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節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震驚!滿級大佬竟靠躺平上分、穿越從路易十三時代開始、出軌后男友病嬌了、戀父情事錄(父女1v1)、腐櫻(叔侄H)、掌權者的朱砂痣(NPH 年上)、斗羅開局的諸天之旅、萬法一鍵鑲嵌、仙山有路、洪荒龍皇
隨著玉柱的站定,整個福建省的大員們,跪滿了一地。 當著欽差大臣的面,只有旗人將軍和封疆的文臣們,才有資格自報家門的給皇帝請安。 在今天的這種場合之下,哪怕是一省之綠營提督和水師提督,亦無資格說話。 大清之文貴武賤,到了何種程度,由此可見一斑也! “圣躬安?!庇裰?,向左側高高的一拱,替皇帝作了答。 就在常青等人以為可以起身之時,玉柱忽然從袖內拿出了一份黃色的物件,厲聲喝道:“欽奉上諭!” 福州將軍常青,不由心頭猛的一緊,此前臺灣府那邊爆發的民變,皇上要追究責任了。 順治、康熙和雍正朝,這三朝的福建總督和浙江總督,時分時合,一直未有定數。 此時的福建總督和浙江總督,又合為一處,正式的官稱為福建浙江總督,而不是后世的閩浙總督。 現任福建浙江總督金世榮,乃是正黃旗漢軍旗人,他在福建省內,已經做官幾十年,算得上是福建通了。 福建巡撫李斯義,兩年前才由都察院左都御史,調任福建巡撫。只是,身為文臣的他,也有權節制福建水陸兩路提督。 如今的福建省內,除了福州將軍常青只管八旗兵和閩海關之外,總督金世榮和巡撫李斯義,其職權范圍,其實頗有重疊之處。 按照道理說,金世榮身為主兵的福建浙江總督,除了八旗兵外,節制福建綠營提督和福建水師提督,乃是他的本職工作。 可問題是,福建巡撫照例加了兵部右侍郎銜,還擁有王命旗牌,他也有權調動這兩位提督。 在大清的官場之上,只要是職權范圍出現重疊的情況,彼此扯皮,互相推諉,也就司空見慣也。 終清一世,督撫的職權不清,乃是常態。而且,督撫相爭,也是朝廷喜聞樂見的事兒。 若真的是督撫同心了,反而會惹來朝廷的猜忌。 臺灣的山民,聚眾民變,居然攻破了兩座縣城。 現在,民變雖然被及時的鎮壓了下去。但是,都有兵權的金世榮和李斯義,互相指責說,是對方的失職。 督撫互相參劾,朝廷照例是要派重臣前來福建查辦的。 按照朝廷的明發上諭,負責查辦此事的欽差大臣,還沒出京呢。 誰曾想,原本以為僅僅是過境福建,前往廣東主持鄉試的玉柱,竟然就是負責查辦此事的欽差大臣。 康熙的帝王心術,實在是令人膽寒也! 實際上,大清的皇帝,從康熙開始,都有指東打西式的查辦地方封疆大吏的好習慣。 前任江蘇巡撫,被署理江寧將軍慶泰密折參劾后,就是被奉旨巡視錢塘江堤防的欽差大臣,在過境蘇州的時候,冷不丁拿下的。 “金世榮接旨?!庇裰粠魏胃星榈慕辛私鹗罉s的名字。 “奴才金世榮,恭聆圣諭?!苯鹗罉s心里猛的一沉,暗道不妙,卻也只得硬著頭皮,叩首接旨。 “內閣奉上諭,福建浙江總督金世榮,怠慢軍機,推諉塞責,著拿交刑部議罪,欽此!” “奴才金世榮,領旨謝恩?!?/br> 金世榮已經倒了大霉,還要謝恩,可見皇權之厲害也! 玉柱頒了旨意之后,佩刀背弓的牛泰,便主動上前,摘了金世榮的頂戴,帶人將他架了下去。 就在李斯義面露得色,以為勝券在握之時,玉柱又從袖內摸一封上諭,厲聲喝道:“李斯義接旨?!?/br> “臣李斯義……恭……恭聆……圣諭?!崩钏剂x渾身發軟,顫聲說不出囫圇話。 “內閣奉上諭,福建巡撫李斯義,膽怯畏敵,遇變不前,勒兵自重,實屬辜恩枉上,著革去一切差缺,拿交三法司從重治罪,欽此?!?/br> 旨意既頒,李思義也被拜興帶兵摘了頂戴,徑直拿下了。 十七歲的玉柱,剛在地方上露面,就一次拿下了兩位封疆大吏。 消息在官場上傳開之后,人人皆謂,此圣上之寵佞也! 福州將軍常青,從頭聽到尾,倒也看懂了皇帝的心思。 總督金世榮雖然被拿下了,卻只是交給刑部議罪而已。說實話,只要朝里有重臣幫著在御前說幾句扎實的好話,倒也不至于倒太大的霉。 巡撫李斯義就不同了,他是被拿交三法司治罪,還被革去了一切差缺,這個就很嚴重了。 按照慣例,凡是交給三法司從重議罪的大臣,最后幾乎都沒有好下場。 沒辦法,大清乃是旗人的大清。金世榮雖然是漢軍旗人,卻也是大清的自己人。 而李斯義呢,雖位列封疆,卻是個地道的漢人。在督撫彼此打官司之時,旗臣和漢臣之間,往往以漢臣吃大虧而收場。 比較明顯的例子,其實還有咸豐朝的湖廣總督,旗人官文。 官文這家伙,撈錢是把好手,干正事卻不行。 中興三名臣,胡曾左之一的湖北巡撫胡林翼,本想上章彈劾官文,卻被幕僚閻敬銘給勸阻了。 閻敬銘認為,對于胡林翼而言,官文做總督是最佳人選。官文雖然沒有能力,并且貪財好色,但是如果胡林翼趕走了官文,來一個有能力的人,兩人斗得你死我活,胡林翼就騰不出來管理地方政務,不利于湖北的發展。 既然官文貪財,一年給他幾萬兩銀子就行了,省心省事。 胡林翼聽進去了。 官場上的交好,契機往往特別重要。 到了官文最寵的五姨太過生日的時候,整個湖北的官場,居然無人登門道賀。 這個時候,湖北官場的老大胡林翼登場了,他不僅主動去道賀,還讓官文的五姨太,拜了胡母為干娘。 據說,此妾曾開導官文,說:我胡哥哥是天下一等一的人才,你懂個什么?事情都讓胡哥哥來做,你就別瞎摻乎了。 官文遵命而行,整個湖北也由胡林翼說了算,于是湖北大治也。 結果,官文也在官場上一路飆升,一直升到了協辦大學士、太子少保以及一等伯爵。 在大清,差即差事或差遣的簡稱也。臨時性的職務,都叫作差事。比如說,玉柱兼任的崇文門監督,就屬于差事的一種。 缺,官缺也,乃是朝廷經制官職的意思。官缺,按照會典的規定,向來是一個蘿卜一個缺,不可能多,也不可能少。 比如說,金世榮所任的福建浙江總督,就屬于正式的官缺。 同時拿下了總督和巡撫之后,玉柱又宣了兩道上諭。 其中,福建浙江總督,由福州將軍常青兼任。而福建巡撫,則由現任福建布政使,漢軍旗人李全順護印署理。 辦完了正經的差事,福州將軍常青,異常親熱的把玉柱請到了提前預備好的欽差行轅,福州西湖花園。 福州西湖,論名氣,確實沒有杭州西湖那么大。 但是,福州西湖,到如今的康熙四十五年為止,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被人稱為閩地園林之明珠也! 福州西湖,也有八景,曰:仙橋柳色、大夢松聲、古堞斜陽、水晶初月、荷亭唱晚、西禪曉鐘、湖心春雨、澄瀾曙鶯。 著名大詞人辛棄疾,在《賀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中贊曰:煙雨偏宜晴更好,約略西施未嫁。 玉柱住進了西湖之中后,攜美婢,嬉戲于假山怪石之間,快何如哉? (ps:更新的速度確實不快,但是魚和熊掌不可得兼也。每天的兩更,不敢說質量如何的過硬,至少是用心去寫的。月底的月票,跪求賞給頗有誠意的玉柱吧。) 第213章 開考 玉柱入住了福州西湖之后,常青便主動湊過來,想和他套上近乎。 因為,玉柱出發前,不敢泄露了皇帝的密旨,便沒和隆科多商量。 所以,他對常青的底細,一無所知…… 官場上,凡是不知道派系的情況下,都必須要謹慎從事。 玉柱也就只和常青敷衍了一番。 常青送的美婢,沒收。 常青塞的銀票,玉柱也只收了五百兩。 在官場上,按照約定俗成的慣例,五百兩以內,可以算作是程儀,言官們也不會咬這個事。 畢竟,窮言官們,也是要收冰敬、炭敬和程儀的。 程儀者,前明之盤纏,今之路費也。 在本朝,欽差、學政或是京官外任的時候,在迎來送往之際,收一點小小的程儀,其實是皇帝都知道且已經默認了很久的潛規則。 到了雍正朝時,這種陋習,就被嚴厲的禁止了。 但是,雍正也是采取的既往不咎的態度,以前收了也就收了,以后不許再收。 常青本就是滿洲旗下,家中早就傳來了消息,玉柱每天午膳后,要陪皇帝下棋。 這個里頭隱藏的豐富內涵,身為封疆大吏的常青,豈能不懂? 常青想結交玉柱,也不過是為將來牽個線搭個橋,留個下次好見面的臺階罷了,并不指望馬上就有回報。 玉柱的時間其實很緊,等金世榮和李斯義,被押解上路之后,他便再次登船,直奔廣州府而去。 七天后,船到廣州,玉柱在官船碼頭上,宣了鄉試的旨意之后,就被請進了貢院之中。 和玉柱一起被鎖進貢院的官員,除了身為監臨官的廣東巡撫之外,還有諸多的同考官、謄錄官、彌封官等等。 按照大清會典的規定,鄉試的正、副主考官,在貢院里都有自己的獨院。 因玉柱是三品爵的欽差大臣,也就照往年一樣的例,享受到了三進獨院的待遇。 張廷玉僅為七品的欽差副主考,他就只能是一進的獨院了。 按照老規矩,鄉試的監臨官應該就近監視正、副主考。所以,現任廣東巡撫范時崇,就住在玉柱隔壁的四進獨院內。 臨來廣東之前,玉柱問過隆科多,關于廣東官場的底細。 據隆科多所言,這位范巡撫,乃是開國大功臣范文程的嫡長孫,其父為前浙江巡撫范承謨。 三藩之亂時,范承謨因拒不投降,被耿精忠砍了腦袋,以身殉了大清。 范時崇的祖父和父親,都死忠于大清。按照現代的語境,簡直就是死不悔改的老牌漢jian世家了! 和另一個大漢jian洪承疇的落魄晚景迥然不同,范文程的眾多子孫之中,就算是混得最差的那個孫子范時紀,也是官至紅頂子的二品侍郎。 玉柱對范文程的事,知道的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