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節
敗了,也有整個理國公府給她們姐妹陪葬。 慕熹微溫柔地撫摸腹部,嘴角含著淡淡笑。 * 臘月十四,大軍開赴北地。 城樓上旌旗飄揚,太子殿下帶領百官為即將往北地戰場的將士們送行。 穿著嶄新棉衣披上鎧甲的士兵們寂然立于城下。為首是此次領軍的鎮北侯府世子周遲,以及眾軍最前面的——戶部侍郎宋晉。在趙、祁兩黨的角力中,宋晉獲封陜甘總督,統領北地軍務,作為此次對俺達貢作戰的最高軍事統帥。 這是可登天的權力,更是能要人命的責任。 北地戰事一旦不順,這位朝中崛起的新貴,隨時都可能折戟北地。 城墻上,祁國公帶著孫兒站在太子身后。此時一雙老眼瞇起,看著萬軍前頭這位身披黑甲的年輕人。 兩邊官員也都不約而同把目光落在宋晉以及他身后的周遲身上,不約而同涌起同一個感覺:太年輕了。而這背后,就是大周的危機:無大將可用。正是因此,才有曾經的武宗親征。眼下,滿朝篩遍,都選不出一個愿往北地統軍的人.....最后竟真的落在了時年二十四歲的宋晉身上。 有年邁的官員不由遙望蔚藍的天空,年邁的心惶恐不安:如果這一戰敗了,他們大周—— 下方有了動靜,這位年邁老官同旁人一樣瞬間往下方看去。 趙閣老出正陽門,謹慎沿著側邊道蹣跚向前。今日他作為大周三代重臣,代表朝廷,手持符節,走向宋晉。 每一步,趙閣老都走得端重異常。 現場何止萬人,此時一片肅靜。 所有人都看向前方:他們年輕的統帥已經下馬,快步向前。 躬身的黑甲年輕人,伸出他修長白皙的手;滿頭銀絲的紅袍老者,一雙滿布皺紋的蒼老瘦削的手同樣伸出。 老者托著的是一方青銅符節,異常鄭重交到了年輕統軍者手中。 冰冷的青銅落在了宋晉攤開的手心。 壓住了他右手中猙獰的疤痕。 宋晉托住符節,起身看向眼前的趙閣老。 趙廷玉卻沒有立刻松開手,而是一手按著符節,一手托著宋晉的右手,用力。 一雙已渾濁的老眼,看著他。 九年前,趙廷玉在這里送行他的陛下。也是這樣好的太陽,這樣藍的天,那樣勇武、仁孝的年輕陛下。彼時,先帝火熱的手握著他,說內事盡托大人,他此去不退北韃不歸。 誰能想到一語成讖。 趙廷玉老眼中有水光閃動。再見,就已是陛下冷透的遺體了。 眼下,他又將親自送別他最好的學生。 趙廷用托著宋晉和青桐符節的手再次狠狠用力,渾濁的眼中淚光閃動。 武宗的去世是對大周的第一次斬首。 此時朝中很多人都把宋晉看作一個犧牲,能退敵自然就解了北地之圍,如不能,也不過是死了一個臣子??哨w廷玉卻深知,如宋晉在戰場有失,這將是對大周的再一次——斬首。 趙廷玉蒼老的手死死握住,渾濁有光的眼睛死死盯住,千言萬語:“此一去——” 終至無言。 玄色鎧甲在陽光下閃著冷冽的光,鎧甲下的人,劍眉星目,目光安靜,此時他道:“閣老放心,學生此去,不退北韃,誓死不歸?!?/br> 老淚驟然落下,三軍面前,趙廷玉哽咽難言。 趙廷玉最后狠狠握住了宋晉的手,冰冷的青銅符節硌著兩雙手。趙廷玉終于松開了手,轉身,宋晉俯首恭送。 城墻上首擂鼓,太子殿下向三軍敬酒。 城下山呼千歲,山呼守衛大周,大周江山千秋萬代。 送軍儀式至此已至尾聲。 這時趙廷玉已在人的攙扶下來到了城樓,與祁國公并肩,立在殿下身后。 趙廷玉喘息未定,靜靜看著下方。 祁國公看向趙廷玉,低聲道:“閣老還在為不授鉞于子禮不悅呢?” 趙閣老這時才抬起眼皮,看了祁國公一眼。 祁國公笑道:“閣老年邁力弱,在眾人面前持鉞,萬一有什么閃失,于大軍不詳,傷了閣老更是我大周的損失。故而,下官認為只授符節,最為妥當?!?/br> 大周送軍儀式上,除了能夠用于調兵遣將、指揮作戰的符節,還當在三軍面前,授予形似大斧的鉞,象征著授予統軍將領對于統御下的將士完全的生殺大權。 在兩黨博弈中,趙黨爭取到了對宋晉陜甘總督的任命,祁國公卻攔下了三軍前的授鉞。 “大敵當前,祁國公定會大局為重?!壁w閣老面色淡淡,只淡淡說了這樣一句。他望著前方,心里卻沒有表面看起來這樣安定。宋晉本就年輕,又在軍中沒有根基,能依靠的只有鎮北侯府周家。但北地可不只周家,還有不少攀附祁黨的軍隊統領。沒有三軍前授鉞,宋晉此去,不僅要對外敵,還要花費更多的心力對內。還沒出戰,就已開始掣肘。想到此處,趙閣老的頭不受控制地晃了晃,是他的老病了。 老了,這位三代重臣老了。他能喜怒不形于色,可卻控制不住這顆暴露他內心情緒起伏的晃動的頭顱。 一旁祁國公淡淡笑了一聲,心里舒坦了些。幽幽心道,戰功誰都想立,總不能真的讓宋晉說一不二,讓北地的功勞都歸宋晉和鎮北侯府吧。 突然,城下傳來一陣輕呼。 看清城下來人,祁國公老臉上的淡笑一滯,眼皮就是一跳。 趙閣老瞥見,頓時往下看去。這么一看,蒼老的臉上頓時一笑:怎么忘了呀,他們大周的明珠。 祁國公不由道:“這不是胡鬧!” 趙閣老反駁道:“這怎是胡鬧?郡主乃我大周明珠,我大周軍隊出征,郡主還不配一送?” 這..... 祁國公當然不能說不配。仁宗還在的時候,不管正陽門上送誰,可都是把這位郡主抱在懷里的。就是武宗當年出征,也是專有一節,由這位郡主上前相送的。 前方,蕭淮整個人不由靠上前,人都已快靠上了城墻,往前看去。 繡有蟠龍的后背緊繃,此時隨著他驟然一動,蟠龍跟著一動,讓其他人頓時大氣不敢喘。 一旁秦興眼皮再次狠狠一跳,那種不詳的預感又來了!好好的,把人送走就得了唄。沒了這位宋大人,殿下早晚能心想事成,他們這些跟著當差的這差事也好當了不是!結果,怕什么來什么! 秦興越發小心翼翼。 此時眾人俱看向來人。 第120章 朝陽之下,紅衣如火,麗若神女。 其美若此—— 讓人失聲,讓人恍惚。 宋晉已牽馬,此時緊緊握著手中韁繩,看向她。 月下目光始終看向宋晉,此時來到軍前。 就見她一抬手,從腰間取下一柄—— 金鞭! 軍中不少人都忍不住翹腳去看:這就是仁宗親賜金鞭! 隨著郡主揚起金鞭。 無論城上城下,盡都俯首。 “見此金鞭,如見朕”—— 俯首的趙閣老眼眶已濕,當年仁宗的話如同就在耳邊,歲月卻已如白云蒼狗,轉眼間他已老邁至此,就是想,他也不能為大周上戰場殺敵了! 俯首的眾人聽到郡主郎朗之聲: “今日本郡主以金鞭賜我三軍統帥,執此金鞭,上至天者,將軍制之,下至淵者,將軍制之!” 趙閣老老淚縱橫。三軍面前,郡主代表至高皇權,為宋晉授金鞭,如行了授鉞之禮。 以仁宗金鞭,授予他對其下各方將領生殺予奪之權! 郎朗晴空之下,眾人聽到宋晉克制清朗的聲音: “臣,領命,謝恩?!?/br> 藍天之下,兩人目光相對。 俱都無言。 轉瞬之間,卻好似已有千言萬語。 城墻之上,傳來擊鼓之聲:眾將上馬! 是殿下催行。 鼓聲如令,宋晉立即翻身上馬。 月下望著他,前世今生猶如天際無聲翻涌的云,此一去—— 此一去—— “你要保重?!彼挥上蚯皟刹?,輕聲道。 輕得讓馬上的宋晉心一疼。 三軍面前,她甚至不敢放聲。 旁人都說,明珠郡主驕縱,甚至有說她蠻橫。宋晉卻知道,他的郡主,其實最小心,最乖了。達官貴人,人前體面規矩,人后一個比一個放蕩不堪。唯有他的郡主,始終記著她外祖教導,為大周,恪守一個郡主的本分。 其實,她很少逾矩,很少很少。 宋晉看她:那樣小小一張臉,那樣纖弱一個人。 一直到這一刻—— 宋晉才發現,心底最深處,他憐她。 他一個出身草野的鄙賤之人,對大周這位最尊貴的郡主,層層愛慕,層層欲望之后,居然是止不住的——憐惜。 讓他一直都想把她捧在掌心,小心翼翼,為她擋風雨,護她一世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