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這些年,她不是沒有感覺到世族的陰影,力主建造白玉京,便是想有一個全新的、不受世族影響的新都城,打造新的政治格局。 只不過,因事事順利,她就自高自大,誤以為自己能掌控一切。 對危險的苗頭置若罔聞。 陳登刺殺她,說她是世族大敵,竟都還沒引起她足夠的警惕! 這種事情就像蟑螂出沒,當你發現一只的時候,其實已經有一群藏在暗處。 視她為敵的世族,又豈止陳登一家! 而她會忽略世族的威脅,其中一個原因,是關中世族對她十分配合,基本已經與她綁定在一起。 她又有求全責備的心理,想找到一種模式,讓朝廷、百姓、世族和平共處,共同發展。 近幾年的順遂,讓她以為自己已經找到,并為此沾沾自喜。 可她忘記了,偉人曾教導,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溫良恭儉讓。 是武裝抗爭,是流血犧牲。 是暴力。 她也忘記了,江東那群世族,是怎樣的鼠目寸光,唯利是圖。 他們只看得到眼前的一畝三分地,不會管什么大局。 鹽務新政,必然觸及他們的利益,十大鹽商中,只有三個來自江東。 這一回的白玉京坊市,奪標的江東豪族也不多。 還有糧食,各地大豐收,對于世族來說并不是件好事,反而是種打擊。 如果他們看見過水泥路,更會知道,若有一日水泥路普及到各縣,交通就會變得快速,朝廷對天下的控制力,將隨之而加強。 他們肯定覺得,世族的生存空間會越來越小。 索性掀桌子。 關中世族為何不掀? 不是他們善良,是他們就在天子腳下,就在她附近,跟著她的視線,他們看到了更為廣闊的生存空間。 兩路大軍,開拓了多少疆域。 但江東世族看不到,或者說,不愿意抬頭遠眺。 他們像是被逼急了的瘋狗,只想守住自己的狗盆。 今日之殺呂布,與史上之殺關羽,何其相似! 看著沒頭沒腦,顧頭不顧尾,實則自有其邏輯。 他們最想殺的人,應該是她張禎。 只是,殺了她,必將引來呂布的瘋狂報復,不管漢室怎樣,呂布都會先滅他們。 而殺了呂布,是斷她根基,朝中也將陷入混亂。 她與呂布情深意重,女子又大多感性而脆弱,他們定然推測,她會被這噩耗擊倒。 沒有她主持大局,朝中會更亂,天下之亂也不遠了。 到那時,又有誰會出兵為呂布復仇呢? 任你活著時英雄蓋世,死了也就毫無價值。 呂布舊將如高順、張遼等,就算有心,只怕也自顧不暇。 江東也就安全了。 縱有人問責,也有孫權擋在前面,那些面目模糊的世族,都安穩地藏在他身后。 例如史上的孫權,世人只笑他是孫十萬,打不了外戰,笑他是大魏吳王,卻下意識忽略推動他的江東世族。 這一世更妙,還有孫策,孫策要保孫權,就不能不站到他們那一邊。 她可以斷言,孫權是被裹挾,或被逼迫的。 他是江東世族推出來的替罪羊。 專門用呂布賜給他的寶刀殺呂布,是要強硬地把他拖上他們的賊船。 假設之前孫權還沒下定決心,到了那一刻,也不得不從了。 但縱然如此,孫權也該死。 呂布曾給她來信,說是孫權相邀,要去吳縣一會。 他難得的這一點溫情,讓自己魂歸九泉。 張禎不能想起他的臉,一想起來,就覺得心痛欲死。 深吸口氣,強迫自己不去想他,不去念他。 江東世族唯一算錯的事情,是她并非他們所以為的那種人。 所以他們末日將至。 孫權必須死,呂蒙必須死,江東世族必須死! 然而,殺他們一千遍一萬遍,她的大將軍也回不來了。 張禎痛入心脾,哭得全身顫抖。 奉先,可憐的奉先! 身為他最愛的人,她也只有這一晚,能為他盡情哭泣。 ...... 清晨,張禎推開門。 陳宮、賈詡、諸葛亮、高順、馬超等人,以及大將軍府一眾將領幕僚,全都聚在外面,聽見動靜,紛紛抬頭看她。 張禎面無表情,淡淡道,“踏平江東,為大將軍報仇!” 眾人齊聲應道,“諾!” 這一聲應和里,有無盡的悲痛,也有無邊的殺意。 第432章 孫仲謀,你敢? 吳縣,孫府書房。 孫權站在窗前,呆呆看著外面的花木,如同一頭無路可走的困獸。 嘴巴干得開裂,起了一層皮,他卻想不起來喝水。 心里只有一個念頭,搞砸了。 所有事情都被他搞砸了。 忽有侍衛通傳,呂蒙求見。 忙命進來,不等呂蒙行禮,一把抓住他急切地問道,“找到了么?” 呂蒙淡定地搖頭,“沒有?!?/br> 孫權猛然甩開他的手,指著門外,聲嘶力竭地道,“那就再去找!繼續找,一定要找到!” 呂蒙:“小將軍勿憂,還有水軍在江邊找著呢?!?/br> 孫權吼道,“多派些兵,所有兵將都派去,你也去!找不到呂奉先,提頭來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