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節
“劍神,左師兄留下一物,特請你過目?!?/br> 湯英鶚打起一分精神,從胸口掏出一件物品,雙手恭敬遞上。 趙榮不由問道:“是給我的?” 湯英鶚點頭,愣愣地看向懸崖。 “左師兄早有囑咐,若若他身死,便讓我將此物交給劍神?!?/br> 趙榮順手接了過來。 這東西用灰布包裹,很沉很厚。 打開一看,下面是幾冊古籍。 《杏莊太音補遺》 《碣石調幽蘭》 《白石道人歌》 竟然是些很珍貴的曲譜 再看上頭,有一封沒拆開過的信。 趙榮有些好奇,將信拆開,里面的字大大方方,頗為舒展,正是左冷禪親筆。 “趙師侄,見字如面?!?/br> “你能看到這封信,那表示左某人沒有算錯,縱然千般布置,萬般謀算,還是在你身上落空了。世事難料,我終還是個等閑之輩?!?/br> “縱觀衡山派這幾年的變化,叫我佩服無比,又有惺惺相惜之感?!?/br> “若非你我敵對,真想一起把酒言歡,共圖大事。若我能回到幾年前,定會搶在莫大之前收你為徒,可惜可惜,這是左某人一大憾事,當面難以提及,只得信中觍顏?!?/br> “唉,愁愁悲悲的莫大,怎能有此樂事,可惱可恨.” “那葵花寶典的陰譜陽譜,皆被我整理在勝觀峰后山最大的那棵松樹下,若趙師侄擔心我安放炸藥,可以叫我湯師弟來取?!?/br> “這陰譜能以身殘為代價換取精進,雖是妙法,但我仔細精研,終覺不如陽譜高深精妙。初初我以為全是林遠圖所留,后來生出疑竇,真想瞧瞧原版葵花寶典,可惜黑木崖實在難登?!?/br> “陰譜匯集起來乃是害人之物,一旦我死后必然遺禍嵩山,因此不做存留,趙師侄便將其取走吧?!?/br> “我嵩山派無有什么妙法,劍神恐怕看不上本派收藏,但若有得劍神青睞的,可叫湯師弟送原本到衡山,給我派留下刻本便感激之至?!?/br> “左某人活時不負師長所托,光大門楣。如今身死,只能盡力叫趙師侄不再仇恨?!?/br> “江湖便是如此,恩恩怨怨,永遠也無休止?!?/br> “但請趙師侄看在往日多以左某人名頭行事的份上,給我嵩山派留下一絲血脈,左某人感激不盡?!?/br> “知曉師侄愛曲,便以幾冊曲譜奉送,聊表歉意?!?/br> “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br> “如今煙消云散,若十八年后還有記憶,當去衡山,與劍神同飲一杯?!?/br> “……” 趙榮讀完此信,頗有感慨。 他想到江湖多少事 終又在崖邊.付諸一笑。 第190章 古來萬事東流水 夕陽西下,清風拂過峻極,微散血腥氣。 遠望嵩山如臥,太室三十六峰聳立,鳥飛高空,下方山巒綿延,只覺青天變得狹窄。 那一山濃郁青翠,此刻身披紅霞。 不知是夕陽殘照為妝,還是一山血紅煞景。 峻極之巔。 趙榮依舊矗立崖邊,目眺黃河,指點煙嵐。 此間盛景,信為萬變云嵐虛緲繞,百遷嶺嶂險峣隆。 他的心情,似也如此間景致一般虛渺莫測。 旁人遠觀,只見一襲青衣隨風飄蕩,山嵐浮動發髻。 分明已是天下第一,卻忽有種煢煢孑立之感。 自打讀過湯英鶚遞來的信,趙榮已駐足良久,旁人也不去攪擾。 直到他轉過身,泰山、華山、恒山三派掌門人才聯袂上前。 天門道人怒瞪湯英鶚,哼了一聲。 五岳劍派有著上百年的香火情,如今左冷禪墜崖,丁勉、陸柏等太保也覆滅在自己的陰謀之下。 天門道人惱恨嵩山派所行之事,他不屑斬草除根,卻也不愿與嵩山派的人多說一句話。 此時一拂道袍含怒從湯英鶚身邊走過。 “左冷禪咎由自取,已墮魔道,師侄不必介懷?!?/br> 天門道人干脆的話語中帶著鄭重與敬意: “東方不敗已死,魔教損失慘重,嵩山派也沒法繼續耍陰謀為惡,若非師侄平定這場武林風波,泰山派難有傳承留存?!?/br> “貧道在此謝過?!?/br> 他作揖高謝,趙榮抱拳回禮:“師伯言重了?!?/br> 天門道人又朝華山夫婦與恒山三定道:“貧道心急如焚,要回泰山山門查探,整理亂局,一刻也不想在這嵩山上多留?!?/br> “貧道就先告辭,他日再與諸位挈闊?!?/br> “天門師兄慢走?!?/br> “保重?!?/br> “……” 天門道人走得果斷,其師弟也出聲告辭。 天乙道人跟上天門道人的腳步,踏過封禪臺階下的尸體,不由朝武當少林所在方向看了一眼。 他心想著: 師兄這邊告辭卻不與方證大師、沖虛道長打招呼,實在是不給兩大派面子。 按照師兄的牛脾氣,這般做法倒也正常。 方才武當少林也只是動動嘴皮子,并非真要與他們站在一起。 天乙轉而看向青衣劍神所在,在一瞥間將那張年輕面孔印在心中。 這時,明知掌門師兄得罪了兩大派,他也無比安心。 武當少林的江湖霸主地位,從此一去不復返了。 接下來至少六七十年,兩大派都休想言魁首二字。 南部雁城將是武林中心。 泰山派歷經此次武林大劫,折損嚴重。 可泰山屬于五岳劍派,往后的五岳盟主乃是天下第一的劍神,泰山派仰仗其勢,可迎來多年休養生息的時間。 只要掌門師兄在,泰山派定能恢復往日氣象。 且此次風波之后,門內再無玉字輩的聲音,陳年弊病,也算一朝除去。 泰山派多有門人死去,天乙心中自有哀傷惋惜,可也有一絲輕松舒展之感。 再看向掌門師兄時,他的眼中滿是敬佩之情。 師兄這輩子嫉惡如仇,性如烈火,為此在門內門外惹了諸多麻煩。 可在這峻極之巔,也是這份性情叫他有膽色拋卻生死,迎著嵩山一眾高手挺劍在劍神身前。 天乙道人想到此景,心中頓生感慨。 這對泰山派來說,可是不小的造化。 望著泰山派一行下了嵩山,恒山三定復看滿山尸首,不由心生悲憫道了聲阿彌陀佛。 三定朝趙榮與華山夫婦告辭。 定閑、定靜又朝方證沖虛禮貌告別,脾氣火暴的定逸師太卻對兩大派頗有埋怨,她倒是與天門道人很像,不理會沖虛方證,抱著受傷的手臂直接下了封禪臺。 “師侄打算何時去華山?”寧女俠問道。 趙榮朝三秦大地眺望,歉聲道:“本打算九九重陽登山拜訪,如今既在中原,恐怕會早些打擾?!?/br> “此間事了,我便與顧老一道拜謁華山?!?/br> 岳不群輕輕一笑:“那正好,眼下玉女峰上景色正佳,我們先返回華山準備,等劍神大駕?!?/br> 他說話極為客氣,趙榮聞言謙遜一笑。 一旁的寧女俠沒那么多客套話,聽趙榮要去華山,當即笑道:“風師叔與你相熟,他老人家知你早來,定然歡喜?!?/br> “屆時叫沖兒靈珊陪著,師侄莫要像上次那般匆忙,可在山上多留一些時日?!?/br> “一定一定?!?/br> 趙榮抱拳,岳掌門寧女俠也抱拳告辭。 他們又朝左冷禪跳崖處看了一眼,便不再回頭。 下到勝觀峰半山腰,二人瞧見諸多尸首,一些死于拼斗,一些被炸藥炸死。 沿途山石崩裂,數段山道被土石掩埋,舊徑難覓。 對于他們這等駕馭輕功的高手來說,想從勝觀峰上下來不算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