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節
趙榮把傘遞給了一旁的大漢,面露一絲歉意。 “正是有要事尋師叔相商,煩請師妹通稟一聲?!?/br> 劉菁聞言稍露猶豫為難之色。 趙榮聽力何等敏銳,縱然雨聲嘩啦啦響個不停,劉府內絲絲琴蕭和鳴的清幽之音照樣入他的耳。 高山流水覓知音. 難怪叫兩位壯漢守門,又讓女兒做二道門防。 陽春白雪和者少,知音四海無幾人。 這曲調,想必就是廣陵散了吧. 趙榮想到嵇康為司馬昭所害,那嵇康臨死俱不傷感,唯嘆惋:“袁孝尼嘗請學此散,吾靳固不與,《廣陵散》于今絕矣!“ 妙啊,妙啊. 趙榮心中連道: ‘三爺開音樂咖會,也帶帶榮啊?!?/br> 曲知音身份尷尬,三爺哪怕在劉府玩音樂也需防這防那,實難盡興。 所以, 這會兒外人想見,憑關系過了外面兩位大漢,到了劉菁這里還是要止步。 三爺:“音樂玩得不痛快,不想見人,勿擾,閉門,謝客!” 但.凡事總有特例。 劉菁心道:“爹爹叫我誰都不讓進,可這位大師兄.應是不能攔的?!?/br> 她又朝趙榮飛去一眼。 只見少年微微瞑目,神態悠然,顯然是沉浸于“劉府深宅暗飛聲”。 ‘早聞趙師兄深諳太古遺音,能欣賞爹爹的廣陵散倒不奇特’ ‘可是.’ 劉菁提氣運轉鎮岳訣,三爺與曲知音的靜室在府邸深處,周圍層層綠竹環繞,穿廊過巷,外間能聽到斷斷續續的曲調都算耳力過人的。 她無論如何也不能像趙榮那樣一邊聽曲,一邊用幾根手指在長劍劍鞘上拿捏有度地按下拍子。 由此便知, ‘爹爹曾言趙師兄內力遒勁,向師兄他們也比不了,今日一見,果真不假?!?/br> ‘府中的第十四代弟子,確實沒比得上的?!?/br> ‘難怪爹爹與大師伯都對他青睞有加?!?/br> “師妹可有為難?”趙榮忽睜開眼,出聲打斷了遐思中的劉姑娘。 “沒,” 劉菁只局促一下,又大方一笑:“大師兄請隨我一道入內,爹爹總念叨你,想來見你登門,今個奏的曲調都能歡快些?!?/br> 不經意間,她已把稱呼改成了“大師兄”。 趙榮自然察覺。 行走江湖這面子還得靠實力來掙啊。 三爺頗有家資,不愧為衡陽巨富,外間會客廳加上滿是芳香花草的精致大院,連在一起比衡山派的云霧殿一片加祖祠還要大。 難怪金盆洗手時能容納那般多的武林賀客。 一路雕梁畫棟、小橋汀泉,古樸雅致。 琴簫聲越大,離高山流水越近。 照面的劉府弟子不斷招呼,看向趙榮的眼神多帶著好奇。 米為義與向大年守在互相垂拱的竹園小徑入口,趙榮看到米為義的胳膊上纏著圈圈布帶,藥味發散出來。 他在碼頭與魔教拼斗后留下的傷還沒好全。 “師兄,師父已在里間等你?!泵诪榱x與向大年一起招呼,兩人樣貌端正,渾身有股正氣。 趙榮舉手回禮,邁步竹園小徑,朝著雅室走。 方才屋頂上有人用目光窺伺他。 十四代弟子中除了功力有長進的馮巧云之外,其他人都做不到這份斂氣功夫。 三爺與曲知音研究音律,這人只能是方千駒師叔。 應該也是他提前通報的。 雅室內琴簫隨處可見,各種曲譜也堆滿架子。 不過, 只有三爺一人在,曲知音卻不見人。 這位現在連非非都少見,此時更是避嫌。 趙榮理解尊重,不會點破。 “師侄,可是有急事?”劉三爺敏銳感覺到事情不簡單。 否則趙榮不會如此匆忙來見他。 “師叔,”趙榮照著劉三爺擺手方向坐下,“衡州府出了一件麻煩事,甚至關系本門生死存亡?!?/br> 劉正風登時正色,“怎會如此?” 趙榮對三爺又是另外一種態度,他禮數周到,詳細講明了嵩山派如何在安仁潑臟水,又說清此地日月教眾與黑木崖的內斗關聯。 再言白馬莊之危。 拋開對音律的癡狂,劉正風當然會審時度勢。 ‘白馬莊之危不解,衡陽永無寧日,我也要被牽連進來,沒時間鉆研音律了?!?/br> 想到此節,劉正風神色一暗。 既有對江湖之事的厭惡,又斬不斷這層聯系,還有偌大的家業要守,有門人弟子要照看。 若他孤家寡人,閑云野鶴,便沒這份煩惱。 劉三爺忽然看向趙榮那年輕面龐, “乖師侄,你似乎胸有成竹?” “師叔,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趙榮做嘆息狀,“本派力量分散,全靠師父這一脈弟子,度過此關,實在.” “實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br> 他沒了在烏鴉哥面前的強勢樣,顯得有些無助。 小小的身軀,撐著掌門一脈。 如今 宗門積弱, 孤掌難鳴! 衡山危機當前,他冒大雨登門,可見沒有其他辦法了。 劉三爺與魯連榮不同,他不缺少‘傷春悲秋’的浪漫,可以剛毅果決,卻也是個感性之人。 趙榮小小年紀,就擔此大任。 作為師叔,竟在這里撫琴弄簫,毫無作為。 劉三爺罕見在琴房雅室生出一絲愧疚。 當下再不想瞧見自己“未過門的徒兒”難受,登時金口一開: “乖師侄,勿慮!” “劉府上下自當出一份力,師叔門下弟子你盡可調遣,叫你方師叔也一道同去,共解白馬之危?!?/br> 三爺大手一揮,將劉府內的大半力量交了出去。 “多謝師叔!” 趙榮心中驚喜,揣摩到師叔話語中的深層含義。 三爺說門下弟子盡可調遣,同時沒作期限。 若衡州府周邊一直有魔教。 那劉府的大半力量,豈不就成了掌門親傳手下的常備勢力!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趙榮從嵩山派給予的危機中尋到一絲打破門派僵局的契機。 三脈歸一,已大有苗頭! “弟子定不讓師叔失望,嵩山派也好、魔教也好,都不叫他們掃了師叔的研曲雅興?!?/br> 夸贊三爺亦是振振有詞: “曲藝音律乃永恒之藝術,與我衡山心法也大有關聯,師叔在高山流水中尋求真諦,未嘗不能效仿前人,領悟本派最精要之學?!?/br> “哈哈哈!” 劉正風瞧見趙榮的變臉速度,忽然發笑。 不過, 未過門的徒弟?;^,他也是喜歡的。 更何況,他覺得乖師侄的話沒錯! …… 沒過多久,趙榮記下劉三爺點出的人手,都是值得信任、且武藝拿得出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