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六章、撲朔迷離
書迷正在閱讀:我靠種田飛升了[穿書]、炮灰覺醒了、穿成反派他崽[快穿]、私人野犬[重生]、清冷O失憶后虐文變甜了、穿書渣雄被撿來的雌蟲騙身騙心、月色返潮 | 年上、我付出的可是金錢(1v1)、瓦萊里婭、大山(年代 兄妹1v1)
巴郡,閬中縣官道。 一支約莫兩千余人的兵馬,正緩緩往漢昌縣進發。 這里是川中丘陵地帶的北部山區,道路逼仄且崎嶇難行,讓兵卒們的行軍速度很慢。尤其是隊伍的后方,還裹挾著許多運送糧秣和輜重的民夫。 隊伍的前部,一群頂盔貫甲的虎士,正層層護衛著一乘駟馬拉著的皂蓋朱轓車駕。 大漢禮制多從《周禮》。以“天子駕六,諸侯駕五,卿駕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的法度來看,這車駕的主人身份應是公卿列侯。 恩,他是當今官拜益州牧、爵封陽城侯的劉焉。 年近六旬的他,雖然須發花白,然而長期養尊處優之下,臉上卻沒有多少溝壑縱橫,堪稱精神矍鑠。 就是眉目間的倦色,猶如刀斧刻上的一樣。 近十數日里,他的情緒起伏太大了。 先是,張魯與張修陰襲南鄭得手,并一舉擊殺了太守蘇固,讓得到軍報的他大悅開懷,浮一大白。 只是壞消息也接踵而至。 他才讓人傳令,命早就駐守在漢昌縣的心腹部將劉璝和賨人各部首領,立即進軍漢中幫助張魯穩住戰果呢,華雄介入漢中的消息就傳到了。 那時候,他詫異不已。 本來他都行調虎離山之計,將華雄駐守在沮縣的主力,給引去望曲谷了才對! 為何還有兵馬介入漢中? 不過,事情已經發生,他沒有心情去糾結,而是細細安排了應對之策。 他令心腹部將、也是通家之好的吳壹,當即領三千兵馬急促趕往廣漢郡的關城;以門下掾鄧賢領了一千兵卒趕赴廣漢屬國聽從都尉張泰的調度。指望著以增兵壓境,讓華雄有后顧之憂,撤出一部分兵馬歸涼州戍守。 好讓劉璝與賨人首領支援張魯,更加順利一些。 卻不想,張修在米倉道被堵殺、張魯被困南鄭城池的消息就傳來了。 更令他惱怒的是,心腹部將劉璝傳來的消息:他無法去漢中郡救援張魯。 因為那些賨人首領,拒絕了共同進軍漢中的提議。緣由很奇葩:攻打蘇固,他們踴躍參與;但與華雄對陣沙場那就算了。 倒不是說賨人各部首領們畏懼了華雄。 而是當年巴郡賨人叛亂的時候,華雄作為副將來征伐,招降的時候私下給了帶來了賨人許多恩惠。比如用耕牛、駑馬換取賨布和旨酒的交易,讓巴郡各部賨人都受益匪淺。 不管劉璝是誘之以利,還是用劉焉的命令施壓,他們都沒有松口。 因而,劉璝就無奈了。 本部兵馬只有一千的他,是不敢獨自進軍漢中的。 也不敢逼迫那些賨人首領太過。 萬一激起了眾怒,讓他們群起叛亂,那玩笑就開大發了。 這樣的變故傳來,劉焉當時的忿怒可想而知。不僅當即霍然起身,還踢飛了案幾和狠狠的砸飛了酒樽。 因為賨人首領的不配合,讓他的一番謀劃全都給華雄這個鄙夫做了嫁衣! 想想就知道了。 張修死了,張魯陷入孤立無援,以華雄這些年的戰績,很難攻破南鄭嗎? 而且他之前讓吳壹和鄧賢率兵去施壓涼州,從時間上算也來不及了! 從蜀中出兵至西涼,需要經過劍門關、葭萌關和白水關才能抵達關城,幾乎一大半的路途,都是行走在峽谷或水流的棧道上。 許多棧道的寬度,僅僅能容得下兩人并肩而行。 以此來估算一下行軍速度,等吳壹與鄧賢率兵趕到,華雄都可以讓兵馬回防了! 【注:歷史上諸葛亮北伐,一直以漢中郡為起點,主要原因就是蜀道難行。大家如果有興趣,可以用衛星地圖看g108國道從劍閣縣到劍門關公園,這是秦漢蜀道的一小部分?!?/br> 不過,劉焉的忿怒沒有持續多久,就覺得柳暗花明。 劉璝再度派遣人來稟報軍情。 說是南鄭城池被攻破,但張魯在巷戰之前焚燒了邸閣和庫府,然后趁著華雄讓兵卒滅火搶救物資的不備,在張家私兵的死戰下順利突圍,出城轉至定軍山南麓藏匿去了。 躲入山中的流寇,要比固守城池更難剿滅! 尤其是對麾下主力是騎兵的華雄來說。 這也意味著,張魯突圍入山的負隅頑抗,讓華雄在短時間內無法將漢中安撫,就是為劉焉爭取到了調兵去奪取漢中的時間! 畢竟劉焉想進軍漢中,是天時地利都占盡了的。 地利,是在米倉道的周邊,如充國、閬中和漢昌縣都囤積有糧秣,行軍速度就不會被糧秣及軍械的拖累! 比如他可以派出兩三千兵卒的前部,輕身疾行,趕張魯被誅殺之前進去漢中郡。 恩,不是為了救張魯。 而是打算將張魯定為叛逆,好讓他有進軍漢中平叛的理由。 這也是他的天時! 他是益州牧,同樣有平定戰亂的職責。 只要叛亂沒有徹底平定,他劉焉就足夠的理由率軍而來。然后,再以官職的便利,名正言順的將華雄給攆出漢中。 而不是被華雄以叛亂已定,請示朝廷再度任命太守為理由,將他堵在漢中之外! 至于華雄會不會說,張魯和張修是被他派來襲殺蘇固的....... 直接矢口否認,說張修賊心不改就是了。 反正他只是缺了個“師出有名”而已。 率兵到了漢中,就是以實力說話的時候,誰還會去扯嘴皮子? 當即,他便傳令給劉璝,讓他帶著本部進軍把持住米倉道;然后就讓出發沒多久的吳壹部,直接放下糧秣輜重,轉米倉道趕赴漢中。 而他自己,則是帶著兩千兵馬為后部,以為后援。 他不去是不行的。 整個益州,唯獨他的官職,能有底氣與華雄分庭禮抗。 單單讓吳壹和劉璝過去,說不定華雄直接以官職壓人,直接當成張修的同黨給攻擊了。 不過,張魯之母盧氏,在他扔出去討平漢中叛亂的名義后,就帶著家眷與宗族離開了錦竹。據目睹的小吏說,他們并沒有回去鶴鳴山;而是直接沿著沱江而下,往巴郡治所江州而去,打算轉去荊州安家。 得到消息的劉焉,嘆了口氣,就聽之任之。 盧氏帶著張家走了也好。 他都給張魯冠上叛賊的名義了,對張家如何處置,還挺為難的。 畢竟,陰襲漢中是誰的主張,大家都知道。 他若是處置了張家,會冷了其余部下的心;不處置,又無法彰顯自己的立場。 不過....... 如果他知道,盧氏帶著宗族的行程,是要從荊州繞一個大圈子,轉至漢中郡的上庸縣,估計會腸子都悔青了。 因為張魯并沒有在定軍山負隅抵抗。 而是正前往上庸縣的路上,還被華雄授予了別部司馬的官職。 沒錯,他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