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節
“朕的血統遠遠強過那個什么昭王,朕是真真正正的皇子,玉牒上有朕的名字,而昭王,他什么都不是。 何苒要輔佐的是真正的太祖子孫,真正的皇族。 昭王,他不配! 而朕,才是何苒的命定之人!” 元小冬:人和人的悲喜果然是不相通的,就像他,實在是無法理解這位的想法。 誰給他的自信,讓他認為他才是何大當家的命定之人的? 可是皇帝已經展開了思路,他想得更多,更遠。 “小冬,你說,朕迎娶何苒如何?朕立她為后,怎么樣?” 元小冬. 你知道你在說什么嗎? 皇帝:“何苒的年紀與朕相仿,且,朕聽說她長得不錯,朕不嫌棄她出身民間,也不嫌棄她與軍漢為伍,朕立她為后,賜她榮光,她一定會感激涕零,為朕肝腦涂地的吧?” 皇帝的目光熱切而愚蠢,他急需傾聽者的認同。 而此時此刻,只有元小冬一個傾聽者。 元小冬:真的不是強行降智,世上真有這么自信的人。 元小冬送上一個燦爛的笑容:“陛下圣明!” 皇帝松了口氣:“小冬,朕就知道朕的想法是正確的?!?/br> 元小冬用力點頭:“陛下睿智!” 皇帝興奮地原地轉了一個圈兒:“小冬,你快想辦法,咱們離開這里,北上去投奔何苒!” 第281章 聯絡 元小冬自從到了金陵,就和外面斷了聯系。 一來金陵的驚鴻樓已經燒了,驚鴻樓的人也不知去了哪里。 二來金陵驚鴻樓以及江南的幾座驚鴻樓,不聽何苒指揮。 三來這次遷都,并非是宮中所有人全都南下,至少有一半人還留在京城,以前李錦繡埋在宮里的釘子,大多上了年紀。 齊王多疑,但凡年齡大的,此番南下全都沒有帶上,這里面就包括元小冬的干爹,大太監元英。 齊王是這樣想的,年齡大的,都已在宮中多年,關系盤根錯結,有很多是閔蘭的人,還有很多是宗室和勛貴們的眼線,因此,齊王把他們全都留在了京城。 這次跟著一起遷都的宮女和內侍,平均年齡在二十五歲以下。 李錦繡的那些釘子,沒有一個跟著南下的,全部留在宮里。 只有元小冬,進宮的時日最短,也就只有他跟著皇帝一起來了。 得知自己埋在宮里的釘子都被留下來了,李錦繡立刻便派人混在南下的百姓當中,也一起來了金陵。 可惜的是,這些人雖然到了金陵,卻沒能混進臨時皇宮。 齊王非常謹慎,臨時皇宮里用的人,一半是從宮里帶出來的,另一半則是齊王府里的人,全都是他用慣了,絕對可靠的人。 而元小冬到了金陵之后,就和皇帝一起住進了后花園,他雖然活潑熱情討人喜歡,可他皇帝近身太監的身份,把他牢牢地圈了起來。 他想出宮,或者與宮外聯系,全都不行。 即便如此,元小冬還是憑借他的社牛體質交到了一個朋友。 這個朋友名叫曾福,青州人,是齊王府的舊人。 他八歲凈身進府,今年也才十四歲。 元小冬以前在宮里有個干爹元英,曾福則有個表舅。 他的表舅就是負責采買的主管太監湯公公。 曾福和湯公公只是遠房親戚,若是在外面,兩家人可能一兩年也不會走動,但是到了王府,他們就是親人。 從王府到現在的臨時皇宮,湯公公都把曾福帶在身邊。 采買是肥差,對于湯公公這樣的老油條而言就意味著多撈油水。 可對于曾福這樣的小內侍,這差事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經常出去玩。 也不知道元小冬是怎么搭上了曾福,總之,這兩個年紀相仿的小內侍成了朋友。 但是元小冬能讓曾福做的,也只有把從外面聽到的消息講給他聽,暫時,元小冬還不敢讓曾福幫他聯系李錦繡派來的人。 一是信不過,二是曾福沒有受過專業訓練,很容易露出馬腳。 現在,元小冬從皇帝那里接到了任務,他要協助并且陪伴皇帝一起逃離金陵。 風險這么高的事,元小冬必須要和宮外取得聯系。 元小冬相信,李錦繡派來的人,一定就在臨時皇宮附近。 臨時皇宮前身是王府,可想而知,王府四周住的也都是達官顯貴,因此,這附近沒有平民百姓的住宅,但卻有鋪子。 曾福說過,這附近原本有兩家雜貨鋪,都是開了很多年那種,可是皇帝住過來之后,這兩家雜貨鋪就被勒令停業了。 雜貨鋪做的就是附近那些大戶人家的生意,生意很好,否則也不會一開就是二三十年。 元小冬想了想,他找到曾福,對曾福說道:“這里的雜貨鋪全都關門了,附近的街坊家里的油鹽醬醋臨時沒有了,要到哪里買???” 曾福當然不知道,但是他記住了這件事。 那天他從外面回來,特意繞了點路,到那兩家雜貨鋪所在的地方看了看。 鋪子上了鎖,鋪子側面貼了一張紅紙,可是已經被撕去了一半。 若只有一家鋪子這樣也就罷了,兩家鋪子都有貼過紅紙的印跡。 若是別人,肯定不會在意。 可曾福不想回宮啊,他巴不得天天都在外面。 剛好有個婆子從這里路過,這婆子一看就是大戶人家的管事婆子,曾福攔住婆子,問道:“嬸子,你知道這附近哪里有賣油鹽醬醋的嗎?” 管事婆子上下一打量,就猜到曾福的身份了。 皇宮里的小太監,不知為啥會在外面。 莫非是宮里做飯臨時沒醬油了? 金陵多世家,世家清高,偏偏如今的皇室太過不堪,一個身世不明的小皇帝,一個被先帝關押四十多年的太皇太后,而且到了金陵之后,這兩位不會做人,燒了至少三代金陵人的夢中情樓驚鴻樓。 當然,皇帝和太皇太后的風評變差,也是齊王的有意為之。 這兩位越是不堪,齊王的威望便會越高。 如今的金陵,別說是素來講究底蘊風骨的世家,就是普通百姓,也對如今的皇室沒有好感。 因此,看到一個小太監,這婆子根本沒有驚訝,她沒好氣地問道:“你打聽這個干嘛?連最后的飯碗也要給人家砸了嗎?人家在這里開了多少年的鋪子了,你們來了就不讓人家開了,有沒有問過,人家有沒有錢過日子,家里還有沒有余糧啊?!?/br> 曾福雖然貪玩,可他跟在湯公公身邊久了,一聽就知道那兩家一定換了地方繼續開鋪子了,而且就在這附近,還是做的鄰里生意。 那被撕掉的紅紙,八成就是指引方向用的。 曾福嘿嘿一笑,轉身跑了。 婆子狐疑地看向他的背影,加快腳步,不行,她要告訴那兩家,這幾天當心一點,別讓宮里的人找上門來。 看到婆子走了,曾福又回來了,這一次他學精了,從兩個七八歲的小孩口中套出了那兩家鋪子的地址。 果然還在開鋪子,只是沒有掛牌子。 達官顯貴的宅子后面,大多還會有條后巷,后巷里住的都是府里那些拖家帶口的下人。 這兩家鋪子,租用的就是這后巷里的房子。 兩家鋪子沒在一起,離得還挺遠,分別租了兩處這樣的房子。 曾福打聽到這個消息,非常得意,感覺自己都能到衙門里當官了,這是天生會探案啊。 他得意洋洋把這件事與好朋友元小冬分享,卻沒有留意到元小冬眼中的光芒。 第282章 布老鼠 元小冬能夠利用的人,只有曾福。 可是在不斷的接觸中,元小冬和曾福也成了真正的朋友。 一個午后,趁著皇帝午睡,元小冬悄悄和曾福見面,兩個少年坐在后花園里的兩株大芭蕉后面,碩大的葉子遮住了他們的身形。 “小福子,你有理想嗎?或者,你以后想過什么樣的日子?” 曾福咧開嘴,露出燦爛的笑容:“我以后就想像我表舅那樣,做個大主管,想吃啥就吃啥,想去哪就去哪?!?/br> “你不想回家嗎?”元小冬問道。 曾福臉上的笑容沒有了:“我娘死了,我爹娶了后娘,后娘看我不順眼,就趁我爹不在家,把我給賣啦。 你說她多缺德,把我賣給誰不好,偏偏要把我賣給小刀劉。 不過你別替我難過,我運氣好,進府就遇到了我表舅,我表舅出府教訓了我爹,逼著我爹休了后娘。 我爹哭著給我表舅磕頭,哈哈,可笑死我了,那個破家,我這輩子也不會再回去了?!?/br> 元小冬拍拍他的肩膀:“對,不回去?!?/br> “小冬,你以后想干嘛,你這樣問,你該不會還想回家吧,咱們這樣的人,十個里面有八個是被家里人賣進來的,你還真想回家?”曾福問道。 元小冬搖搖頭:“我沒有家,我娘做姑娘的時候被人拐了,賣了好幾家,后來生下了我,他們說我是雜種,在遇到干爹之前,我只有名,沒有姓,當然也就沒有家了?!?/br> 曾福悲從心來,元小冬比他還要慘。 “小冬,表舅說皇上撐不了多久,這皇位遲早都是齊王爺的,你有啥打算,你若是想換個地方,我讓表舅想想法子,把你換出來,否則你留在皇上身邊沒有好下場的?!?/br> 元小冬抬頭看天:“我想回北方,我干爹還在京城,我還想給他老人家養老送終?!?/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