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震驚!滿級大佬竟靠躺平上分、穿越從路易十三時代開始、出軌后男友病嬌了、戀父情事錄(父女1v1)、腐櫻(叔侄H)、掌權者的朱砂痣(NPH 年上)、斗羅開局的諸天之旅、萬法一鍵鑲嵌、仙山有路、洪荒龍皇
玉柱沒在的時候,也沒有搞皇子監國那一套,就是以周筌為首,主持朝堂政務。 除了兵馬的調動,必須經過玉柱的批準之外,周筌可以代批一切奏折。 歷代以來,也只有玉柱敢給臣子,授予這么大的權力了。 玉柱用人,向來是疑人要用,靠制度來約束逐漸膨脹的權力。 周筌在國內主持大局,張廷玉從旁協助,兩個人一起簽押,才算是合法的政務批示。 而且,玉柱從頭到尾,都沒有允許周筌或張廷玉,染指兵權。 只要兵權一直牢牢的捏在玉柱的手心里,誰敢妄動,那就是找死。 “皇上御駕親征,才是真正的辛苦了呀?!敝荏荛L揖遜謝,不敢接受辛苦的夸獎。 “衡臣,你也辛苦了!”玉柱覺得周筌和張廷玉一起處理政務,堪稱是絕配。 周筌能謀善斷,敢于拍板,勇于任事。 張廷玉心思縝密,辦事從未出過大錯。 這兩個人聯起手來,主持朝廷的大局,玉柱即使遠在朝鮮,也很放心。 “皇上,您此次御駕東征,可謂是斬獲頗多啊?!敝荏芤娪裰男那樯鹾?,便主動提及了朝鮮的收獲。 玉柱抿唇一笑,說:“東國盡入我手,則整個東邊的海域無憂矣。等徹底平定了朝鮮,還須將倭國收入囊中,方為上上之策?!?/br> “皇上,臣以為,萬萬不可再次親征了,您乃是萬乘之尊,絕對不容有失?!睆埻⒂癯脵C苦勸。 玉柱很認真的問張廷玉:“滅國之功授予人臣,將來何以用之?” 張廷玉早就想好了說詞,不慌不忙的說:“回皇上,唐高宗命蘇定方滅國有三,其胸襟也算是很好了呀?!?/br> 玉柱哈哈一笑,這話也就是張廷玉敢說了,換個人,絕對不敢如此大膽。 時至今日,玉柱也不到四十歲,他的想法是,在他的有生之年,將華夏帝國的疆域版圖,徹底的固定住。 本土平安之后,就要展開對東南亞的征伐了。 東南亞的小國頗多,到時候,讓皇子們帶兵去練手,正好合適。 大明的皇帝,除了開國的太祖和太宗之外,少有知兵之人。 類似明堡宗這種敗家子,視軍事如同兒戲,簡直是豈有此理。 和康熙不同,玉柱帶兵遠征回來之后,不喜歡搞那些花架子的歡迎儀式。 玉柱領著朝廷重臣們,在皇宮的湖心閣之中,擺了幾桌酒宴,就算是慶功會了。 還沒散席,玉柱就得到了一個喜訊,洋人礦師在灤州附近,找到了大片的石灰石礦。 石灰石,是生產水泥的必要資源之一,戰略意義極其重要。 玉柱高興之余,拉著周筌連干了三杯。 周筌喝急了點,嗆住了喉嚨,連連咳嗽。 “皇上,臣差點忘了,實驗的水泥官道,已經修好了?!睆埻⒂癯弥裰吲d,趕緊又稟報了另一件喜事。 “衡臣啊,早不說?!庇裰掷鴱埻⒂?,連干了三杯酒。 張廷玉的酒量,其實非??梢?。只是,他的為人十分謹慎,從來沒有喝醉過。 散席之后,玉柱領著周筌和張廷玉,一起去看了新修的水泥官道。 實驗性質的水泥官道,就修在了皇宮的旁邊,長度為兩里,寬度為雙向八車道。 這里的車,自然指的是馬車。 玉柱親自坐上馬車,命車夫揚鞭疾馳。 只見,馬車行駛在寬闊的水泥官道上,想跑多快,就跑多快,再也不需要擔心黃土路面的坑凹不平了。 玉柱笑著說:“水泥官道,非常好,棒極了。不過,成本也高得驚人,朕打算收過往馬車的過路費,不知你們意下如何?” 周筌和張廷玉面面相覷,走官道,還要收過路費,簡直是聞所未聞。 “朕已經算好了,將來啊,新修的水泥官道,一里地收一文錢,十里地就是十文錢。對于商隊而言,若想趕時間送貨,就要交錢。不趕時間的話,也可以走免費的官道。至于收上來的錢嘛,全部用作養路費?!庇裰┵┒?,周筌和張廷玉都像是聽天書一般,目瞪口呆。 周筌心算了一下,一文錢一里地,真心不貴。 只是,派人收費的成本,也會跟著高漲起來啊。 周筌說了他的疑慮之后,玉柱翹起嘴角,說:“新的水泥官道,沿途不設收費站。只需要在出城的時候,買了過路票,即可上官道行駛?!?/br> 張廷玉仔細一琢磨,覺得不對勁,趕緊提醒說:“皇上,若有jian商偷逃過路費,又當如何?” 玉柱早就想好了,淡定的說:“沿著官道,派出流動的巡邏官兵即可。jian商們可以逃費一萬次,朕只需要抓住一次,就罰一萬倍,到時候啊,連本帶利的一起收回欠費?!?/br> 貸款修路,收費還貸,這是玉柱非常耳熟的口號。 實際上,很多地方的高速公路,因為收費過高,導致沒人樂意經過,出現了大面積的嚴重虧損。 除了必要的道路養護費之外,收費公司的內部,人滿為患,人浮于事,官多兵少,造成的人力成本嚴重超標,才是虧損的主因之一。 反正吧,虧的都是國家的。即使虧損再大,也不肯降價。 這就形成了一個死循環,過路費高,沒人樂意走,虧損嚴重,找地方要補貼,而且越是虧損,還總招關系戶進去,如此周而復始。 玉柱是老官僚了,他比誰都清楚,朝廷每興一利,地方必轉化為一弊,屢試不爽。 所以呢,玉柱干脆不設專門的收費站,改為choucha制。 choucha制之下,網肯定不可能太密,必然會漏網之魚。 但是,只要有重罰制度,迫使絕大部分商隊,老老實實的交了費,比設收費站的成本,低得可以忽略不計。 正所謂,興一利,而少其弊,善哉! 第1032章 大動作 隨著商稅的比例提高到了20%之后,征上來的商稅,在整個賦稅體系之中,所占的份額也越來越大了。 以前,田賦肯定占大頭?,F在呢,商稅逐年大漲,漸有取代田賦,位居第一之勢。 這個時候,玉柱早就開始醞釀的田賦改革,隨即提上了議事日程。 前清時期,田賦的征收,主要靠縣衙的差役和各地的糧紳,采取的也是定額包辦制。 這種稅制之下,弊端極大。往往是,朝廷收上一兩銀子的田賦,縣衙的胥吏、差役和糧紳,竟要吃掉五到八兩銀子的回扣。 前清的縣衙,看似官員極少,充其量也就是知縣、縣丞和主簿,這三人而已。 實際上,越是西部窮縣,養的胥吏和差役也就越多。 據玉柱所知,西部最窮的玉門縣,總人口才不到一萬,縣衙養的胥吏和差役,竟然超過了一千。 因為,窮山惡水的地方,往往民風剽悍。衙門的人少了,根本不可能用暴力征收田賦回來。 拉豬、拖牛、搶鍋、拆門板,甚至是搶農民之妻賣了換錢的惡事,在中西部地區的窮縣里,屢禁不止。 現在,由于商稅的大幅度提高,再加上朝廷直接管轄的各地警察局也已經完全組建到位了。 基于此,玉柱已經可以騰出手,整理胥吏、差役和稅制了。 “皇上,若是陜西、甘肅等西部各窮縣,二十畝地以下的農戶,一律改為三十稅一,則朝廷的歲入就會少一大截啊?!睆埻⒂褚恢奔婀苤鴳舨?,稅制的改革和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稅制的事情,事關國本,不可不慎。 玉柱還就喜歡張廷玉主動站出來,和他據理力爭。 “衡臣啊,就以玉門縣為例,全縣不過區區兩千戶而已,縣衙竟然養了一千多名差役。嗯,這些人里邊,大多是不拿俸祿的白役。但是,這些人也要吃飯,也要娶妻生子,也要養家糊口,怎么可能白給縣衙當差呢?”玉柱端起茶盞,啜了口茶,又說,“西部為何一直很亂,朕看啊,根子問題就是刁吏和惡役,盤剝得太狠了呀?!?/br> 財政問題,既是國之大事,又和拉幫結伙無關,張廷玉也敢就事論事。 “回皇上,臣以為,自秦朝以降,歷代皆以縣治為要。若是驟然動了縣治,就怕地方不寧??!”張廷玉考慮問題,確實比較遠。 但是,張廷玉考慮問題的方式和方法,始終沒有跳出秦朝之后的郡縣制的窠臼。 如果不是財政收入不夠,歷朝歷代,肯定是想皇權進村的。 之所以選擇皇權不下縣,就是擔心養人的管理成本,比征上來的稅,還要高得多。 張廷玉的觀念,之所以落伍了,那是因為,他沒有意識到八個字:轉移支付、寬報嚴查。 整個陜西和甘肅兩省,攏共收上來的田賦,也不過是一百萬兩銀子而已。 在帝國的財政收入之中,壓根就不值一提。 別的且不說了,單單是朝鮮進貢的五百萬兩銀子和一百萬石糧食,就碾壓了陜西和甘肅兩省。 實話說,若無外頭的殖民收入,帝國內部的負擔,怎么可能持續性的減少呢? 大英帝國的殖民歷史已經證明了,帝國的內部若想藏富于民,就必然有外面的人,替帝國民眾承擔必要的管理成本。 前蘇聯的民用工業品,技術落后,產品粗劣,完全沒辦法割西方富裕市場的羊毛。 所以,蘇聯帝國一直以壓榨蘇聯內部的民眾為主,只重視軍工生產,不注意藏富于民。 三億蘇聯人,天天都要排隊買面包,其整體消費力,還不如區區一個西德,怎么可能長久呢? 蘇聯打的就是七傷拳,軍工越發達,民眾越痛苦。 時間一長,蘇聯肯定率先撐不下去的內爆了。 玉柱的稅制改革,主要是給西部地區的國民,持續性的減稅。 小農社會之下,西部的兩省,主要收入不就是從地里刨食嘛。 現在,各地警察局已經組建完成之后,朝廷完全可以做到皇權進村了。 通俗的說,也就是西部地區,少收田賦,甚至是不征田賦,只收商稅。 相應的稅務缺口,就由朝鮮的貢銀和貢米,進行彌補了。 這么一來,西部地區的廣大的自耕農,也就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強制移民實邊,事實證明,此路不通也。 即使玉柱借著開國之君的威嚴,強行把內地的民眾遷移到了邊疆地區。時間一長,逃人必然眾多。 經濟規律決定了,西部那塊貧瘠之地,收入實在是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