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

筆趣閣 - 歷史小說 - 風雨大宋在線閱讀 - 風雨大宋 第30節

風雨大宋 第30節

    曹居成在京城就杜中宵一個熟人,急忙答應了,眼巴巴地看著他出去。杜中宵對曹居成態度比較冷淡,以前的芥蒂并未消除。但終究是半個同鄉,不好拒人于千里之外。

    蘇紳由于與王素起沖突,前些日子離京外任,改知揚州了。離了父親的渠道,這種朝廷大事想來蘇頌也不清楚。想了想,杜中宵還是到了韓家來。

    隨著下人到了韓絳的小院,卻見蘇頌和王安石都在這里,圍著那臺蒸汽機討論得熱火朝天。

    上前行禮畢,杜中宵看著眾人,苦笑道:“聽聞朝廷有旨意,此番不行殿試,以省試定去留。你們消息比我靈通一些,不知是否真有此事?”

    韓絳混不在意地道:“不錯。富舍人上奏,論省試三長,殿試三短。不以殿試取士,以往也有大臣提起,此次再提,圣上便就準了?!鋵崨]有什么,左右還是我們這些人,難道再考一次,還會考出什么不一樣的來?行不行殿試,并無大礙。不過于朝廷來說,以省試取士,則決之于諸司,而背離了恩歸于上,終是不妥。不過我們現在是舉子,于這等事卻不能插嘴?!?/br>
    蘇頌道:“每科進士必取三四百人,以省試取,杜兄也必得進士出身,何必煩惱?!?/br>
    杜中宵看了看幾人,都是不在意的樣子。韓絳和王安石都在前十名以內,蘇頌稍后,也不過二十余名,省試成績也是高科,當然不怎么在意??勺约憾儆嗝?,那就完全不同了。當然,在別人眼里,以自己的家世和學問,能有進士出身已是高中,應該滿足。在他們看來,這是個皆大歡喜的結局。

    王安石沉默不語,依然在那里觀察蒸汽機。在京城待了幾個月,最終王安石還是感覺這幾個人說得上話,慢慢走到一起來。跟蘇頌和韓絳不同,王安石對蒸汽機的具體結構和原理并不感興趣,他感興趣的是這東西有什么用處。韓絳跟他講起可以放到船上,有諸般好處,他才真正重視起來。

    杜中宵轉念一想,自己從最初的中個進士就好,到現在最好能進士及第,甲科更棒,欲望是一次比一次更高了。真按富弼上奏,自己已經中進士,實際上達到最初目標了。

    此事在成績最好的那些舉子中并沒有激起什么浪花,對于他們來說,不管怎么考,結果不會變化太大。如省元楊寘,本就是此屆狀元呼聲最高的人。但對省試排名四五百名的人,就是另一回事。

    辭別了韓絳等人,杜中宵有些悶悶不樂?;氐阶√?,與曹居成一起到了旁邊酒鋪,喝起悶酒。

    仰頭把一杯酒喝下肚,曹居成憤憤不平地道:“杜兄,你說世上有這種事么?好好的科舉,自有故事在,怎么到了我們就有這許多花樣?省試之后,我日夜苦學,只想著殿試一舉翻身,現在成了泡影!”

    杜中宵沉聲道:“此事或有轉圜余地,也不用過于心焦?!?/br>
    曹居成連連搖頭:“聽說詔書都已經下了,難道還能夠收回去?唉,真真是倒霉透頂!”

    杜中宵沉下心來,把事情仔細想過,才道:“詔書收回,也并不是什么大事,以前難道還少了?此事終究是富舍人一個人的意思,圣上不察,輕率答應了而已。取消殿試,有兩條就說不過去。一個是殿試是藝祖舊制,近百年一直沿襲,豈能說改就改。再一個,沒有殿試,只以省試定舉子去留,便是取士之權在于有司,而不決于人主。前一條好說,后一條,是很難推行下去的?!?/br>
    曹居成只是唉聲嘆氣,哪里肯聽杜中宵說的話。

    金口玉言,皇帝說出來的話一個字不能改,在這個時代不存在的。詔書到真正形成有效力的敕令還有幾道程序,收回去并不是不可能?,F在的這位皇帝,做這種事不是一次了。倒不是他沖動,而是在后面群臣勸諫,仔細衡量利弊之后,拉得下臉來收回去。

    取消殿試的弊端顯而易見。最重要的一點,有殿試則取士決于皇帝,進士是天子門生,用人之恩歸于天子。而取消了殿試,就決定于相關部門,最重要的官僚群體與皇帝本人無關了。只要皇帝的腦子還清楚,怎么也做不出這種事情來。

    第75章 全部押中

    一如杜中宵的猜測,三天之后,朝廷收回成命,殿試依然按計劃舉行。

    經過了這一個插曲,此次科舉更加引人注目。此時西北新敗,全國都處在一種壓抑的氣氛中,議和的聲音完全占據了上風,朝廷也需要一次完美的殿試吸引目光。

    三月中旬,杜中宵走出客棧,看著夜色朦朧中一片翠綠的汴河兩岸,目光堅定。殿試的日期終于到了,自己用功兩年多,今天到了決定命運的時刻。

    東華門個人聲鼎沸,熙熙攘攘,比杜中宵前世的高考還要熱鬧。數百年正奏名舉子在這里檢驗身份,領取號牌,準備入宮考試。

    杜中宵帶了筆等必要的物品,靜靜地站在宮門外,看著舉子們在宮門前爭先恐后,目光沉靜。已經到了這個時候,搶在前面沒有任何意義,反而會讓心情雜亂,不如一切順其自然。

    崇政殿內早已布置妥當,一切都與省試相差不多,只是周圍的防護、監查更加嚴密。不但有許多監考的官員,還有宮中衛士,衣甲鮮明,莊重肅穆。

    到寫有自己名號的幾案前坐定,杜中宵深吸了一口氣,閉目養神。到了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心情要平定,精神要集中,爭取發揮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一切如儀,等到卷子發下來,杜中宵展開一看,只覺得腦子嗡的一下。

    詩:吹律聽鳳鳴;賦:應天以實不以文;論:順德者昌論。

    最不重要的詩是杜中宵沒接觸的,典故倒是知道,伶倫聽鳳鳴而制十二律。應制詩五言六韻,與律絕不同,只要不離題,合格律即可,是讀書人的基本功。

    而最重要的賦和論,全被杜中宵押中。順德者昌論來自他從大相國寺買的一本不知名擬作,應天以實不以文來自與韓絳的一句玩笑話,杜中宵以此為題回去練了好久。

    深深吸了一口氣,杜中宵把題目抄在卷紙上,發下來的試題放進黃包,掛在胸前。收拾妥當,先不落筆,閉目靜坐一會,排解掉各種雜亂心思。賦和論的題目押中,此次殿試已是十拿九穩,一個進士及第跑不掉了。平日里經過了多次練習,相當于杜中宵用自己的最高水平比大部分人的下限,這再考不中以后就別動中進士的心思了。當然,妄想狀元之類也不現實,杜中宵的水平,最上限也比不了最厲害的那幾個人的臨場發揮,這是事實,強求不得。

    把紙攤開,飽蘸了墨,杜中宵先寫《應天以實不以文賦》。這賦杜中宵做過多次,關于里面天人感應的部分,還多次向蘇頌和韓絳請教,補足了他最欠缺的環節。應天以實不以文,這中間的內涵杜中宵曾經仔細推敲過,哪些是文,哪些是實。概括來說,天降災禍反應人政不修,當以恐懼之心而修時政,此為應天以實。而祈禳作法,不修人政,則為應天以文。這題目出來,實際反應了此時朝廷的心態,即對過去幾年政治的不滿,潛意識里傾向于改革了。

    《順德者昌論》與賦一脈相承,強調了改革內政的重要性,內修德政,則天下太平。

    看這題目,杜中宵第一想到的就是慶歷新政。殿試題目由皇帝本人選出,不用問,此時皇帝已經有了改革朝政的想法,全國即將迎來一場大變革。實際上殿試題目一公布,觀禮的大臣都心知肚明,有的言官已經開始稱頌皇上圣明了。

    猜中了題目,賦、論的難點杜中宵早已提前解決,此時就是組織語言,以最好的句子把以前就已成熟了的想法寫出來。只是杜中宵求功名心切,謹慎求穩,不敢涉及西北的和戰之爭,只是以歷史上的災異事件作比,盡量避免現實的政治事件。這樣四平八穩,卻也失去了拔尖冒頭的機會。

    賦論一氣呵成,杜中宵檢查再三,并無差謬。感慨地微嘆口氣,這就是自己的最高水平了,不知最后能中幾等。其實《順德者昌論》,或者類似的題目,不只是杜中宵猜中,此時考試的舉子中,還有不少人猜中了。因為最近幾次科舉,從“積善成德”到“大德日生”,連續出這類題目。但是賦論卻再無一個人猜中,純是杜中宵的運氣。

    最后把詩作完,卷子整理完畢,早已到了午后。杜中宵看看殿中已經有三分之一的人交卷離開,也不再磨蹭,恭恭敬敬把卷了交了上去。

    出了東華門,卻見韓絳正在那里等自己的兄弟,旁邊站著王安石和蘇頌閑聊。

    見到杜中宵出來,韓絳遠遠拱手:“恭喜杜兄!”說完,突然仰天大笑。

    杜中宵走上前來,一邊回禮,一邊笑著道:“此番僥幸,全托韓兄之福?!?/br>
    韓絳道:“這是你的時運來了,天賜你俸祿,與我何干?當時一句話,別人聽過就忘了,哪里會想到你會回去當作擬題,認真練習。你與我們談過多次,哪個當真去練過?剛才我還問蘇兄,沒想到他也與我一樣,沒有專門去做這個題目。這便是天賜之福,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強求不來?!?/br>
    蘇頌也笑:“早知杜兄真能猜中題目,我們便一起做幾篇錦繡文章,不定奪個狀元?!?/br>
    王安石也知道了杜中宵曾經向兩人請教賦題的事,上前道賀。只是他對成績淡然,沒什么表情。

    蘇頌道:“不消說,天色還早,我們今日不醉不歸。自入京城,杜兄一直憂心忡忡,生怕此次一舉不中。這番連賦題都猜個正著,哪里還有不中的道理!”

    韓絳連連擺手:“你們去訂個酒席,我在這里等五弟,到時去尋你們?!?/br>
    杜中宵看著天空,長出了一口氣,高聲道:“好,今日我做東,不醉不歸!自離鄉來京,不覺一年多,殫精竭慮,一心只想著中個進士衣錦還鄉。今次題目是我多日練習過的,總有個出身跑不掉。一日得償所愿,心中便如一塊大石落地,人輕松許多?!?/br>
    韓絳和王安石、蘇頌幾人考得都很順利,神態輕松,聽了杜中宵的話一起笑。韓絳最是輕松,他是有官在身參加科考,按此時不奪寒門上進之路的慣例,不能中狀元。

    杜中宵一直壓抑的心情,終于徹底放松下來,真想長嘯一聲??歼M士是自己在這個世界跨過的第一個難關,這一步跨出去,后面就看自己奮斗了。這一個出身,就是自己在這個世界立足的根本。

    第76章 無冕之王

    三月十九,殿試揭榜的日子,東華門外的幾家酒榜擠得滿滿當當,都是在這里等消息的舉子。

    曹居成一個人在袖著手在街上徘徊,不時看一看不遠處跟韓絳、蘇頌、王安石等人坐在一起的杜中宵,微微搖頭嘆氣?,F在的杜中宵不是前兩年可比了,這種日子,曹居成想找個坐到一起喝酒的機會而不可得?,F在杜中宵的圈子,是曹居成接觸不了的。

    杜中宵幾人心態輕松,一邊喝著酒,一邊欣賞著皇城外的明媚春光。幾個人考得都好,自我感覺及第不成問題,只看名次如何。連續幾次科考,進士的初授官在緩慢降低,高第有無窮好處。

    在不遠處,是此次狀元呼聲最高的楊寘和幾個友人,意氣風發。他國子監發解第一,省試第一,殿試再得狀元,就可完成連中三元的傳奇。

    韓絳兄弟本有官身,沒有中狀元的可能,蘇頌和王安石為人淡然,對狀元不以為意,杜中宵一心想著自己能三等以內進士及第就已滿足,純以一種外人的心態看楊寘,覺得有意思得很。

    正在這時,一個小廝擠到楊寘身邊,俯身低聲不知說了幾句什么。

    楊寘臉色大變,猛地一拍桌子:“不知何衛子奪吾狀元矣!”

    此話一出,周圍一片寂靜,他身邊的人都怔怔地看著楊寘,一時不知說什么是好。楊寘一愣,醒悟過來,知道自己失言,絕口不再提此事,只是氣忽忽地喝酒。

    話終究是傳了出來,不多時,在這附近飲酒的人都知道,楊寘的狀元被人搶走了。

    韓絳聽了這消息,也愣了好一會,才道:“楊審賢天下矚目,省試第一,視狀元為囊中物,此番被人奪了去,必然極惱。只是卻不知是何人如此大才,此時橫空出世,讓他吃這一跌?!?/br>
    說完,覺得甚是可樂,不由笑了起來。狀元雖然榮耀,但實際前途并不比科舉前幾名強多少,還不至于拼命去爭。只是楊寘吃這一次憋,別人看著好笑。

    杜中宵道:“金榜還未揭出來,那個楊寘何以就知被人奪了狀元?”

    韓絳道:“他兄長楊察的岳父是晏相公,必然是出榜之前就知道了的?!?/br>
    杜中宵點了點頭,便不再問。這涉及到大臣泄露宮中機密,雖然無傷大雅,但議論總是不好的。這種事情人家可以做,別人不可以說,最少不可以在公共場合亂說。

    經了這一個插曲,東華門外的話題,立即轉換成了到底是誰奪了楊寘的狀元。狀元有些運氣,但實力也必不可少,能讓所有人服氣的,其實并沒有幾個人選。而且這一屆有些特別,文章做的好的人,很多早已出仕,有了官身,按規矩是不能夠得狀元的。比如韓絳,也是有力人選,但有官在身。

    官宦人家的子弟,十五六歲便就恩蔭得官,但很多并不出仕,一直考進士。直到近三十歲,實在考不上了,才會循恩蔭之路做官。比如司馬光,當然還有這一屆的楊寘。楊寘埋頭讀書,一直等到今年,終于要出人頭地了,最后卻被人悶頭敲了一棍,心中郁悶可想而知。

    正在外面一片紛擾的時候,宮中御藥院的內侍在門外揭榜,一眾舉子都涌過去看。

    金榜排在第一的,赫然是楊寘,眾人嘩然。擠在人前的楊寘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種事情又不好問,只好強擠出笑容,分開眾人,出了人群。

    杜中宵擠進人群先找自己的名字,終于在二等中間看見,長出了一口氣。前三等進士及第,四等進士出身,五等同進士出身,自己終于如愿以償,得以進士及第。雖然押中了題,他自己估計,也只能在二三等之間,運氣不好就是三等,好一些能上二等,在中間已是超常發揮了。只要進士及第,以后的前途便就不受影響,無非是初入仕時比一等官階低上一些罷了。

    蘇頌和韓縝也都是二等,不過名次都在前面,與杜中宵算是同一檔次。

    韓絳一甲第三,王安石一甲第四,在他們前面的是榜眼王珪和狀元楊寘。

    看罷了榜,幾個人擠出人群,韓絳看著王安石,微笑道:“楊審賢的消息得自晏相公,斷然不會錯的。只是不知出了什么意外,狀元又換成了他,介甫不要介意?!?/br>
    王安石淡然道:“狀元御筆親點,決自圣躬,我等又豈可擅自議論?!?/br>
    韓絳點了點頭:“介甫說得是。這一榜只有介甫吃虧了些,不在三甲,其余人應當都該滿意?!?/br>
    杜中宵道:“這兩年來,我可說是頭懸梁、錐刺骨,費盡了心血。能夠進士及第,夫復何求!此榜于你們是意料之中,對我可是意外之喜。不消說,今夜我做東,不醉不歸!”

    韓絳一再說王安石吃虧,杜中宵已經隱約想到了不對的地方。楊寘的哥哥楊察是晏殊的女婿,晏殊是此時的樞密使,楊寘先前說被人奪了狀元,必然是晏殊派人送來的消息。最后還是他的狀元,只能說在最后關頭,前十名送到皇帝面前,名次被改動了。

    前幾名中,王珪和韓絳一樣,也是有官在身的,不能為狀元。那么被調換名次的,只能是楊寘和王安石兩人。不過這種事情出自皇帝本人,別人哪怕知道,也不好隨便議論。

    對于此事,王安石本人最看得開,終其一生也沒有以狀元自居,此事從沒提起。不過,這一屆的進士都知道,他才是那個無冕之王,影響了很多人一輩子。

    狀元楊寘雖然最終如愿三元及第,但狀元卻是撿來的,慶幸之余還是有些失望。本屆進士,最開心的那個人,是杜中宵。對他來說,進士及第,對自己登上政治舞臺是足夠高的臺階了。

    另一個欣喜欲狂的人,是曹居成??戳T了榜,自己剛好吊著車尾得同進士出身,他便四處尋找杜中宵,準備慶祝。杜中宵是跨越千年,記憶中輝煌的人物太多,眼光高了許多。其實對小地方的讀書人,得一個同進士出身,就足以光耀門楣,改變人生命運了。

    見到杜中宵幾人,曹居成急急迎上前,拱手道:“恭喜杜兄高中!恭喜諸位高中!”

    杜中宵回了禮,看曹居成的樣子,笑著問道:“曹兄得償所愿?”

    “僥幸,前世積福,得同進士出身?!闭f完,轉身對蘇頌行禮,“在下原籍清溪,與蘇兄籍貫同安相距不遠。蘇家世代大族,說起來,我家里人跟蘇兄的從叔輩還有親戚呢?!?/br>
    自己中了進士,曹居成這個時候,才來跟蘇頌攀親。蘇家是福建巨族,很容易就跟他們扯上親戚。

    第77章 此一時彼一時

    期集、瓊林宴,杜中宵都覺得自己是一個觀眾。四百余新科進士,他只是最普通的一個,除了幾個以前結識的熟人,跟其他人都沒有過多交往。

    這段時間杜中宵最常去的,是李兌家里。許州是個小地方,杜中宵又是李兌帶入京,現在終于進士及第,榮耀鄉里,李兌也與有榮焉。由李兌介紹,結識了一批年輕官員,還有幾個同科進士。

    等到授官,前三甲俱是京官、通判,四、五名是京官、幕職官,六名之后都是選人。此時進士的初授官職比前幾年已下降許多,除最前面的五人,絕大多數進士都是從選人起步。

    韓絳以太子中允通判陳州,因一心要研究那個蒸汽機,托父親韓億辟杜中宵為毫州軍事推官。毫州不屬杜中宵家鄉所在的京西路,又與陳州相鄰,知州正是韓億。蘇頌則由審官院注宿州觀察推官,與毫州相鄰。王安石則以校書郎簽書淮南判官,治所揚州,同屬淮南東路,汴河入長江處。

    韓絳參加科舉之前本有官職,是本屆進士授官最高的人,且楊寘因為母親去世,守喪不赴任,韓絳便成了本科進士的領袖。在新科進士們紛紛離京的時候,分外忙碌。

    等到五月,杜中宵收拾行囊,與京城一眾人作別,先回鄉省親,再候秋季到毫州上任。

    開封城外,杜中宵騎在馬上,看著旁邊蔡河上的點點白帆,岸邊綠柳如蔭,心中萬分感慨。付出了兩年多的艱苦努力,終于進士及第,得了官身回鄉。

    推官很難用他前世的官職來作比喻,如果說毫州知州韓億是書記,通判是市長,判官和推官類似于辦公廳、秘書處?各種職能部門則是諸曹參軍,判官、推官并不負責具體事務,而是幫助知通,特別是知州處理政務,所以稱為幕職。王安石本官屬于京官序列,所以在淮南府稱簽判,杜中宵卻只屬于選人。

    軍事推官既是杜中宵的官資,也是差遣,屬于選人階。這個時代州縣官的官階比較混亂,推官自然比縣令高,但卻低于知縣,因為知縣本官是京官,但具體政務上知縣又歸判官、推官管轄。就連杜中宵自己都有些糊涂,反正總而言之一句話,一切聽知州吩咐就對了。



<u id="0bgj4"></u>
  • <wbr id="0bgj4"><source id="0bgj4"></source></wbr>
  • <sub id="0bgj4"></sub>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legend id="0bgj4"></legend></wbr>

        <sup id="0bgj4"></sup>
        <wbr id="0bgj4"></wbr>
        <wbr id="0bgj4"></wbr>
        白嫩美女在线啪视频观看,国产色精品VR一区二区,岛国三级在线观看,久99视频精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