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終于到了!” 一行人從冬天走到春天,總算來到了洪州滕王閣,琳瑯停住腳步,緊張而興奮地東張西望:“將軍你說的是不是真的?東西到底在哪里?” 裴昀讓她陪著葉鏗然,自己和祝靜思分頭尋找,閣樓下仔細找尋了整整一圈,甚至連長滿青苔的石縫下也沒有放過。 終于,當他走到樓閣的背后,最為背陰的地方,他看到了一株雪白的草。 不仔細看,就像是野草間一抹殘雪,白得近乎透明。 它纖弱而細小,高貴而野蠻地生長,如同那些生長在人心之中,微弱得近乎幻想卻又無法放棄的希望。 裴昀俯下身來,當他的手撫上葉片的一瞬間,溪水折射的清淺陽光也落在草葉上——蒼白的葉片緩緩舒展開來,美得讓人一時忘記了周遭的世界,難以描述它究竟是何種模樣,那樣簡單而又那樣瑰麗,仿佛不曾遺漏季節的任何細節,頑皮的古木新芽,清純的溪水桃花,燃燒的烈焰晚霞,潑墨的雨后青山,沉默的蒼穹星空。 它像一滴晨露倒映了世界,又像一只眼睛,映出了天地的模樣。 “找到了?!迸彡酪种谱÷曇舻念澏?。 這是傳說中能治療眼疾甚至失明的宓雪草。 在氣勢恢宏的閣樓之下,種植著一份小小的牽掛與希望——滕王始終沒有放棄的那個希望——帶著深宮中日漸蒼白的帝王,帶著記憶中那個清澈的少年,走入這錦繡山河中,親眼看一看。 這才是當初滕王執意大興土木的原因。 也是那個大雪飛揚的冬天,滕王未能前往帝都的原因。 宓雪草要每日汲取晝夜交替時的溫潤曦光,但又絕不可暴曬,需要臨水潮濕處土地的滋養。于是,滕王命人仔細計量,在水邊建造閣樓,用高大的樓臺丈量陽光,給予它最適宜的養分和水土。 宓雪草的生長需要百年。 雖然明知道等不到那一天,滕王還是不愿放棄這份奇跡。那一年冬天格外寒冷,他親自日夜看護宓雪草,助它熬過寒冬,自己卻感染了風寒病重,無法前去洛陽。 也就在那一年,未能成行的見面,成為了永訣。 世間并非沒有東西能羈絆風的瀟灑,只是風停留時,天地寂靜,無人傾聽罷了。 少年曾經約定過,一起去最高的樓閣,喝最烈的酒,看最遠的山,后來李治失約了,他便連他的份一起,走遍天下山川河流;再后來,李治失明了,他便開始大興土木,建造了這座恢宏的閣樓,用一塊一塊的磚石,去壘建心中的希望,等待奇跡生長。 更多的時候,他在寂靜高樓獨自飲酒,遙祭往圣先賢;他在山中孤身長嘯,夜尋隱者風雪。 這是一個兒時的約定,滕王用一生來踐諾。 曾經,十六歲的李治拿著一幅畫兒,皺眉搖頭:“你這幅風景畫上怎么什么都沒有?不帶這么糊弄人的?!?/br> “我畫啦?!彪鯎u著折扇,“而且我用了最好的墨?!?/br> “什么墨?” “……” 滕王還說了一句什么,李治當時沒有聽清,后世的史書也不曾留下任何痕跡。但百年之后,閣樓上仍有風和雨的唱吟,閣樓下仍有知己同行的腳印。 那時,少年滕王將折扇“啪”地收起來,朗聲而笑:“我的腳步?!?/br> 以我腳步為墨,為你寫下詩意河山。 注釋: [1傳言滕王行事荒yin,風流無度,竟然把下屬官員崔簡的妻子鄭氏召到府中,意欲非禮,卻被鄭氏用鞋履打臉,成為坊間笑談。 [2]此詩為王勃的《滕王閣序》(全名《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中的詩篇,文中另有名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完) tips:看好看得小說,就來海棠書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