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沒有消息,只能說明一件事。 他真的死了。 一時心痛如絞,難以言語。 高順、馬超、何裕等人看得不忍,又不知該如何安慰。 幾人心里都知道,唯一能安慰她的,只有大將軍死而復生。 除此之外,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 沉默數息,張禎緩過神來,問道,“陸康何在?死還是活?” “死了!” 馬超答道,“但不是我們殺的,一個多月前就已亡故?!?/br> 尸身雖用冰塊覆蓋,也不可避免地開始腐爛,他看一眼差點吐了。 張禎微驚,“他乃一郡太守,死訊為何未傳開?” 太守屬于封疆大吏,并非芝麻小官。 就算廬江郡被世族掌控,存了反意,不上報朝廷,消息也會傳開。 可這一路行來,從沒聽說陸康已死。 馬超頓了頓,道,“此事頗有曲折,我找個人來跟你說?!?/br> 不多時,他的親隨帶進來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 這少年面如冠玉,身材頎長,只是臉上帶著悲憤之色。 但雖然如此,禮儀也很周全,施禮道,“小子陸遜,拜見宸王千歲、高將軍!” 張禎:“......陸遜?” 東吳大都督陸遜? 不不不,這一世沒有東吳政權。 是了,陸康與陸遜的祖父是兄弟,陸遜少年喪父,一直跟隨從祖父陸康在廬江讀書。 歷史上,陸康因孫策攻下廬江而病死,陸家族人,死于此戰的也很多。 陸家與孫策,可以說有大仇。 然后孫權干了件事兒,把孫策的二女兒,嫁給了陸遜。 雖然當時陸遜已經嶄露頭角,受到孫權的重用,但這種事情,一般人干不出來。 很難評。 “陸康是怎么死的,如實說來!” “諾!” 陸遜一五一十開始述說。 原來,一個多月前,族人陸托找到陸康,說為了家族未來能走得更長遠,要刺殺大將軍呂奉先,重挫宸王張禎,令朝廷疲于內亂,無暇壓制世族。 到時候,請陸康站出來,支持孫策繼任大將軍。 如此,江東就穩了。 陸康聽得瞠目結舌,直言這是取死之道,嚴令陸托打消念頭。 陸托卻說,這不是他一個人的決議,是眾多家族商議的結果,已經有了完整的計劃。 而且不只是江東世族,還有荊州、淮南等地的世族,大家都覺得,不能再放任張禎,否則世族前途晦暗。 陸康大驚,喝令侍衛拿下陸托,想要拷問出同謀者。 眾侍衛卻不動。 陸康這才知道,當值的這些侍衛都背叛了自己。 聽到此處,高順不禁問道,“陸太守為官多年,竟無一心腹?” 陸遜痛苦地道,“有心腹,但都被陸鸮調到別處?!?/br> 陸鸮是陸康的堂侄,被陸托說動,以為那樣做才有利于家族。 而那些侍衛,也出自陸家部曲。 對于他們來說,只要不叛陸家,便算不得錯。 高順還是感覺不可思議,“這也叛得太容易了?!?/br> 陸遜忍耐不住,哭道,“因為,從祖父已七十有三,大叔前年病逝,小叔尚且年幼!他們以為,從祖父這一支,即將敗落!” 來自同族的傷害和背叛,往往更傷人心。 高順:“......節哀!” 陸遜擦一把淚,道,“多謝高將軍。自那日起,從祖父便被軟禁,對外宣稱生了重病。我與小叔陸績,也被他們以侍疾為名囚在府中?!?/br> 對外的公務來往,文由陸鸮應付,武由顧颯負責。 這兩人一直是陸康的左膀右臂,無人起疑。 他們想逼陸康就范,但陸康堅決不同意。 一天晚上,說到呂布死后陸家將會遭受的報復,陸康氣急攻心,一命嗚呼。 這出乎了陸托等人的預料。 恰在此時,傳來了朝廷出兵的消息,為安定廬江人心,陸托等人決定秘不發喪,只多多用冰。 陸遜、陸績兩人,便與陸康尸身一起,被困在內室中。 看著他一點點變樣,陸遜勉強還能保持鎮定,剛滿十歲的陸績卻已精神崩潰。 直到馬超、何裕攻破廬江城,才把他們放了出來。 并為陸績請醫問診。 說完事情經過,陸遜已是泣不成聲。 馬超對張禎道,“他說的應該是真的,陸績那小兒幾近瘋癲。陸康的尸首,我已令人裝了棺,就停在后院,你可以去看?!?/br> 停頓一下,又道,“但我建議你不要看?!?/br> 免得做噩夢。 張禎沉默了會兒,對伏在地上痛哭的陸遜說道,“雖然你與陸績也姓陸,但我恕你們無罪?!?/br> 早知世家無情,卻沒想到,竟會這么喪心病狂。 軟禁陸康,甚至殺害陸康,都屬基cao,可將兩個少年郎困在已死的親人身邊一個多月,這是在挑戰人性的底線,駭人聽聞。 陸績,也是個孝順的孩子,二十四孝里都有名。 但張禎在后世會注意到他,不是因為他孝順,也不是因為他陸康之子的身份,而是因為他是古代少見的科學家,學識淵博,善于星歷算術,反對蓋天之說,認同更為科學的渾天之義。 希望他能恢復正常。 陸遜猛然抬頭,滿臉淚痕地道,“多謝王上!我想隨軍殺去吳郡,望王上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