” 何書橋,太小了。 “對,正是擷英先生?!?/br> 在此之前,他可從未見過馮擷英騎馬,馮擷英出行都是馬車。 正在這時,又有一名仆從進來稟告:“主公,馮先生來訪?!?/br> 符燕升失神一刻:“那些年晉地百姓過得很苦?!?/br> 先前的孩子得意洋洋:“我原本叫陳大壯,當時登記姓名的時候,我給自己個兒改成何大壯了,是不是比陳大壯要威風多了?” 馮擷英:“是嗎?我覺得這樣很好?!?/br> 你又不是不良于行的小腳婦人,少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那一套?!?/br> “家主,兩位公子來信了?!币幻蛷娘w奔著跑了過來,捧上兩封信。 想到李錦繡,符燕升嘆了口氣。 符燕升把杯中酒一飲而盡,又給自己倒上一杯。 只要李錦繡的子孫們不攔著,只要李錦繡高興,她說不定還能扛著大槍上陣,戰場不行,演習總行吧。 符燕升大喜,接過信來。 此時,他赤著上身,在園子里練槍。 兩個婦人從何書銘身邊走過,一個對另一個說道:“大當家什么時候才能回晉陽啊,我還想等到天熱的時候,要讓大當家嘗嘗我親手做的涼粉,現在天都這么熱了,大當家還沒回來呢。要知道,我娘家可是大同府的?!?/br> 想到這里,何書銘差點被嫉妒沖暈。 他們都是閻氏生的,為什么何書橋能在晉陽過得這么好,而他卻要東躲西藏? 晉陽百姓提到何苒時,眼睛都亮了,何苒就是他們的活菩薩。 他們的后悔來自武安侯府陸家,來自孟望生,來自符燕升,甚至還來自那個他們一向看不起的馮贊! 他們家中的子弟不用科舉,可他們需要皇帝的恩寵啊。 只聽何書橋笑著承認:“是啊,你不是也姓何嗎?” 大當家覺得這酒不錯,讓我給你帶上一壇,你嘗嘗?!?/br> 又有一個孩子滿臉羨慕:“何大壯這個名字,聽上去就像是大力將軍的兄弟?!?/br> 立朝五十多年,當年那些開國元勛的后代,除了少數手握兵權的以外,其他人家,全都是靠著皇帝的恩寵和祖蔭度日。 可現在,馮擷英不但會騎馬,而且馬術精湛,馮擷英跟了何苒,居然還學會了騎馬。 高宗在位時間短,沒有什么政績,可卻也一碗水端平,從他們這些勛貴之家各選了一名女兒納入后宮。 許久,他才緩過神來,這才想起,他忘了問何書橋住在哪里了。 次日,符燕升便跟著馮擷英一起離開晉陽。 憑什么只是區別對待他一個人? 那些人為了抱何苒的金大腿,竟然拋棄了原本的姓氏,連祖宗都不認了。 符燕升被降后非但沒死,何苒還返還了符家大宅,并且他的兩個兒子還能做官。 馮擷英如此,他的兒子們如此,有朝一日,他會不會也如此? 符燕升忽然就對未來有了向往,這份向往不是寄托于兒子的來信,而是在他自己身上。 何書銘驚呆了。 女眷們抹著眼淚,懷念京城的深宅大院,雕梁畫柱,老太君長噓短嘆,早知道回不去了,出京時就該把藏在院子花墻下面的寶貝一并帶上。 何淑婷只是女子,忽略不計。 何苒的影響力,竟然已經這么大了。 此時正是金陵的梅雨季節,他們一大家子擠在狹小的宅子里,周圍鄰居都是市井小民,更讓他們難受的是,雖然南下幾年了,可還是無法適應這邊的天氣和風俗。 符燕升:“馮潭,你粗俗了?!?/br> 這個嶄新的政權,他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聽,用自己的心靈去感知。 兩人多年沒見,相見甚歡。 何書橋點頭:“對,威風多了?!?/br> 一個少女,一個小孩子,亂世之中如何生存? 看剛剛何書橋的樣子,顯然過得很安定。 符燕升大喜過望,馮擷英竟然來了晉陽。 符燕升嘗了一口:“的確是好酒?!?/br> 兩封信分別來自兩個兒子,兒子們在信里告訴他,他們已經離京去地方衙門實習了,兄弟倆一個在河間府,一個則去了濟南府。 當今城府極深,他們這些胸無點墨的粗人,在當今面前一個回合便敗下陣來。 直到今天,何書銘才知道,原來那些姓何的人,并不全是何家軍的后人,他們當中有很多是像剛剛這個何大壯一樣。 而他比李錦繡年輕三十歲,卻只能在自家花園里練給仆從看。 他才是長子,明明這一切都應該是他的。 符燕升為兩個兒子高興,他雖然只能躲在家里舞大槍,可他的兩個兒子卻是文武雙全,而且已經踏上仕途。 何大力,何大壯,聽上去還真像是兄弟。 而當今的新帝,卻是一點面子也不給他們。 天氣炎熱,揮汗如雨,一把大槍被他舞得虎虎生風。 歷史上那些大權在握的女子,她們的兄弟都是位居高位。 兩個婦人漸漸走遠,何書銘站在那里,怔怔發呆。 太宗在位時,多多少少也還給他們這些人家面子,他們也還能維持以往的體面。 兩位符公子在官員考中脫穎而出,一時傳為佳話,這消息甚至還傳到了金陵。 他才是何家的長房長孫,他才是何苒最出色的兄弟。 他與馮擷英是舊識,二人一文一武,并稱為晉王的左膀右臂。 符燕升嘆了口氣:“這世道真的變了?!?/br> 一別經年,沒想到此生還能在晉陽見面。 符燕升眼中閃過一抹自豪,他的槍法,哈哈,那可是連李錦繡都稱贊過的。 他想為自己辯解,馮擷英卻已哈哈大笑,策馬揚鞭,跑到他的前面。 望著馬背上那道矯健的身影,符燕升更加感慨。 憑什么? 他們三人都是從一個娘肚子里出來的,何苒如果要恨,就要三個人一起恨。 環境對人的影響太大了。 叫何大壯的孩子更得意了,他可真是個大聰明。 何苒之前就在晉陽。 孩子口中的大力將軍就是何大力。 何苒是女子啊,哪怕她大權在握,也是要倚仗兄弟的。 墻上潮得滲出水來,被子都是濕的,官服洗了幾天都不干,身上起了一片片的疹子。 另一個和他們差不多大的孩子哇的一聲哭了出來:“原來你們姓何都是后改的啊,你們為啥不早說,我也要改,嗚嗚嗚,我吃虧了,我也要改!” 另一個:“可不是嘛,那京城的涼粉可沒有咱們晉地的好吃,尤其是你們大同府的,那可是真好吃?!?/br> 科舉出身的官宦之家如此,不走科舉的勛貴們此時也在后悔。 早知如此,當年武東明和馮贊造反的時候,他們插上一腳,或者想方設法和武安侯府搞好關系,就像孟望生,以前靠他岳父謝鴻明,謝鴻明死了,他靠著武安侯府同樣風生水起,聽說孟望生的兩個兒子如今一個習武,現在陸臻麾下,一個學文,跟在馮擷英身邊,只要昭王不倒,孟家兩個兒子的前程就是一片光明。 而何苒,現在缺的就是一個能夠輔助她的兄弟。 何書銘心中一凜,莫非何苒認下了何書橋? 而他,才是最合適的人。 何苒卻沒有提攜他,連官員試都沒有讓他通過。 何苒,糊涂??! 第310章 遲來的關心比草賤(兩章合一) 次日,何書銘又來到這里,雖然沒有看到何書橋從這里經過,但是他打聽到一個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