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節
第55章 一門親事 此番官軍的主帥是忠義侯謝鴻明,這五萬大軍來自保定衛和昌平衛,這兩大衛所都是謝鴻明的子弟兵,在此之前,皇帝對謝鴻明的仰仗,遠超從邊關回來的武安侯陸屏南。 可是現在,皇帝覺得讓謝鴻明掛帥太失策了,無論經驗還是戰功,武安侯不是比謝鴻明更厲害嗎? 都怕那些閣老們,尤其是兵部尚書,若非是他提議讓謝鴻明領兵,朕就會派出武安侯,那么現在后退二十里的,就是晉軍了。 但是這些想法,對于皇帝而言也只是想法而已。 閣老們以前每每做出決定后,會聽他的意見,他同意,他們才去實施。 可是現在,閣老們你一言我一語,一番爭論之后,首輔沖他深施一禮:“陛下,請下旨吧?!?/br> 皇帝一怔,下什么旨?你們都沒有告訴朕,朕怎么下旨? 太監元英湊近過來,壓低聲音說道:“閣老們說要讓馮贊大將軍率三萬人馬增援?!?/br> 皇帝問道:“馮贊,那是誰?” 元英嘆了口氣,小聲提醒:“就是前年招安的那位馮老大啊,您還親自召見過的?!?/br> 皇帝想起來了,是那個大土匪。 好吧,那就他吧。 皇帝下朝之后,便去了慈寧宮,他每天都會來慈寧宮請安,只是平時很少會抬頭去看,全程低頭垂目。 今天他一肚子委屈,想和太皇太后說說,他難得的抬起頭來,卻發現太皇太后似乎更老了。 “皇祖母,那些閣老們全都不把孫兒放在眼里,還有方毅的事,外面很多人都在說孫兒沒有容人之量?!?/br> 太皇太后嗯了一聲,卻沒有繼續這個話題,而是問道:“派了馮贊馳援?” “是,就是那個土匪?!被实壅f道,他沒想到太皇太后居然知道馮贊,他都差點想不起來。 “什么土匪啊,皇帝莫非忘了,馮贊的夫人是誰?”太皇太后淡淡說道。 皇帝連忙看向元英,元英用口型和他說了一個“閔”字。 皇帝猛的想起來了,他怎么忘了,還是他給賜婚的。 馮贊被招安之后,由他賜婚,將淑賢縣主許配于他,當然,這是太皇太后的決定。 淑賢縣主姓閔,是太皇太后隔著房頭的侄女,縣主的封號是賜婚時才封的。 馮贊被招安時三十五歲,這位淑賢縣主則是四十五歲,是個寡婦,連孫兒都有了。 之所以會選上淑賢縣主,是因為閔家年輕漂亮的姑娘都能嫁到更高的門第,比如那位出嫁就死的晉王妃。 馮贊是土匪出身,太皇太后之所以想要招攬他,是因為他在朝中無人,且,此人仗義,這個時候對他施恩,他一定會涌泉相報。 可是閔家實在是沒有合適他的姑娘了,族里挑了半天,就把主意打到了守寡多年的淑賢縣主身上,于是便有了這門親事。 皇帝賜婚時還擔心馮贊不愿意,沒想到馮贊答應得很痛快。 “他真能為我們所用?”皇帝小心翼翼地問道。 太皇太后看他一眼:“如果他不是閔家的女婿,皇帝覺得他有資格領兵馳援嗎?” 皇帝想了想,好像還真沒有,和馮贊一樣被招安的土匪,大多都在坐冷板凳,可是馮贊卻已是手握兵權的一衛長官。 走出慈安宮時,皇帝重又有了信心。 驚鴻樓內,何苒看著小梨交給她的一張紙:“閔韋達的那枚玉佩是太皇太后所賜?呵呵,有意思?!?/br> 何苒把那張紙扔到桌上,對小梨說道:“讓人去真定府,把何淑媛接到京城,何大老爺的那個親隨酒量很淺,就讓他去吧,何淑媛會相信他的?!?/br> 小梨轉身出去,很快又回來,手里多了一封書信:“大當家,有人送了一封信過來,信封上沒有落款?!?/br> 何苒接過那封信,沒有落款卻有火漆,她看了看火漆,眉毛輕揚,居然是晉王府的標記。 何苒撕開火漆,拿出里面的信紙。 字寫得很好,信紙最下面的落款居然是一個“潭”字。 馮潭馮擷英? 何苒唇邊溢出一抹微笑,逐行逐句去看正文。 這是一封感謝信,作為討閔檄文的原創作者,馮擷英感謝何大當家對那篇文章的喜愛,更加感謝何大當家將那篇文章傳遍天下,但是馮擷英覺得何大當家不應該以兩文錢一份的價格售賣,在他看來,這樣不利于更加廣泛的傳播,畢竟,兩文錢買一張大紙,有很多人還是舍不得的。 信的最后,馮擷英表示想與何大當家有進一步的合作。 何苒把信看了兩遍,連連稱贊:“馮擷英是大才啊,只是一封普普通通的感謝信,也讓他寫出花來了?!?/br> 而且,此人除了有文才,也有腦子。 何苒想了想,叫來小梨,給馮擷英寫回信。 小梨的字寫得不如馮擷英的好,但是一筆一劃中規中矩,哪怕剛剛識字的人,也能看得清楚,不像某些書法大家,龍飛鳳舞,博物寫得像情婦。 何苒讓小梨在信里寫道,她之所以要給文章定價兩文錢,是因為她缺錢,很缺錢,再說,制版印刷和發行,都需要銀子,這些是成本,說真的,兩文錢連成本都不夠,所以這一次是賠錢的,前前后后賠了三千兩,這三千兩銀子的窟窿,還不知何時才能賭上,如果下一次還要賠錢,她是無力去做的,只能望文興嘆了。 所以何大當家希望,擷英先生若想進一步合作,最好不要只是一紙空文。 說白了,給多少錢辦多少事。 這封信很快便到了馮擷英手中,他看完信后怔怔一刻,不是,這位何大當家在說什么? 何大當家難道沒看出,他那封信是在試探嗎? 雙方合作之前,相互試探這不是很正常的事嗎? 為何她要扯到錢上? 驚鴻樓會缺錢? “擷英,怎么了?”晉王走到他面前,目光落在他手里的信紙上。 馮擷英苦笑一下,把何苒的信遞了過去。 晉王接過來看了看,不可置信地看向馮擷英:“她向咱們要銀子?” 馮擷英有些無奈:“她還說這次賠了三千兩,話里話外,是讓咱們先把這三千兩賠給她呢?!?/br> 晉王又把那封信看了一遍:“讓人給她把銀子送過去,就讓前幾天剛剛投奔過來的那幾個小孩去送,叫什么黑妹的?!?/br> 此時,京城,何苒剛剛得知了一件大事,何大老爺把她許配出去了,許配給了那個閔韋達,雙方的信物都交換了,何大老爺收了閔韋達御賜的玉佩! 閔家派來的人,把一大車的東西送到了驚鴻樓。 人家說了,是打聽到武安侯府在給世子相看,這才知道原來陸何兩家已經退親了,這才向何大老爺提親,何大老爺同意了! 剛剛看到200多張月票了,又該加更了,明天加更吧,今天沒有準備 第56章 一起進京(一更) 何苒的大眼睛眨啊眨,哎喲,這是向她提親嗎? 前世沒有,前前世也沒有,還挺新鮮,心情怪激動的。 她連忙問小梨:“長福出京了嗎?” 長福,就是何大老爺的長隨。 小梨笑著說道:“這會兒應該已經到真定了?!?/br> 何大老爺身邊有兩名長隨,一名是長福,還有一名長財,長財是閻氏的人,負責監視何大老爺的一舉一動。 事實證明,長財的眼神不太好,否則何大老爺的外室和孩子是哪里來的? 何家和閻家徹底鬧掰之后,何大老爺便把長財打發了,因此現在他身邊只有長福一個。 何大老爺醒來時已是日上三竿,沒有看到長福,外室呂紅兒告訴他,長福來告假,說是真定家里有急事,他必須要回去一趟,還說寧可這份工不做了也要回去。 何大老爺皺眉,長福除了一個身體不好的老娘以外,沒有親人了,莫非是他老娘要死了,他才急著回去? 呂紅兒早就看長福不順眼了,長??床黄鹚?,也看不起她的兒子,走了最好,所以早上長福向她告假,她毫不猶豫就答應了。 見何大老爺生氣了,她立刻柔聲勸慰,又哄著何大老爺置辦宅子,何大老爺還想南下當官,自是不準備在京城買宅子,別說是現在了,就是以前他在京城時,宅子也是租來的,京城地,居不易,宅子貴得很。 買宅子不成,呂紅兒便退而求其次,住客棧就住客棧,總要有幾個服侍的人吧。 長福不在了,他們一家三口,就只有她從真定帶來的小丫鬟,這也不夠用啊。 何大老爺無奈,便讓客棧的伙計幫忙去找人牙子,他想起來了,上次也給何苒買過一個丫鬟,長福出門就遇到人牙子,人牙子手里剛好有個合適的丫鬟。 可是這一次,何大老爺就沒有這么幸運了,伙計直到第二天才叫來一個人牙子,那人牙子手里雖然有人,可是何大老爺和呂紅兒看上的太貴,便宜的又看不上。 挑挑揀揀,人牙子都要掉頭走了,他們這才定下來兩個人。 一個小廝,一個丫鬟。 何大老爺看著那個小廝,怎么看都比不上長福。 而此時的長福,連同押送他的兩個婆子兩個丫鬟,已經回到了真定府。 前一晚,長福下樓到客棧外面買燒餅,晚飯沒有吃飽,他想買個燒餅充饑。 沒想到買燒餅時還遇到了同鄉,同鄉很熱情,拉著他到附近小攤子上吃宵夜。 反正這會兒何大老爺正和那個狐貍精關著門不知道在干啥,長福閑著也是閑著,吃個宵夜也沒啥。 吃宵夜就要喝酒,兩杯酒下肚,長福就醉倒了。 醒來一看,可了不得了,他手里拿著一把刀,刀上有血,而在他身邊,就有一個死人,那死人胸前一攤血。 長福還沒反應過來是怎么回事,那位同鄉帶著人出現,喊著要報官…… 長福知道自己被算計了,他還能如何,只能按照人家說的去做了。 更何況,那位同鄉說了,事成之后給他十兩銀子,讓他能夠帶上老娘回鄉下。 長福跟在何大老爺身邊好幾年了,也沒能存下十兩銀子。 所以他心動了。 現在,長福便回到了何家,他是奉了何大老爺之命來接大姑娘的。 “大老爺在京城給大姑娘尋了一門頂好的親事,讓小的接了大姑娘過去,高門大戶都要相看?!?/br> 話一出口,林氏和丁氏的眼睛就要冒出火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