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書迷正在閱讀:枕邊小神偷:王爺,請你慢一點、掀飯桌!炮灰真千金擺爛后不慣著了、直播快穿:請攻略那個黑化男主、愛上了包養我的老女人(gl)、人魚小姐與她的飼養員、快穿系統之cp拆不停、香雪(帝妃、高h)、困逃(np)、補習[1v1]、避風港
那煤燒起來很暖和,送東西來的人囑咐了燒蜂窩煤時要通風,額吉每次點起爐火時,烏日娜都記得打開窗戶的簾布。 窗外的風雪更大了,熟睡的小女孩依偎在母親懷中,女人低聲哼唱著搖籃曲。 “寶貝寶貝, 是那白鹿的角啊, 海東青的羽翼??; 寶貝寶貝, 是獵人的女兒、 弓箭手的后代, 勇敢的赫勒姑娘……”* 作者有話說 *改編自蒙古族民歌。 第32章 黃金匕首 轉眼冬去春來,烏瀾江上的堅冰化開,雪山的融水匯入河流,充沛的水量拓寬了河道,充盈起大小的溪流與海子。 山麓與草甸間成片的紅藍花盛開,赫勒的婦女每到這時節便會采這種花來做胭脂,還可以做染料裝飾布匹。 獵人們換上更輕便的獵裝,牧羊人也帶著羊群轉場,而今年春天又比往年多了一件事要做,那便是耕地播種。 有了去年的經驗和收獲,族人們勞作的熱情很高,成片的田地被開墾出來,種上糜子和黃花。 還有一塊地是謝晏的“實驗田”,巫醫們在尋找新草藥時發現了一種根莖帶甜味的植物,莫爾格金獻寶似的把那物獻給可敦,謝晏一看,感覺那東西長得很像甜菜根,只是根部比現代的甜菜小了很多,還是比較原始的品種。 于是專門開辟了一片區域來種這玩意,想著萬一能成氣候,就又多了一種糖料作物,還比蜂糖更穩定高產。 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謝晏藍圖中的“大都”也不是他們目前的生產力可以實現的,從上次與哈日赫勒交戰后統計的人口來看,整個王庭加上周邊各個牧場散居的族人,總共才不到兩萬,按五口一戶來算,滿打滿算也才四千戶。 其余長老所領的諸部人丁也在七八千到萬余不等,往最高估計,坦格里赫勒全族大約能有十萬來人,放在現代還比不上一個大點的縣城。 但對于草原人來說,這已是極興旺的部族了,且因不論男女,幾乎人人驍勇善騎射,若有需要,隨時可以拉扯起近人口半數的大軍,在戰斗力上絕對不可小覷。 只是若要修建城池,還是只能先建個小的。 謝晏大致估算過,一公里見方的大小便已完全足夠了——就這樣的規模,都還得修上個好幾年呢,也不知道在他有生之年,能不能實現那天畫的大餅。 不過先把城墻的范圍圈起來還是比較快的,開春后,新組建起的“施工隊”便開始了工作。 謝晏與阿斯爾一同看過,選出的城址離如今的聚居地不遠,但離一條烏瀾江的支流更近,一面城墻臨水,方便之后挖護城河。 所謂的施工隊,其實主要就是營中的青壯年戰士們,他們分成幾撥,輪換著訓練和修城墻。 也有許多主動想為部族出一份力的婦女和老人,年輕強壯的女人們抗磚石、攪黃泥,老邁些的做后勤,每日為工人送來飯食。 連孩子們亦閑不住,自城建開始,最時興的“游戲”就是去河邊撿卵石,送到工地上做建材。 這樣全民參與,到了春末時,整座城墻的地基便已初具雛形。 建城墻用的是夯土版筑法,就是通過在兩塊木板之間填充泥土,再用重物夯實形成堅固的墻體,底部的基礎由卵石砌成,墻中則用硬木打進地底做框架。 謝晏心心念念的土法水泥也終于派上了用場,高爐煉鐵剩下的礦渣和煤灰加上黏土磨成粉末,加上20%到25%的生石灰,碾磨到盡可能細后混合均勻,加水攪拌成漿就可以澆筑了。 單層墻體最終的厚度約莫在兩米左右,高度可以再建到十米以上,雙層城墻中間留有甬道,預備修建登上墻頂的階梯,墻頂上還將沿墻邊筑凹凸的垛口,以便瞭望和射擊敵人。 雖然還只有兩米多的墻基和框架,但登上臨時搭建的高臺遠望,整個方形的城池已然頗有氣象。 謝晏四處看了一圈,只覺胸中豪情萬丈,指著遠方回頭望身后的阿斯爾,莫名有種“看,朕為你打下的江山”的感覺。 他被自己的腦補逗得忍不住笑,英俊的眉眼微彎,瞳仁在陽光下澄澈見底。 阿斯爾看到他笑,也跟著揚起唇角,問他說:“今天是‘趕集日’,謝晏要不要和我一起去逛市集?” “好啊,正好去看看大家的情況?!?/br> 謝晏欣然點頭,轉身扶著木欄桿往臺階下走:“自從開了市集,族里熱鬧多了。就是上次跟你說的鑄錢,得盡快決定下來,不然也不好管控市場?!?/br> 阿斯爾其實亦早就想過這事,西域的商人們慣用一種圓形的金幣,不同國度的金幣幾乎大小一致,只是圖案不同,南面的景朝也有金錠、銀錠和銅錢,他們赫勒人卻還沒有自己的“錢”。 或許曾經是有過的,但也已失散在多年的離亂戰火中,這導致他們在與行商交易時常常會吃悶虧,部族中和各部間的商業貿易也不發達。 阿斯爾希望自己的族人有一天也能過上南人那樣富足的生活,謝晏上次說的什么“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出口”,他還沒有完全懂得,但他相信謝晏總是對的。 聞言點點頭說:“我已下令讓匠人鑄刻模具,就做金幣、銀幣和銅幣,你不想在上面刻頭像,便用蒼狼和白鹿的圖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