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震驚!滿級大佬竟靠躺平上分、穿越從路易十三時代開始、出軌后男友病嬌了、戀父情事錄(父女1v1)、腐櫻(叔侄H)、掌權者的朱砂痣(NPH 年上)、斗羅開局的諸天之旅、萬法一鍵鑲嵌、仙山有路、洪荒龍皇
玉柱剛剛回府,大理寺卿劉瞰就來登門拜訪了。 在投靠玉柱之前,劉瞰僅為正六品的欽天監監副而已。 如今的劉瞰,能夠榮登正三品小九卿的高位,此皆玉柱提拔之功也。 “門下拜見柱公?!眲㈩M門后,目不斜視的長揖到地。 這年頭,一般的官員,都稱呼玉柱為:相國。 只有,多年的老部下,才有資格喚他為:柱公。 總而言之,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場合,稱呼也迥然不同也! “博聞兄,你太過客氣了,坐吧。來人,上茶?!庇裰鶎ψ约喝?,一向都很溫和,從不輕易發脾氣。 劉瞰經常往來于玉柱這里,他也知道玉柱秉性隨和大度,不拘俗禮,便主動湊到玉柱的跟前,斜簽著屁股,打橫坐了。 “不瞞柱公,門下此來,是有要事相稟?!眲㈩怯顸h小集團的一員,他也不怕說直話得罪人了。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玉柱的親舅舅李五,又惹事了! 因為有李四兒的持續貼補,李五在鄉下過的日子,也異常之滋潤。 結果,引水修渠的時候,和鄰居家因為地盤問題,起了紛爭。 眾所周知,在鄉下引水灌溉,鄰里關系至關重要。 實際上,只要多說幾句好話,多賠幾個小心,也沒啥大事。 但是,李五卻把引水渠,修進了別人的田里。 若是一般人,被欺負了,也不敢吱聲。 偏偏,李五的鄰居,有個堂哥是都察院的人。 在那位堂哥的指點下,李五的鄰居,越過了順天府,徑直到大理寺遞交了狀子。 眾所周知,大理寺接的狀子,必然會驚動老皇帝。 玉柱聽了前因后果,不由微微一笑,說:“無妨,由著他們去鬧,鬧得越大越好。嘿嘿,反正我的名聲已經臭透了大街?!?/br> 劉瞰也是明白人,他一聽就秒懂了。 玉柱的裙帶們,若是完全不做惡了,皇上就該起疑心了呀! 事情就是這么的荒唐! 玉柱如果是正人君子,老皇帝絕對不可能提拔重用他到如此的程度! 正因為,玉柱的小辮子,一抓一大把,老皇帝才敢放心大膽的重用他。 這就屬于是典型的皇權至上的悲哀了! 別說玉柱了,難道說,老皇帝不知道隆科多肆無忌憚的大撈黑錢么? 送走了跑來通風報信的劉瞰,玉柱摸著下巴,心里大為感慨。 有人暗中舉報李五,卻怎料,接狀紙的劉瞰,在私下里,已經把消息完整的透給了玉柱。 玉柱若是心狠手毒一些,只需要使個眼色,告黑狀的人,立時就要家破人亡了呀。 劉瞰走后不久,門上來報,莊王府的二郡主登門求見。 “不見。就說我去了軍營里?!被鸷蜻€沒到,玉柱絲毫也不著急。 現在,即使見了二郡主,談判的條件,不外乎是金銀珠寶,田契鋪子一類的身外之物罷了。 因老皇帝臨時回宮祭祖,天不亮,玉柱就坐轎出了府門,去宮里當值。 玉柱心里明白得很,暢春園雖是老皇帝的行宮所在,畢竟只是皇家園林,他騎馬進出,倒也勉強說得過去。 皇宮大內里,多少年過七旬的老臣,依舊苦苦掙扎于上朝的步行路上? 若是玉柱堂而皇之的騎馬進宮,天知道,會被多少口水噴死? 照規矩,神武門、東華門和西華門外,各立有一塊“下馬碑”,上面刻有“官員人等至此下馬”的字樣。 不過,賞朝馬的滿洲重臣,或是王公貴族,卻可以騎馬,從西華門進宮,至英武殿北側的內務府門前,再下馬步行。 唉,世風不古,不患寡,只患不均! “請相國安!” “拜見相國?!?/br> 從西華門開始,一直到乾清宮門前,沿途之上,給玉柱請安問好的官員們,絡繹不絕。 老皇帝在暢春園里昏迷不醒之后,最終是召了玉柱帶兵進園子,才算是平定了sao動。 除了少數幾個書呆子清流之外,絕大部分的官員,心里都很清楚,玉柱已是老皇帝最寵信的重臣,沒有之一。 進了乾清宮后,玉柱先去拜見老皇帝。 老皇帝昨晚睡得尚可,便笑吟吟的問玉柱:“我聽說,莊王府那位脾氣古怪的二格格,對你窮追猛打?” 玉柱陪著笑臉,解釋說:“莊王犯了國法,自有大清律例嚴懲之,臣兒安敢徇私?” 老皇帝點點頭,說:“莊王老糊涂了。別看他比朕年長了四歲,都一大把年紀了,卻活到了狗肚子里去了?!?/br> 玉柱知道,老皇帝只想傾瀉對莊親王的不滿情緒而已,便閉緊了嘴巴,等老皇帝罵完再說。 實際上,若是老皇帝年輕十歲,莊親王這事,頂多也就是一笑而過了,不可能真當一回事兒。 問題是,老皇帝的年紀越大,疑心越重,心理上的承受力,也跟著脆弱了不少。 等老皇帝罵夠了之后,玉柱這才小聲問道:“汗阿瑪,臣兒以為,不若把博果鐸圈入宗人府?” 玉柱這是典型的以退為進之策。 老皇帝若是答應了,玉柱再見二郡主的時候,就可以雙手一攤,推得一干二凈了。 只是,老皇帝搖了搖頭,說:“不急,再等等看。朕倒要看看,誰敢替他說話?” 幾乎在一瞬間,玉柱秒懂了。 敢情,老皇帝在下一盤很大的大棋。 老十四快回來了,朝里的局面若是不穩,老皇帝還睡得著覺么? 作為妥妥的帝黨,不須老皇帝發話,玉柱馬上知趣的稟報說:“臣兒已經命人,秘密監視著京里的各大王府和旗主們?!?/br> 老皇帝滿意的直點頭,他就是這個意思,還真沒有白疼玉柱這孩子呀! (ps:三更送上。四更,凌晨再更,我的腰吃不消了,先躺會。) 第821章 首輔? 老皇帝回到乾清宮之后,玉柱的值房,就在南書房里了。 眾所周知,南書房就在乾清門的左側,距離老皇帝的內書房,咫尺之遙。 玉柱從乾清宮出來之后,迎面就見,配備給他的八個筆貼式,并肩站在了南書房的門外。 嗯,和暢春園不同,宮里的南書房也就是三間屋子而已。 八個筆貼式,如果都坐了進去,南書房大臣們只怕是連站的位置都沒有了。 玉柱剛一露面,張廷玉便快步走了過來。 “稟相國,卑職思慮不周,沒有提前請旨?,F在,他們八個沒地兒安置了。南書房又是朝廷重地,不能擅入。唉,卑職無奈之下,只得讓他們暫時等在外頭了?!睆埻⒂褚蝗缂韧臅f話。 早在玉柱中狀元之前,張廷玉已經是南書房學習行走了。 等玉柱點了狀元,立了新功,進入南書房的時候,正好是張廷玉的頂頭上司。 然而,畢竟十余年過去了,如今的張廷玉,已經算是南書房里的資深大臣了。 但是,玉柱這個領班南書房大臣,一直把張廷玉當作辦公室主任一般,讓他無所不管。 沒辦法,誰叫張衡臣辦差,從來不出差錯呢? 不出差錯,說起來很簡單,實則難于上青天。 但是,張衡臣辦事,真的做到了滴水不漏。 請旨安排八個筆貼式,原本是玉柱的本職工作,張廷玉卻主動把責任攬了過去。 嗨,替領導背黑鍋的老部下,誰不喜歡? 玉柱夸獎了張廷玉兩句,轉身又進了乾清宮。 等玉柱再次出來的時候,手里已經拿了黃澄澄的旨意。 “上諭,著玉柱所屬南書房官弁,移值懋勤殿,欽此?!庇裰敱婎C旨之后,張廷玉不由心下大駭,情不自禁的倒吸了好幾口涼氣。 老皇帝的旨意,翻譯成白話,也就是,玉柱帶著他的人,改到懋勤殿辦公。 官員們,改辦公地點,其實是家常便飯,不足為奇。 可問題是,懋勤殿就在乾清門內,緊挨著老皇帝的正式寢宮:乾清宮。 南書房在乾清門的外墻邊,玉柱這個領班南書房大臣,卻帶著他的人,挪到了老皇帝的身邊。 把南書房一分為二,一里一外,距離還很近,其中的象征意義極其重大。 說白了,就等于說是,玉柱率領的小班底,成了南書房里最顯赫,也是最耀眼的存在。 張廷玉的腦海里,第一時間就蹦出了幾個字:內廷中的內廷! 在大內禁區的乾清門里單獨辦公,距離老皇帝還最近,這不是前明的首輔,又是什么? 漢朝的尚書臺,就是皇帝想侵奪丞相之權,故意安排的內廷機構。 玉柱帶著他的人,大搖大擺的進了乾清門。 張廷玉的心里除了震撼之外,倒也沒有太過復雜的情緒。 畢竟,玉柱提兵暢春園之后,老皇帝才敢下旨清場,這其中的信任,勿須多言也! 張廷玉忙完了手頭的綜合事務,捧著折匣子,出門去找玉柱。 也許是走得快了點,也許是精神有些恍惚,張廷玉下臺階的時候,一不留神,腳下一崴,竟然一屁股跌到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