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節
朱翊鈞聽著沒意思,這里人多,他覺得熱,便讓馮保退了出去。 幾人簇擁著他來到樹蔭下,微風一吹,涼爽不少?,F在人們都聚集在正殿那邊,這里倒是清靜。 他們挑了張石桌坐下來,朱翊鈞說口渴了,王安便去找道士討了些茶水。 朱翊鈞不喜歡太苦的茶,王安特意為他討來一碗清水,小家伙咕嘟咕嘟灌下去,又呼出一口氣:“真涼快呀!” “哈~”旁邊忽然傳來一聲輕笑,朱翊鈞循聲望過去,原來在空地的另一邊,石桌旁也坐著幾個人。 這幾人看起來約莫二三十歲,朱翊鈞一回頭就對上了其中一人的目光,便被其吸引。 原因無他,只因這人長得實在是太好看了。 朝廷任用官員,不但看科舉成績,也挑長相。尤其挑選舉人充補地方衙門的閑差,主打一個以貌取人,幾十上百人中,挑幾個好看的就可以做官了。 所以,朱翊鈞見過的官員,無論老的還是年輕的,長得都不差。 但眼前這人,朱翊鈞小朋友在腦子里過了一遍,長得也就僅次于他的張先生。 或許是各有各的好看,兩個人不相上下,但朱翊鈞心里,他的張先生最好看! 作者有話要說 回答幾個之前評論區的問題: 1,徐渭沒名氣,排不進明史前100。我覺得見仁見智吧,但是解縉和楊慎應該有話說。 2,馮保竟然敢在皇孫面前議政?馮保作為司禮監太監,萬歷伴讀,議政就是他的主要工作(他不管萬歷日常吃喝拉撒,這算個私設吧)。 嘉靖-萬歷是我非常喜歡的一段歷史時期,和王朝或帝王無關,而是因為這一時期璀璨的文化。一個能人輩出的年代,文官能領兵,武將也能吟詩作賦。這個能人輩出的時代,楊廷和、王守仁、徐階、高拱、張居正、戚繼光、譚綸、胡宗憲、楊慎、徐渭、王世貞、唐順之、歸有光……以及許多這個文后面還會出場的人物,數不完,根本數不完。 《本草綱目》《金瓶梅》《西游記》《牡丹亭》等著作也都誕生于這一時期。 可能這個文不太好看,許多時候,我寫得也很掙扎,但內容卻是我真心想寫的。 第70章 那美人兒也看著朱…… 那美人兒也看著朱翊鈞,兩個人對望,朱翊鈞咧著牙沖他笑,他也沖著朱翊鈞笑,笑起來眉眼雋秀,明眸皓齒,更好看了! 他倆正對望著,旁邊那人從石桌上的碟子里拿了棵水果,剝了皮,順手遞給了美人兒。 朱翊鈞的目光立刻就從美人兒的臉上轉移到美人兒的手上,那果rou是橘粉色的,鮮嫩多汁,看著就很美味。 朱翊鈞歪著腦袋陷入沉思,他好像沒有吃過這種水果。 那美人兒也注意到他的目光,揚了揚手里的水果,沖他笑著說了句什么。 朱翊鈞沒聽清,但他立刻站了起來,朝著美人兒跑了過去。馮保想攔著他,卻慢了一步。 他本來就靈活,現在學了功夫,更是敏捷,身邊幾個太監想攔他,還真攔不住。 馮??聪蜿懤[和劉守有,用眼神詢問,這三個是什么人。 如果是七品以上朝廷京官,錦衣衛肯定認識,如果他倆都不認識,那就要警惕了。 劉守有小聲道:“長得比姑娘還標志的那個,不認識。旁邊那兩個稍微年長一些的,一個是刑部主事袁福徵,另一個是戶部主事蔡國熙?!?/br> 是刑部和戶部的人,那馮保就放心了,兩個朝廷命官,總不能光天化日對一個孩子做什么。 朱翊鈞走過去的時候,其中一人正好站了起來:“你倆不想聽也罷,切在這兒歇著。我得過老師那邊?!?/br> 二人點頭:“春臺兄請便?!?/br> 離開的那個正是戶部主事蔡國熙,待他走后,朱翊鈞來到那美人兒跟前:“你剛才在和我說話嗎?” 美人兒笑著晃了晃手里的水果:“我見小公子像是口渴了?!?/br> 朱翊鈞問:“這是什么?” “是京師沒有的果子?!?/br> “我好像沒見過,”朱翊鈞歪著頭,仔細端詳他,“你說話也不像我們這里的人?!?/br> 美人兒來了興趣:“那我像哪里人?” “嗯~”朱翊鈞歪頭,略微思索片刻:“像是從江南來的?!?/br> 美人來了興趣:“何以見得?” 朱翊鈞的目光落到他拿著水果的那只手上,夏天穿的衫子輕薄,稍微抬手,袖子便順著手臂滑落下去。 朱翊鈞說道:“韋端己說: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不就是你這樣的嗎?” 這話說的,別說眼前的美人兒,就是站在遠處的馮保等人也驚訝不已。小家伙平日背了不少詩詞,竟然還能活學活用,拿來和美人兒搭訕。 旁邊那人卻對朱翊鈞說道:“小公子,這果子你今日是吃不上了?!?/br> 朱翊鈞問:“為什么?” 那人笑道:“莫云卿平生最不喜別人贊他貌美?!?/br> 美人兒雙目圓瞪,惱怒的瞪了好友一眼:“袁太沖(袁福徵號太沖),你找打!” 朱翊鈞不甚在意的揮揮小手,十分自來熟的坐在了旁邊的石墩上:“沒關系,我不吃,你告訴我這個果子叫什么,回去之后,我爹爹會給我買?!?/br> 那叫莫云卿的美人卻道:“這個果子,北方可買不到?!?/br> 朱翊鈞問道:“這個果子只有南方才有嗎?” “沒錯?!?/br> 小家伙晃著腦袋:“南方的水果我也吃過,爹爹買不到,我爺爺也會替我尋來?!?/br> 每次出門之前,裕王都會提醒朱翊鈞,出門不可輕易透露自己的身份,小家伙記得牢牢地。 莫云卿點點頭:“小公子粉妝玉砌,貴不可言,一看便知門第極高?!?/br> “你長得也很好看呀,只比我的張先生差了一點點喲?!闭f著,朱翊鈞還伸出小手,捏著拇指和食指,給他看一點點的距離是多少,小模樣尤為可愛。 莫云卿笑著問他:“張先生,何許人也?” “教我讀書的先生呀,他也在這里?!敝祚粹x四下張望,“可是,這里人太多了,我找不到給他?!?/br> 張也不是什么稀罕的姓氏,他所說的張先生,應該也是一位仰慕陽明公,崇尚心學的士人。 朱翊鈞坐直了身體,小手輕輕敲一下石桌:“該我問你們了?!?/br> 他這一本正經的小模樣實在逗趣。莫云卿和袁福徵二人對望一眼,配合他:“小公子請問?!?/br> 朱翊鈞問道:“這個果子叫什么名字?” “枇杷,小公子可有聽過?” 朱翊鈞點點頭:“聽過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br>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莫云卿和袁福徵二人相識大笑。 朱翊鈞莫名其妙:“你們在笑話我,是我說錯了嗎?” 莫云卿樂不可支,好半晌才扶著石桌緩過氣來:“小公子誤會了,我倆沒有笑話你的意思,只是想起一段有趣的往事?!?/br> 朱翊鈞頓時升起好奇心:“什么有趣的故事,也說給我聽聽?!?/br> 莫云卿說道:“在華亭的時候,有一日,我去他家,見桌上有一帖子,寫著‘琵琶四斤’,相與大笑?!?/br> 朱翊鈞不明白:“笑什么?”莫云卿看向袁福徵,又忍不住笑起來:“因為枇杷不是此琵琶?!?/br> 袁福徵擺擺手:“都說了,乃年幼時所寫,只因當時識字差?!?/br> 朱翊鈞越聽越糊涂:“什么琵琶琵琶,你們在說什么呀,我越聽越糊涂了?!?/br> 莫云卿朝他招招手:“小公子你來?!?/br> 朱翊鈞走到他身旁,莫云卿一手攬著他,一手沾了茶水在石桌上寫字給他看:“此‘枇杷’非彼‘琵琶’?!?/br> 袁福徵說道:“當時云卿還取笑我:若使琵琶能結果,滿城簫管盡開花?!?/br> 朱翊鈞養在深宮,哪曾聽過這樣的文人軼事,光是莫云卿隨口作的兩句詩,就讓他耳目一新,實在有趣極了。 石桌上,莫云卿用茶水寫的字跡還未干透,一筆一劃沉穩矯健,線條醇厚飽滿,清峻豪邁。 朱翊鈞回過頭來,看著莫云卿,這個人長得好看,字也好看,還會寫好玩的詩,若是他不出宮,哪里能遇到這么有趣的人。 莫云卿又剝了一顆枇杷,送到朱翊鈞的嘴邊:“來,這是我昨日進京帶來的,小公子嘗嘗這味道如何?!?/br> 朱翊鈞咬了一口,果rou清甜多汁,帶著微酸,吃到嘴里,朱翊鈞才想起來:“這個果子我吃過的?!?/br> 沒有什么水果是皇宮里沒有的,就算生長在南方,也會作為貢品送入京師。只是皇上宮里,愛吃的玉皇李常見,枇杷不常見而已。 既然吃過,朱翊鈞對果子就沒了興趣,反而對這個莫云卿更感興趣。 他問莫云卿:“你是江南什么地方的人?” 莫云卿笑道:“小公子可曾聽過松江府華亭?!?/br> 朱翊鈞搖頭:“沒聽過?!?/br> 莫云卿又道:“今日在靈濟宮講學的大人,小公子可知道是誰?” 這個朱翊鈞自然知道:“是徐閣老?!?/br> 他看起來也就五六歲的年紀,竟還識得徐閣老,想來,莫云卿方才對他“門第極高”的猜測應該是正確的,這莫不是哪位閣老家中的晚輩。 “徐閣老是我通家世伯,我倆今日被好友拉過來湊熱鬧?!?/br> 朱翊鈞沒讀過“通家之好”這個詞,但也能明白,他的意思就是他們家和徐家世代交好。 朱翊鈞又問他:“你是來考試的嗎?”他想了想,莫云卿長得這么好看,如果他考上了參加殿試,自己肯定一眼就能注意到他。 可是,殿試那么多人,朱翊鈞看了個遍,他不記得其中有莫云卿。于是安慰道:“沒考上沒關系,下次再考?!蹦魄浯笮Γ骸拔也豢荚?,只是來京畿游歷?!?/br> “不考試?”朱翊鈞皺眉,“是因為你不好好讀書,考不上,所以不考嗎?” “哈哈哈~”一旁的袁福徵大笑,“小公子有所不知,云卿可是松江府遠近聞名的神童?!?/br> 朱翊鈞聽過的“神童”兩只手已經數不過來了,現在又來一個。 不過,他的小臉上滿是懷疑:“我不信!神童都要考試的,徐先生考了八次?!?/br> 莫云卿不置可否:“我一次也沒考過?!?/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