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節
仔細一聽才發現,他睡得迷迷糊糊地時候,竟然還在背書。 用過早膳,朱翊鈞就迫不及待的要去找皇爺爺。 他走進大殿的時候,嘉靖帝正在翻閱奏章,快速看完手邊的就丟到一旁,把那兩篇《進白鹿表》拿出來細細品讀,又提筆在旁邊批注了兩句。 “皇爺爺?!敝祚粹x喊。 “……” “皇爺爺,”朱翊鈞輕扯他的常服,“我來了!” 嘉靖帝低頭看他一眼:“小鈞兒來了?!?/br> 朱翊鈞趴在他腿上:“你別看它了,你看看我呀?!?/br> 嘉靖帝放下那兩封進表,把他抱起來:“好好,讓朕看看你?!?/br> 他果真仔細打量起朱翊鈞,然后評價道:“嗯,和昨日并無兩樣?!?/br> “有的?!?/br> “哦?”嘉靖帝沒看出來,“你說說,哪里不一樣了?” 朱翊鈞摸摸他的胡子:“我昨天回去,又背了兩篇文章?!?/br> 嘉靖帝隨口問道:“是《論語》還是《道德經》?” “都不是?!?/br> 嘉靖帝問:“那是什么?” “我背給你聽:臣謹按圖牒,再紀道詮,乃知麋鹿之群,別有神仙之品,歷一千歲始化而蒼,又五百年乃更為白,自茲以往,其壽無疆……” 這兩天,嘉靖帝把這兩篇《進白鹿表》看了沒有百遍也有好幾十遍,這個開頭他太熟悉了。 昨天小家伙吵著要這兩篇進表,他還以為搗亂,讓黃錦給他謄抄一份,把他打發走了。 臨走之前,他說今日還來。 原來是拿回去偷偷背誦下來,今日過來給他這么大個驚喜。 “……覓草通靈,益感百神之集,銜芝候輦,長迎萬歲之游?!?/br> 聽小孫兒一字不落的背出那些溢美之詞,可把嘉靖帝高興壞了,感覺自己離成仙又近了一步。 不成仙也沒關系,活得更長久一 些,看著他的小鈞兒長大。 這篇文章是好,字也寫得好,但沒有他的小鈞兒背出來好。 小家伙背完了,坐在那里等表揚。 嘉靖帝將他抱起來,直接讓他坐在了桌面上,雙手捧著他的小臉搓了搓:“背得好!皇爺爺喜歡?!?/br> 朱翊鈞睜著大眼睛問他:“皇爺爺,我有沒有背錯呀?” “沒有,”嘉靖帝捧著他的小臉拍了拍,“一個字都沒錯?!?/br> “皇爺爺要賞你,說說看,你想要什么?” “我想要……”朱翊鈞想了想:“皇爺爺以后不許說我大字不識一個,什么都不懂?!?/br> 他得意的揚了揚下巴:“我雖然不識字,但我也能背下來呀?!?/br> 竟然還有人對嘉靖帝說“不許”兩個字,但他卻一點也不生氣,反而樂壞了。 “哈哈哈哈哈哈!”嘉靖帝又捏了捏他的小臉,“你本來就不識字,還不叫人說?!?/br> 小家伙嘟嘴:“等我長大,就識字了?!?/br> 嘉靖帝摸摸他的頭:“那朕就給你挑個天底下最好的老師?!?/br> 朱翊鈞歪頭:“老師?” “沒錯,教你識字的老師?!?/br> “不用!”朱翊鈞一揮手,拒絕了。又把剛才的話重復了一遍,“等我長大,就識字了?!?/br> “哈哈哈!”他那一本正經的模樣又把嘉靖帝逗樂了,原來他以為不用學,只要長成大人,就會自然而然的識字。 “皇爺爺說過,老師是叫我讀書的?!?/br> 嘉靖帝將他抱下來:“讀書,當然是從識字開始?!?/br> 朱翊鈞周歲還不到兩歲半,現在談讀書還為時尚早,至少也要等到他三歲。 但玉熙宮實在狹窄,并沒有給他讀書的地方。 于是,嘉靖帝便把嚴嵩、徐階、袁煒三位內閣大臣叫來商議此事。 嘉靖帝只在孫兒面前,是個慈祥的爺爺,在大臣面前可不是:“朕剛搬來玉熙宮,只說暫住,可這一住就是兩年多?!?/br> “各地年年天災,國庫入不敷出,朝廷沒銀子,朕也理解?!?/br> “玉熙宮雖然狹窄、光線不好,排水也不好,一到雨季,許多地方積水嚴重?!?/br> “但勉強也能住,畢竟朝廷和宮里需要花錢的地方很多。三大殿、安陽門都需要修繕?!?/br> “現在,這些地方該修的也已經修好了?!?/br> “世子年底虛歲就四歲了,是到了該開蒙讀書的年紀。玉熙宮內,連一間像樣的書房也沒有?!?/br> “你們幾 個商量一下,想個解決的辦法出來?!?/br> 三個人站在下面,各有各的想法。 袁煒靠寫青詞入內閣,前面是明爭暗斗你死我活的首輔嚴嵩和次輔徐階,內閣沒有他說話的份兒,有什么決定,他聽著便是。 徐階也沒說話,他在等嚴嵩這個首輔先開口。 嘉靖帝也看向嚴嵩:“嚴閣老,你先說說吧?!?/br> 嚴嵩是最懂迎合他的人,他想要什么,不用直接說出口,只要委婉的表達一下,嚴嵩就懂了。 嚴嵩腦子混混沌沌,有點沒反應過來他們在說什么。只聽到皇上嫌棄玉熙宮這不好那不好。 既然光線昏暗,那就挑個采光好的;下雨積水,就選個排水好的;孩子要讀書,沒有書房,那就找個寬敞的宮殿。 能夠同時滿足以上條件的宮殿,眼下就有一個,挑個黃道吉日,嘉靖帝立刻就能搬進去。 于是,嚴嵩對嘉靖帝說道:“老臣以為,寬敞明亮,還不用擔心積水的宮殿,眼下就有一座?!?/br> 聽到這話,嘉靖帝rou眼可見的不滿意,臉色陰沉下來。但還是問道:“你說的是哪里?” 自從老婆死后,嚴嵩的精神狀態就愈發不對勁兒。再加上兒子不能時刻在身邊給他出謀劃策。嚴世蕃沉迷酒色,他送回家的消息,每每要等到兒子在床上辦完事才能看到,耽誤了不少事情。 嚴嵩是真的已經非常蒼老了,八十四歲的年紀,很難讓他思維敏捷,迅速做出判斷和應對。 他根本沒注意到嘉靖帝臉色已經不好了,還繼續真誠的給嘉靖帝選地方:“南城?!?/br> “?。?!” 不光嘉靖帝震驚,就連旁邊的徐階和袁煒都一臉不可置信的看著他。萬萬沒想到,他能把這個地方找出來,并且推薦嘉靖帝搬過去。 南城,那是什么地方,那地方在一百年前,是嘉靖帝的太爺爺居住過的地方,又稱南宮。 正統十四年,明英宗朱祁鎮受太監王振鼓動,懷揣著“天子守國門”的理想,御駕親征。 奈何沒有他爹和他太爺爺的本領,被瓦刺俘虜,后世稱“土木堡之變”。 后來,瓦刺發現在他身上撈不著好處,還得好吃好喝養著他,于是只能把他放了。 當時正是景泰元年,也就是他弟弟朱祁鈺接班當皇帝的第二年。 朱祁鈺龍椅還沒坐熱,太上皇回來了。一國不容二帝,把人關在南宮,鎖了七年。又是大門上鎖灌鉛,又是加派錦衣衛嚴密看管,連食物都只能通過小洞遞入。 現在嚴嵩建議嘉靖帝搬去南城是什么意思?自己高門大院好吃好喝安享晚年,打算把皇上軟禁起來? 他要不是瘋了,就是在故意惡心嘉靖帝。 嚴嵩當然沒瘋,現在嚴世蕃在家守孝,趙文華死了,遠在南直隸治理黃河的朱衡升任工部尚書。 朱衡不是嚴氏一黨,工部現在也不是他嚴家做主,皇上要修宮殿,他嚴家又撈不著好處,當然是能拖就拖,玉熙宮住不下,那就搬去南城住著。 震驚過后,嘉靖帝簡直怒不可遏。手邊逮著什么砸什么。 從歐陽必進的事情、到百花仙酒、進獻金丹、再到他的干兒子趙文華侵吞十幾萬兩軍餉……以上種種,嘉靖帝早就對他厭煩了。 徐階靜立一旁,看著眼前這一幕。他忍辱負重折服十幾年,等待的就是一個機會。一個獲取嘉靖帝的信任,徹底搬倒嚴嵩的機會。 他曾為了入閣,將自己的孫女嫁給嚴嵩的孫子做小妾,也在看到嘉靖帝將五色芝交給嚴嵩煉丹時,跪在嘉靖帝跟前,違心地說自己愿意為皇上煉丹。 此時,他又站了出來:“臣記得修繕三大殿之后還有一些余下的木料,可以用來修繕仁壽宮?!?/br> 嘉靖帝問他:“什么時候能修好?” 徐階飛快在心里琢磨,嚴嵩說得也沒錯,仁壽宮損毀嚴重,確實沒有足夠的木材將整個建筑群翻修一遍,但把主要的宮殿修一修,讓皇上祖孫兩人住進去,問題不大。 世子臘月生的,讀書怎么也要等到明年開春。只要保證在那之前,修好便是。 嘉靖帝聽了很滿意,這事兒就交給了徐階和他的兒子徐璠去辦。 走出玉熙宮,嚴嵩知道自己完了。于是,他找到徐階,請他到家里吃個便飯。 他有什么目的,徐階心知肚明,但還是去了。 果然,飯吃了一半,嚴嵩跪下給徐階磕頭,說自己死了不要緊,一家老小,就拜托徐大人多多照顧。 在很多年前,時任內閣首輔夏言,手握嚴嵩貪贓枉法的證據,后者登門,跪地求饒,痛哭流涕。 夏言感念他們是江西同鄉,饒了他這一次。 沒過幾年,嚴嵩與嘉靖帝乳母之子,時任錦衣衛指揮使的陸柄串通,誣陷夏言勾結邊關將領,收受賄賂、戰敗不報、貪墨軍餉。 夏言成為明朝第一個,被西市斬首的內閣首輔。 徐階若是答應了嚴嵩,那么很快,他就是下一個夏言。 他忍了這么久,是要給夏言報仇,不是重蹈覆轍。 徐 階曾經罵過夏言,他們之間沒有任何交情。后來,嘉靖帝立當時的二皇子為皇太子,為東宮選拔僚屬。夏言秉持公正,推舉了徐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