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重生之后,追回我的朱砂痣、誰去拯救誰?【百合 np】、側顏
“灼熱旗幟”是用記憶材料做成的旗子,和麥蒂的那個“圣光集束之灼熱光束”——也就是手電筒——本質上用的是同一種材料。灼熱旗幟的照耀范圍和強度都大幅提高,可以非常有效地驅散黑暗與厄化怪物。 “第一道路和第三道路的開荒都因各種原因而失敗了……最終只有第二條道路開拓成功。無數只灼光旗幟散發的光芒連在一起,就好像一條光明的綢帶,隔絕了黑暗,降臨在晟洲大陸之上,數萬難民得以沿著這條光明之路返回故鄉?!?/br> 麥蒂嘆了一口氣,道:“當然,這條光明的‘歸巢之路’筑成的代價也非常慘重:幾乎所有的點燈者都犧牲了。只有開拓第二條道路的一位小隊成員活了下來,那人叫做‘哈維戈’……或許是隊友犧牲對他來說的打擊太大,哈維戈在被授勛之后,向教皇申請離開了乜伽晟國,沿歸巢之路返回,去尋找伙伴們的尸體,他想要帶著伙伴骨灰歸鄉……但這位英雄卻再也沒有回來過?!?/br> 夜色沉靜。故事講完,麥蒂拿出了走到哪兒都帶著的風琴,他奏了一首哀歌。曲名叫作《被遺忘的流浪者》。 麥蒂不愧是曾經的吟游詩人,在憂傷流淌的音韻中,荀聽竟然覺得心情有所觸動,他抬頭仰望著降臨的月色,忽然想到一件事。 歷史記載,災一期結束才進行的歸巢之路……也就是說,厄嬰之災曾經消失過? 荀聽的主線任務之一是“殺死厄嬰”,第一次厄嬰之災是如何消失的,對他來說是一條相當重要的信息。 他大概明白為什么系統中會有專屬的一類收集圖鑒叫“史詩圖鑒”了?;蛟S它在提醒荀聽要“以史為鑒”——主線任務的完成方法或許可以在乜伽文明史的遺跡里找尋。 突然,系統面板跳出。 【主線任務(一)殺死“厄嬰”】進度15% 進度條長了5%,也就是說這條思路是對的。 荀聽在紙上寫下:“第一次厄嬰之災,是如何消失的?” 米莉亞抹去了一點眼淚,道:“這件事眾說紛紜……大家都猜測是當政的教皇懷社上做了些什么使得災難消失,這個話題還是神學院大荒研究系的學者研究的熱門方向呢?!?/br> 米莉亞建議道:“荀,你要是對厄嬰之災和乜伽歷史感興趣的話,可以去神學院試試。視角會開拓很多?!?/br> 三十七也建議過荀聽去神學院求學來著,神學院的學術權威性是三十七也認可的。 荀聽第二命的時候忙生忙死,一天恨不得要掰成二十五個小時來用。他后悔沒多抽出點時間來去神學院查閱資料。 他寫道:“好考嗎?” 米莉亞面露苦色:“不太容易?!?/br> 看來備考的經歷給米莉亞留下了點“痛苦”的回憶。 “……”荀聽只能先寄希望于彌爾藍了。 “前面,到了?!?/br> 戰止序開口說話,正好麥蒂的演奏也進入了尾聲。 因為烏云的圍簇,月光并不明亮,很快濃云密布,天空再次下起了細密的小雨。朦朧雨霧之中,樹木掩映著不遠處黑漆漆的村鎮,只有幾戶人家搖曳著燈光。 “哎呀,這雨煩死了?!丙湹俅魃隙放?,將風琴塞回布袋,以防被沾濕。 他們見到不遠處有一束昏暗的光。近了,才發現那是兩個人提著一盞燈。 “你們是誰!”男人舉燈喊道。 麥蒂回道:“我們途經這里,路途勞頓,想要在此休息一晚——這兒有旅店嗎?” “你們也是路過這里的?”男人激動道,“太、太好了。我的馬在路上踩到陷阱摔死了,好不容易找到有人煙的地方……” 男人名叫勇夫,身穿藍條制服,走路一瘸一拐,腿部有傷。他背后站著一個身材婀娜、容貌姣好的女子,她的胳膊沾有血跡,裝扮并不像來跑大荒的傭兵。 女子看到荀聽一行后,膽怯地向勇夫身后躲了躲,兩雙惹人憐的黑眼睛在燈光下不停地閃爍著。 不知為何,荀聽老覺得她這眼睛有些熟悉。 麥蒂目光一斜,注意力在女子身上停留了很久,他問:“這個姑娘叫什么名字呀?” 勇夫替女子說道:“她叫伊河西德尼恩,我是在路上遇見她的,她也遭遇意外受傷了?!?/br> “誰?西德尼恩家族的人?”希什皺眉,語氣突然變重了起來,說道,“你沒事跑來這里干什么?” “啊,啊我……我嗎?”伊河像被嚇到了似的,把臉全部縮到勇夫身后了,“我……是,是從家里跑出來……” 勇夫責怪希什:“你有話好好說,嚇唬她做什么!” 荀聽看向希什眉頭緊縮的臉,乍然知道熟悉感從哪里來的了。 伊河的眼睛感覺和希什很像。 很奇怪。他倆明明性別脾氣都不同,瞳色也不一致,荀聽就是莫名其妙地覺得哪里有點像。 “現在是你們有求于我,你給我放尊重點說話,逞英雄比屁都沒用,”希什指著勇夫說完,他又轉向伊河,審問道,“說清楚你為什么要到這里來,不然你倆就在雨里淋著?!?/br> “你們……”勇夫本來以為遇見好人,臉憋紅了起來,他道,“你……你們不救就不救!” “……” 荀聽不是很明白,希什的為人處世究竟是和誰學的,一句話就能解決的事情為什么總能挑出場不愉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