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節
科道官雖然對此頗有微詞,但看皇上那副虛勞成疾的面容,不像說謊,的確需要靜養。 于是,大家又紛紛上疏,乞求皇上保重龍體,隆慶卻連奏章也懶得看。 今年冬天,北京城的第一場雪下得很早。隨著武學精進,朱翊鈞愈發不怕冷。 天未亮,他就身著單衣在海棠樹下練劍,劍光所過之處,枝上積雪簌簌落下,襯得他云容月貌,風華無雙。 朱翊鈞收了劍,馮保趕緊拿了披風裹住他。朱翊鈞側頭沖他笑:“不冷?!闭f著他還握了握大伴的手,掌心guntang。 他還時常坐在雪夜的屋頂上,往乾清宮的方向張望。一連數日,乾清宮都是燈火通明,夜夜笙歌,沒有半點病人靜養的樣子。 朱翊鈞又想起了《韓非子》所說的紂飲失日。照他父皇這么放縱下去,也不知道盛世和亂世哪個先來。 朱翊鈞時常去坤寧宮陪皇后用膳,年后潞王就虛歲六歲了,隆慶給他指派了太監作為伴讀,開蒙讀書。 朱翊鈞一手一個,把弟弟meimei抱起來放在炕上,對皇后說道:“不能只镠兒一個人讀書,媛媛也要讀?!?/br> 皇后回道:“自然是有女官教她,你別cao心?!?/br> 朱翊鈞又道:“我是說,讓他倆讀一樣的書,媛媛肯定比镠兒學得好?!?/br> 皇后嗤笑一聲,朝朱堯媛招了招手:“來,給你哥背一個《三字經》?!?/br> 朱堯媛立刻軟糯糯的背了一遍,一字不差,把朱翊鈞樂得合不攏嘴,從碟子里挑了顆最大的蜜餞喂到她嘴里。 旁邊朱翊镠張著嘴:“我也要!我也要!” 朱翊鈞丟了顆葡萄干在他嘴里。 飯后,弟弟meimei午睡,朱翊鈞和皇后聊起隆慶的身體。 畢竟是一國之君,皇后也露出一臉愁容。她也想勸,可皇上根本不聽她的,也已經很久沒來過坤寧宮。 朱翊鈞卻說:“那我去勸他?!?/br> 皇后驚訝道:“你怎么勸?” 朱翊鈞說:“沒想好,但我覺得我得勸勸他?!?/br> 第166章 皇后想了想說:“…… 皇后想了想說:“算了,你別管了?!?/br> 哪有兒子管老子臨幸妃嬪的事情,沒有這個道理。況且皇后也不想讓他兒子去摻合這些破事。 “你只管好好讀書就是了?!?/br> 朱翊鈞每次來坤寧宮,皇后都要考問他的功課,復述先生所講,最后必不可少的便是囑咐他好好讀書。 但朱翊鈞覺得,母后對弟弟meimei就沒有這么嚴格,或許是他們還小吧。 朱翊鈞并沒有聽從皇后的勸阻,那是他的父皇,讓他眼睜睜看著父皇身體日漸虛弱,他做不到。 回去之后,朱翊鈞苦思冥想,到底要如何勸他的父皇保重龍體。 直接說肯定是不管用的,隆慶若是聽勸,那些科道官也不必費那么多筆墨。 朱翊鈞可太了解他父皇了,前些年被他皇爺爺壓制得太狠,即位之后沒人管他,他便愈發隨心所欲。 按照科道官所說,在潛邸時“姬御甚稀”,現在就就“掖廷充斥”。 掐指一算,這五年間,后宮封妃的就有二十多人,嬪以下臨幸的女子不計其數,東西六宮都快裝不下了。 朱翊鈞思來想去,還是不要直接說比較好,得想個委婉一點的法子。 他思來想去,靈光一現:“有了!” 第二日,朱翊鈞休息,他專門去了趟乾清宮,但太監告訴他,隆慶還沒起,朱翊鈞只能去雍肅殿等著,一邊等一邊幫他父皇批閱了十多本奏疏,司禮監幾個秉筆太監加起來都沒他效率高。 到了用午膳的時候,隆慶才起身,看著就一副身體被掏空的樣子。 朱翊鈞陪他用午膳,說道:“父皇,天太冷了,我不想讀書了,我想休息幾日?!?/br> 難得聽到他說天冷,隆慶卻也沒多想,笑著給他夾了塊魚,“好,那就多休息幾日,年后再讀?!?/br> 朱翊鈞把魚吃了,又道:“那明日咱們出去走走吧,去萬歲山轉轉怎么樣?” 隆慶驚訝的看著他:“不是剛還說天太冷,不想讀書了,這怎么又要去爬山?” “啊,額……”朱翊鈞眼眸轉了轉,“可是,在清寧宮也不好玩呀?!?/br> 隆慶哼笑一聲:“不好玩就來幫父皇批閱奏章?!?/br> “……” 朱翊鈞本想白天拉著他出去玩,玩累了,夜里就能好好休息,沒想到,非但沒能把隆慶騙出去,自己反倒被抓來當苦力。 他想著每日來替父皇批閱奏章也行,拉著他一起就是了。反正不管做什么,就是要消耗他的精力。 可是一連好幾日,他都沒有在乾清宮看到父皇,因為隆慶宿在了后宮。 朱翊鈞畢竟已經十三歲,不再是小孩子,也不能隨意出入后宮。 這他就真沒辦法了,一怒之下,奏章也不批了,每日在清寧宮的院子里練劍,一練就是兩個時辰。他倒是不怕冷,就是周圍的太監凍得瑟瑟發抖。 轉眼就到了過年,朱翊鈞也沒心思去張居正家里串門。不管是月朗星稀,還是風雪交加,一到夜里他就上房頂,看看東西六宮哪一處燈火最亮,就知道他父皇今晚宿在哪里。 正月下旬,隆慶還是病倒了,手腕上生了火瘡,一直不能愈合。 朱翊鈞專門叫來太醫,詢問隆慶的病情,太醫欲言又止,再給他說了好大一段病機,朱翊鈞雖然沒有研讀過醫書,但也不難聽出,他爹本就體弱,又虛勞日久,病勢纏綿,很難痊愈。 都以為皇上這詞能安分幾日,畢竟性命要緊,隆慶也的確如此。 可靜養了半個月,病情剛有了好轉,這天夜里,朱翊鈞又看到有后宮女子被太監引進了乾清宮,還來了兩個。 這兩位美人是去年才封的,深得隆慶寵愛,珠翠錦緞賜了一大堆,打扮得花枝招展,滿面含春走進乾清宮。 朱翊鈞翻身從屋頂下來,王安哈欠打了一半,趕緊跟上:“殿下,準備休息了嗎?奴婢讓人準備熱水?!?/br> 朱翊鈞沒說話,回到寢殿,取了掛在墻上的七星劍,轉身就往外走。 王安追在他身后:“殿下,時辰不早了,明兒再練吧?!?/br> 朱翊鈞在門口撞見了馮保,卻沒說話,大步邁過庭院,往宮門外走。 馮保見他神色不對,趕緊跟上。朱翊鈞施展輕功,眨眼間就走出去幾仗開外,劉守有從另一邊出來,只隱約看到他的身影,也提氣追了上去。 朱翊鈞直奔乾清宮西暖閣,那是隆慶的寢殿。馮保心知要出事,趕緊遣了王安去請皇后。 暖閣里正熱鬧著,太監守在院外,朱翊鈞二話不說就往里闖,太監們趕緊上來攔阻,卻攔不住他。孟沖喚來御前的錦衣衛。 錦衣衛都是朱希孝精挑細選出來的,個個人高馬大,擋在朱翊鈞身前,不讓他再往前半步。 朱翊鈞也不廢話,“唰”的一下,周圍的人只覺眼前一晃,月光落在蟹青色的劍身上,閃著森寒的光澤。 quot;讓開!quot; 朱翊鈞只說一遍,錦衣衛不動,也不敢真的跟他動手,只躬身站在那里。 朱翊鈞猝不及防揮劍,劍尖從其中一人的脖頸劃過 ,分寸把握得極好,只笑掉了他一縷發絲。 皇太子平日是個活潑的少年,愛笑愛鬧,為人和氣,從不對太監宮女或是侍衛動怒,眾人見過他在皇上面前撒嬌耍賴的樣子,在大臣面前據理力爭的樣子,卻從未見過他殺氣騰騰的樣子。 他年紀雖小,手持利器,威懾力卻很足,錦衣衛再不敢攔他,只得退到兩邊。 朱翊鈞沒有半分遲疑,徑直走向暖閣門口。 滿院子的宮女太監錦衣衛被他嚇得魂飛魄散,手持利劍闖入圣上寢宮,哪怕是皇太子,也是個死罪。 朱翊鈞不管那些,直接推門闖了進去。 隨著殿門打開,同時傳來兩聲女人的尖叫聲。朱翊鈞走進殿內,熱氣撲面而來,里面燃著地龍和炭爐。他轉身看向御座,隆慶正左擁右抱,看到他眼里滿是震驚,配上他那一臉病容,看起來詭異又滑稽。 兩個美人皆穿著薄透的輕紗,見有人闖進來,尖叫著把自己蜷縮起來,依偎在隆慶身側,可惜皇上那小身板還趕不上他未成年的兒子壯實,根本給不了她們安全感。 前面的案幾上擺放著酒宴,一角還擺這個打開的盒子,盒子里是一枚藥丸。 朱翊鈞對世宗那些個丹藥記憶猶新,看到類似的東西就深惡痛絕,咬了咬牙,恨不能一劍劈了那案幾。 震驚過后,隆慶看到朱翊鈞手中的劍,先是恐懼,而后又被憤怒取代。 “朱翊鈞!”在大臣面前,隆慶叫他太子,私底下喚他鈞兒,還從未直呼大名,“你要弒父不成?” 太監、錦衣衛在朱翊鈞身后連滾帶爬的跟進來,聽到隆慶這一聲,雖然沒什么氣勢,但也嚇得他們跪倒一片。 朱翊鈞看著他,眼睛有些泛紅。手里的劍往旁邊偏了偏,指向其中一個美人。卻在心里想,她也不過是選進宮來,當他父皇的萬物罷了,巍峨皇城中的苦命人,朱翊鈞并不想為難他們。 “走開!別纏著我父皇?!?/br> 那倆美人兒嚇得花容失色,趕緊站起來,撿起地上的外衫,匆匆裹在身上,趕緊退到了角落里。 朱翊鈞挽了個劍花,旁邊跪著的人還沒反應過來怎么回事,那劍尖已經抵上了他的咽喉,只需再多一寸,就能讓他當場斃命。 孟沖嚇得人都軟了,癱坐在地上,顫抖著想給皇太子磕頭求饒,礙于朱翊鈞手中的劍,又不敢動彈。 朱翊鈞說:“走了個陳洪,高拱怕司禮監和他爭權,又把你這個廚子弄到我父皇跟前?!?/br> “就是你這個廚子哄著我父皇設什么長 夜飲,我在清寧宮的屋頂看著呢,一連幾日,夜夜笙歌至天明?!?/br> 他余光掃了一眼孟沖:“七星乃先帝所賜,可否取這jian宦的人頭?” “……” 先帝賜劍,那與尚方寶劍無異,一個太監,哪怕是司禮監掌印太監,殺了也就殺了。 孟沖被他嚇得靈魂出竅,恨不得當場厥過去。唯一能救他的是皇帝,可皇帝也被兒子唬住了,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鈞兒!”正在此時,皇后從殿外走了進來,驚慌失措,面色煞白。 乳母剛把兩個小崽子抱下去睡覺,王安就來向她稟報,太子持劍闖進了乾清宮。 皇后難以置信,她兒子一向乖巧懂事,怎么會做這樣的事? 聯想到前兩日,他與朱翊鈞的談話,卻沒想到,他竟是以這樣的方式勸父皇。 她還是不夠了解她的兒子,朱翊鈞小時候,能當著世宗的面扔了他的金丹,拿劍指著隆慶,揚言要殺了他身邊得寵的太監自然也不算什么。 皇后眼里含著淚水,又喚了一聲:“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