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節
徐海勾結倭寇,在海上打結過往船只。 這個林鳳,他海島出身,改做生意,賺了錢,就開始搞私人裝備,攻打廣東。 彼時,殷正茂提督兩廣軍務,立刻調集水陸主力出擊,林鳳不敵,修書議和求撫,殷正茂不允,林鳳率艦船逃往海外,登陸馬尼拉灣的馬里斯,擊斃佛郎機駐呂宋總指揮,建立都城,自己當起了土皇帝。 說起來,這里的佛郎機卻不是葡萄牙人,而是西班牙人。他們本就是侵略者,占領呂宋(菲律賓)作為自己的殖民地。 呂宋本就是大明的屬國,林鳳是明人,他能擊退侵略者,還頗受呂宋當地民眾擁戴,相處也算融洽。 畢竟是在海外,那時朱翊鈞剛登極不久,東邊仍有小規模倭寇,西邊在征剿僰人叛亂,北邊還有土蠻侵擾,暫且分不出精力去管林鳳。 沒多久,西班牙派兵攻打林鳳,殷正茂趁機聯合圍攻,林鳳率40余艘戰艦巧妙突圍,直抵澎湖,開始養精蓄銳,迅速恢復到150余艘艦船。 此人實在,一直在廣東、福建外海搶劫商船,再跑回澎湖,朝廷拿他無可奈何。 這也是朱翊鈞下定決心,要派兵圍剿的原因。 然而,這時候,胡宗憲卻送來奏疏。 張居正拿出一封迷信,火漆封口,朱翊鈞接著燭光掃一眼就能看出來,這封信未曾開啟過。他接過來,直接打開。 胡宗憲的奏疏寫得并不復雜,他請求朝廷暫緩進攻澎湖和基隆,因為他想試一試,不戰屈人之兵,以最小的代價解決這件事。 曾經,他和徐渭聯手,解決了海上兩大倭寇集團——王直和徐海,用的是奇謀而非武力,他二人有這個本事。 朱翊鈞當年救下胡宗憲,不就是為了在關鍵時候派上用場,如果能夠不動兵戈,解決掉林鳳,順利收復澎湖,那就再好不過。 朱翊鈞把奏疏遞給張居正,后者看完,問道:“陛下以為如何?” 朱翊鈞道:“胡宗憲呈上這封奏疏,就說明他已經有了謀劃,接下來是具體部署和執行?!?/br> “若是能不花錢,不費一兵一卒解決此事,那便最好?!?/br> “若不能,盡量減少花費和人員傷亡,那也不錯?!?/br> 這個想法與張居正不謀而合,于是,此事就這么決定了。朱翊鈞只要一個結果,過程如何,由胡宗憲自己把控。 他雖然被稱作小世宗,但終究不是世宗,若有王本固這種不顧后果,一意孤行的官員,他絕不會手軟。 談完了正事,朱翊鈞笑道:“時辰太晚,外面風雪交加,城門也關了,先生今晚就在行宮將就一晚?!?/br> 張居正站起身,正要告退,朱翊鈞卻一把拽住他的手,:“正好,我有好多話想跟先生說?!?/br> “……” 這話的意思是,讓張居正與他同塌而眠。 他說得倒是坦然,就像小時候要抱抱那樣。 他們雖然是君臣,但朱翊鈞三歲時,張居正就做他的講官,這么多年,情同父子。 他們實在太久沒見了,寫進書信的都是些重要的事情,一路走來遇到的趣事,朱翊鈞還想著親口說給他聽。 這孩子慣會撒嬌,看著他彎彎的眼睛,乖巧的笑顏,張居正差點就點頭了。 但最終還是受尊卑有別的約束,退后一步,笑道:“臣略微思忖,想著還是先去把張簡修訓一頓?!?/br> 朱翊鈞大笑:“好好,先生是讀書人,若要動手,我可以代勞?!?/br> 張簡修早早的睡下,此時好夢正酣,忽然驚醒,打了個大大的噴嚏,發現窗戶開著,以為自己著涼了。 第261章 朱翊鈞躺在床上,…… 朱翊鈞躺在床上,豎起耳朵,不一會兒,就聽到張簡修的一聲驚呼:“啊,爹!” “你你……你怎么來了?!?/br> 隨后是張居正嚴厲的聲音:“喊什么,驚擾陛下休息,我饒不了你!” 張簡修立即閉了嘴,接下來就是張居正訓兒子,從不打招呼就帶著jiejie離京,到湖廣跟著朱翊鈞跑了,自作主張,肆意妄為,目無父兄,膽大包天,回家之后必有重罰! 張簡修哼哼唧唧,越是求饒,張居正越是嚴厲訓斥,最后不敢吭聲了。 在朱翊鈞的印象中,張先生從來沒有這么訓過他。不過張懋修常說,張先生在家對他們一向嚴苛,不假辭色。 如今聽來,果然不假,可朱翊鈞倒覺得,聽著還挺親切。 于是,朱翊鈞就在張居正訓兒子的聲音里,漸漸睡著了。 次日醒來,他坐在床上,有些若有所思。出門近兩年,他化名李誠銘,走遍大半個天下,自由自在,隨心所以,可他仍感覺還有好多風景沒有看過,嘉峪關以外的關西七衛、烏斯藏、川西、云貴、兩廣,若有機會,他還想去瓊州府、澎湖、臺灣看看。 現在,他又重新回到了京師,即將做回那個被困在紫禁城里的帝王,滿腹惆悵。 做皇帝就注定了只能禁錮在皇城那一方天地里,但凡動一動出門的念頭,就要被大臣群起而攻之,所謂自由,在登極那一刻就已經獻祭出去。 像武宗那樣,是要被作為反面教材,載入史冊。 朱翊鈞笑著搖了搖頭,他又何嘗不是,質疑武宗,理解武宗,成為武宗。 不過有一點,他和武宗不同。 若自由可以交換,犧牲一點他的,來換取天下更多人的,倒也不是不行。 想了那么多,宮還是要回的,必須得回。 王安進來為他更衣,早膳已經備好了,召來張居正、張簡修和陳胤征都來陪他吃早飯。 磨磨蹭蹭半晌,終于登上馬車,起駕回宮。 朱翊鈞問張居正:“我母后一定很生氣吧?!?/br> 張居正抬眸看他,眼神中傳遞的意思是“這還用問嗎”。 “唉!”朱翊鈞嘆口氣,“要不,我再去一趟薊鎮巡邊,年后再回來?!?/br> 張居正半張著嘴,像是怕他跑掉一般,一把握住了他的手:“陛下,萬萬不可!” “您已經出宮兩年了,朝中大小事務,還等著您決斷?!?/br> “您出宮這些日子,太后一直寢食難安,兩年來,憔悴了許多?!?/br> “現在,朝中大臣都知道您回鑾,已經等候在午門外,隨時準備迎駕?!?/br> “……” 朱翊鈞驚了,反握住他的手:“都……等著呢?” 張居正點點頭:“是,文武官員聽說陛下回鑾,天還沒亮,就冒著大雪入宮?!?/br> 張居正早料到他歸心不似箭,以防他突然改變主意,提前通知諸位朝臣,準時迎駕。大臣知道了,皇太后也必定也知道,朱翊鈞再怎么不想回去,也得跟著回去。 他松開手,又嘆一口氣。張居正輕拍他的手背,意在讓他放下逃跑的心思,自己來這一趟,就是為了盯著他,還是老老實實跟著自己回宮吧。 朱翊鈞看著張居正的側臉,見他鬢邊多出許多白發,看來,他離京這兩年,先生殫精竭慮,cao勞過度。 他本就體弱,也不知現在身體怎么樣了。 朱翊鈞又想起母后,必定也是為他cao碎了心。 進入北京城,下了一晚上的雪,終于停了,太有透過云層,灑在寬闊的長安大街上。 朱翊鈞掀開簾子往外張望,年關將至,街上仍舊車水馬龍,商販、百姓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馬車停在午門外,果然有大臣已經候在那里,倒也不像張居正說的那樣,文武百官都到了,畢竟年底了,諸司衙門還有許多事情,但六部九卿及皇親勛貴都在。 朱翊鈞從馬車上下來,抬起頭,迎著陽光,半瞇著眼看看巍峨的黃瓦紅墻。 雖然北京的紫禁城是仿造南京而建,但南京的紫禁城內,隨處可見樹木花草,多少帶了些江南靈秀婉約之氣,北京紫禁城更加恢弘肅穆。 朱翊鈞邁步上前,兩旁的大臣紛紛跪下磕頭,三呼萬歲。 “起來吧?!敝祚粹x走到最前方,一轉身,居高臨下看向他的臣子,“今日大家早些回去休息,養精蓄銳,接下來有你們忙的?!?/br> “明日御門聽政,朝會照舊?!?/br> 說完,他給旁邊一人遞了個顏色,便徑直進了內廷,留下一群面面相覷的大臣。 皇上這狀態,不像出了趟遠門,像是巡視京畿,查出一堆問題,準備清算。 接下來不就過年了嗎,還要忙什么? 內廷,皇太后帶著潞王和兩位公主,以及幾位太妃,正在乾清宮外的廣場,探身不斷往宮門外張望,直到看見那個挺拔的身影,還有些恍惚。 是她的兒子回來了嗎?快兩年不見,怎么長高了那么多? 在大臣面前,朱翊鈞端出帝王的威嚴,此刻見了母后,他快步上前, 一把握住太后的手:“母后怎么來了,應該我去慈寧宮給你請安?!?/br> 皇太后仰起頭,細細的看他,從眉眼到鼻子再到下巴,發現他不但長高了,還壯了不少,精神煥發,紅光滿面,看來出門沒吃什么苦,反倒樂不思蜀了。 思及此,皇太后收起對兒子的思念和關心,抽回手,冷聲道:“先進屋吧?!?/br> 說罷,她就由宮女攙扶著,轉身走向乾清宮。 潞王和瑞安公主,一人一邊依偎過來,拽著他的袖子叫哥哥。 潞王說:“哥哥,外面好不好玩?” 朱翊鈞說:“好玩?!?/br> 潞王仰起頭,滿眼期待:“下次帶我一起好不好?” 朱翊鈞露出慈愛的笑臉:“今日的功課做完了嗎?” “……” 另一邊,瑞安公主拉著起朱翊鈞的手:“母后其實很想你的,每天都要念叨你?!?/br> 朱翊鈞摸摸她的腦袋:“我知道?!?/br> 一抬頭,旁邊還有個小meimei。棲霞公主年紀雖小,但卻很懂事,乖乖地站在母妃身旁,就那么看著朱翊鈞。 沒有父皇的庶出小公主,在宮中的日子自然不能與瑞安公主相比。 朱翊鈞走到他的身邊,將小姑娘抱起來:“兩年不見,都長這么大了,有沒有開蒙讀書?” 棲霞公主靠在他的懷里,輕輕搖頭。 朱翊鈞說:“那不行,小姑娘怎么能不學習,哥哥明日就給你安排?!?/br> 皇太后走在前面,見他許久沒有跟上,回過頭,不耐煩的輕斥一聲:“還不快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