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震驚!滿級大佬竟靠躺平上分、穿越從路易十三時代開始、出軌后男友病嬌了、戀父情事錄(父女1v1)、腐櫻(叔侄H)、掌權者的朱砂痣(NPH 年上)、斗羅開局的諸天之旅、萬法一鍵鑲嵌、仙山有路、洪荒龍皇
在朝鮮國內,成均館大提學是正二品的堂上官,位與六曹同,屬于是妥妥的重臣,在朝堂之上頗有發言權。 六曹,就相當于前明內閣之下的六部,和尚書對應的最高長官是判書。 不管崔正浩怎么解釋,姜彬和鄭坊都聽不進去。 “哼,簡直是豈有此理?”姜彬沖鄭坊使了個眼色,便拂袖而去。 鄭坊嘆了口氣,說:“崔君,我國尊天朝為上國,總要有好處可撈吧?” “再說了,除了蒙元之外,從前明開始,一直到前清,不都是自帶干糧和糧餉么?”鄭坊畢竟是朝鮮的高級分子,他故意強調的是傳統。 說白了,就是從大明到大清,把朝鮮王國慣得不知道姓啥了。 不過,鄭坊說的確實是有理有據。 比如說,萬歷三大征之一的抗倭援朝,李如松帶兵援朝,就是自帶干糧和軍餉,最終趕走了倭寇。 那一次,朝鮮人不僅恢復了祖宗留下來的三千里錦繡河山,還沒花幾兩銀子,可謂是大賺而特賺了。 有了那次的深刻記憶,朝鮮王國的官員們,從上到下,都有了白吃白占的壞毛病。 鄭坊和崔正浩,湊在一起密謀對付天朝上國。 玉柱呢,卻不慌不忙的待在船艙里,一邊享受著陳瓊苞的按摩服務,一邊下令呂武,盡量找各種借口,就待在江華島不走了。 朝鮮歷史上李麟佐之亂,一共打了三年。其中,危險的時候,差點拿下了漢城,提前結束李氏在朝鮮的統治。 玉柱絲毫也不著急,就算是朝鮮平滅了李麟佐之亂,他從江華島出兵漢城,充其量也就是一天的事兒。 朝鮮全境的八道,即使是地勢最險要的江原道,均可從水上登陸進攻,后勤補給異常之方便。 說白了,從陸上進攻,必須考慮山路崎嶇,難于補給的問題。 若是全程從海上運兵,則朝鮮全境皆在玉柱的兵鋒之下。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只要后勤無虞,以華夏帝國的綜合國力,那真的是要打多久,就可以打多久。 實話說,從登州過海運輸后勤物資到江華島,比西征準噶爾,省了至少二十倍的后勤運輸成本。 按照約定,天朝大軍到了江華島后,就應該領到朝鮮國提供的糧食和軍餉。 但是,大軍已到三日了,卻沒見到一粒糧食和一兩銀子。 正愁沒有借口的玉柱,簡直是正想磕睡,偏偏遇見了枕頭,索性待在江華島不走了。 朝鮮君臣,還從未見過,如此不慷慨大方的天朝大兵,他們也都傻了眼。 兩邊暗中叫著勁,崔正浩這個簽署了協議的使臣,可就了風箱里的老鼠,兩面受氣了! 俗話說的好,人在屋檐下,誰敢不低頭? 尤其是朝鮮的朝廷禁軍,在全羅道吃了大敗仗后,趕緊派人給呂武送來了五十萬兩銀子,外加一萬石糧食。 這么點東西,還不夠玉柱塞牙齒縫的,他自然不可能出兵了。 結果,朝鮮人摳摳索索的送上了三百萬兩銀子和二十萬石軍糧后,玉柱這才心滿意足的下令,兵出忠清道。 朝鮮人突然變得大方了,其實是有原因的。 李麟佐在全羅道打了勝仗之后,隨即率軍北上,于忠清道再次擊敗了朝鮮的禁軍主力三萬人。 眾所周知,忠清道緊挨著京畿道,距離漢城已經很近了。 叛軍即將兵臨漢城,所以,朝鮮君臣這才變得格外的熱情好客,慷慨又大方。 第1030章 吞并 拿了錢糧后,玉柱這才心滿意足的下令,進軍朝鮮的忠清道。 習慣上,朝鮮王國將全國劃為六個大區:關北(咸鏡道、平安道);關西(黃海道,平安道南部,以及江原道西部);關東(江原道太白山以東的部分,又稱嶺東);畿湖(京畿道全部和忠清道的一部);湖南(忠清道一部分加上全羅道);嶺南(慶尚道)。 忠清道的北邊就是京畿道,這里屬于是朝鮮王國的核心精華地帶了。 從江華島登船南下后,玉柱指揮大軍,從牙山灣登陸,正好擋住了李麟佐叛軍北上的去路。 牙山縣,是忠清道進攻漢城的必經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帝國陸軍乘船過海,正好發揮了海上機動力強悍的優勢,恰好節省了體力,縮短了后勤補給線的長度。 更重要的是,朝鮮國的主力禁軍八萬人,就在牙山。 朝鮮王國實行文人治軍和兵將分離制度,無定將、無定卒,類似輪流服役的預備役軍隊,而非常備軍。 此次,朝鮮王國領兵出征的主帥是,三道統制使崔賢勛。 于是,呂武和崔賢勛商量妥了,崔賢勛率軍在前,華夏的援軍在后,一起南下剿滅李麟佐的叛軍。 誰曾想,身為文臣的崔賢勛,竟然瞎指揮,擺了個所謂的一字長蛇陣,竟然被李麟佐的叛軍各個擊破,潰不成軍。 嗯哼,玉柱早就知道了,文臣親自領兵打仗,靠譜的概率極低。 現在好了,朝鮮王國僅存的本錢,輸得一干二凈,只能完全指望天朝上國的援軍了。 這時,李麟佐已經知道了,華夏帝國派出了援軍,便率領新勝之師,共計七萬人,迅速北上尋求決戰。 玉柱故意選擇了暫時退讓,引誘李麟佐來追。 結果,在地勢狹窄的龍仁山附近,兩軍擺開陣勢,展開了決戰。 決戰的環境,玉柱很滿意。 一言以蔽之,東邊是大海,西邊是高山,南北都是平原。 這種地形,一旦戰敗之后,就會被騎兵追殺得哭爹喊娘,必然是全軍覆沒。 清晨,帝國東征軍的將士們,飽餐了了戰飯后,按照命令,依次列陣,準備決戰。 李麟佐也想快速擊敗天朝的援軍,以便早日拿下漢城,順利的改朝換代。 于是,李麟佐傾巢出動,把全部的兵力,都押到了今日的決戰之上。 帝國陸軍的將士們,還是老傳統,一百五十門火炮在前,三排線列步兵在后。 只是,第一鎮將士們的身后,多了無數匹戰馬。 決戰開始后,李麟佐率先發起了進攻,只見一萬余名騎兵,拍馬往上沖,以排山倒海之勢,壓向了帝國陸軍的陣線。 帥旗下的玉柱見了此情此景后,不由微微一笑,放下手里的單筒望遠鏡,對呂武說:“乏善可陳??!” 呂武明白皇帝的意思,便陪著笑臉說:“朝鮮人根本不會打仗,單單是戰術的落后,至少是兩百年以上?!?/br> 玉柱點點頭,忽然想起了倭國的長筱合戰,織田信長利用柵欄和鐵炮(火繩槍),將異常強悍的武田家赤備騎兵,打得大敗虧輸,元氣大傷,從此一蹶不振。 正因為善于使用鐵炮,助長了豐臣秀吉的野心,這才有膽子派大軍渡海進攻朝鮮。 但是,援朝的明軍,人數雖然不多,卻擁有一百多門大大小小的火炮,把侵朝的倭軍打得大敗而逃。 如今,李麟佐的叛軍,面對的是,武器裝備比當年明軍更精良,訓練也更有素,更有戰斗經驗的精銳帝國陸軍。 實話說,此次決戰還沒開始,玉柱已經認定了,李麟佐絕無勝利的機會。 決戰開始后,等李麟佐的精銳騎兵沖進了炮兵的射程范圍之內后,玉柱果斷的下令,“開炮?!?/br> “轟轟轟……”隆隆的炮聲,拉開了決戰的序幕。 朝鮮人壓根就沒過,如此多的火炮,幾乎同時發起轟擊的場景。 第一輪炮擊過后,叛軍的騎兵隊伍里,就倒下了兩百多具尸體。 第二輪炮擊開始后,叛軍的騎兵,被炸得鬼苦狼嚎,丟盔棄甲的抱頭鼠竄。 玉柱趁勢改變了作戰策略,命令第一鎮的將士們,全體上馬乘勝追擊。 這種戰法,有個比較文雅的名稱:倒卷珠簾。 顧名思義,就是逼著叛軍的騎兵敗軍,踩亂叛軍的步兵大陣。 為了逃命,叛軍的騎兵敗軍,不敢回頭再戰,徑直沖進了自家步兵的大陣里。 朝鮮人互相踐踏,你擠我推,死傷者不計其數。 結果,攪得人仰馬翻,天昏地暗。 就在這時,呂武率領第一鎮的一萬多名騎兵,追殺了過來。 好家伙,李麟佐的叛軍,立時崩潰了。 玉柱抓住戰機,果斷的命令軍號手們,吹響了沖鋒號:“滴滴噠滴滴滴……” 兵敗如山倒,帝國陸軍的總攻開始后,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此戰,李麟佐的叛軍,全部被殲,連李麟佐本人也被生擒了。 戰后,朝鮮王國的中央禁軍和李麟佐的叛軍,都完了。 凱旋班師回漢城的時候,早有預謀的玉柱,突然在夜晚發難,一舉控制住了整個漢城。 朝鮮王李昑,隨即被廢,在玉柱的主持下,改立年僅六歲的李緈為王。 時至今日,朝鮮的主力禁軍,已經被叛軍殲滅了,完全無力對抗玉柱的吞并計劃,只能眼睜睜的看著立國好幾百年的三千里錦繡河山,一步步的變成華夏帝國的直屬領地。 事實證明,只要玉柱愿意封官加爵,朝鮮王國內部,從來不缺乏“朝jian”。 很快,在玉柱拉一派,打一派的有效策略之下,由“朝jian”李吉成為首的嶄新之議政府,十分順利的組建完成。 李吉成對內采取高壓政策,凡是不服議政府的國人,一律以亂黨視之,抓住了就殺頭。 另一方面,李吉成對天朝上國,卻極盡獻媚之能事,不僅答應了年貢白銀五百萬兩,糧食一百萬石,還把江華島送給了華夏帝國,作為前進基地的橋頭堡和落腳點。 第1031章 新官道 留下第三鎮駐守于漢城和江華島之后,玉柱順利的班師回了朝。 玉柱乘御舟,經吳淞口,一路暢通無阻的直抵武昌府的官船碼頭。 “恭請圣安!”留守于武昌的周筌和張廷玉,領著六部尚書和侍郎,一起到碼頭迎接玉柱。 “罷了?!庇裰男那樯鹾?,邁步走到周筌跟前,笑道,“竹生兄,辛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