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震驚!滿級大佬竟靠躺平上分、穿越從路易十三時代開始、出軌后男友病嬌了、戀父情事錄(父女1v1)、腐櫻(叔侄H)、掌權者的朱砂痣(NPH 年上)、斗羅開局的諸天之旅、萬法一鍵鑲嵌、仙山有路、洪荒龍皇
這一次,老皇帝派白晉跟著玉柱一起南下云貴,確實一片拳拳愛護之心。 眾所周知,不管是云貴的大山溝也好,還是洞烏的叢林也罷,確實是遍地瘴疫之地。 老皇帝擔心玉柱不小心的中了瘴毒,這才安排精通西洋醫術的白晉,守在他的身邊。 白晉來大清的年頭,已經很是不短了。 早在康熙二十六年,白晉就和別的傳教士們,一起到了浙江的寧波府。 剛一見面,白晉就提出了他的要求。 “稟大將軍,皇上允了卑職,閑暇之時,可在軍中傳播福音?!卑讜x哈腰站在玉柱的面前,姿態顯得很恭敬,骨子里卻透著幾分孤傲的氣息。 嗯,玉柱自然心里有數,自詡為太陽王的路易十四,派白晉來大清,肯定不可能是當義工的。 第623章 巡撫小弟 允許白晉在新軍里邊傳教,嗨,別逗了呀! 玉柱非常熟悉歐洲人殖民全球的老套路了,先是送醫送藥,再傳播福音,順便掌握了各地的地形和民情。 等殖民軍來進攻的時候,這些洋人傳教士幫著帶路,順理成章也。 不過,白晉不是一般的洋人傳教士。他和張誠兩個人,因敬獻了奎寧,救過老皇帝的命。 老皇帝都允許白晉傳教,玉柱公開硬頂,確實有點說不過去。 玉柱點點頭,說:“新軍還沒從西邊回來,白大人暫且先去火器營里傳播福音吧?” 白晉來大清的時間,比玉柱的出生還要早幾年,他對大清的內情,自然是了如指掌。 既然玉柱如此的爽快,白晉也無話可說,行禮告辭了。 三日后,新軍回來了。 在籌集了糧草、衣物和彈藥之后,玉柱奏明了老皇帝,便率領討伐大軍正式出發。 大軍由天津衛登上臨時征用的洋人商船,浩浩蕩蕩的沿著海岸線,駛向位于廣州府的香山縣。 著名的珠江,在廣州境內也就是東江,其入??诰驮谙闵娇h境內。 珠江原指廣州到入???6公里長的一段水道,因為它流經著名的海珠島而得名,后來逐漸成為西江、東江、北江以及珠江三角洲上各條河流的總稱。 在康熙年間,大名鼎鼎的特區城市珠海市,還是香山縣境內的一個小漁村。 和后世不同的是,大清初年的整個廣西省都是內陸省分,完全不靠海。 著名的北部灣,都是廉州府的轄區,歸廣東省管轄。 玉柱用兵,尤喜走水路或是海路。 眾所周知,水運的成本和速度,以及后勤補給的便捷程度,全都秒殺了陸路運輸。 秦始皇滅南越的時候,也是先修靈渠,后興兵南下。 當然了,如果秦始皇知道,從東江溯水西進,可以直抵云南的烏蒙山,他一定不會再修靈渠了。 被征用的幾十條洋人商船,扯起風帆,順洋直下,速度異??旖?。 大約一個月后,玉柱抵達了廣州府。 經過短暫的停留,迎來送往了一番之后,玉柱率軍乘船逆東江而行,又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順利的抵達了云南的省府云南府。 云南府,即今之昆明市也。 云貴總督蔣陳錫,云南巡撫甘國璧,一起在云南府東門三十里外的接官亭,迎接玉柱的到來。 蔣陳錫的弟弟蔣廷錫,現任內閣學士,所以,蔣陳錫頗為知道玉柱的厲害之處。 至于甘國璧,就比較有意思了。因隸屬于正藍旗漢軍的緣故,他們甘家算是老佟家的老奴才了。 時近正午時分,玉柱來了。 還是老規矩,那塊金晃晃的狀元官銜牌,依舊打頭陣。 不客氣的說,只要大清不亡,玉柱不死,正經科舉狀元郎的身份,他有資格炫耀一輩子。 浩浩蕩蕩的儀仗隊伍之中,最醒目的是高高聳立的帥旗。 帥旗上書一行大字,欽命征南大將軍,玉。 “臣蔣陳錫,恭請圣安?!?/br> “奴才甘國璧,恭請圣安?!?/br> “圣躬安!” “卑職拜見玉大將軍!” “罷了!” 一番行禮如儀之后,蔣陳錫和甘國璧一起將玉柱,迎進了早就布置妥當的接官亭內。 官場的繁文縟節,勿須多言,總之很麻煩。 等形式上的東西都結束了之后,玉柱正式入駐蔣陳錫的總督署,以此為大將軍行轅。 云貴總督府,也就是前明的沐國公府,東臨文廟街海天閣巷,西接沙朗巷。 玉柱在總督府門前,下了馬后,見氣勢頗大,不由瞇起兩眼,仔細的打量了一番。 云貴總督衙門經歷任總督的修葺,規模宏大,重門疊構。 頭門和二門,都有中左右三道闊門組成。 頭門前柱礎下砌有幾級石階,臺階前兩旁雕砌有一對威猛的大石獅,彩得五色斑斕,突顯森嚴凜凜。 頭門對面為一照壁,高3米多,寬近20來米。 壁上繪一大麒麟,與總督官服補子圖案相符。頭向著一輪高升的紅日,擬紅日為皇恩浩蕩的天子,尾下有五虎六豹,以喻統屬著五個總兵、六個副將。 石階兩側的平壩中間,豎有兩根大桅桿,各高近10米。桅上有一木斗,斗上懸一長旗,上書:“云貴總督部堂”六字。 在東西兩面,各有一道大柵門,柵門上有橫額,標有“轅門”兩字。 進得儀門,則有大堂、二堂、三堂和眷屬寓居的四堂。 玉柱緩步走進了總督署,剛在三堂坐下,就聽人稟報說,云南巡撫甘國璧在外面求見。 大旗主蒞臨云南,甘國璧身為云南巡撫,不親自來拜見一番,那是想干嘛? 玉柱微微一笑,吩咐下去:“有請甘撫院?!?/br> 身著二品文官服色的甘國璧進來后,畢恭畢敬的扎千行禮,小心翼翼的說:“奴才甘國璧,請主子大安!” “罷了?!币姼蕠岛芄郧?,禮儀也沒錯,玉柱倒也沒有故意為難他。 沒辦法,甘國璧的地位再高,官職再大,見了本旗的旗主,不說下跪行禮,至少也要扎個千。 否則,就是犯了規矩,要遭重責的。 本質上,韃清政權就是半奴隸和半封建制的混合體。 原本,上三旗的旗人,才是韃清皇帝的奴才。 后來,隨著皇權的逐漸擴張,演變成了所有旗人都是皇帝的奴才。 等老皇帝坐穩了皇位之后,有資格在他駕前自稱奴才的滿臣,至少也要超過三品。 “甘大哥,請上座?!庇裰芸蜌獾淖屃俗?。 甘國璧聽見玉柱喚他為甘大哥,不由大大的松了口氣。 甘大哥這個稱呼,玉柱是站在曾任內閣大學士的立場上,看待老甘這個下屬。 上級和下級的關系,遠比主子和奴才,單純得多,也好應付得多! 甘國璧偷眼看了看玉柱,心里充滿了感激之情。 至少,年輕氣盛的玉柱,沒有故意借主奴關系,拿甘國璧出來立威。 不夸張的說,玉柱就算是當著所有高官的面,怒斥甘國璧為狗奴才,甘國璧也不敢放半個屁。 旗人的半奴隸制之下,就是這么多的講究。 誰敢不守規矩,就等于是犯了旗主們的眾怒,擎等著遭天譴吧! (ps:昨天的一更補了,今天的一更找時間補。) 第624章 滑天下之大稽 對于洞烏國的情況,整個大清國包括康麻子在內,都了解的異常之膚淺。 玉柱的心里卻非常有數,和安南大致相仿,洞烏也具有近千年的抗北史。 北邊的帝國,始終無法壓服洞烏王朝及其前邊的諸王朝,核心其實就一條,兩國之間的地理山川,太過險惡了。 別說現在了,就算是到了抗戰時期,遠征軍經野人山敗退回國,十不存一,慘不忍睹矣。 現在,玉柱迫切需要了解,洞烏國的真實內情。 “甘大哥,不知道洞烏國犯邊的情況怎樣了?”玉柱是來打洞烏的,自然要問云南的地頭蛇了。 甘國璧欠身身子說:“稟大將軍,我大清境內的尋傳蠻和洞烏境內的尋傳蠻,屬于同宗同源,這是兩國啟釁的源頭。前明時期,分明國境內的尋傳蠻,為茶山和里麻兩個長官司,也就是羈縻土司也……” 玉柱一邊聽,一邊點頭,后世的裹敢王老彭,佤王老包,都是典型的漢人。 怎么說呢,反正吧,大清和洞烏的邊境地區,由于羈縻土司之間時刻都在為地盤發生爭斗,從來就沒有明確的邊境線。 這就給了洞烏王北進的口食! 甘國璧畢竟在云南做了兩任巡撫,對洞烏的國情,有個大致的了解。 據甘國璧說,洞烏王朝現任國王名叫達寧格內,此人倒也有些才干,導致頗有些狼子野心,一直覬覦大清境內尋傳蠻的肥沃土地。 沒辦法,洞烏的北部地區,山窮水惡,除了郁郁蔥蔥的原始森林,根本就沒地方種糧食。 眾所周知,在這個農耕文明時代,沒有糧食,就沒有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