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那些是他的同族么? 不,是仇人! 怕張禎不同意,急急忙忙補充道,“好叫王上得知,我也曾讀兵書,習武藝!” 他想多了,張禎怎么可能不同意? 就算陸遜沒有這個想法,她也會讓他有。 緩緩頷首,“如你所愿!” 歷史上,呂蒙白衣渡江,陸遜麻痹關羽,兩人是一伙的。 這一回看他們誰更厲害。 然而轉念一想,這一世的呂蒙和陸遜,都是無名之輩,打起來也是菜雞互啄。 讓陸遜同行,主要是讓他現身說法,揭露世家的丑惡嘴臉。 第448章 本王忠君愛民,碧血丹心,何來報應? 第二日,張禎為陸康發喪。 他素有人望,眾多百姓自發送葬。 并且也都很疑惑,陸太守怎么忽然去世了? 張禎專門派了一隊軍士,跟百姓們解釋事情的來龍去脈。 大家聽完,無不唾罵陸托一黨。 攻下廬江城那一天,馬超便出了安民告示,言明只是討伐亂臣逆賊,不傷百姓,因此廬江并未陷入混亂。 在戰火后迅速恢復了日常。 否則,也不敢出門送陸康。 身為陸康的兒子,陸績自然也到場,披麻戴孝,摔盆打幡。 小少年蒼白著一張臉,神情萎頓,煞是可憐。 喪事辦完,張禎跟他說,“待此間事了,與我一道回長安,如何?” 歷史上,陸康死后陸遜幫陸績支應門庭。 可這一世,東吳政權不存在,陸遜無法在東吳政權謀得高位,陸氏家族也將覆滅,陸績難以受到良好的教育。 這樣的高智商人才,不該被埋沒。 她有錢有權,養得起。 陸遜詫異于她對陸績如此友善,但這是天大的好事,立時拉著陸績道謝,“多謝宸王千歲垂憐,我與小叔感激不盡!” 有宸王照應,小叔想來會有好前程,從祖父九泉之下也當瞑目。 陸績睜大眼睛呆呆地看著她,過了數息,也微微點頭。 然后艱難地道,“殺,何時,殺......” 他的癥狀之一,便是語言功能出現障礙。 前幾日已經不會說話了,只會哭,陸康下葬后才好一些。 此時雖然話語含糊,張禎卻知道,他問的是什么時候殺被抓獲的那些廬江世族。 輕聲道,“莫急,后日便殺?!?/br> 非要等到后日,是想走個過場,讓他們證明自己的清白,如果證明不了,就是謀反。 自從打下廬江城,馬超便迅速展開抓捕。 牢里關了一大票人。 這會兒,他已奉高順之命,率三萬精銳攻往丹陽郡。 丹陽郡位于廬江郡與吳郡之間,若想從廬江到吳郡,最快的路線必須經過丹陽。 馬超乃先鋒,攻克丹陽、掃清阻礙是他職責所在。 張禎對他的要求只有一個,如果遇上呂蒙或孫權,千萬不要殺,她要親自動手。 馬超鄭重應下。 他抓廬江世族的方式簡單粗暴,且有效,先到一世家,問他們懷疑誰參與謀害大將軍,若是不說,定是同謀。 若是說了,便按他們的供詞抓人。 當然了,這一家也逃不脫。 你若沒參與,怎么會知道呢? 如此一來,相互攀扯之下,幾乎所有廬江世族都被抓了進去,沒被抓的,只有離群索居的幾個隱士家族。 被抓的世族本來很恐慌,見人越來越多,反而不怎么怕了。 “她不敢的!” “對,她肯定不敢!” “殺了咱們,她怎么跟朝廷、跟天下交待?這般殘暴,定會失了人心!” “天下世族都將與她為敵!” “她如果想繼續當攝政王,便不能行此大惡!” “還有,秦始皇殺了幾個方士,燒了幾本書,留下焚書坑儒的惡名!她要是敢殺這么多世族,必然遺臭萬年!” “她只是在嚇唬我們!” “此女頗為愛財,估計是想從咱們身上刮層油水,哼,給她便是!” “沒錯,就當遭了劫掠,破財免災!” 你安慰我,我安慰你,都覺得正是這么個道理,竟泰然自若了。 還有心情打點獄卒,讓其送好酒好菜。 完全沒想著證明自己的清白。 也證明不了。 念叨著“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等著舍財保命。 真正清白的少數幾家,卻是焦頭爛額,上躥下跳。 沒做過的事兒,他們是半點責任都不想當,各種申冤,多方游走。 為取信于張禎,把自己這兩個月的行程交待得清清楚楚,連召小妾侍寢都沒漏下。 實在記不得的沒辦法。 他們的努力也不是一點用都沒有。 兩日后,被放出去了一批,約占總數的十之一二。 這幾家出得牢獄,欣喜若狂,連呼宸王英明,甚至稱她為青天大老爺。 還留在獄中那一些,又有點慌了。 但始終不愿相信張禎真敢殺這么多世族,慌雖慌,卻沒亂。 須知,世族不同于庶民。 庶民如草芥,殺上幾千幾萬都無關緊要。 世族、名士只要死一個,便能震動一方。 別看此時她占據大義,得到天下士民的擁戴和同情,若是真的舉起屠刀,立時從受害者變成加害者,大義也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