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何止修路啊,城外鳳溪河邊,也都召集了人手筑堤修渠??h令大人說了,趁現在人手足,將這些基礎設施修建好,以后咱們鳳寧縣就不用擔心旱澇災害了??上?,也是老頭子年紀大了,否則也一定報名前去做工了?!?/br> “這些都是你們縣令大人主張的?”孟弘問。 “可不是嘛!不過聽說這里面還有沈家出力?!?/br> “看來沈家與你們縣令關系挺不錯嘛?不然如何能如此不遺余力相幫?!?/br> “是,也不是?!崩喜畵u頭?!爸耙矝]有聽說過沈家與縣令大人有什么交情,不過是因為旱災,為了百姓才通力合作罷了?!?/br> 孟弘點頭,又問了些別的風土人情等,這才謝過老伯離開。 車夫跟在他身后,疑惑問道:“老爺?不進陳家鋪子看了嗎?” 孟弘微微一笑,“不去了,走,咱們去沈家糧鋪?!?/br> 這一路行來,他的心情是沉重無比的,可現在看到鳳寧縣的景象,他的心總算輕松了不少。 如果災害之地都能像這鳳寧縣一般……唉! 沈家糧鋪門前熙熙攘攘,跟之前陳家糧鋪那邊可謂是迥然不同。 買糧之人井然有序,排著長隊,人人臉上都帶著滿足的笑容,即便隊伍老長了,他們也不著急,反正都能買得到的,不愁沒糧食。 “喲!王嬸子,好久沒見你了,今兒個你也來買糧?” “可不是嘛,昨兒個當家的拿回些銀錢,想著買點米給俺家小孫子熬點粥喝。你怎么也來買糧?你家當家的不是在堤上嗎?” “嗐!我家跟你家不一樣,干活的人少吃飯的人多。當家的領回來的糧哪里夠一家子吃的?只能再買些回去了?!?/br> “周大嫂,你也別抱怨了,換做之前,咱們這樣的哪里能買到糧,只怕到現在早就逃荒的逃荒,餓死的餓死了?!?/br> “哎!說的也是,你沒聽那些逃荒過來的流民所說,一路都不知道死了多少人。咱們這里要不是縣令大人還有沈家,哪里還能在這里安安穩穩的說話?” “照我看啊,碰上這樣的災年,一家人能平平安安就不錯了?,F下有的吃有得喝,咱們呀!可真應該感謝縣令大人和沈公子?!?/br> “可不止沈公子,我可是聽我那當家的說縣令大人很多的方法都是聽從沈公子那位入贅夫婿的建言呢?” “那位贅婿?” “可不就是那位贅婿,人家可是讀書人,聽說那什么‘以工代賑’就是他想出來的。以后河堤水渠水窖那些建好了,就不用怕旱澇之災了?!?/br> “這是真的?” “我當家的可是衙門做事的,豈能有假?” “哎呀!那可真是太好了!縣令大人可真是咱們的再生父母?!?/br> 孟弘在一旁聽著這些人的對話,面露笑意,倒是有意思得緊。 第67章 周縣令在河堤上簡易搭建的遮陰處,此時賬目已經對得差不多了,他大口喝了一盅涼茶,毫無形象的一抹嘴,正要再四處看看,就瞥見躲在不遠處樹蔭下閑著的陶溪。 他嘴角抽了抽便疾步走了過去。 “我說怎么到處找不到人,原來你竟在這里躲懶?!敝芤肛煹?。 陶溪嘿嘿一笑,“周大人,你別老盯著我啊。你看我這不過才剛歇上一歇就被你發現了?!?/br> 這大熱天的,他本來應該好好在家中享受清閑時光的,結果周大人突然找上門來了,讓沈沐前去查驗河工那邊的賬目。 如今動工的這些工程,府城中商賈的投資納捐占了一多半,其中還有一部分是沈家所出。周尹提出這些所得俱會羅列出來,每一筆都會用在該用的地方,絕不會貪墨一文銀錢。 此言一出,眾人聞言紛紛叫好,大贊周大人深明大義。賬目必須要人監管,那些商賈自然不可能在此地逗留,因此便交由沈家代為監管。 為了清明賬目,每一旬日便會讓沈沐前去清理賬目,也就是對賬。 而今日便是那對賬的日子。 只不過他們對他們的賬???關他什么事?干什么要拉著他一起上堤???他剛要拒絕來著,沈沐卻發話了,讓他也跟著一起去。 他吃沈家的,用沈家的,可不能不知好歹的連沈沐的話都不聽??!誰叫他吃人嘴軟用人手短。 所以,他才在這里。 “我讓你跟著來,是為了看看這些工事營造還有什么需要改進的地方,可你呢,卻躲到這里來了?!敝芤鼩夂艉舻牡?。 也是陶溪腦袋瓜子聰明,提出來的建議又頗有見地,他才在這些方面諸多信任陶溪。 陶溪拍了拍他的背,笑嘻嘻的道:“你急什么?你身后跟著那么多工匠工師,有什么問題大可問他們便是了,問我這個門外漢豈不是拜錯了廟門?” 聽聞這話,周尹身后跟著的幾個工匠工師都站了出來,“陶郎君,我等也還有問題要請教于你?!?/br> “陶郎君,你說這渠首應該立碣,壅水筑堰,這地形要如何利用才好?” “陶郎君,這水渠的斜度該當如何?” “陶郎君,你所說的河堤護坡的材料用哪種好些?” “陶郎君……” “……” 陶溪被這群人圍住問東問西,是一個頭兩個大,“停!” 待眾人都頓住了,他才扶額道:“大哥們,你們才是這方面的專家啊,這些東西難道不是應該你們親自去實踐出來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