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五章、權力調整
書迷正在閱讀:我靠種田飛升了[穿書]、炮灰覺醒了、穿成反派他崽[快穿]、私人野犬[重生]、清冷O失憶后虐文變甜了、穿書渣雄被撿來的雌蟲騙身騙心、月色返潮 | 年上、我付出的可是金錢(1v1)、瓦萊里婭、大山(年代 兄妹1v1)
望曲谷內,白雪皚皚。 趙昂帶著敢死營,化身成為了運送錢糧輜重的輔兵。 當年羌亂剛起的時候,宋健以下犯上與北宮伯玉等人合謀瓜分了金城宋家數百年的積累財富。那怕是宋健動用了不少來籠絡人心稱王,還剩下了不少。再加上宋健小朝廷百官們被抄家的財富,是一大筆錢財。 而深諳西涼現狀的張都尉,在上表朝廷的時候,只敘了各部將率的功績以及誅殺的叛逆,對于這些財富只字不提。 沒辦法,如今西涼各部漢軍都很窮。 羌亂的這幾年,朝廷就沒有撥下一個五銖錢或者一顆麥粒。 全靠各部將領以個人威望去招募人馬,屯田自食,想盡辦法擠出錢糧來修繕甲兵等。比如華雄,至今還欠著西縣豪強大戶們不少債務呢! 雖然說忠貞漢室而不顧生死,是為人臣的本分,但自籌糧秣算什么事? 張都尉覺得,私藏下這些錢糧合情合理,沒有什么忌諱的。 反正這些錢糧也是要用在國事上。 比如給戰死兵卒的撫恤,為活著的兵卒打造刀兵甲衣以及修整城池、軍事圍戍堡壘等事,又不是他個人中飽私囊了! 對此,華雄喜聞樂見。 不光是為自己的債務終于有錢糧還清,更因為接下來招募兵馬的花費有著落了。 是的,他打算要擴張兵馬了。 護羌營以及乞活營都留在了河首,讓武都郡與西縣的征伐之兵捉襟見肘。 不管是為了有充足的守備兵馬以安人心,還是為未來征伐做好準備,亦或者出于以后王國襲擊抱罕時需要去支援等思慮,都需要提前做好綢繆。 對于招募的兵源,也有了準備。 一部分是打算招募武都郡各地的漢家黔首,和拉攏因為戰亂而涌入武都、漢中兩軍避禍的右扶風黔首。 另一部分,則是姜敘和王靈帶著武都義從,押回武都的一千抱罕降卒。 夜襲抱罕誅殺宋健之戰,是勝在出其不意的斬首計劃,底層的兵卒雙方都沒有戰死多少人。為了抱罕的安穩考慮,張都尉就提議讓華雄押送一些降卒回武都。避免屆時王國來襲時,有臨陣倒戈或者充當內應的事情發生。 恰好,武都郡如今缺少勞力。 華雄之前讓郡從事李俊主事的軍械署,因為戰爭持續不斷,需要鍛造大量的軍需。 窮得叮當響的他,覺得從郡內招募黔首百姓的成本太rou痛,所以就將主意打到了這些降卒身上。 物盡其用嘛。 讓這些降卒先體驗一段時間無人權的苦力,然后再賜予他們自由身:愿意從軍入伍的人,可免去之前從叛之罪以及充當苦力之苦。 讓他們被賣了還要幫著數....... 咳咳! 是懷著感恩之心,踴躍為捍衛漢室旌旗而死不旋踵。 恩,龐德的請求,華雄自然是允了。 叮囑了一番,位于前線務必要小心些等話語后,又加了一個類似于嘉獎的要求:兩年之內,他要看龐德麾下有千騎精銳! 可以奔襲千里的涼州鐵騎! 隱晦的,將龐德直屬兵權給擴大了。 曉是長得五大三粗、性情頗為內斂的龐德,當時聽完這個要求后,也忍不住動容。 最終依著西涼男兒豪邁的作風,拱手應諾后,就拍了拍身上精良的魚鱗甲,開起了玩笑:“校尉放心,我不會辱沒了你送這身甲胄的!” 至于戲忠,也留在抱罕。 用他的話語來說,他既然接受了護羌從事的職位,就應該和護羌營的將士待在了一起。 還扔出了合情合理的理由:他喜好兵事,而如今歸去武都也沒有什么事情可忙的。還不如繼續留在抱罕這邊,與張都尉等人一起謀劃,迎接王國即將到來的襲擊。 說完,還挑了挑眉毛做謔,露出心照不宣的笑容。 因為他護羌從事的職位,是為了討伐宋健而臨時授予的。 現在特地強調了一遍,算是和龐德一樣用實際行動,將自己擺在了華雄下屬的位置上。 態度都表達得那么到位,華雄自然也沒有了拒絕的理由。 就是心里有些可惜。 本來,打算建立情報系統的他,是想讓戲忠來主事。 情報嘛,收集以后還要分析,從零零散散的信息中推演出敵對勢力的意圖,非心思謹密、見微知著的智者不可當任。 如今華雄這邊,戲忠是最合適的人選。 另一個人選,則是閻忠。 但閻忠年齒畢竟已高,又是華雄的先生,這種很勞累心神的事情還是不要打擾了。 讓誰來主事呢? 跋涉在望曲谷的路上,華雄一直在思慮著。 只是回到武都后,他的心思就被轉移到另一個方面:朝廷的詔書終于到了! 不知道是皇甫嵩在汧縣大破叛軍、幽州叛軍已經平定,還是宋健小朝廷覆滅的的緣由,讓天子劉宏和袞袞諸公覺得西涼叛軍已經不成氣候,對西涼各部討叛兵馬都做了調整。 先是皇甫嵩與董卓的錄功。 他們都以戰功各自增加了不少戶食邑,但待遇截然不同。 皇甫嵩被朝廷繼續授予兵權,屯于右扶風槐里,統領三萬大軍守戎三輔。而在陳倉之圍已解后,率領一萬兵馬前去右馮翊北部肅清余寇的董卓,則是被召回朝廷任職九卿之一的少府。 少府卿,中二千石,掌中服御諸物,衣服寶貨珍膳之屬。 很清貴,卻幾乎沒有什么實權。 尤其是董卓如今的官職是前將軍,品秩本來就與九卿相當,連明升暗貶都算不上。 也就是說,朝廷最終還是對“挾羌自重”的董卓生出了忌憚之心,擺明了想借此剝奪他的兵權。 至于董卓有沒有奉詔,如朝廷所愿放下兵權,歸雒陽當擺設嘛........ 據說他沒有將兵馬交給皇甫嵩,而是修書上表朝廷了。 至少有前世記憶的華雄,就知道董卓沒那么傻。 不過,他現在沒心情關注那么多。因為朝廷對涼州這邊的權力分配,也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偷摸著調整了。 讓華雄覺得,自己是被董卓給拖累了。 又或者說,是朝廷為了避免華雄變成第二個“挾羌自重”的董卓,提前做了些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