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震驚!滿級大佬竟靠躺平上分、穿越從路易十三時代開始、出軌后男友病嬌了、戀父情事錄(父女1v1)、腐櫻(叔侄H)、掌權者的朱砂痣(NPH 年上)、斗羅開局的諸天之旅、萬法一鍵鑲嵌、仙山有路、洪荒龍皇
玉柱只是過路的欽差而已,到漢城見了李焞,敷衍足了面子,也就完事了。 就算是李焞對玉柱有意見,暗中告了刁狀。 嘿嘿,康熙非但不會責怪玉柱,反而會夸他謹守本分,很懂事兒! 玉柱就這么瀟灑的走了,不帶走半點云彩! 半個月后,船隊抵達了圖門江口。 此時的圖門江,已經封凍住了。 英國人的水手們,有著豐富的航海經驗,他們找了個合適登陸的地點,停了船,利用船尾拖著的幾條小船,搭上了登陸的跳板。 登陸的地方,只能是湊合著用罷了,遠沒有京城的官船碼頭那么的便利。 結果,登船才花了不到一天的時間,可是,卸船卻足足用了四天時間。 主要是卸下重炮比較麻煩,費了不少的勁和心思。 幸好有英國水手幫忙,不然的話,就憑鄂敏的手下們,只怕會出現火炮掉入海里的糟糕情況。 玉柱親自體驗過了,外罩防水厚毛氈的特制雪撬車足夠寬大,里邊擺上一到兩個炭盆,睡著還挺暖和。 戰士們宿營的問題,倒是順利的解決了。 美中不足的是,這種雪撬車里邊,只能坐著或躺著,而無法站立。 為了此次出兵,玉柱可謂是cao碎了心。 這次去羅剎國,說句心里話,核心是怎樣保暖、住宿和吃飯,作戰倒在其次。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保障。 武衛營的戰士們,都穿著厚厚的羊皮襖,戴著狗皮護耳帽,手上是羊皮疊加棉絮的手套,腳下穿著高筒靴。 除此之外,每人還有一只小暖手銅爐,可以暖手,也可以暖腳,十分的方便。 車廂里,還有燒得很旺的一到兩只銀霜炭盆。 雪撬車的前邊只有兩個射擊觀察口,車門開在了后邊。 這就避免了一般的馬車,迎風面朝前,車廂里始終進冷風的弊端。 玉柱特意囑咐過戰士們,不管什么時候,至少留一人值崗。每隔一刻鐘,必須將觀察口打開一一個小口子,放冷空氣進車廂,以免一氧化碳中毒。 云工駕馭雪撬的車夫,裝備就更加的齊全了。內穿棉襖,外罩厚實的羊皮襖,加厚的皮棉手套,加厚的棉靴,加厚的狗皮護耳帽,還戴著特制的棉口罩,只露出一雙眼睛在外面。 嘿嘿,一應的防寒裝備,俱全也。 說句心里話,單單是這么一支小部隊,花的銀子和物資,就是海量的驚人。 要不,怎么說,打仗就是燒錢呢? 至于火器營的炮甲那邊,他們可都是康熙的心頭rou,壓根就不需要玉柱去cao心。 康熙覺得玉柱定制的裝備,都非常實用,就直接吩咐內務府給炮甲們,原封不動的又做了一份。 全軍上岸后,傻狗們和雪撬車就派上了大用場。 拖重炮的雪撬車,看似異常沉重。實際上,眾人推動之后,只要順利的滑行起來,只需要十條傻狗,就可以輕松的拉動了一般情況下,滑動摩擦,比滾動摩擦,阻力大得多。 但是,冰雪面上,又是另一番景象了?,F在,要考慮的是,緊急情況下,剎不住的問題了。 冬日漫長,要到來年的五月才會化雪,還早得很呢。 傻狗們拖著雪撬車趕路,并不需要太快的速度,半個時辰三十里,即可。 啟程之后,傻狗們不可能一直跑下去。每半個時辰,歇息一刻鐘,換下一批傻狗繼續來拖車。 如此周而復始。 至于,戰士們,嗨,躺在搖搖晃晃的車廂里,一直處于半夢半醒之間。 累?不存在的! 每半個時辰,下車活動下筋骨和腿腳,然后接著上車躺著,舒服得很吶。 和大家不同,坐在車廂里的玉柱,則暫時沒戴手套,而是把手籠在“套袖”里。 玉柱的套袖,是特制的。用紫貂皮,混合著絲綿緞子做成,雙手籠在袖套里面,非常暖和需要玉柱簽署文書的時候,直接把手伸出來,即可。 傻狗,只是在吉林和黑龍江一帶有用。再往北的西伯利亞,雪深四尺以上,就必須換馴鹿了。 整個大清朝,只有極北的索倫部,才養有大量的馴鹿。因為,馴鹿的主要食物是苔蘚,緯度太低的東北地區,并無苔蘚可吃。 皇帝下旨準備的馴鹿,都在雅克薩城里。但是,玉柱還需要先去齊齊哈爾城,拿到黑龍江將軍博定的補給公文。 齊齊哈爾城,乃是黑龍江將軍的駐地,目前是黑龍江轄區內的第一大城。 所以,玉柱按照約定的計劃,指揮著他的小股部隊,一路向北行軍,目標是齊齊哈爾。 玉柱的小隊伍,要先穿過吉林將軍的轄區,才能到黑龍江去。 吉林將軍轄區,從現在通化市開始,沿著南海(日本海),一直到北海(鄂霍茨克海)旁邊的索倫河為止,包括了庫頁島在內。 也就是說,黑龍江將軍的轄區,沒有海。吉林將軍的轄區,則全是海。 小隊伍從圖門江口北上,第一站便是琿春寨。此時的琿春寨,屬于寧古塔副都統的轄區。 琿春的歷史可上溯到新石器時代。四千多年前,原始社會的新石器時代,就有滿族祖先“肅慎“族在琿春繁衍生息的記明代,在琿春設置了琿春衛,一向被視為邊寨重地。 清軍入關后,琿春衛城便被廢棄了,變成了年久失修的琿春寨?,q春寨,目前是滿族舒穆祿氏的老巢。 舒穆祿氏,滿語“珊瑚,是女真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大清朝的舒穆祿氏,有八人在《清史稿》上立傳,他們均系世居琿春虎爾喀部部長郎柱的后人。 天寒地凍的光景,路上全無人煙。 玉柱的小隊伍,都已經到了寨門口,寨墻上的守軍,還沒有發現他們。 直到呂武帶人,齊聲吶喊了,才驚動了寨墻上的人。 沒辦法,大清對于兵馬的調動,控制得格外的嚴格。 別看玉柱已經領兵在外了,他的這支小隊伍,路上經過的所有城寨,都必須主動報備。 只要不主動報備,就會被朝廷視為,有謀反的嫌疑。 只要沒有拿到琿春寨佐領,加蓋官印的過關文書,下一站的密占寨,將視玉柱等人為反賊。 等了好一會子,寨內的鑲藍旗下參領納真,才帶著人出現在了玉柱的面前。 參領為正三品,玉柱這個二等蝦只是正四品而已。但是,玉柱是欽差副使,見官大一級。 納真驗過了兵部火票,及各種調動的手續之后,主動扎下千去,起身后,又和玉柱行了碰肩把臂禮。 說句心里話,沒有入關的老旗人,可比關內的八旗子弟們,純樸得多。 三十多歲的納真,一看就是個性格豪爽的漢子。 令玉柱沒有想到的是,納真當即下令,殺五頭牛,宰三十只羊,他要好好的犒勞遠道而來的旗下弟兄們。 和中原地區的不許殺耕牛不同,琿春寨這旮沓的老滿族人,主要是以漁獵為生,沒人種地。 在這里,牛,隨便宰殺。羊,也是日常的主食之一。 出兵在外,由于雪撬車的運力有限,需要帶上的物資又太多了,玉柱的隊伍里是沒有酒的。 所以,等納春命人端上酒壇子之后,鄂敏等人的眼睛都紅了。 他們一個個像狼似的,狠盯著玉柱,惟恐他阻攔大家喝酒。 第254章 富察家的嫡系 這么冷的天,喝酒確實可以驅寒。 路上沒酒喝也就算了,如今到了琿春寨,可以安全的喝酒了,玉柱自然不會去阻攔大家了。 玉柱見大家異常期盼的瞪著他,便笑道:“我身上的衣衫都濕透了,先去換換?!?/br> 就這么著,玉柱轉身走了,“嗷?!贝蠹叶记椴蛔越臍g呼了起來。 一路上,鄂敏和玉柱打過不少次交道。 說句心里話,鄂敏對玉柱的幸進,確實是不服氣的。只是,礙于玉柱的盛寵,鄂敏不過當面得罪玉柱罷了。 不過,這一次,鄂敏必須要佩服玉柱了。 大軍出兵在外,非慶功宴的情況下,是不允許飲酒的。 玉柱如果公開下令飲酒,肯定就會留下小辮子了。。 現在,玉柱轉身走了,大家隨便喝酒,將來即使有小人告發了,玉柱也可以推說不知。 高,高啊,實在是高??! 舒穆祿·納真,命人上了酒后,馬上就后悔了。 現在,玉柱主動給了個臺階下來,納真心里是感激的,就獨自來陪玉柱。 納真陪著玉柱,一邊喝酒吃rou,一邊暢談光輝的事跡。 大清國有個老傳統,只要出兵打仗,就喜歡甲地調兵幾百,乙地調兵近千,湊成萬人以上的大軍別的且不說了,第一次鴉片戰爭都打完了,南京條約都簽定了,從臺倫城調往江南的八旗兵,才到了滄州。 臺倫者,吉林將軍手下的三姓副都統轄城也。 三姓,滿語“依蘭哈喇”,漢譯“依蘭”為“三”,“哈喇是“姓”。清初,將盧業勒、葛依克勒、胡什哈哩、舒穆魯四姓族長編為世管佐領,后胡姓徙居寧古塔,剩下了盧、葛、舒三姓,遂稱其地為“三姓”。 不贅述了,反正,乾隆鎮壓臺灣民變的時候,都要調動東北的各族戰士出戰。 這些出關的各族戰士們,不是陣亡了,就是出天花,死在了路上。 能夠活著回東北的戰士,十不存二也。 從十三歲開始,納真也被抽調出去,打過羅剎匪幫。戰果還不錯,斬首八級。 要不然,琿春參領之職,也輪不到納真這個第五子來繼承了。 據納真介紹,此去齊齊哈爾,琿春算是大寨了,一直到寧古塔,都是百十人的小寨子。 當晚,由于將士們喝了酒,玉柱便下令,留宿于琿春寨內。 只是,玉柱帶來的雖然是小兵馬,也不可能都住進琿春住戶的家里去,這就只能還是雪撬車里宿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