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震驚!滿級大佬竟靠躺平上分、穿越從路易十三時代開始、出軌后男友病嬌了、戀父情事錄(父女1v1)、腐櫻(叔侄H)、掌權者的朱砂痣(NPH 年上)、斗羅開局的諸天之旅、萬法一鍵鑲嵌、仙山有路、洪荒龍皇
常平倉雖然歸省里管,但是,規矩是只許搬進,無旨意不許搬出。 玉柱的意思,其實很清楚,就是借河南省庫的糧食。 依唐阿則以為,玉柱要借常平倉的存糧,這就產生了美麗的誤會。 “省里數府遭災,省庫也沒有多少余糧呀?!币捞瓢⒐苤獛?,他的話頗具分量。 李錫在兩面夾擊之下,顯得格外之狼狽。 玉柱人在虞城縣,沒辦法去盤開封的省庫,這是依唐阿的判斷。 誰料,玉柱虛晃了一槍,沒再提省庫借糧之事,而是說了捐納之事。 “河南遭災,朝廷正值用糧之時,本欽差決定,馬上開洪災捐!” 玉柱原本就管著戶部的捐納處,河南遭了災之后,正好符合捐納的規矩。 大清的體制,既有僵化的一面,亦有靈活的一面。 開捐,就和依唐阿沒啥關系了,乃是玉柱職責范圍內的事務。 因為是要拖住河南的官員們,玉柱也沒下狠手,而是恩威并施的控制住了局面。 等商議妥當之后,玉柱邀請大家一起赴宴。 大災臨頭,玉柱擺的也都是素席。但是,酒卻是好酒。 玉柱的酒量驚人,席間,他頻頻舉杯,重點招呼依唐阿和李錫。 大清官場上的陋規,官面上的飲宴,各種規矩層出不窮,必須一一到位,這就很花時間了。 再加上,玉柱成心拖延時間,這頓酒硬是喝足了兩個時辰。 散席的時候,李錫和依唐阿都醉了。 玉柱順勢以刑桉增多的名義,把沒有喝多的臬司常季遜和本地的知縣,都給留下了。 只是,剛剛上了茶,玉柱還沒有開腔,老十三就滿面春風的回來了。 “哈哈,出奇不意的大獲全勝,妙哉!”重要證人被抓到了手里之后,老十三也不在乎什么了,公然出現了室內。 玉柱暗暗松了口氣,看樣子,老十三順利的得了手,大善也! 這年頭,朝廷辦桉,不重物證,尤重口供。 常季遜不認識老十三,他不悅的質問道:“爾是何人,安敢擅闖欽差行轅?” 老十三懶得搭理常季遜,他笑瞇瞇的對玉柱說:“多謝相助,如果沒有你的人幫忙,肯定會有漏網之魚?!?/br> 玉柱并不居功,含笑提醒道:“十三爺,要趕緊的問口供,才是正道理。 ” “嘿嘿,爺在路上使了些手段,已經拿到了重要的口供?!崩鲜k成了大事,找到了替老四洗刷黑鍋的證據,心里一高興,嘴上就沒了把門的。 “啊,十三爺?”常季遜立時驚呆了,大張著嘴巴,傻愣愣的望著老十三。 老十三笑望著玉柱,提醒道:“玉大欽差,密旨該拿出來了吧?” 此言一出,玉柱當即確信無疑,老十三確實得手了。 “有上諭,常季遜接旨!”玉柱從懷中摸出康熙給密旨,高高的舉過頭頂。 常季遜立時嚇得面如土色,渾身抖成了篩糠。 “內閣奉上諭,著玉柱全權辦理黃河決口害民之事,河南布政使以下,皆可先革職,拿交刑部從重議罪,欽此?!?/br> 玉柱藏得夠深,忍了這么多天,才拿出大殺器,一舉擺平了常季遜。 八爺黨在河南省內,共有雙柱,其一是臬司常季遜,其二則是藩司依唐阿。 現在,常季遜既然被逮,被灌醉了的依唐阿,亦是再劫難逃了。 (ps:凌晨還有更。) 第418章 玉宮保 黃河的決口,年年都有,其實不足為奇。 玉柱的難處是,既要收拾了心肝黑透了的官員們,又不能給康熙留下他交好老四的壞印象。 做官,到了玉柱這個級別之后,辦事能力猶在其次,最主要的是站隊問題。 康熙寵了幾十年的廢太子胤礽,真翻臉之后,下手之狠毒,也是令人發指的。 別的且不說了,著名的“托合齊會飲案”中,除了托合齊父子外,還有刑部尚書齊世武、兵部尚書耿額、都統鄂繕等二十幾人。 東窗事發后,齊世武的四肢,被釘在墻上,哀號了好幾天,才死透了。 至于,主犯托合齊,康熙親自下令,挫骨揚灰,不許收葬。 對于迷信的古人來說,挫骨揚灰的懲罰,那簡直就是令其永世不得翻身的天譴了。 號稱仁皇的康熙,收拾政敵的手段,也是異常之慘烈和狠毒。 玉柱一直引以為誡! 實際上,這次到河南辦差,也算是康熙對玉柱的一次試探。 康熙故意派了老十三和玉柱一起南下,就是想看看,玉柱和老四之間,有無瓜葛? 做官之人,只有小聰明,而無大智慧,遲早要栽大跟頭! 所以,這一次南下,玉柱完全沒有插手老十三暗中察訪的事,只給了有限度的支持。 這么一來,既辦成了差事,又不至于惹來康麻子的疑心,可謂是一舉兩得也! 十日后,玉柱接到了京里發來的六百里加急廷寄。 廷寄和上諭,雖然都是皇帝的旨意,卻也有不小的區別。 廷寄,又稱寄信諭旨,本身就帶有密旨的內涵。 上諭,則分為明發上諭和密諭。 明發上諭,需要定期刊載于邸報之上,全天下的官員都可以看得見。 邸報,又稱京報,專門抄發皇帝諭旨、臣僚奏議和有關政治情報的抄本,照例要層層下發到各地縣衙! 老電視劇《雍正王朝》里,在外邊游山玩水的康熙,命張廷玉擬旨,明發上諭:朕將于八月初六回京。 這里說的就是,康熙故意打草驚蛇,想刺激太子胤礽先動手,再廢了他。 至于,密諭,就勿須贅言了,都懂的。 接到了廷寄之后,玉柱便押著依唐阿和常季遜,率先回京了。 至于,河南的賑災事務,則由巡撫李錫戴罪立功,全權負責。 沒有追究李錫,其實是玉柱的建議。 把河南省的官員,都抓光了,看似很爽,也很解氣??蓡栴}是,誰來辦理賑災事務呢? 與其調來不熟悉情況的外省官員,不如捏著李錫的小把柄,逼迫他賣命。 更何況,玉柱雖然走了,老十三依舊待在開封府附近,盯著監督呢。 老十三,能夠成為常務副皇帝,除了他替老四賣過命之外,也因為他很有才華。 玉柱對老十三已經非常之了解了。不夸張的說,老十三上馬可管軍,下馬可撫民,確實是個頂級的人才。 官船上,玉柱品茶的時候,卻沒注意到,錢氏一直悄悄的盯在他身上。 周荃抖開折扇,笑道:“東翁,您建議朝廷,逼著李錫主持賑災,此計甚妙也!” 玉柱嘆息了一聲,說:“以工代賑之法,我倒是希望李錫執行得更徹底一些?!?/br> 周荃點點頭,說:“門下也以為,以工代賑的修渠架橋鋪路,遠比設粥棚施粥,讓流民們吃白食,要合適得多?!?/br> “唉,百姓們還是太苦了呀?!庇裰鞠胗H自主持賑災之事,把事情辦得更加圓滿一些。 只是,康熙急切的召他回京。玉柱仔細的琢磨了一番,只怕是京里又出妖蛾子了吧? 原本,錢氏以為,在船上會失身。 然而,直到回到了京城,玉柱都沒有碰過她半根手指頭。 玉柱照規矩,先去暢春園,遞牌子請見皇帝。 錢氏則被帶去了慶府。 隆府這邊的內書房,有晴雯伺候筆墨。玉柱若是領著錢氏過去了,豈不是故意令晴雯難堪么? 慶府這邊的內書房,恰好還缺了個有文化的添香磨墨之紅袖。 玉柱身邊的女人,不管是秀云,還是曹春,都很懂事,從不插手男人內書房里的事務。 只是,慶府這邊,玉柱身邊的大丫頭寒月,因為忠誠有余,能力稍顯不足,其威望遠不如隆府那邊的寒霜。 沒辦法,甘蔗沒有兩頭甜。 玉柱娶了兩個正室,身邊的人手,也跟著分成了兩撥。 去清溪書屋的路上,魏珠故意壓低聲音說:“博啟被參了?!?/br> 被參,也就是被彈劾了。 玉柱一聽就懂,博啟雖然收了不少的金珠財寶和美人兒,但是,有人彈劾博啟卻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小把戲而已。 真正的目標,是玉柱這個正欽差。 魏珠居然敢泄露消息了,玉柱即使用腳去思考,也知道,趙昌必定把他壓得太狠了。 唉,這人吶,都是賤骨頭。 以前,魏珠的嘴巴多緊吶?拿匕首都撬不開的。 現在呢,被人逼狠了,魏珠需要玉柱的幫忙,也就放棄了原則。 拜見了康熙之后,玉柱剛起身,就發起了牢sao。 “老爺子,河南太熱了,還是您這地兒涼快得多?!庇裰膊坏瓤滴醢l問,就他把在河南干的大小事情,詳盡的敘說了一遍。 末了,玉柱又說:“老爺子,家里又不消停了,我想請幾天假,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