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節
按照以往的經驗,奏疏呈上朝廷,朝中一定會有人提議,把這三人押回京城,凌遲處死,梟首示眾。 董狐貍他們有大明的世襲封號在身,那便是 大明的臣子,三天兩頭進犯邊境,這也的確稱得上謀逆大罪,按照《大明律》,凌遲處死合情合理。 可殺了他們三人,然后呢,朵顏衛還是會有新的首領,又或者被其他部落兼并,以后,還是會打著為他們三人復仇的旗號,進犯大明。 殺了他們三人,絕對不是最好的選擇。 戚繼光和朱翊鈞相處這么長時間,很清楚他是個有見地有想法的小皇帝,善于思考,洞悉事情的本質。絕不可能圖一時痛快,殺了這三個人。 但譚綸不了解這些,他上前一步,勸道:“陛下,殺了董狐貍三人,絕非上策?!?/br> 朱翊鈞點點頭:“不能殺,但也不能輕易放了?!?/br> “他們立的誓言,我一個字也不信?!?/br> 馮保心想,你不信是對的,因為長昂只做到了永不進犯薊鎮,不到十年,他就聯合其他蒙古部落攻打遼東。 朱翊鈞補充道:“二位別忘了,咱們和長昂有殺父之仇?!?/br> 譚綸問道:“那陛下以為如何?” 朱翊鈞搖搖頭,實話實說:“暫時沒想到,你們先寫封奏疏,向張先生上報此事?!?/br> “遵旨?!?/br> “不過……”譚綸和戚繼光松一口氣,又聽他話中出現轉折,“別說人是我抓的,就寫李誠銘的名字?!?/br> 譚綸一愣,心道:“那是不是還得參照當年的‘朱壽’,給李誠銘論功行賞,加官進爵?!?/br> 朱翊鈞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封賞就不必了,這是他應該做的?!?/br> 其實,他心里想的是:“低調一點,這身份我還要繼續用呢?!?/br> 皇上說,不能在奏疏中說人是他抓的,但沒說不能在信件里提。于是,同這封奏疏一起,還有一封戚繼光給張居正的私人信件,被一同送往京城,其中就詳細說明了,朱翊鈞如何帶人在董狐貍逃跑的路線上設伏,并生擒對方的過程。 張居正讀完信,心中百感交集,擔心是有的,但其中也夾雜著驕傲和欣慰,總之,用一句“兒大不由爹”來形容他此時的心情,最恰當不過。 只是,這件事可不能讓皇太后知道了,好在,他還有另一封信,朱翊鈞寄來的。通篇都在說戚繼光練兵有多厲害,各地總兵都應該向戚家軍學習;士兵訓練有多辛苦,若有貪墨糧餉之事,必須嚴懲;刑部左侍郎王宗沐之子王世琦竟然是戚繼光麾下一名校尉,和他爹一點也不像…… 還有李誠銘,當初欺男霸女的廢物,如今在軍營里改頭換面,有多上進。朱翊鈞還特別注明,一定要把這一段講 給皇太后聽。 總之,他事無巨細把在薊鎮的日常都講了一遍,就是不提自己親自上陣活捉敵將之事。 這天,朱翊鈞閑來無事,去了趟大佬。他見到了關押在牢房中的董狐貍,對方也一眼看到了他。 “你叫什么名字?” “誒嘿!”朱翊鈞驚訝道,“你還會說漢話?!?/br> “會一點,”董狐貍生硬的說道,“你還沒有回答我,你叫什么名字?!?/br> 朱翊鈞說道:“你聽好了,我叫李誠銘,是武清伯的長孫?!?/br> “武清伯?”董狐貍顯然沒聽過這位大明外戚,“什么人?” “別管他是什么人,你就說我厲不厲害,你服不服?” 董狐貍說道:“你小小年紀,武功確實不錯,但也勝之不武?!?/br> 朱翊鈞樂了:“你還會用成語,那你倒是說說,我哪里勝之不武?” “你故意露出破綻,誘我入了你的圈套?!?/br> 朱翊鈞笑道:“承蒙夸獎,打架和打仗一樣,光靠勇猛是不夠的,還得靠腦子?!?/br> 董狐貍說:“敢不敢堂堂正正與我打一場?” 朱翊鈞擺了擺手:“不打了?!?/br> “你不敢?!?/br> “是你不配?!?/br> 王安去給他搬了根凳子過來,朱翊鈞坐在牢房外,矜貴得與這陰暗潮濕的環境格格不入。 他又撣了撣衣袍,漫不經心說道:“行了,現在該我問你了?!?/br> “你問?!?/br> “你們到底想要什么?” 董狐貍說:“要錢?!?/br> “這些年光景不好,牧民度日艱難,大明皇帝不給貢賞,那我們只能搶?!?/br> 耍流氓還能說得這么理直氣壯,屬實讓朱翊鈞大開眼界了。 “大明皇帝要是給你了貢賞,你只會變本加厲?!?/br> “……” 朱翊鈞一語戳破了這些人只想不勞而獲,得寸進尺的狼子野心,董狐貍只得閉嘴,不再說話。 朱翊鈞看了一眼不遠處關押的長昂和長禿,說道:“你確實能打,但也確實沒腦子?!?/br> 董狐貍問:“怎么說?” “兵敗之時,察哈爾主力軍果斷棄你們而去,明擺著把你們朵顏衛當槍使,你卻將他視作盟友,身先士卒,為他拼命?!?/br> “愚蠢!” “……” 董狐貍無言以對,朱翊鈞又道:“你看看人家土默特部現在過的什么日子,馬市管理得有聲有色,屬民安居樂業。你再看看察哈爾部,都 被人逼得背井離鄉,狼狽東遷,和女真人打成一片?!?/br> “你還跟他們結盟,真有出息?!?/br> 董狐貍說:“狡猾的漢人,別以為我不知道,你這叫反間計?!?/br> “不錯,還知道反間計?!敝祚粹x用贊賞的眼神看著他,“但我這叫離間計?!?/br> “……” 朱翊鈞又道:“我已將消息放出去,十五日內,將你三人梟首示眾,看看你的盟友們會不會來救你,或是替你求情?!?/br> 董狐貍說:“速把亥一定會來!” 朱翊鈞問:“土蠻為何不來,是你沒有利用價值了嗎?” “……” 董狐貍可算見識到了,長得漂亮的漢人小朋友,嘴里吐出來的都是刀子,一刀一刀往他心窩子上捅。 該說的,朱翊鈞都說了,十五天之后,董狐貍就該知道,什么叫絕望。 他站起來要走,另一邊,忽然有人大喊道:“我答應你,只要你放了我三人,無論你開出什么條件,我都答應?!?/br> 朱翊鈞回過身來,聲音是從另一間牢房發出來的。他總過去,看了一眼:“你叫長禿,董狐貍的兄弟?!?/br> “是?!?/br> 朱翊鈞說:“無論什么條件你都答應?” 長禿道:“我可以立誓,歸順大明,永不再犯!” 朱翊鈞卻道:“你看起來在你們部落不如他倆有話語權?!?/br> 事實上,雖然董狐貍和長禿都是領主,但長昂才是繼承了他父親的都督之職,朵顏衛真正的領主。 說完,朱翊鈞轉身欲走,長禿叫住他:“此次南犯,我本不想出兵,是受了長昂的逼迫?!?/br> “噢?”朱翊鈞實在太閑了,本來只想挑撥一下蒙古各部的關系,沒想到,他們叔侄之間,還有矛盾。 第217章 長禿一再強調愿意…… 長禿一再強調愿意歸順大明,永不再犯。并說,這是他們三人早就商量好的,可以鉆刀立誓。 他的話朱翊鈞也就是聽聽罷了,并不當真。 不管是蒙古人還是女真人的話,他都不信,他只信自己的判斷。無數歷史的教訓都告訴他,這些人不讀書,沒有誠信可言。為了活命,發誓就跟吃飯一樣簡單,違背誓言也跟吃飯一樣簡單。 沒過幾日,朵顏衛的人竟然主動扣關,釋放了他們掠走的邊關百姓,并且跪在長城外痛哭不止,請求戚繼光釋放董狐貍等人。 譚綸和戚繼光商,以及一眾守將商議的結果仍然選擇相信董狐貍。一來,放他們回去,他們若履行諾言,再不反叛,便可以在大明和察哈爾之間,起到牽制作用。 二來,就算他們違背誓言,經過這次重創,朵顏衛和薊鎮實力懸殊太大,也不足為懼。 談論和戚繼光南征北戰,經歷過無數大小戰役,有著非常豐富的軍事經驗,朱翊鈞有點動搖,但總覺得就這么輕易的放虎歸山絕非良策。 “大伴,”夜里,朱翊鈞拉著風暴,在總兵府的屋頂上看星星,“我有些拿不定主意,應該相信譚綸和戚繼光,還是相信自己的判斷?!?/br> 馮保很清楚歷史的走向,本來,戚繼光活捉的只有長禿,跪在關外求情的人是董狐貍,戚繼光同意放人,董狐貍忌憚戚家軍,再不敢進犯薊鎮,轉而去遼東攻打李成梁。 朱翊鈞堅持不肯放人,才是正確的選擇。 馮保說:“譚總兵和戚將軍做出放人的決策,一定經過周詳的考量,但我認為,陛下應該叫堅持自己的想法?!?/br> 朱翊鈞卻道:“可我一時間也想不到解決辦法?!?/br> 既要穩固邊防,又要考慮大局,這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要有那么容易,譚綸和戚繼光也不會因為鉆刀立誓,就把人放了。 朱翊鈞仰躺下來,枕在馮保的腿上:“我得捋一捋?!?/br> “朵顏衛駐牧于山海關東北側至喜峰口之間,后面是東遷的察哈爾部?!?/br> “所以,戚繼光才說,放歸董狐貍,可使朵顏衛在大明和察哈爾部中間作為牽制?!?/br> 他忽然皺起眉頭:“我好像,在哪里聽過這個說法?!?/br> “對了!”他一拍大腿坐起來,“那年把漢來降,王崇古就曾說過同樣的話,若俺答不肯為孫子屈服,便將把漢和他的部下安置在塞下,指派把漢統轄,如同漢代在烏桓設置屬國,牽制俺答?!?/br> “我有一個想法,”夜空下,朱翊鈞的眼睛亮閃閃的,仿佛天邊的星子落入了他的眸中,“不過,咱們得去一趟宣府,明日就出發?!?/br> 馮保大抵猜到了他的想法,覺得他實在太聰明了,每個人都會在不經意間,成為他的老師,他記在腦子里的東西,說不定哪一天就能派上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