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大宋 第429節
第49章 諸多不足 黃河對岸,一片小樹林旁,契丹軍營連在一起,一眼望不到頭。 圖古辭坐在火堆旁,看著對面的古匿攔著個酒壺,面色陰沉,不時喝一口酒。 過了好久,圖古辭道:“黃河雖已結冰,奈何太滑,過河時被宋軍發現,委實難過河?!?/br> 古匿喝了一口酒,冷眼看著圖古辭道:“如此說來,就不必過河?我們千里而來,就是要與宋軍戰上一場!滄州那里城外沒有宋軍,只有乾寧軍這里,才有宋軍駐扎。過不了河,我們怎么打仗!” 圖古辭低頭,一時間說不出話來。自己自然知道要過河,可宋軍不只是火器厲害,還占地利。一旦過河被發現,壓在河上倒,怎么可能過得去? 過了好久,一邊的溥古道:“宋人看得太緊,白日里無法過河,那我們晚上過去怎么樣?” 匿古聽了,抬起頭來道:“這也是個辦法。你仔細說一說,要如何過去?!?/br> 溥古道:“我們尋一個宋軍防守不嚴密的地方,晚上大軍從冰面渡河,他們必然不會發覺。到了天亮的時候,自可整齊部伍,與他們交戰?!?/br> 圖古辭道:“這種地方只怕也不好找。我們可以到河對面,宋軍也可以到河這邊來。選的地方若是不好,宋軍很容易過河來襲糧道。我們入宋境作戰,他們又堅壁清野,一旦糧道被斷,就無法打仗了?!?/br> 匿古道:“宋人就仗著火炮守城,打仗有幾分本事!只要過了河,兩軍對陣,他們如何是我大軍的對手?那個時候,不要說他們無法危及糧道,自己的糧草也要被我們搶過來!” 圖古辭打了敗仗,不敢嘴硬,只好閉嘴不說話。 看著溥古,匿古道:“你這個辦法,是極好的!明日就在附近,找個容易過河的地方。白日里先把對岸的地勢查探清楚,派人在那里接應,晚上過河!這里離著宋軍的兵營不遠,過河之后,正好與他們大戰一場!這兩日,運糧的不知道怎么回事,又誤了時辰。打贏了宋軍,正好奪他們糧草!” 溥古叉手稱是,頗有些躍躍欲試的樣子。最近幾年,宋軍突然換了個樣子,對外作戰連戰連勝。但在契丹人的眼里,中原王朝軍隊一直不能打。突然自己打不過了,也不會認為對方強了,而是會找各種各樣的借口。比如人多,比如地勢好,比如守城,只要真正兩軍對陣,對方定然還不是自己的對手。 溥古便就如此。他總覺得,此次戰事進攻不順,不是宋軍多強,而是狡猾,而進攻他們的契丹將領又太笨。如果是自己帶兵,肯定不會跟那些人一樣。 匿古點了點頭,喝了一口酒道:“圖古辭,明日你為溥古后援。等他過了河,守住河道,不要被宋軍斷了后路。對面幾百里沒有百姓,一旦糧道斷了,糧草就無著落,不是小事!” 圖古辭叉手稱是,心中覺得自己倒霉。白天的那種仗,根本就不可能取勝。落腳未穩,宋軍便就突然沖了過來,連隊形都整不齊,如何作戰? 孟學究飲了酒,馬懷德留他在城里住一夜,明日再回。孟學究推辭掉了,說黃河對岸已經有契丹大軍到來,不可馬虎。乘著夜色,帶著親兵回到了城外的木門鎮。 回到了帥帳,吹了一路冷風的孟學究突然打了一個哆嗦。想起在城里說的話,命人把譚利叫到了自己帳里。這一路越想越是覺得,對面數萬契丹大軍,肯定會盡快過河。 譚利進來,叉手唱諾。 孟學究道:“今日打退了要過河的契丹人,他們必然不肯善罷甘休。明日天不亮,你就派出游騎巡視。發現契丹人立即回報!此是大事,不得有任何耽擱!” 譚利道:“團主,今日回來的時候,你已經吩咐過末將。末將不會誤了事?!?/br> 孟學究嘆了口氣:“那時匆忙,我想的也不清楚?,F在仔細想來,契丹人很可能會在夜里沒人的時候渡河。我們防得再嚴,夜里也沒有辦法防得住。你派出游騎的時間,要早一些,查看四周。不要等到契丹殺到軍陣前了,我們才發現?!?/br> 譚利叉手道:“末將明白!明日天不亮便派游騎,巡視四周!” 孟學究點了點頭,擺手讓譚利去了。一個人坐到桌前,倒了壺茶,在那里想心事。馬懷德來了乾寧軍后,又帶過了三個團,現在周圍有八個團,只剩一個團未到。各團駐乾寧城周圍,把城團團圍住。只是馬懷德只吩咐駐地,卻沒有更詳細的計劃。也不知道是沒來得及呢,還是他根本就沒有做。 沒有分工,沒有各自目標,八個團在這里,豈不成了一團散沙?契丹大軍來了,難道還跟以前的禁軍一樣,各團帶著兵馬,一起到陣前,聽候馬懷德指揮? 孟學究搖了頭。那樣做,不是全軍又回到了從前的樣子?八個團聚到一起,沒有分工,亂糟糟的反而不利于發揮火器的威力。面對契丹大軍,可就難說了。 乾寧軍城里,結束酒筵,馬懷德叫過楊途,對他道:“你部駐在城里,暫時就先在我身邊吧?,F在我們這一軍,軍官缺,各種將領缺,我這個都指揮使身邊根本無人可用。帥司說了,我可以從原來河北路的禁軍將領中選人,作為將領??珊颖甭穼㈩I,我才認識幾個人?” 楊途道:“帥司也是沒有辦法。這一年來,京城禁軍整訓成了五軍,連軍校都停了,把人全補進了整訓后的禁軍里面。沒有人,他們又能如何?也只能讓太尉自己辦了?!?/br> 馬懷德點了點頭。想了想道:“我在軍校里只待了極短的時間,明日你們幾個團主,一起舉薦些自己熟識能干的人,到這里來做事。此次來乾寧軍,我只帶了三個軍官,缺的人太多?!?/br> 楊途叉手稱諾。過了一會,試著問道:“太尉,現在我們八個團在這里,上面沒有師,與其他整訓過的軍沒法比?,F在八個團分駐各地,也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br> 馬懷德道:“在軍校里時,也學過,仗要怎么打,下面各部什么任務,都必須提前有計劃??涩F在沒有軍官,這計劃如何能夠做出來?只能夠暫且如此,慢慢再來吧?!?/br> 楊途道:“可契丹人就在黃河對岸呢。太尉,只怕一兩天內,契丹人就會渡河,到時如何作戰?” 馬懷德想了想道:“能夠如何?你部自然是守在城里,其余各團一起隨我去迎戰契丹就是?!?/br> 楊途怔了一下,道:“八個團如何迎敵?誰是前鋒?誰是主力?哪些是預備隊?總不能夠全軍都聚到太尉身邊,呼啦啦一起看著旗幟作戰。若是那樣,豈不跟未整訓前一樣了?” 第50章 困難 第二日一天無事,只是偶然發現有契丹人渡河,好似查看地形。宋軍偵騎近前,那些契丹人就跑回河對面去了。馬懷德剛剛到來,沒有派偵騎過河,查看契丹人動靜,也不知道他們將要怎么做。 到了中午的時候,馬懷德傳來軍令,讓手下各團主,介紹熟識的將領來軍中。因為如果舉薦的人犯了錯,或者不勝任,舉主有連帶責任,此事并不是隨便推薦人就可以的。 孟學究看了軍令,搖了搖頭。自己一介農夫,到軍校前從來沒在軍中待過,認識哪個?軍校里認識的人,大多都已經編入了軍中,實在無人介紹。 天近傍晚,孟學究叫了譚利來,問他今日情況。 譚利叉手道:“今日契丹大軍沒有渡河,不過從早至晚,不斷有零星契丹人來。乾寧軍城南北五里以內,都有發現。末將想來,可能是契丹人要查看地形,重新選擇渡河的位置?!?/br> 孟學究點頭。此事必然這樣了。自己打退了一次契丹人,他們必然要另選地方。乾寧軍正在黃河岸邊,來的軍隊都是圍城布置,契丹人的目標必然是這里。 想了想,孟學究仔細問了譚利今日的情況。契丹有多少人渡河,都在什么地方,哪些地方的契丹人多,哪些地方的少,一一問清楚了。 最后,孟學究道:“從今日的情況看,契丹人很可能不會再從我們附近渡河了。今日他們來的地方多是城北,很可能會選那里。明日的偵騎,你也派幾個人去城北,及時防范?!?/br> 譚利叉手唱諾。 孟學究道:“我們還不知道契丹到底來了多少人,是什么人為帥,要做什么?,F在只有八個團不足三萬人在乾寧軍城,說實話,此戰不容易。這些日子,多辛苦一些,不要錯漏了什么?!?/br> 譚利答應,告辭出了帥帳。 孟學究站起身來,看著帳外昏暗的天空。馬懷德來,孟學究本以為是帶著全套的軍級指揮體系,哪里知道就帶了三個將領在身邊。這樣的指揮體系,有些玩笑了。若是以前宋軍也還罷了,指揮是靠主帥用身邊的親信將校,直接指揮各統兵官,現在可不是這樣。 孟學究所部,下面糧草官、參謀官等一應俱全,都等著與上級對接呢。結果師和軍這兩級現在都是空的,這仗打起來怎么辦?馬懷德來了,相應的組織卻沒來,這算什么事? 馬懷德正在臨時征來的自己帥司里,仔細看今日各團主報上來的名單。自己這軍都指揮使,沒有手下這些將領,按現在制度,實在沒多少用處。必須盡快把將領找來,哪怕師一級空著,也要先把自己的指揮機構建立起來。有了指揮機構,自己這都指揮使才名符其實。 一切看完,馬懷德對一邊的楊途道:“各團主都報了人來,惟有孟黨,一個人沒報。這孟黨雖然昨日立了些功勞,如此怠慢,是不把我放在眼里嗎?” 楊途道:“太尉,倒也不是如此。孟黨本是歸正人,去年冬天的時候,才與人一起考入軍校。他從沒有在禁軍待過,哪里有人推薦?軍校里認識的人,大多已經在整訓過的禁軍中?!?/br> 馬懷德想了想,道:“我倒忘了此節。說起來,孟黨此人不得了,一年時間,就做到了團主?!?/br> 楊途道:“當然如此。在軍校里的時候,誰不知道此人?本來只是要做下級軍官,哪里想到每有考試,必是第一,從來沒有例外。到了最后,一直做到了團主。也算是軍校里的傳奇了?!?/br> 馬懷德點了點頭。沉吟一會道:“昨日他及時發現契丹渡河,打了一場勝仗,鼓舞軍心士氣??磥泶巳藢鹗掠眯?,以后必有大用?!?/br> 說完,把手里的公文放下,皺起眉頭道:“現在軍官不齊,我這帥司,也只是徒有其名??戳烁鲌F主報上來的人選,還是少了,一時之間湊不齊人手。唉,整訓一支軍隊,著實不易?!?/br> 楊途道:“太尉,恕末直說?,F在最要緊的,就是帥司不能夠沒有人。實在缺人,從各團里先抽一批軍官上來,哪怕只是作戰、偵察、糧草這些最基本的機構先建立起來,也是好的?!?/br> 馬懷德搖了搖頭:“帥司下面的人,必須熟悉聽令,才能在作戰的時候,如臂使指。各團的人在下面一樣做事,抽調到帥司來,下面的事情耽誤了,有什么用處?” 楊途道:“很多事情,帥司不下令,下面各團自己做主張,往往不一致。真到了戰時,難免就會亂糟糟的。哪怕不說平時,就是兩軍交戰,各團任務,也要分得清清楚楚才行。如若不然,臨戰時難夠會慌亂,那時可就麻煩了。我們八個團,不做區分,戰時就不好協調?!?/br> 馬懷德想了想,道:“你說的也有道理。罷了,此事我再想一想,再做決定?!?/br> 楊途稱是。自己是在軍校長時間受訓過的,與馬懷德這種只是短時間學過的不同。整訓過后的禁軍指揮,講究的是系統,是體系,不是一個將領的事情。再厲害的主帥,也必須要有指揮體系,不然對手下指揮就可能失能。一時缺人,臨時抽調人手就是,帥司不能一直這么空著。 楊途離去,馬懷德拿出一冊文書,仔細研讀。這是臨行時,杜中宵帥司發下來的,整訓過后的禁軍的組織結構。一個軍,指揮部門要多少人手,分成哪些機構,每個機構做什么,平時怎么管理,戰時怎么指揮,一切都清清楚楚。在河間府的時候,馬懷德向其余幾位軍主請教過,知道大致原則。 不過,這套指揮體系,跟以前的禁軍差距太大,馬懷德不熟悉,心中有些疑慮。一切都緊急,契丹人就要黃河對岸,隨時會殺過來。這個時候,使用一套自己都不熟悉的指揮體系,關鍵時候慌亂怎么辦? 嘆了口氣,馬懷德站起身來,在屋里走來走去。自己從軍多年,在陜西路跟黨項打過仗,對于以前的禁軍指揮,還是非常熟悉的。雖然身邊沒有親校,有些不方便,但不會出大的差子。如果要使用新的指揮體系,從下面各團調軍官上來,有些拿捏不定。這些人是下面團里的人,跟下面串連,把自己架空了怎么辦?自己的命令,通過這些人發下去,還怎么指揮各團? 到了門口,看著天上的一輪明月,馬懷德深深嘆了口氣。 河北路的禁軍,現在的士卒其實都整訓完了,與其他幾軍相比并不差。但指揮系統,實在是太過倉促。自己現在來做這個軍主,有些趕鴨子上架的感覺。 第51章 大敗 東方剛剛有些亮光,天地間一片矇眬。清晨的風吹在臉上,像是刀割的一樣。 吳城軍營望樓上的士卒伸了個懶腰,對身邊的同伴道:“快要天亮了,這一夜可真是難熬。起來伸伸胳膊,準備去吃飯。喝一碗粥,吃兩個白面饅頭,去睡上一覺,這日子不知多快活!” 另一個士卒懶洋洋地道:“這一夜凍得我腿腳酥軟,現在只想在火邊,好好烤上一烤!” 正在兩人說著閑話的時候,兩匹快騎從遠方奔來。兩個士卒一愣,急忙站起,定睛觀看。 那兩騎到了營房門外,高聲道:“我們是孟團主之下游騎,名為丘成和何漢良。適才在那邊巡邏的時候,見契丹大軍已經到了河這邊,正在那里整軍。估計天亮的時候,就要到你們軍營來了!” 望樓上的士卒聽了,一下清醒過來。向下叉手道:“多謝哥哥相告!我們這便去報知團主!” 下面的兩人回了個禮,撥轉馬頭,飛一般的向南去了。 吳城剛剛起床,正在穿著衣服。一個親兵進來,叉手道:“團主,適才有孟團主軍中游騎來告,北邊有契丹人過河?,F正整頓兵馬,很快就要殺到這里來了!” 吳城一驚:“消息確實嗎?契丹人夜里渡河,倒是難防!” 親兵道:“只是兩個游騎來報,還不知道他們說的是不是實情?!?/br> 吳城一擺手:“速派游騎去看消息真假!還有,命令各營立即整軍,不得有誤!” 親兵叉手唱諾,快步出了帥帳。 吳城加速度穿好衣服,命外面的親兵取盔甲來,穿戴整齊。對親兵道:“命令各營,點起本部兵馬后,到我帥帳來。游騎若是回來,命立即來報!” 東方露出了一抹魚肚白,吳城與幾位營指揮使商量過了,出了帥帳,焦急地看著北邊。不多時,兩騎快馬急馳進軍營。見到吳城帶人站在帥帳前,高呼道:“團主,契丹人已經來了!” 吳城聽了,只覺口舌有些發干。咬緊嘴唇,大手一揮:“大軍出營,迎戰契丹人!” 幾個營指揮使一起叉手唱諾,快步跑回各自軍陣。隨著中間的吳城軍隊,開出了軍營。 剛剛立住陣腳,就只見震天的隆隆聲傳來。隨著東邊射來的第一道曉光,就見到北方無數的契丹騎兵滾滾而來。如同驚濤一般,無邊無際。 吳城倒吸了一口涼氣。時間實在太短了,火炮還沒有準備好,契丹人就到了陣前。咬緊嘴唇,高聲道:“各軍聽令。契丹人進入五十步內,立即開槍。三排輪番發射,不得懈??!” 將士高聲唱諾,一時間聲震云天,全軍氣勢如虹。 只是眨眼之間,契丹大軍就進入了數十步內。隆隆的馬蹄聲中,將領的命令根本聽不清。有的士卒覺得距離差不多了,便就開槍。還有的士卒苦苦等命令,聽見槍聲響了,才慌亂開槍。 不知多少契丹騎兵在槍聲中倒下,只是全軍沒有絲毫停頓,徑向宋軍沖來。只放一兩槍,契丹騎兵就沖進了宋軍軍陣。手中鋼刀兜頭向宋軍士卒砍下,許多人倒在血泊中。前排宋軍挺起手中的刺刀,與契丹軍隊戰在了一起,一時間一片亂戰。 吳城在中間看得心焦,急命自己的第一營,立即向前進攻,爭取把契丹人打退。 哪里想到,契丹大軍不知有多少,馬蹄隆隆中,不斷地從后面涌來。宋軍的軍陣已經亂了,被壓回了軍營里。吳城沒有辦法,只能回撤,在軍營里心急如焚。 此時天光微亮,契丹大軍包圍軍營,前鋒部隊不停地沖擊營門。不到盞茶時間,前邊營門就被契丹人沖破,大量騎兵向宋軍沖來。 吳城嘆了口氣:“數萬敵軍,突然襲來,有什么辦法?命令全軍后撤!所有輜重都棄了!第一營斷后,其余兩營向張干軍營退去!魏越,帶第一營擋住契丹兵,不得軍令,不許后退!” 第一營指揮魏越高聲唱諾,帶著所部,慢慢在軍營中形成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