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節
張簡修點點頭:“我去給三哥送信?!?/br> “什么信?” “我爹寫給他的?!?/br> 張居正給張懋修寫了一封信,朱翊鈞太好奇了:“我去瞧瞧?!?/br> “我跟你一起去?!?/br> “不行!”朱翊鈞推他,“你回去?!?/br> 若簡修跟著,懋修肯定不會把信給他看。 第268章 朱翊鈞來到小院前…… 朱翊鈞來到小院前,發現院門緊閉,他抬手,欲要敲門,聽到院內傳來細微響動,又把手收了回來,一躍而起,無聲無息跳上墻頭。 此時正值暮春時節,萬物生發,院內一片翠綠掩映。 朱翊鈞稍微挪了個位置,看到張懋修坐在石桌前,正低頭讀信。朱翊鈞不去打擾,只坐在墻頭看著他。哪知張懋修讀著讀著竟是落下淚來,又胡亂用衣袖抹去,接著看。 朱翊鈞歪頭,有些疑惑,張先生在信中寫了什么,如此感人。 讀完了信,張懋修拿著信紙悵然若失。 無論是父親的至交,還是太學的同窗,人人都夸他文章作得好,將來定能狀元及第,他從小也是依次為目標,住在這偏僻的院落里,潛心學習,除了…… 正在此時,一個人影從天而降,無聲無息的落在他的眼前,張懋修還未反應過來,手里的信紙就被人抽走了。 “讓我瞧瞧~” “誒~”張懋修伸手去奪,“不不……” 朱翊鈞轉身,快步逃走,張懋修在后面追他??伤_步輕盈,稍稍一點地,人就能約出去老遠,張懋修使出渾身力氣,也只能跟在他的身后。 “汝幼而穎異,初學作文,便知門路,吾嘗以汝為千里駒?!?/br> 朱翊鈞稍稍停頓步伐,竟是把信上的內容念了出來:“乃自癸酉科舉之后,忽染一種狂氣,不量力而慕古,好矜己而自足,頓失邯鄲之步,遂至匍匐而歸?!?/br> 張居正的意思是,張懋修從小就聰明,被他視作千里馬。但去年鄉試之后,忽然染上了一種狂傲之氣,自不量力地仿效古人,驕矜自滿,邯鄲學步,忘了本心,最后栽了個大跟頭。 聽罷,張懋修不追了,朱翊鈞也不念了,躍上一塊太湖石,坐在頂部把信看完。 不難看出,張居正對張懋修寄予厚望。去年秋闈之后,嗣修、懋修兄弟二人返京,他就看出懋修心思浮躁,不想讓他應試,是敬修、嗣修勸他不該挫傷弟弟銳氣,張居正才勉強同意了。 最終張懋修落榜,張居正也未曾埋怨過他,還要自我安慰:這是老天要讓兒子厚積薄發。 “吾誠愛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為轅下駒也?!?/br> 朱翊鈞看向張懋修,后者低著頭,安靜的站在一旁,也不知在想什么。 “懋修?!?/br> 張懋修不抬頭,只輕輕“嗯”一聲。 朱翊鈞拍了拍身旁的石頭:“你上來?!?/br> 假山在小院一隅,只有一人多高,但也嶙峋陡峭,不易攀爬。 朱翊鈞向他伸出手,硬是憑著驚人的力道,把他拽了上來,穩穩地落在自己身旁。 張懋修仍低著頭,不難看出,情緒很是低落。 朱翊鈞一把摟過他的肩肩膀:“不就是沒考上嗎,多大點事,咱們下次再考就是了?!?/br> “……” 張懋修的頭埋得更低了,關于他科舉落榜這件事,在朱翊鈞面前尤為難堪。 他張了張嘴,聲若蚊蠅:“對不起?!?/br> “這是什么話?”朱翊鈞揉一把他的腦袋,“你只是沒發揮好,沒有對不起任何人?!?/br> 張懋修搖頭,眼淚又要掉下來:“我答應過你的……可我沒做到?!?/br> “現在沒做到,又不是永遠也做不到?!敝祚粹x一下一下輕撫他的后腦,“三年后,一定能狀元及第?!?/br> 其實,去年在江陵,朱翊鈞已經隱約感受到他的浮躁。 也不看書,也不學習,整日結交世子,四處游完。談論風月,仿古作文。 看信中意思,張居正當年也有過這樣一段輕狂不羈的經歷。 朱翊鈞又想到王世貞等人“文必西漢,詩必盛唐”的主張,八股文只是為了應付考試,仿古才是流行與風尚。 張懋修沉浸在自己的情緒里:“去年,我與二哥一起回江陵參加鄉試,如今他榜眼及第,而我……” 張嗣修確實在兄弟幾人當中性情和才學俱佳,書讀得好,人還踏實。 與他一比,張懋修雖然更聰明,更有才華,卻浮躁了些,被人夸幾句,就飄飄然忘乎所以,也經受不住打擊,一次失敗,就萎靡不振,否定自己。 “懋修,”朱翊鈞扶著他的肩膀認真地說道,“你答應過我,你要像楊慎那樣,成為相門狀元。這次你沒做到,是打算放棄嗎?” 張懋修想也不想脫口而出:“當然不是!” “既然不放棄,那便是要準備三年后的會試。自怨自艾除了荒廢光陰,沒有任何意義?!?/br> “你從小就是個聰明的孩子,但你要記住,你心中有目標,你只需盯著這個目標,不斷努力。至于旁的人和事,你都不必在意,更不必因為一點挫折而動搖心志?!?/br> 張懋修看著他,眼眶紅紅的:“我……我明白了?!闭f完他就準備站起身,往下跳,“這就回去讀書?!?/br> 朱翊鈞一把拉住他:“倒也不必這么著急,先放松一下?!?/br> “放松一下?” 朱翊鈞道:“下午,我帶你出門散散心?!?/br> 安慰好了張懋修,朱翊鈞便拉著他進屋:“你把自己關在院子里多久了?” 張懋修苦笑了一下:“會試之后?!?/br> 那掐指一算,也有近一個月了。 從那封信就不難看出,張居正對張懋修自暴自棄把自己關起來的行為頗有微詞,但為了照顧兒子的自尊,他并沒有用父親的威嚴壓迫他。 最后忍無可忍,也只是以一封書信表達自己的想法。 朱翊鈞想,張先生雖然嚴厲,關鍵時候,卻也給予了子女充分尊重。 想到這里,朱翊鈞忍不住嘴角上揚。 張懋修奇怪的看著他:“怎么了?” “沒什么?!敝祚粹x催促張懋修,“快快,梳洗一番,換身衣服?!?/br> 他二人出了院子,打算去見張居正。路過花園,隱約聽到琴聲,音韻醇和,若九霄環佩之聲。 朱翊鈞頓住腳步,待到一曲終了,他才又往前走,繞過灌木從,見荷塘中央的涼亭中,張若蘭端坐琴前,若有所思。 去年江陵一別,又是大半年不見。人家都說女大十八變,如今,十六歲的張若蘭姿容姿容昳麗,美玉瑩光。 朱翊鈞情不自禁想起前些日子看過的一部民間話本:“烏云疊鬢,杏臉桃腮,真似海棠醉日,梨花帶雨?!?/br> 話本里說的是妖精,眼前這位是仙女兒。不,比仙女兒還美。 張若蘭抬眸,也看到了他,嘴角立時浮現出一絲笑意,很快,又壓了下去。 她離開走出涼亭,快步來到朱翊鈞和張懋修跟前,雙手交疊,斂襟行禮:“參見陛下?!?/br> 朱翊鈞問:“剛才那曲子叫什么?” “戰國時,有靈虛子者,游嵩山,遇羽人鼓琴石窗之下,鶴舞于庭,蘭馨于室,延入晤語,因授以清羽之調,名曰:《佩蘭》?!?/br> 朱翊鈞聽罷大笑:“這名字好,紉秋蘭以為佩。曲子也好聽,與若蘭meimei最是相配?!?/br> 張若蘭說道:“蘭生空谷,無人自芳;茍非幽人,誰與相將?!?/br> “這不是……”話到嘴邊,朱翊鈞又停頓片刻,拉著張懋修,“這不是被我倆聽見了嗎?” 張若蘭看著他,欲言又止,目光移向旁邊的張懋修,驚訝道:“三哥,你,你可算肯出院子了!” 張懋修挑了挑眉:“你才發現?!?/br> 這話說得別有深意,張若蘭嗔怪的看他一眼,又笑著看向朱翊鈞:“還是陛下有辦法,我們怎么勸都沒用,您來一趟,三哥就振作起來了?!?/br> 朱翊鈞擺了擺手:“是張先生的信打動了懋修?!?/br> 張若蘭莞爾:“我爹雖愛子心切,但還得是陛下” 張懋修趕緊求饒:“meimei,三哥已經夠慘了,你就少揶揄兩句吧?!?/br> 張若蘭過來挽著兄長的手:“我覺君非池中物,咫尺蛟龍云雨。時與命猶須天付?!?/br> 聽見meimei的鼓勵,張懋修心中最后那一絲悵然,也隨著這一首放翁的《賀新郎》煙消云散。 朱翊鈞站在一旁,安靜的看著兄妹倆,不知在想什么。 張若蘭又問道:“陛下和三哥這是打算去哪兒?” 張懋修道:“去見父親?!?/br> 張若蘭看了看朱翊鈞,卻退后一步:“你們過去吧,我回房了?!?/br> 說完,她向又向朱翊鈞行了一禮,欲要離開,卻被朱翊鈞叫?。骸澳阋卜稿e了?” 張若蘭搖頭笑道:“他們都犯錯了,我也不會犯錯?!?/br> 朱翊鈞問:“那為何不敢去見你爹?” “哪有不敢?”張若蘭偏頭看向別處,“我只是,只是……” 只是女孩子長大了,不方便在客人跟前露面,也不能像小時候那樣,在一處玩耍。 “只是什么只是,”在朱翊鈞心里,沒有那么多禮數,從小到大,他都把張家兄妹幾人當親人一樣,“走,一起過去?!?/br> 他二人走出去幾步,忽然發現,少了個人?;仡^一看,張懋修還站在原地。 朱翊鈞問:“看來,是懋修心里還有顧慮?!?/br> 張若蘭問:“什么顧慮?” 朱翊鈞低頭在她耳邊輕聲道:“張先生說他,性情古怪,字跡潦草,都怪自己命不好?!?/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