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五章、何故不降
書迷正在閱讀:我靠種田飛升了[穿書]、炮灰覺醒了、穿成反派他崽[快穿]、私人野犬[重生]、清冷O失憶后虐文變甜了、穿書渣雄被撿來的雌蟲騙身騙心、月色返潮 | 年上、我付出的可是金錢(1v1)、瓦萊里婭、大山(年代 兄妹1v1)
南鄭,城墻上。 張魯已經扶著垛口佇立好久了。 只是發麻的雙腿和脹痛的腳掌,都被心中的焦慮給壓了下去。 他在等著米倉道那邊的戰果傳來。 又或者說,他是希望晌午那場暴雨,能讓張修得以喘息的機會,能茍延殘喘到賨人首領從巴郡率軍來援。 那是他在絕望中,心里寬慰自己的唯一希望。 只是有些時候,世事往往事與愿違。 他看見一桿繡著“華”字的將旗,在如悶雷般的馬蹄聲中,從地平面浮起,然后慢慢變得清晰。 華雄帶著騎兵歸來圍困南鄭了,張修還能幸免嗎? 不可能了...... 一路疾馳而來的華雄,于城外約莫一里處駐馬。 待一直巡視在南鄭城池周邊的王靈,上前細細稟報走訪從城破時逃出來的黔首百姓、得到的情報后,便揮手讓武都義從們尋個地方落營暫歇。 楊昂與姜敘帶領的步卒還沒趕到,如今是不能攻城的。 不過,有些事還可以試一試。 他囑咐了幾句,讓王靈尋來筆墨等物,在一片小布帛上揮毫舞墨了幾句,便綁在箭矢上。持弓馳馬向前,將箭矢給射了過去。 恩,是以張修已死、南鄭無生路的實際,勸說張魯投降。 還以討逆將軍的名義承諾,殺死太守蘇固的首惡張修已誅,其余投誠者可既往不咎。 至于張魯會不會信嘛....... 試一試唄! 勸降成不成,又不會少塊rou。 再者,用張修之死來動搖下城內的軍心,待趙昂等人到了,攻城也更加順利點。 而站在城墻上的張魯,見華雄馳馬引弓之際,早就矮身躲在了垛口下。 倒也不是張魯膽怯。 而是華雄“百步之內,例無虛發”的擅射名聲,張魯在進軍漢中的時候,就斷斷續續通過收集情報了解過了。 他想奪漢中,就繞不開華雄嘛,知己知彼也是應該的。 只不過,他倒是白費心了。 華雄射出來的箭矢,直接釘在了城墻的箭塔檐眉上,離城墻約莫兩丈高呢! 根本就沒有一箭射死他的心思。 待華雄縱馬離去后,張魯便讓兵卒們爬上箭塔,將箭矢給取了過來,展開綁著的小布帛,細細一看,便陷入了沉默。 因為華雄那句“首惡已誅,余者不咎”的承諾,對他來說實在太慷慨了。 如今,他扼守南鄭城池的兵卒,只有千余人。 這點兵力,是無法守住城池的。 沒辦法,對于南鄭來說,他是外來者。 在攻殺太守蘇固的前提下,當華雄舉兵攻城的時候,別說發動城內青壯幫忙作戰是想癡心妄想了! 他還要分兵巡視城內。 以防城內的豪強大戶聚攏私兵趁亂打開城門,來個里應外合! 退一步來說,孤城不守。 米倉道已經被華雄占據,他的麾下在沒有援軍作為堅守希望的話,有多少人愿意跟隨他打一場必死之戰呢? 也就他張家的那點私兵了吧! 只不過,華雄的條件很慷慨,但不代表著他就能接受。 他的家眷與宗族,除了仲弟張衛隨征來漢中郡,其余都在蜀中,在劉焉的眼皮底下呢! 他要是投降了,劉焉難道不會舉起屠刀嗎? 呵! 劉焉雖然已老邁,但出于殺雞儆猴的考慮,都不會有婦人之仁! 唉,要不,玉石俱焚吧? 在城破之際,縱火燒了邸閣里的糧秣,以及毀掉官署里堆積的稅收資財,再加上自己不屈戰死,劉使君就不會追究我戰敗之過,轉而善待我家小了吧? 張魯心頭上,泛起各種思緒。 也收起小布帛塞入袖子里,緩緩起身,又繼續佇立而望。 這一次,他目光眺望的方向,是西北邊的陽平關。 因為他的仲弟張衛,就是奉他命帶著八百兵卒,往那邊而去的。 至于張衛如今處境如何,張魯不想去斟酌。華雄都帶著騎卒來到南鄭了,張衛的結局是什么,不言而喻。 或許,他不應該讓張衛跟來漢中的。 畢竟此戰,是張家的機遇,也是生死考驗。 一開始就注定了,不成功便成仁。 唉,罷了,多思也無益。 張魯緩緩的耷拉下了眼皮。 夕陽已西下,夜幕自然也會隨即降臨,還徒然傷神作甚? 就在張魯心中有了決斷后的第三天,意外卻是降臨了。 第二日,華雄的后軍兵卒終于趕到,南鄭城池被徹底困死。 第三日,城外戰鼓雷鳴,官兵魚貫而出,于三里外列陣,而他的仲弟張衛,竟然匹馬從官兵的陣列里走出,緩緩往城門而來。 一直就沒有下過城墻的張魯,狠狠的揉了揉布滿血絲的眼睛,才相信了所見的事實。 連忙讓人放下繩索,將張衛給拉上來。 恩,城門是不能開的。 萬一被官兵看見了,直接席卷來奪門呢? “公則,你無礙太好了!” 待張衛上了城墻,就被喜不自禁的張魯環臂執住,連聲歡呼。 發出的聲音有些顫抖,眼睛也更加紅了。 “大兄,我.......” 張衛的聲音也有些哽咽,努力擠出了比哭更難看的笑容,“我兵敗了?!?/br> “無事就好!無事就好!” 輕輕的拍著仲弟的后背,張魯輕聲寬慰。 就是說著說著,心里的苦澀更多了。 無他,待一會兒華雄攻城池,他和仲弟張衛不投降的話,城破之際同樣難逃一死。 好一會兒,兩人才止住的情緒。 張衛深深的呼出了一口氣,又側頭看看了旁邊的兵卒,才將腦袋探到張魯的耳邊,壓低了聲音說道,“大兄,我......我是被討逆將軍遣來問話的?!?/br> 嗯? 張魯眉毛微挑,眼中精光一閃而過。 旋即,便揮手讓部曲們離得遠些,同樣壓低了聲音問道,“公則,你細細說來?!?/br> “諾?!?/br> 張衛頷首,從自己兵發陽平關時,被堵在沔陽縣說起。 那時,他以八百兵力,和楊白與沔陽郡將合兵一千的兵力對峙,誰都沒有妄動。 楊白等人,是在等華雄的來援。而在張衛的心中,則是想著待太守蘇固兵敗身死的消息傳到,這些郡兵就會作鳥獸散。 雙方各有所持,局勢就這么耽擱了下來。 而華雄領著騎兵到來,張衛心頭上就一片絕望,更加不敢擅動了。 在空曠的野外以步對騎,還是敵我兵力懸殊,保持陣列嚴整才是最佳的存活之道。 幸好,華雄帶著騎兵直接呼嘯而過。 但張衛更加絕望了。 趙昂和姜敘各自領著一千兵卒趕到,讓他變成了待宰的羔羊。 以才成軍數月的八百客軍,對陣三千官兵,打是打不過的;突圍,也沒有意義了。 因為就算血戰突圍了,也沒有地方可逃。 往北無路,往東往西是自投羅網,往南又會撞見華雄的騎兵。 或許,這種絕境連那些賨人也感受到了吧。 當趙昂與姜敘讓人喊出“棄械投降可不死”的話語后,幾乎所有的賨人都將目光投在了張衛的身上。 讓他如坐針氈,脊骨發涼。 心中躊躇了一會兒,便將腰側的環首刀仍在了地上。 沒辦法,如果他不作出決定,又或者是做出了血戰到底的決定,那些賨人兵卒就會幫他糾正:用他的首級,當成投降的誠意。 畢竟,螻蟻尚且貪生。 畢竟,張衛不是賨人首領,且是帶著他們做了攻殺太守之舉。 放棄抵抗后,張衛并沒有被為難。 而是被兵卒嚴看著,隨軍帶來南鄭這邊交給華雄處置;當華雄知道了他的身份,便有了今日匹馬入城的之事。 “大兄,討逆將軍讓我帶的原話,是這樣的?!?/br> 簡明扼要的說清楚了情況,張衛便對長兄耳語道,“如今戰事,已無懸念,張公祺為何不降邪?莫非是心有顧忌乎?不若坦誠相告,或許我能尋得兩全其美之策!我若不能,公祺再死戰也不遲!” 呃....... 張魯聽完,很是詫然。 他想不明白,為何華雄那么熱衷招降于他。 連為其解憂的作態,都給扔出來了。 他正垂眉思吟著,張衛又緊接著加了一句,“大兄,依我看,討逆將軍招降的誠意不似作假。要不大兄你說出條件,讓我去交涉一二可好?” 嗯? 一記鼻音,張魯眉毛高揚。 目光死死的盯著張衛,讓長久以來的長兄如父,不怒而威。 也讓張衛當即就縮了縮腦袋,目光左右顧盼閃躲,噤若寒蟬。 唉....... 幾不可聞的嘆了口氣。 張魯側頭往城外而視,一絲無奈,幾分惆悵,慢慢的爬上了臉龐。 他的仲弟,才過弱冠之年不久,大好人生才剛剛開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