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節
“劉給事中此言差矣,太祖高皇帝此言,只說皇家后妃不再看重門第,良家女子亦有資格入選。不受大臣進送,卻沒說大小官員的女兒不得參選?!?/br> 朝臣中,又有人站出來:“那也沒有首輔的女兒參選,的,從未有過?!?/br> “從未有過是一回事,行不行又是另一回事?!?/br> 反對的大臣又道:“歷朝歷代,后、妃皆選自民間?!?/br> “成祖仁孝皇后乃是中山王徐達之女,仁宗的敬妃,乃是英國公張輔之女,忠武王張玉之孫女?!?/br> “當朝皇太后亦是來自民間,仁厚賢德,侍奉先帝,輔佐陛下?!?/br> 另一邊幫著朱翊鈞說話的大臣,并不踩進他的圈套:“太后在選秀懿旨上說:在大小官員、民庶良善之家預先選求,擇其父母行止端慎、家法嚴正,女子容貌端莊、德性純美、勤中禮法度者?!?/br> “如此說來,民庶良善之家可,大小官員之家也可。重點在父母行止端慎、家法嚴正,女子容貌端莊、德性純美、勤中禮法?!?/br> “官員之女,若選為皇后,其父必須辭官,由陛下加封爵位?!?/br> 這才是他們的最終目的,張居正的女兒嫁入皇家,倒也不是不行,麻溜把朝政大權交出來,回家當你的閑散爵爺去吧。 “……” 如此,雙方你來我往爭論數個回合,立場不同,皆說服不了對方,朝堂之上,氣氛陷入僵局。 朱翊鈞不說話,穩坐高臺之上,聽著他們為了此事吵得面紅脖子粗。 世宗從不上朝,朱翊鈞只聽過海瑞批評他皇爺爺“二十余年不視朝,綱紀弛矣”,也不知道朝堂是個什么地方。 后來,他父皇即位,恢復早朝。他躲在屏風后偷聽,才發現,朝堂,不過就是給諸位大臣提供一個盡情吵架的地方,解決不了任何國事和朝政。 但天不亮起來上朝,是皇帝的基本工作,能力先放一邊不談,態度必須要有。此前他稱病靜養,出宮巡視,兩年未臨朝,聽不到這些大臣文縐縐的吵架,還怪想的。 今天必須得聽個夠。 說來也滑稽,他們吵架的重點竟然是皇帝要娶什么樣的妻子。 一位歷事三朝的老言官慢吞吞的站出來,顫顫巍巍往地上一跪,開始磕頭:“太祖高皇帝留下祖訓,天子及親王的后、妃從民間挑選,實乃用心良苦啊陛下?!?/br> “歷朝歷代,外戚干政的例子多不勝數,更勝者,王朝因此覆滅。前車之鑒,我大明決不可重蹈覆轍?!?/br> “祖宗列圣立后封妃,更看重清貧之家的女子,是希望借此輔佐天子,培養節儉勤政之美德?!?/br> “陛下少年登極,應勵精圖治,保守帝業,綿延盛明之景運,不可因兒女私情,不顧社稷之長利?!?/br> 這可是早朝,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指責皇帝的話說得已經非常嚴重了。 大殿之內立刻安靜下來,不少大臣偷偷抬眼,去看皇帝的面色。 內心里為這位同僚捏了把汗。年過古稀,早該回家頤養天年,卻為大明的未來cao碎了心。 這要是挨頓板子,那不得當場斃命。 哪怕是穆宗這種性子軟弱的皇帝,只怕也要火冒三丈,讓錦衣衛把人拖出去廷杖八十。 朱翊鈞很清楚自己要怎么當皇帝,并不在意別人的指責,更不會因為幾句話把人打死。 “說得好!” 別人不吭聲,那便是到了朱翊鈞總結發言的時候。 他一巴掌拍在扶手上,在安靜而空曠的大殿中發出一聲脆響,把膽小的大臣嚇得一哆嗦,還以為龍椅要裂了。 “借此輔佐天子,培養節儉勤政之美德?!?/br> 朱翊鈞負手而立,他本就身材高大,站在御階之上,居高臨下,更具壓迫感。 頭上匾額“敬天法祖”四個大字,與他實在沾不上半點關系。 他看向剛才吵架吵得尤為賣力的官員:“吳梓文,禮科都給事中,我沒記錯的話,三月前,你第三子娶了戶部郎中之女?!?/br> “還有你,陳尚象,戶科給事中,去年,女兒嫁給了江西布政司參政郭諫臣之子?!?/br> “諸位愛卿,你們的親家都有誰,不用朕一一列出來了吧?!?/br> 被點名的,沒被點名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直覺接下來皇上口中不會說出什么讓他們愉快的話。 朱翊鈞神情痛心疾首:“從今日起,我大明朝的臣子,皆與清貧之家的子女婚配,希望借此培養清正廉潔之美德?!薄埃。?!” 那怎么行?! 大臣給皇帝挑窮人家的姑娘,是為了皇帝無所依靠,只能任由他們cao縱。 而他們自己,自然要通過子女聯姻將家族利益緊密聯系起來,穩固朝中地位。 朱翊鈞皺眉:“至于已經成婚的,朕沉迷兒女私情,實在不忍拆散一段美滿姻緣?!?/br> “就只能委屈各位愛卿,回家和你們的親家商量一下,留一人在朝為官?!?/br> “就這么定了,盡快把你們請辭的奏疏呈上來,朕抽個時間,統一批復?!?/br> “退朝!” “?。?!” 皇帝拂袖而去,好些仍驚在原地,動彈不得。 好家伙,他們想要借此趕走張居正,皇帝卻想借此趕走他們。 關鍵邏輯沒有問題。 再看那些站出來替皇帝說話的官員,本以為都是張居正的門生,實際卻是這幾年中,陸續提拔起來的年輕官員。 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年齡都在三十歲以下,通過甲戌、癸丑科入仕,官職不高,但在諸司衙門擔任要職,力推改革,時常被皇帝宣入文華殿議事。 朱翊鈞回到文華殿,由申時行負責經筵日講,上課之前,欲言又止。 朱翊鈞笑道:“申先生有話要說?” 申時行搖頭:“沒有?!?/br> “那咱們開始今日的進講吧?!?/br> 上完課,申時行告退,朱翊鈞卻道:“申先生有話不妨直說?!?/br> 申時行暗自嘆一口氣:“臣以為,陛下不必如此強硬?!?/br> “你指的是……” 申時行又道:“就算……就算陛下非張閣老之女不娶,在朝臣面前,也應避其鋒芒。徐行尚開,速進則闔?!?/br> 朱翊鈞立時領會了他的意思。 他是皇帝,只要他不同意,不管大臣如何逼迫,都無濟于事。 偌大的朝廷,就算他想把那些老而彌堅,迂腐不化的大臣換掉,也該徐徐圖之,不可cao之過急。 若真逼得他們集體請辭,個個關鍵位置一下子都換成沒有經驗的新人,就算能力足夠,朝廷也要亂套。 慢慢跟他們耗著,就像當年他的皇爺爺即位之時,歷時三年,逼走了楊廷和、楊慎父子,最終沒有淪為誰的傀儡,而是大權在握。 朱翊鈞點點頭:“申先生說得極是?!?/br> 申時行性情柔和,最擅長游走于大臣之間,處理復雜的人際關系,俗稱和稀泥。 朱翊鈞和張居正都覺得這其實是一項非常了不起的能力,不是什么人都能把龐大而復雜的人際關系都處理得當。 當初,申時行資歷尚淺,是張居正力排眾議,讓他入閣,協理機要。 就像出巡時,朱翊鈞一直和張居正保持書信來往一樣,馮保到山東監理河工,朱翊鈞與他也從未斷過書信來往。 馮保對于朱翊鈞要娶張若蘭的事情,一直都是支持的。古今中外,政治聯姻一直存在,只有明一代皇帝宗親不能與大臣聯姻,想法是好的,限制外戚,事實卻是幫助文官集團,限制皇權。 再說了,就算沒有外戚干政,也不耽誤亡國。朝代興衰看的從來不是外戚如何、宦官如何?;实鄣膱陶芰Σ攀菦Q定因數。 馮保堅信,以朱翊鈞的能力,無論娶誰做皇后,將來都能實現一番偉業。 夜里,朱翊鈞獨自坐在月下,垂眸盯著自己的掌心,不知在想什么。 “哥哥,你在看什么呀?” 潞王雖然不再與朱翊鈞同塌而眠,但一直住在乾清宮,由朱翊鈞親自教養。 在朱翊鈞的教導下,他現在作息十分規律,晚上不是跟著朱翊鈞習武,就是在殿內看書。 今天他獨自看完書,準備休息,出門卻見他哥一直盯著手里的東西,看著看著,眼角竟是浮現出一抹笑意。 潞王從未見過皇兄露出這樣的笑容,實在好奇,究竟看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他走到朱翊鈞身旁,低頭看去,之間朱翊鈞手里捏的是一枚玉墜。 那玉通透無瑕,如水一般,在月光下泛著盈盈的光澤。造型奇特,是一朵含苞待放的玉蘭。 玉墜兒下面還掛著一個同心結,比宮里那些女官編得還要精巧。 “哇!好漂亮??!”潞王忍不住感嘆。 朱翊鈞握緊玉墜,把手背到身后。抬頭看向潞王,立時斂了笑容:“今日的書背完了嗎?” “背完了?!?/br> “字練了嗎?” “練了?!?/br> “那去昨兒教你的拳法,打一遍給我瞧瞧?!?/br> “好!” 潞王退后幾步,在院子中間打拳,每出一拳都伴隨著頗有氣勢的呵聲。 朱翊鈞說,這是南拳,要喊出來才有氣勢。 打完了拳,潞王很滿意,回過頭來準備聽表揚,卻早已不見他哥的身影。 第280章 這玉蘭花的墜子是…… 這玉蘭花的墜子是那夜月光下,張若蘭塞進朱翊鈞手里的。這幾日,朱翊鈞一直隨身帶著。 這是一枚冷玉,手感沁潤,在炎熱的夏季,帶來一絲涼意。 朱翊鈞想著,也該送點兒什么給張若蘭,思來想去,他又去了趟張居□□上。 有了前兩次的經驗,又不想驚動其他人,一到張府,朱翊鈞就直接上了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