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張禎微笑,“如果運作得當,或許還有剩余?!?/br> 王允也笑了,笑著笑著忽然嘆道,“神悅啊,還有個最大的問題?!?/br> 張禎:“什么問題?” 王允:“自古以來,買賣都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如今房屋還沒影兒,你就想讓人交錢,別人能愿意么?” 張禎反問,“王叔,那你愿意么?” 王允一怔,“我愿意,但別人......” 張禎笑道,“王叔放心,只要你愿意,就會有人愿意?!?/br> 這個王允可不敢保證,疑道,“真如此?” 張禎:“王叔愿意,我愿意,朝中公卿想必也愿意。那世家大族、巨賈豪門、士庶百姓,還有什么不愿意的呢?” 一來,人都有從眾心理,并且迷信權威。 二來,有朝廷做背書。 現在的朝廷,信譽度還是很高的。 “何況......” 王允:“何況什么?” 張禎輕嘆,“那可是天上仙都白玉京??!” 看到的人,誰不想住在里面。 就連她這見識過高樓大廈的穿越者,都十分向往。 王允心想那倒也是,白玉京,確實非普通的凡人城池。 張禎又道,“競價各坊,以及想要街道的,若真有誠意,還可以讓他們入宮一觀?!?/br> 話至此處,王允再無余慮,捋須而笑。 他對白玉京有信心。 任何人只要見了,都會喜愛,乃至沉醉。 先交錢,似乎也不是接受不了的事情。 捋須的手忽然頓住,抬眼看向張禎,目中滿是驚訝、敬佩。 張禎:“......王叔喝茶?!?/br> 老王叔,你這一驚一乍的又腦補了啥? 王允一聲長嘆,“神悅的深意,我險些沒看出來?!?/br> 張禎:......請問我有什么深意? 王允心悅誠服地道,“此事若成,坊牌競價的、想要街道的,以及買了房宅的百姓,都會希望朝廷安穩,天下安穩!” 尋常百姓也就罷了,有資財競價出資的,定是世族或大商。 將他們的利益和朝廷綁在一起,與之相關的許多亂事,便消弭于無形。 高,實在是高! 張禎:“......呵呵,還是被王叔看出來了?!?/br> 她確實有這樣的意思,才會劃分出那么多份額。 但這也算基本cao作吧,明擺著的事兒,老王叔你用得著這么驚奇? 請問你的穩重呢? 第429章 地基打好,便算是建好,行么? 白玉京項目,是目前朝中、京中,甚至天下最熱門的話題。 各項事務,也在積極進行中。 建造模式傳出去后,已經有許多世族、大商進京,流露出想要參與的念頭。 但這些事情,張禎都交給這一項目的相關負責人。 而她自己,主要關注的是秋收。 是的,又到收獲的季節了。 這一年,老天依然很保佑,雖有幾個地方出現了旱災,影響也不是很大,總體來說還是五谷豐登,穰穰滿家。 每天晚上睡覺前,她都要念叨一句感謝上天。 沒辦法,農耕文明對天氣依賴性太大。 忙完一算畝產,頓時心曠神怡,心花怒放。 今年,皇莊普通田里種植的稻谷是北海三號,畝產四百四十二斤。 麥子種植的是瑯琊一號和扶風一號,畝產三百八十斤。 實驗區,稻谷種植的是北海四號,畝產四百八十九斤。 麥子種植的是瑯琊二號和扶風二號,畝產四百零五斤。 關中地區和遼東黑土地,種植的糧種與皇莊的一樣,稻谷平均畝產四百三十五斤,麥子平均畝產三百六十四斤。 比皇莊略低,但比去年有了大幅度的增長。 除了這幾處之外的各州各縣,稻谷種植的還是徐州三號,畝產三百三十六斤,比去年多十五斤。 麥子種植的也還是老品種,畝產二百三十一斤,比去年多六斤。 雖然平均增量不是很明顯,但因田地增加,種田的人增加,因而糧食總量的增加幅度也很大。 更可喜的是,明年,就有了足夠的優質糧種,各地稻谷都能種植北海三號,麥子能種植瑯琊一號、扶風一號。 那將迎來爆發式的糧食增產! 從三百到四百,從二百到三百,都是質的飛躍! 想到明年爆糧爆倉的場景,張禎歡樂得睡都睡不著,還有些小得意。 須知,她穿越過來的那一年,糧食畝產才一百多! 又擔心糧倉不夠用,下令修建了四個,其中兩個就在白玉京附近。 今年就已經往里儲糧,以備明年開工時用。 對了,還有棉花,明年也能大面積種植了。 ——到時候,她可能又會多個棉娘娘的稱號。 大漢子民取外號就是這么接地氣。 糧瓜今年就已在關中一帶推廣,深受歡迎,大家悄悄叫她瓜娘娘。 之所以是悄悄的,大概是因為他們自己也覺得這外號有問題。 明年,糧瓜也有種子推廣向各地。 所以到了明年底,挨餓受凍的人又會少上一些。 張禎很開心,感覺人生已經到達了巔峰。 倏忽數月,便是正旦大朝。 這是盛安五年。 雖然熱鬧更勝往昔,張禎卻頗感寂寞。