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節
誰知道這一晃四年過去了,王世琦在軍營里干得有聲有色,從士兵升了校尉。 王宗沐拿他沒辦法,但也不愿妥協,父子倆就這么僵持住了。 上次練兵,他和戚繼光身邊幾位副將被安排在關外,負責攻打長城各處,所以朱翊鈞并未見過他。 王世琦等著聽是什么事,朱翊鈞卻沒有了下文,站起身走到他跟前:“到院子里來,讓朕瞧瞧,你究竟有多大本事?!?/br> 朱翊鈞畢竟是瞞著大臣,偷跑出來的,皇上此時應該在乾清宮養病,而不是在薊鎮巡邊。 他本想叮囑王世琦切不可將他他的行蹤告訴王宗沐,現在看來,這父子之間素無往來,他也不必有所顧慮。 王世琦跟著朱翊鈞來到院子里,還以為朱翊鈞要讓他耍一套槍法來瞧瞧,正走神之際,忽的有什么東西朝著他面門襲來,定睛一看,竟是一根手臂粗的鐵棍。 王世琦急退數步,堪堪躲避開去。剛才他進屋里面圣,長槍靠在院子里,此時手往后一抓,慌忙拿起來順勢往前一擋,接住了朱翊鈞劈下的又一棍。 朱翊鈞收回鐵棍,攻他下盤,王世琦縱身躲避。他明明使的一桿長槍,卻是讓朱翊鈞搶了先機,逼得他連連后退。 況且,對方尊為天子,他豈敢還手??芍祚粹x步步緊逼,又讓他不得不還手。 生在進退危難之際,朱翊鈞手中鐵棍竟是抵住他的左肩,勢大力沉的往前一推,王世琦趔趄兩步,險些摔倒。 朱翊鈞嘲諷道:“這就是你的本事?” 王世琦提著槍有點不服,又不敢反駁。 朱翊鈞卻道:“你放開了打,若有半分留力,朕就……” 他想了想說道:“朕就派人把你送回京師,讓你好好讀書,準備科舉?!?/br> “……” 王世琦握進長槍:“若有冒犯,末將打完再向陛下請罪!” 說完他就沖上去了。 劉守有從院外進來,正好看到王世琦與朱翊鈞切磋,小伙子槍法不錯,卻又不是埋頭猛干,進退有度,聰明又機警。 劉守有挪到陸繹身旁,小聲道:“這小子的槍長一大截,咱家陛下吃虧呀?!?/br> 陸繹搖頭:“勢均力敵才看兵刃長短?!?/br> “那倒也是,”劉守有同意他的說法,“小王將軍最多還能撐十招,十、九、八……四、三……” 剛數到“三”的時候,王世琦長□□出,朱翊鈞飛掠而且,足尖在槍頭上輕輕一點,順著槍桿疾步上前。 王世琦慌忙撤槍,朱翊鈞再次施展輕功,已經來到王世琦跟前,借力一踢,王世琦長槍脫手,探手去抓,朱翊鈞手中鐵棍卻已經抵上他的胸口。 “你輸了?!?/br> 王世琦單膝跪地,抱拳道:“陛下武藝精湛,末將輸得心服口服?!?/br> 他比朱翊鈞年長八歲,雖然一開始,顧忌他天子身份,束手束腳,但后來,他也感受到朱翊鈞功夫了得,越打越認真,最后還是敗下陣來。 他并不是奉承,的確輸得心服口服。 朱翊鈞收了鐵棍,笑道:“你也不錯,以后去考個武舉?!?/br> 王世琦卻道:“已經考過了?!?/br> “噢!”朱翊鈞樂不可支,“果真是武舉人,倒是王宗沐這個做父親的不懂事了,應該成全你才是?!?/br> 王世琦撓了撓頭,有些不好意思:“鄉試我也考過了?!?/br> 這倒是讓朱翊鈞頗為吃驚,而后恍然大悟:“難怪……我要是你爹,綁也要綁你去參加進士科?!?/br> 勇猛如戚繼光,官至總兵官,不也要聽命于譚綸這個總督。所以說,當年在浙江,戚繼光、俞大猷、劉顯,個個都是悍將,卻還是懼怕胡宗憲這個三甲吊車尾的進士。 武將做到頭,也得被文官管著。 朱翊鈞說不走,還真就不走了。戚繼光忙著招募新兵,他還真去湊了個熱鬧。 朱翊鈞混在人群里,自來熟的和前后排隊的人閑聊:“這位兄臺,何方人士?” “河南洛陽?!?/br> 朱翊鈞又問:“為何大老遠來這邊鎮投軍?” 對方回道:“幫東家運送糧草來此地,正好遇到戚家軍募兵,來碰碰運氣?!?/br> 普通百姓愿意從軍的不多,但戚家軍不一樣。他們在東南抗倭,早已名聲在外,訓練嚴苛、裝備精良,賞罰分明,連伙食都比別的地方的兵更好。 朱翊鈞發現,周圍好些人都是外地來的。 那河南大哥伸著脖子往前張望,頗為擔憂的問:“也不知道中不中?!?/br> 朱翊鈞說:“中!” 果然,就如王世琦所說,招募新兵第一輪就是看面相。好幾個人朱翊鈞看著還行,卻被刷下來了。 等輪到他的時候,人家一看,他生得這般眉目俊朗,面若冠玉,只一眼,就說不符合標準,讓他走。 朱翊鈞眼神示意,王安上前,往對方手里塞銀子:“將軍通融通融,我家公子慕名而來,一心盼著投入戚將軍麾下……” 他話未說完,人家就把銀子塞了回來,怒道:“趕緊走!” “……” 馮保笑道:“都說不行了,陛下還是死了這條心吧?!?/br> “什么話?”朱翊鈞不服氣,“他能憑關系進戚家軍,我怎么不行?” 朱翊鈞在大街上逛了一圈,看那些南來北往的商人運送糧草,又道茶館里坐下聽書。說書人在臺上講得口沫橫飛,高潮的迭起。 他支個耳朵聽旁邊那桌兩個生意人商量,把荒廢依舊的屯田重新開墾出來。又說宣府、大同那邊也有大量荒地,準備隔日啟程,過去瞧瞧。 朱翊鈞聽得頗為滿意,邊鎮逐漸繁榮,對于鎮守邊關,抗擊北元大有益處。 玩夠了,他回到總兵府,直接去見戚繼光,先問小王子和董狐貍那邊有什么行動。 戚繼光回道:“暫時還沒有動靜?!?/br> 朱翊鈞點點頭:“我猜也是?!?/br> 戚繼光試探著問道:“陛下打算何日返京?” 朱翊鈞擺了擺手:“不急?!?/br> “我想著,戚將軍近來要訓練新兵,不知我能否也去體驗一下,與他們同吃同住,一同cao練?!?/br> “不可!”戚繼光驚道,“陛下乃萬金之軀,怎可與下等士卒同吃同住?!?/br> 朱翊鈞說:“沒關系,我不介意?!?/br> 戚繼光心道:“我介意,你不回京就算了,還來給我添亂?!?/br> 朱翊鈞看出了他的顧慮:“戚將軍但說無妨?!?/br> 戚繼光說道:“新兵入伍,大多散漫不懂規矩。教官訓練嚴格,對那些難以管束的士兵,打罵也是常有的事?!?/br> “他們不識得陛下,若有冒犯,豈非罪該萬死?!?/br> 朱翊鈞聽勸:“那算了吧?!?/br> 他就這么呆著也沒意思:“那我去看看我那廢物表哥?!?/br> 這個戚繼光倒是同意了:“臣明日過去練兵,正好伴駕?!?/br> 戚繼光身為總兵官,卻仍是堅持親自cao練士兵,光這一點,全國就沒有幾個總兵官能做到。 第二日,他們騎馬去的,沿著長城跑了好遠的路,來到另一處軍營。 沿途,戚繼光向朱翊鈞介紹:“臣初到薊鎮,來回巡視多處長城邊防?!?/br> “經過慎重考慮,向朝廷上疏,請求建立三千座空心臺?!?/br> 朱翊鈞點頭:“我知道這件事情,當時我父皇也批準了?!?/br> 戚繼光卻道:“那時,朝廷正值困難之際,批下來的銀兩只夠修建一千二百座空心臺?!?/br> 聽到這里,朱翊鈞就皺起了眉頭。身為曾經的皇太子,現在的皇帝,通常,他只清楚內閣的決策,卻不清楚后面的執行情況。 請求建三千座空心臺卻只給了建一千二百座的經費,一半都不到。 這可是薊州,距離京師最近,兩百年來,一直被蒙古人虎視眈眈,時刻覬覦的邊關重鎮。修筑防御攻勢都能大打折扣,談什么保衛疆土。 戚繼光又道:“臣調配士卒,開始在長城各處筑臺、修墻??伤E鎮的士卒夙多木強,律以軍政即不堪?!?/br> “臣只得再次向朝廷請奏,從浙江調兵三千?!?/br> “那日,三千軍士抵達薊鎮城外待命時,正逢大雨,但三千人,從日出一直站到日落,植立不動。引得邊軍大為驚駭,過去散漫的惡習漸漸有所革除?!?/br> “到隆慶五年八月,空心臺全部建成,從山海關到薊鎮,共計修筑空心臺一千零十七座,雖然不及臣當初設想,但也大大增強了東邊長城的防御?!?/br> 第211章 朱翊鈞驅馬來到一…… 朱翊鈞驅馬來到一處較高的地勢,朝東邊眺望,果真能看到一座座筑起的烽火臺。 一千零一十七座,卻只是修筑東段長城的城墻和空心臺,中斷、西段怎么辦,朝廷有必要投入大量銀子和時間繼續修嗎? 其實,朱翊鈞心中有個疑問——修筑長城真的有用嗎?能抵擋得住敵軍入侵嗎? 如果能,那俺答汗為什么能三番兩次在京郊燒殺搶掠,甚至兵臨城下。 若不能,為什么像戚繼光這樣的名將為何堅持要修筑長城,建立三千座空心臺。 他腦子里仿佛有一個答案,卻又捕捉不到。于是,這件事,就先放下了。 他們繼續趕路,戚繼光向他介紹軍營的情況,這是個徒兵營,也就是以步兵為主。 首先要選出哨官,由哨官選哨長,由哨長選隊長,由隊長選兵。選好之后要逐個進行登記編伍,詳細記錄籍貫、年齡、面貌特征、疤記、身高、力量大小。 年紀稍長且力氣較大者使長牌,年紀較小且身手敏捷的使藤牌,體格健壯有力氣為人老實的兩個人使狼筅,三十歲上下有精神有殺氣的四人為長槍手,再選兩人為短兵手,最后選擇老實有力量能肩擔背負的一人為火頭軍。 “火頭軍?” 戚繼光道:“臣在東南抗倭時,就要求每隊設火頭軍,軍士身帶干糧,隨時可以炊爨?!?/br> 朱翊鈞想起來,上次演習,前方出現敵情,軍士們并不慌亂,先生火做飯,再準備出征。 他笑著點頭:“是,吃飽了才有力氣打仗?!?/br> 他們到達軍營的時候,軍士們已經列隊等候。進去之前,朱翊鈞就對戚繼光說道:“不可透露我的身份,也不必參拜,直接開始今日的訓練便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